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人教版高二上冊《寡人之於國也》教案設計

人教版高二上冊《寡人之於國也》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今天呢,小編就爲大家推薦人教版高二上冊《寡人之於國也》教案設計,希望能幫到大家哦~

人教版高二上冊《寡人之於國也》教案設計

  教學設想:

本文選自蘇教版“我有一個夢想經世濟民”板塊,屬於文本研習範疇,和《季氏將伐顓臾》同在一板塊。學習的意義也和《季氏將伐顓臾》一樣,一是文言文知識的積累;二是人文教育上,瞭解孟子的民本思想,並激勵學生經世濟民的思想意識。教學中,文言知識,應當落實重要的實詞和虛詞,落實文言句式。教學中反覆朗讀,繼續增強文言文的語感能力。

  目標與要求:

1、瞭解孟子及其思想,瞭解《孟子》。

2、積累文言字詞及文言句的基礎知識。

3、在誦讀的基礎上背誦。

4、人文教育上,激勵學生經世濟民的思想意識。

教時設置:2教時

  第1教時

要點:整體瞭解,積累文言知識

過程:

一、導入

二、簡介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魯國鄒(今山東皺縣東南人)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學說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尤其對宋明理學影響更巨,宋代以後常把孟子思想與孔子思想並稱爲“孔孟之道”。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爲變亂,社會更加動盪不安。同時,也是一個思想也更加活躍的“百家爭鳴”的時代。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學術思想。孟子把孔子的“仁”發展爲“仁政”的學說。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提出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見解。

孟子還認爲“仁、義、禮、智、信”這些美好品性是一個人先天固有的,君子能夠一生保持本性,小人常常失去本性。這就是他的善性論。

在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激烈交鋒中,孟子維護了儒家學派的理論,也確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成爲僅次於孔子的正宗大儒。隨着儒家地位的不斷提高,孔子被尊爲“聖人”,孟子也被稱爲“亞聖”。

關於孟子的事, 有“斷織教子” “孟母三遷”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傳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比較確信。孟子的學說受到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爲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孟子曾遊歷於宋、滕、魏、齊等國,闡述他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揚性善,反對功利,反對戰爭的政治主張。這些在當時列國紛爭的形勢下,被認爲是脫離實際的空論。僅在齊做過一段時間卿,終未被重用。晚年退而著書。

三、簡介《孟子》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今天我們所見的《孟子》有七篇,每篇分爲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一般認爲該書由孟子本人及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參與完成。孟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孟子》一書中。

《孟子》中流傳下很多精闢的言論,記憶這些精闢的言論對於我們的語言積累非常有益。諸如:“養心莫善於寡慾”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等等。

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爲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如果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麼《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並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孔孟之道影響着中國一代代知識分子,可以說孔孟之道是中國文化之根髓。

四、簡介背景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爲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爲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五、朗讀課文

1、提醒幾個字的讀音:

棄甲曳( )兵 塗( )有餓莩( ) 雞豚( ) 狗彘( )之畜( ) 數( )罟( )不入洿 ( )池 無( )失其時 謹庠( )序之教 頒( )白者不負戴於道路 申之以孝悌( )之義

(yè 。 塗,通假字,同“途”。 Piǎo。 tún zhì xù 。cù gǔ wū。無,通假字,同“毋”。

xiáng 。頒 bān通假字,同“斑”。tì。)

2、指名朗讀

六、疏通文字,積累知識

1、看註解,查工具書,弄懂以下字詞的意思,再和同學交流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不加少——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或百步而後止——何如——是亦走也——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樹之以桑——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未之有也——塗有餓莩而不知發——是何異於——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2、班級交流

(之,無實義;於,對於。兼詞,於此。沒有變少。填,鼓聲;鼓,動詞,敲響戰鼓;然,地。已經。有人。怎麼樣。是,這;走,逃跑。盡,完。眼很密的網。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遺憾了。種植。穿;絲綢衣服。蓄養。謹,慎重;庠序,學校;教,教育。申,告誡;孝,孝順父母的品德;悌,敬愛兄長的品德;義,道理。未有之,賓語前置。打開(糧倉)。這和……有什麼不同。怪罪。歲,年成。到。)

七、作業:翻譯課文,背誦全文。

  第2教時

要點:翻譯課文,思考分析,完成作業。

過程:

一、朗讀課文

二、互相翻譯,互相糾正

三、指名翻譯

(梁惠王說:“我治理樑國,真是費盡心力了。河內地方遭了饑荒,我便把那裏的百姓遷移到河東,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遭了饑荒,也這樣辦。我曾經考察過鄰國的政事,沒有誰能像我這樣盡心的。可是,鄰國的百姓並沒有減少,我的百姓並沒有加多,這是什麼緣故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戰爭,那就請讓我用戰爭打個比喻吧。戰鼓鼕鼕敲響,槍尖刀鋒剛一接觸,有些士兵就拋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後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腳,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腳。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恥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怎麼樣?”

