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蘇教版選修《朋黨論》教學參考

蘇教版選修《朋黨論》教學參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89K 次

一、教學要點

蘇教版選修《朋黨論》教學參考

1.理解作者對朋黨的獨到見解以及這一觀點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2.學習文章層層對比,事、理結合,深入淺出,以理服人的論證方法。

3.體會文章語言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二、文章簡析

本文是歐陽修於慶曆四年(1044)寫給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當時,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張,成爲歷史上有名的“慶曆新政”。以夏竦、呂夷簡爲首的保守派被彈劾罷職後,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敗,廣造輿論,竭力攻擊、誹謗范仲淹等引用朋黨。其陷害忠賢的險惡用心,深爲歐陽修所洞察。在《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中,歐陽修一針見血地指出:“欲廣陷良善,不過指爲朋黨”,“去一善人,而衆善人尚在”,“唯指以爲黨則可一時盡逐”。爲駁斥保守派的攻擊,辨朋黨之誣,歐陽修寫了這篇《朋黨論》。據李燾《續資治通鑑》記載:“初,呂夷簡罷相,夏竦授樞密使,復奪之,代以杜衍,同時進用富弼、韓琦、范仲淹在二府,歐陽修等爲諫官。石介作《慶曆聖德詩》,言進賢退奸之不易。奸,蓋斥夏竦也。竦銜之。而仲淹等皆修素所厚善。修言事一意徑行,略不以形跡嫌疑顧避。竦因與其黨造爲黨論,目衍、仲淹及修爲黨人。修乃作《朋黨論》上之。”

全文五個段落

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觀點。文章先從社會發展的事實落筆,“朋黨之說,自古有之”,證明朋黨的存在有其歷史的依據,併爲下文徵引歷史事實打下伏筆,然後提出自己的觀點:“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那麼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呢?作者用“同道”“同利”鮮明地概括出兩者的不同,使自己的觀點十分鮮明。

第二段進一步論述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區別:君子是真朋,小人是僞朋。從本質上說明小人無朋。這一點遠遠超出了一般的朋黨之說。這一段是在前一段基礎上的深入剖析。由於小人之朋是從利出發的,所以只能是暫時的,只能是假的;而君子之朋出於對道的共同追求,所以必然能“終始如一”,所以是真的。范仲淹說:“方以類聚,物以羣分,自古以來,邪正在朝,未嘗不各爲一黨,不可禁也,在聖上鑑辨之耳!”范仲淹所說的朋黨有正邪之別,也就是歐陽修所說的君子、小人之別。這是兩者共同之處,但歐陽修的認識則要更加深入,他指出了“道,,和“利,,是區分兩者的關鍵所在。並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指出:小人是以‘‘利,,相互勾結,相互利用,利益相同則相結爲黨,見“利”則相互反目,“利’’盡則分道揚鑣;而君子是以“道”相互聯結,同道則同德,同德則同心,道永遠不變,則君子之黨永遠同心。自然得出“故爲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僞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的'結論。

第三段廣泛列舉史實,證明用君子之真朋則國興,用小人之僞朋則國亡。這一段由上一段結尾的“退小人之僞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自然而來,呼應文章開頭的“朋黨之說,自古有之”,從多角度列舉事例,論證十分有力。先列舉堯時退小人之朋而用君子之朋天下大治的例子,然後列舉舜用君子之朋而天下也大治的例子,這些是正面舉例;接着列舉紂因無朋而亡國、周武王因得君子之朋而國興的事例,這是正反對舉;最後再舉東漢桓、靈時的黨錮之禍,和晚唐昭宣帝時朱全忠殺害名士的事實,這是引用反面事實。作者或正,或反,或正反對比,反覆論證,論證極爲有力。

第四段在大量引用事實的基礎上,着重闡述迫害君子之朋則國亡,信用君子之朋則國興的道理。先緊接上文對紂、漢獻帝、唐昭宗等反面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皆“亂亡其國”的結論;然後再對舜被稱爲聖人和周能夠興國的原因進行分析,說明善於用君子之朋的重要。

