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楊柳》教案

六年級語文下冊《楊柳》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教學目標:

六年級語文下冊《楊柳》教案

知識目標:

1.通過討論交流,學生能說出作者喜愛楊柳的原因:不求索取,不忘根本。

2.能找出文章的線索:作者對楊柳的喜愛、讚美的感情。

3.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主旨:借楊柳來頌揚那些具有楊柳品質的人,諷喻那些追求功名利祿、腐化墮落的人。

4.能說出作者採用的對比寫法的表達效果:突出楊柳的可貴的品質。

能力目標:

1.能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精神和品質,使表達的主題更爲深刻。

2.能熟練查閱相關資料,並按照所需進行整理。

情感目標:能理解作者借楊柳表達的人生哲理:做一個象楊柳一樣樸實無華、甘於奉獻、不忘根本的人。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學難點】:能理解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借楊柳表達的樸實的人生哲理。

【學時安排】1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要點】

1.弄清文章的脈絡層次

2.把握文章的主旨

3.品味語言,總結寫法

【思路設計】

楊柳,學生們還是比較熟悉的。但是於平凡之中蘊含的不平凡的品質,可能人們思索的不是很多。本文就是平中出奇,託物言志,借楊柳來抒發一種平凡的、樸實的人生道理,給人以啓迪。在教學中,可按照閱讀散文的一般方法來處理全文:閱讀感知,把握基調—弄清脈絡,掌握內容—品味重點,明確主旨—總結寫法,鑑賞評價。在把握文章主旨的時候,可通過一些思考題的牽引,啓發學生思考討論,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方法設計】

1.佈置學生課前查閱資料,瞭解作者及散文風格;查閱文中出現的關於楊柳的詩文、典故,在課堂上由學生講解。

2.多媒體播放樂曲爲學生創造感受美的情境,同時在樂曲的伴奏下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3.通過思考討論,引導學生掌握作者讚美楊柳的原因,把握文章的主旨:頌揚那些具有楊柳品質的人,諷喻那些追求功名利祿、腐化墮落的人。

【過程設計】

一、導入

散文,歷來被譽爲“一粒沙裏見世界,半瓣花上說風情”。散文按表達方式可分爲抒情散文、敘事散文、說理散文三種類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託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楊柳》,作者是現代作家、畫家、文學翻譯家豐子愷。

二、作者簡介

要點設計:簡介作者豐子愷

方法設計:講授法

思路設計:先由學生就網上資料做交流,再由教師補充

豐子愷(1898—1975),浙江崇德人,現代作家、畫家、文學翻譯家。曾師從李叔同學習音樂和繪畫。建國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作品有畫冊《子愷漫畫》,散文集《率真集》《子愷近代散文集》,主要譯作有屠格涅夫的《獵人日記》和日本古典鉅著《源氏物語》。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點設計:朗讀課文,把握作者對楊柳的感情

方法設計:媒體播放、朗讀、歸納

思路設計:教師播放多媒體音樂,爲學生創造有利於學習的環境和氣氛,學生朗讀課文,然後回答問題。

楊柳,是一種平凡的樹。它沒有松樹的挺拔,也沒有白楊的偉岸。更沒有百花的嬌媚。但古往今來它卻成爲文人筆下不衰的頌歌。人們或歌其瀟灑飄逸的姿態,或因其“柳”、“留”同音而用它表達離愁別緒之情。豐子愷先生想借楊柳告訴我們什麼呢?在朗讀時可體會作者對楊柳懷有的感情。

1.學生朗讀課文,教師多媒體播放樂曲,調整情緒。

2.作者對楊柳的感情是?

明確:喜愛、讚美

四、解讀全文

要點設計:理解文章重點語句、段落,弄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主旨。

方法設計:討論交流、歸納概括

思路設計:設計一系列問題,在研討中完成對文章內容和主旨的把握。

本文寓情於物,物就是楊柳,情就是喜愛、讚美。那麼,我們還要弄清楊柳具有的本質特徵。

問題1.文章讚美楊柳的段落有哪些?作者讚美了楊柳的哪些特點?如果聯繫人生,又反映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感悟?

首先來看“賤”。在文中作者還提到了與“賤”相反的“貴”,“賤”的本意是價錢便宜或地位低下,文中指由於不計較個人得失而或不吃,或吃得少,或吃得次,顯得命薄而低下;“貴”的本意是價格高或地位優越,文中指吃的東西好,顯得身份地位高。聯繫現實,他們反映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再來看“下垂”。與“下垂”相反的是“參天”。你能從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對“參天”之物的態度的語句嗎?

明確:語句:“花木大都是向上發展的。……甚至下面的根已經被斫,而上面的花葉還是欣欣向榮,在那裏作最後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惡而又可憐!”可見作者對這種忘記根本、只想高攀的植物是深惡痛絕的,聯繫現實,就是對那些高高在上、貪圖享樂、作威作福、忘掉根本的得志小人的諷刺了。這句話也從反面襯托了楊柳“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的可貴品質。

問題2.文章爲什麼要寫牡丹、葡萄?

