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人教版高二上冊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

人教版高二上冊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總體設計

人教版高二上冊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

思路方法

孟子在文中高舉“仁政”“民本”的大旗,闡述自己的“王道”思想。在對文本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抓牢文言教學的常規重點外,還應將文學常識的掌握放到重要的地位。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對有關孟子的思想精髓的理解遠比掌握幾個文言現象重要得多。在教學的過程中,宜將孟子的思想體系作一梳理,以使學生能夠從整體上對孟子的思想作一把握,這也爲以後學習《齊桓晉文之事》作一鋪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尋找相關的資料,以求在更深更廣的層面上對孟子的思想作適當探討,以發展與建構學生人文思想。當然這一工作只能更多地依賴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準備,有條件的班級可專門闢一學時,讓學生作充分交流。

課時安排:1課時

三維目標

1.瞭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論辯藝術;掌握“數、發、直、兵、勝”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意思,瞭解“於、之”兩個虛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用法。

2.遵循自主探究學習的原則,鼓勵學生自己解決一些淺近的文言現象;引導學生對主要文言現象作一些歸納,對規律性的知識宜作適當小結;比較評價孟子的“仁政”思想體系。

3.理解並評價孟子的“仁政”思想,並更好地理解新時期黨中央提出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的現實意義。

教學設計

導語設計

複習導入1

同學們,我們在初中學過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爲後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還分別成爲成語沿用至今。之所以會這樣,說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後世影響極大。今天,我們來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於國也》,從中可以再進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複習導入2

有人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孔子大聖人在諄諄教導,而《孟子》給人的感覺是孟軻“亞聖”在侃侃而談,何以見得?初中學習的《孟子二章》記憶猶新,今天學習《寡人之於國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談吐風範。

文本解讀

知識積累

1.孟子和《孟子》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人,思想家,教育家。地位僅次於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後世常“孔孟”並稱。他生活在兼併戰爭非常激烈的戰國中期,他主張行“仁政”,統一天下。曾遊說各國,均不見用。退而與弟子萬章、公孫丑著書立說,有《孟子》一書(現存七章)傳世。

宋代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以後歷代封建王朝科舉考試,都以“四書”爲命題依據之一。

《孟子》現存七章,全面反映了孟子思想。孟子一向被認爲是儒學正統的繼承者和捍衛者,是繼孔子之後的又一位儒學大師,元文宗封他爲“亞聖”。《孟子》七章分別是《梁惠王》《公孫丑》《騰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孟子》的篇名和《論語》一樣,都是摘取每章開頭幾個字命名,沒有特別意義。漢代趙歧註釋《孟子》,把每篇都分爲上下兩部分,故有《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告子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的篇名。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爲主的語錄體散文,但《論語》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以雄辯著稱,文勢磅礴,感情激越。所以說《孟子》給人的感覺是侃侃而談。

《孟子》散文的藝術特色(1)情感強烈,文筆犀利,論辯性強;(2)論證手法靈活善變,或開門見山,或迂迴曲折,巧妙控制論辯方向,驅誘論敵就範;(3)巧用比喻,使枯燥理論具體、生動,富有可讀性和說服力;(4)文辭方面富於鋪陳揚厲,時露尖刻,句式喜用排偶,筆鋒咄咄逼人,文章酣暢淋漓。

2.基礎積累

①字音:

王好(hào)戰棄甲曳(yè)兵而走谷不可勝(shēnɡ)食也

數罟(cùɡǔ)不入洿(wū)池養生喪(sānɡ)死無憾雞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謹庠(xiánɡ)序之教然而不王(wànɡ)者塗有餓莩(piǎo)

申之以孝悌(tì)之義

②通假字

塗(tú,通“途”)有餓莩

無(wú,通“毋”)失其時

頒(bān,通“斑”)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信息篩選

1.解題:

“寡人之於國也”原句是“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寡人”,古代國君的自稱謙詞,今義是形影孤單的人,即孤家寡人。“焉”“耳”“矣”均是文言句末語氣助詞,重疊使用,加重語氣。原句是主謂句,感嘆句。“於”,介詞,與“國”合成介賓短語。“之”,用於主語和介賓短語之間,提頓語氣,強調介賓短語的意義。

2.整體感知:

找出文章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全文結構自然呈現。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每部分主要內容

明確:梁惠王自謂“盡心於國”問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與鄰國之君一樣,接着談自己的主張來回答梁惠王的疑問。

合作探究

1.這篇課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是圍繞什麼問題展開討論的?