最後一段收束全文,點明主旨。

本文是一篇富有戰鬥性的政論,歷來享有盛名,爲人稱道。它充分體現了歐陽修政論的風格和特點。其中有兩個特點特別鮮明:

(一)層層對比,事、理結合,深入淺出,以理服人。

此文是針對保守派的朋黨之誣,“緣事而發”,但作者並不因此而咄咄逼人,空發議論。而是以透闢的論述,翔實的論據,“折之至理,以服人心,’(蘇軾語)。全文自始至終運用了對比論證的藝術手法,逐層深入地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開頭第一句作者就針鋒相對、單刀直入地指出:“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既切中時弊,又爲全文奠定了對比論證的基調。下文緊緊圍繞着君子之朋與小人之朋的區別步步展開:君子以“同道爲朋”,小人以“同利爲朋”;“小人無朋”是因其“所好者祿利,所貪者財貨”;“君子有朋’’是由於君子“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小人以利害相交,必然見利忘義,利盡殘害。即使暫引以爲朋,也是“僞朋”,而君子重“道義”,講“忠信”,惜“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故君子之朋,才能“終始如一”,纔是“真朋”。在對比分析的基礎上,進而歸納出:“爲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僞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由此,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作者逐步深入剖析的思路,而且感受到了對比手法鮮明的藝術效果。其中,“君子”與“小人”、“同道爲朋”與“同利爲朋”、“小人無朋”與“君子有朋”、小人之“僞朋”與君子之“真朋”,互相映照,相反相成,使讀者“見善足以戒惡,見惡足以思賢”,不能不爲其鞭辟入裏的論述而折服。在前一部分從事理上進行對比分析的基礎上,從第三段起,作者引證史實,層層對比,進一步深入論證。“以古爲鏡,可以見興替”,作者列舉了從上古堯、舜之時直至唐之晚年各個朝代盛衰的大量歷史事實,緊扣國家興亡治亂與朋黨的密切關係,進行了反覆的對比。堯、舜、周武之時,用君子之朋,使天下大治,國家興旺;而紂、漢獻帝、唐昭宗之時,小人擅權,讒害忠賢,結果“皆亂亡其國”。這些鐵的事實、正與反的鮮明對比,無可辯駁地說明了“爲人君者”,只有辨君子與小人,親君子之朋,遠小人之朋,才能使天下大治的道理。事與理的結合,對比手法的反覆運用,起到了化深奧爲淺顯,令人不得不信服的藝術效果。

(二)轉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運用,行文既紆徐有致,又富有氣勢。

面對保守派的誹謗,歐陽修的心情是十分激憤的。字裏行間,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富有憂患意識的政治家剛正不阿的戰鬥精神。同時,從其從容不迫、紆徐有致的說理中,我們又可以看到歐陽修沉着冷靜的大將風度。表現在其語言的運用、句式的選擇上。在對比論證中,作者多處運用了轉折句式。例如:“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爲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爲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爲朋者,僞也。君子則不然”;“紂之時,億萬人各異心,可謂不爲朋矣,然紂以亡國”;“周武王之臣,三千人爲一大朋,而周用以興”;“後漢獻帝時……漢室大亂,後方悔悟,盡解黨人而釋之,然已無救矣”;“及昭宗時,盡殺朝之名士……而唐遂亡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爲朋……然皆亂亡其國”。這一系列轉折句式的運用,不僅突出了對比的效果,而且使論述的筆調趨於舒緩,使文章既明白曉暢,又委婉而耐人尋味。這正是作者所推崇的所謂“責之愈切,則其言愈緩”的風格。

同時,此文還多處運用了排比的句式,增加了文章政論的氣勢。如第四段,連用五個“莫如”,“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爲朋,莫如紂;能禁絕善人爲朋,莫如漢獻帝;能誅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亂亡其國”,前三個“莫如’’用於排比,句式整齊,鏗鏘有力;後兩個“莫如”則見於散句之中,使句式整齊而富有變化,顯示出抑揚頓挫之美。轉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運用,使句式長短相問,錯落有致,行文時徐時疾,張弛有度,充分展現了歐陽修政論的藝術風格。