明確:作者是在用對比的方法,突出楊柳的從不奢求,只是給予的品質,讚美楊柳頑強的生命力和不求索取的奉獻精神。

這部分作者借描寫楊柳的“賤”和“下垂”來讚美楊柳的不求索取,只是奉獻,飲水思源,不忘根本的精神和品質,表達了對那些追求功名利祿、作威作福、腐化墮落的人的嘲諷。(即文章的主旨)

問題3.自古以來寫楊柳的作品有很多,人們常常把楊柳作爲春的象徵,作者認爲以楊柳爲春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作者認爲楊柳的下垂美與和平美麗的春光十分調和,因此它是春的代言人。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常以楊柳爲題來讚美春天,作者卻從一個新的角度對“楊柳爲春”加以闡釋,那就是楊柳的“下垂”所顯現的謙遜,它懂得大地是其生命的源泉,因而它“高而不忘本”,最能象徵春天的神意。

問題4.作者認爲觀賞楊柳的最佳地方在哪裏?是不是在西湖?爲什麼?

明確:楊柳的存在是自然的,也是獨特的。它不是因爲生在西湖而高貴,也不因爲長在鄉村而卑賤。它是樸實無華的,正因爲它的樸實作者才認爲其高貴;它又是柔韌堅強的,正因爲它的堅韌,作者才覺它尤爲可愛。作者不獨贊西湖的楊柳,而更鐘情於平實大地上隨處可見的楊柳。此處呼應前文,使文章的主題得到昇華。

問題5.文章前3段內容似乎與讚美楊柳的主題不相干,那麼它們有什麼作用呢?可以去掉麼?

明確:爲後文直接詠柳蓄勢。

第一段裏作者說明自己喜歡楊柳只是“隨緣”而已;第二段強調自己喜歡楊柳並非存心“結緣”;第三段運用類比手法,闡明自己與楊柳的關於就是“隨緣”而已。作者雖然沒有明確表明喜歡楊柳,看似遊離於主題之外,實則處處點題:“畫中多楊柳”、“小楊柳屋”,可見與楊柳是有緣的,這種緣是不可附會的,只能是“隨緣”。反映了作者不造作、平實、不張揚的風格。

問題6.作者爲了講明自己“隨緣”的主張,還用了一個類比,是用了一個什麼類比?

明確:“也許我曾經……穿黑襪’一樣”。“穿黑襪”這件事說明“我”並非十分喜歡黑色,只是機緣巧合,纔買了一雙。同樣的道理,“我”與楊柳的關係也如此。並非象世俗理解的那樣,而只是“隨緣”。

問題7.課文中除了寫楊柳外,還寫了“紫薇”、“紅杏”、“芍藥”“牡丹”等植物,爲什麼要寫它們?

明確:“紫薇”是栽種在唐代中書省庭院裏、整日裏面對着紫薇郎的紫薇花(紫薇郎是對中書省官員的稱呼),“紅杏”是曾使宋代兵部尚書宋祁出名的紅杏(他有“紅杏枝頭春意鬧”的詩句,人稱“紅杏尚書”),“芍藥”是紅樓大觀園裏史湘雲醉臥其旁的芍藥,“牡丹”則是楊貴妃最喜愛的花。這些花在作者看來都是華而不實的,它們之所以名貴並非有特別地方,只是稀少罷了。這裏寫其他花的作用是用這些花的華而不實映村楊柳的樸實無華,爲後文直接讚頌楊柳蓄勢。明寫花,實寫樹。

前三段爲全文奠定了基調:崇尚平實,自然,不牽強,不做作。

五、總結寫作特點

要點設計:總結寫作特點

方法設計:教師點撥,學生歸納概括

思路設計:通過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總結文章的寫作特點。

問題設計:

1.本文是一篇託物言志的抒情散文,那麼散文的特點在文中是怎樣體現的?

明確:本文在選材和構思上體現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作者在文中歌詠楊柳不求索取、不忘根本的品質,給人以美的體驗和薰陶。圍繞中心,多角度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之情。前3段爲後面的詠柳蓄勢,奠定了全文的基調。(教師對照板書總結)

2.文中幾處採用了對比的手法,又什麼表達效果?

明確:通過對比,楊柳的精神更爲崇高,使表達的主題更加深刻。

對比,是我們觀察生活、認識事物、分辨是非的常用的方法。對比寫景,可使景物更迷人,對比寫理,可使道理更深刻。縱觀全文,對比隨處可見。

3.文章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各有什麼表達效果?

明確:排比、比喻、對比、擬人等綜合運用,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六、小結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沒想到生命力頑強的楊柳的身上還包涵了深刻、樸實的人生哲理。人類的智慧不僅在於賦予自然界生物以豐富的內涵,更在於人類能從中找到自己不斷完善、不斷提高的動力。希望咱們師生一起,都來學習楊柳,做一個樸實無華、樂於奉獻、不忘根本、回報社會的人。

【應用設計】

1.課餘蒐集有關楊柳的著名詩句,整理在筆記本上,熟記成誦。

2.結合楊柳生命力頑強、甘於平凡、不求索取、樂於奉獻等特點,以“生命的萌發”或“生命的價值”爲題,寫一篇感想,在班內與同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