明確:“民不如多。”

2.在提出“民不加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爲什麼說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麼?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3.通過和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於是乎,梁惠王纔有了怎樣的疑問?

明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4.孟子對梁惠王這個疑問是如何分析的?他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政並無本質區別的?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戰爭設喻。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5.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後,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提問:他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包括幾個方面?

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6.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時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7.當採取了合理發展生產的措施後,產生的效果是什麼?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其中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民的主張,後一組是教民的主張。這樣,作者在這四組排比裏,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爲梁惠王展現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8.有了合理的措施,還需要有合理的態度。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明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這一段作者採用類比論證從反面證明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

方法點撥

本專題的'主要學習方式是文本研習,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文本的關注,利用相關信息,解讀潛藏在文本背後的主題。這是全新的閱讀要求。

文本研習的手段、途徑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方法比結果更重要,教師不必過早地將結論和自己的判斷告訴同學,也不必讓學生一定要認同自己的觀點,而是要發展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倡導個性化的閱讀,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與體驗。

能力提升

引導學生重點討論以下問題: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說明了什麼道理?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義理解是本文的教學難點,所以,應採取學生廣泛討論、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師稍作點撥分析)

明確:梁惠王自以爲自己對於國家比鄰國國君盡心,自己的政策比鄰國好,鄰國之民會自動投奔他。可是,鄰國之民不見少,自己的國民不見增多。因爲他的目的在於增加兵員,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會來“送死”呢?孟子以臨陣脫逃爲喻,“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風趣地說明魏國的政策和鄰國的相差無幾,本質上講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於鄰國。本體和喻體的貼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滿了邏輯的力量。

(2)梁惠王不顧人民死活,孟子在嚴厲批評他之後,爲什麼接着又說“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導學生認識孟子性善論的兩重性:一方面,他認爲人應該從善,因此他反對統治者殘害人民,批評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認爲人人都可以爲善,因爲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覺擴充它,就能養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來,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難歸罪於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會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結果就會使天下歸服。

規律總結

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課文的基礎上,歸納總結本文所體現的孟子散文的特點。

明確:本文從藝術上充分體現了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結構嚴謹。孟子的文章從表面看,鋪張揚厲,似乎散漫無紀,實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而且環環相扣,不可分割。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對每一部分的內容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體現了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繫,把全文各部分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於運用比喻說理,文字顯得從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謂“盡心於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

③氣勢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辯的氣勢,表現在語言上是使用整齊的排偶句式。如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暢談“使民加多”的道理時,連用四組排偶句,使句式在整齊中具有參差之美,音調鏗鏘,極富音樂性,強化了小農生產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情景。

課堂小結

孟子作爲儒家學派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他繼承了孔子“仁”的學說並有所發展。在對梁惠王的循循善誘中,孟子抓住重視百姓和王道形成的關係,體現出民爲國本的思想。雖然在這一篇裏,他沒有提民爲貴,但是在闡述中已明確地表現出來,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災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歸順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爲重,使百姓能夠在這個國家裏“無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養,纔是治國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積極、現實的意義,但在重武力,強調征伐的時代,又是遠離現實而又不切實際的,因而不被採用。

作業設計

1.歸納文中的主要文言現象。

2.在今天“仁政”思想仍有它的時代意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板書設計

設計點評

本課的教學思路是瞭解《孟子》的有關知識;歸納課內的文言知識;理解文中體現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欣賞體味孟子散文雄辯的說理藝術。另外,應讓學生多開口說,尤其是字、詞、句的翻譯,因爲許多學生存在“眼高口低”的毛病。課堂時間不夠,也應作爲筆頭作業,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