四、參考答案

1.先翻譯下列句子,然後說說哪一句是文章的主要觀點。

(1)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2)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爲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爲朋,此自然之理也。

(3)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

(4)故爲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僞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5)夫興亡治亂之跡,爲人君者,可以鑑矣。

翻譯略,文章的主要觀點是(4)。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1)從寫作目的的角度看。(2)從這些觀點相互之問的關係看。(3)從這些句子和有關段落及全文的結構關係看。

2.文章中有多個層次的對比,結合具體句子說說其中一兩處對比的作用。

文章無論是舉例還是說理都運用了對比,每一段都有對比。(參見文章簡析)

四、參考譯文

臣聽說關於“朋黨”的說法是自古就有的,只希望君主能辨識他們是君子還是小人罷了。大體說來,君子與君子,是由於共同的道義結成朋黨,小人與小人,是由於共同的利益結成朋黨。這是很自然的道理啊。

然而臣又認爲小人沒有朋黨,只有君子纔有。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爲)小人所喜好的是利祿,所貪的是財物。當他們利益一致的時候,暫時互相勾結而爲朋黨,這種朋黨是假的;等到他們見到利益而各自爭着想先得到,或者到了無利可圖而相互疏遠的時候,就反而互相殘害,即使他們的兄弟親戚也不能互相保全。所以臣認爲小人無朋黨,他們暫時爲朋黨,是假的。君子就不是這樣。他們所堅守的是道義,所奉行的是忠信,所愛惜的是名譽節操。用它們來修養品德,則彼此道義相同又能夠互相取長補短;用它們來治理國家,則能夠和衷共濟,始終如一,這就是君子的朋黨。所以作爲君王,只要廢退小人的假朋黨,而任用君子的真朋黨,那麼國家就會大治。

堯的時候,小人共工、罐兜等四人結爲一個朋黨,君子則有八元和八愷共十六人結爲一個朋黨。舜輔佐堯,廢退四凶小人的朋黨,進用八元八愷君子的朋黨,堯的天下得以大治。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陶、夔、后稷、契等二十二人一起在朝廷做官,互相尊重,互相謙讓,共計二十二人結爲一個朋黨,舜一一任用他們,天下也得以大治。《尚書》上說:“紂有無數個臣子,無數個臣子各懷着不同的心思;周有臣三千,卻只是一顆心。”紂的時候,億萬人心各不相同,可說是不成其爲朋黨了,然而紂卻因此而亡國。周武王的臣子三千人結成一個大朋黨,但周卻因此而興盛。東漢獻帝時候,把天下所有名士都看成黨人而予以囚禁。直到黃巾軍起來,漢室大亂.這才悔悟,把黨人都予釋放,可是局面已經無法挽救了。唐朝晚年,又逐漸興起朋黨的說法,到昭宗時,把朝廷上的名臣都殺了,有的還被投到黃河裏,說是“這些人自稱清流,可以投他們到濁流裏去”。唐朝也即隨之滅亡了。

那些前代的君主,能讓人人各懷異心不結朋黨的,沒有人趕得上紂;能禁止、斷絕賢能的人結爲朋黨的,沒有人趕得上漢獻帝;能誅殺清流朋黨的,沒有人趕得上唐昭宗時代。然而他們的國家都因此致亂而亡國。而彼此稱道讚美、推舉謙讓而自信不疑的,沒有人趕得上舜的二十二臣,舜也並不懷疑他們且都予以任用。然而後代的人並不譏諷舜被二十二人結成的朋黨所欺騙,反倒稱讚舜是耳聰目明的聖人,因爲他能辨識君子和小人啊。周武王時代,讓他的國內臣子三千人合成一個朋黨,自古以來結爲朋黨的,從人數之多與規模之大都沒有趕得上週的,可是周卻因此而興盛,那是賢能的人雖然多也總覺得不滿足。

這些治亂興亡的史蹟,做君主的,可以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