惠王說:“不可以。只不過他們沒有跑到一百步罷了,但這也是逃跑呀。”

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鄰國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便會吃不完;如果細密的魚網不到深的池沼裏去捕魚,魚鱉就會吃不光;如果按季節拿着斧頭入山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那麼百姓便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遺憾。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沒有遺憾,就是王道的開始了。分給百姓五畝大的宅園,種植桑樹,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穿絲綢了。雞狗和豬等家畜,百姓能夠適時飼養,那麼,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畝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礙他們的生產季節,那麼,幾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捱餓了。認真地辦好學校,反覆地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大道理教導老百姓,那麼,鬚髮花白的老人也就不會自己揹負或頂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以上的人有絲綢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餓不着、凍不着,這樣還不能實行王道,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

現在的樑國呢,富貴人家的豬狗吃掉了百姓的糧食,卻不約束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打開糧倉賑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說:‘這不是我的罪過,而是由於年成不好。’這種說法和拿着刀子殺死了人,卻說‘這不是我殺的而是兵器殺的’,又有什麼不同呢?大王如果不歸罪到年成,那麼天下的老百姓就會投奔到樑國來了。”)

三、思路分析

1、歸納文意,分析思路(提醒:不要受文中段落限制)(各同學寫出答案,再和同學討論,最後班級交流)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梁惠王爲自己“盡心於國”,而“民不加多”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依據梁惠王有通過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願望,孟子幫助他認識到在政治上與鄰國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災的好事而已,本質上並沒有區別,使文章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不違農時”至“未之有也”),正面提出 “仁政”的具體做法,描繪施仁政王天下的美好藍圖。

第四部分(“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至“斯天下之民至焉”)反面批評樑國的現狀,迴應梁惠王的疑問。)

四、思考討論以下問題,先自由組合交流,再班級發言

1、孟子和梁惠王的分歧在哪裏?孟子如何設圈套讓梁惠王認同自己的觀點的?

(梁惠王認爲自己爲百姓盡心盡力,孟子認爲他只是做了一些好事而已,並沒有施行真正的“仁政”。孟子設喻,用一個寓言故事套住了梁惠王,讓他不自覺地認同了自己的觀點,梁惠王和其他國王本質沒有什麼區別,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2、如何使用對比手法論證道理的?

(逃跑五十步和逃跑一百步的對比,“仁政”的美好情景和殘酷的醜惡現實對比,不施“仁政”和歸罪年成的態度對比。)

3、孟子的理想社會分爲幾個層面?如何看待他的理想社會?

(孟子的理想社會分爲兩個層面,一是養民,二是教民。他的這種思想是有利於人民的,但是在戰國中期那樣的爭城奪地,相互攻伐,諸侯兼併的形勢下,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五、背誦課文

六、佈置作業:1、《同步導學》,2、讀以下文字,並口頭翻譯: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②死者壹③灑④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⑤耨⑥;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上)》

註釋:①叟:對老頭得稱謂,這裏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灑:xǐ通“洗” 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梁惠王對孟子說:“魏國在當時,天下沒有比它更強大得國家了,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這時候,東邊和齊國打仗,敗給了齊國,我的大兒子死了;西邊又敗給秦國,喪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邊又受到出國污辱。我感到這是奇恥大辱,希望能夠替我國所有犧牲的人報仇雪恨,您說怎麼辦才行?”

孟子回答說:“土地見方百里的小國,行仁政可以使天下歸服。魏國這樣的大國,王如對人民施行仁政,減免刑罰,減輕賦稅,督促老百姓深耕細作,早除雜草,使年輕人在閒暇時間,學習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做事盡心盡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裏用來侍奉父親兄長,出去用來對待上級。這樣就是製造木棒也可以抗擊秦國楚國擁有堅固盔甲、鋒利刀槍的軍隊了。

“秦國楚國徵兵派夫,耽誤老百姓的農時,使他們不能耕種來養活父母。父母挨凍捱餓,兄弟妻子兒子東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們的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王若發兵前往征討,誰能與您抗衡呢?所以說:‘行仁政的人,無敵於天下。’請王不要懷疑。” )

孟子見梁惠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①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雲,沛然④下雨,則苗浡⑤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上)》

提示:這一章孟子論述了“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張國家統一。實現統一,孟子反對殺人,也就是反對戰爭。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統一天下。

註釋:①卒:(cù)突然,出人意料。②槁:乾枯。③油然:盛多的樣子。④沛然:大雨滂沱的樣子。⑤浡(bō)蓬勃的樣子。⑥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養,這裏引申爲治理。⑦由:同“猶”

(孟子謁見梁惠王,出來以後,對人們說:“遠遠打量,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以後,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氣勢。他驀地問我:‘天下要則那樣能夠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說:‘天下歸於統一就會安定。’‘那麼誰能統一天下呢?’他又問道。‘不隨便殺人的國君能統一天下。’我回答道。‘那麼又有誰來追隨他呢?’他又問。我回答說‘天下的人沒有誰不願擁護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長情況嗎?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會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現降雨雲,並降下大雨,那禾苗就會生機勃勃地重新生長起來。像這種情況,有誰能改變呢?現在各國國君,沒有誰不是殺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隨便殺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麼普天下的人民都會伸長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這樣,老百姓歸附擁戴他,就像水流向低處,湍急迅猛,什麼也擋不住啊!”)

孟母三遷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爲喪葬,躃[bi]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爲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於學官之旁。每月朔[shuo,夏曆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i,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過去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躃踊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曆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纔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裏定居下來了。)

3、翻譯下列句子:

(1)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憑藉自己逃跑五十步,而嘲笑那些逃跑一百步的,你看他怎麼樣?

(2)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如果細密的魚網不到深的池沼裏去捕魚,魚鱉就會吃不完。

(3)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這樣就能讓老百姓生養死葬沒有什麼遺憾了。

(4)申之以孝悌之義

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大道理教育告誡他們。

(5)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如果不歸罪到年成,那麼天下的老百姓就會投奔到樑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