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1

學習目的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全部、橫跨、創舉、減輕、衝擊力、重量、節省、堅固、美觀、石欄、欄板、圖案、前爪,回首、遙望、雙龍戲珠、才幹、寶貴、遺產“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喜歡的部分。

3、瞭解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4、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掛圖

指導學生了解關於趙州橋的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同學們,近年來,隨着咱們重慶的的發展,嘉陵江和長江的江面上修建了很多座橋,今天老師老師要帶同學們去河北省趙縣的 河上的一座石拱橋(板書:19、趙州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打開書本,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讀課文,遇到帶拼音的生字時,多留意識記,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自己不明白的詞語或句子做上記號。

2、生讀文,解決生字,教師巡視。

3、指名讀文,抽查課文熟練度。

4、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重點指導“智(zhi)慧(hui)”;“縣”可以結合生活識記;用熟字變偏旁“底、低”識記“抵”,“準、誰”識記“雕”;多音字“爪”可以通過來識記。

5、交流質疑,並且疏通課文的結構:

一自然段寫趙州橋的位置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誰設計的和參加建造的,離現在多長時間了。先給趙州橋一個很簡要的介紹,並且指出,趙州橋世界聞名。

二自然段接着就寫它設計的特點。寫它與其它的橋不同的地方

三自然段寫橋的美觀。

四自然段寫一座這樣雄偉、美觀的橋,是勞動人民設計建造的,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三、合作寫字:

1、“縣”可以在識記時就提示寫法:上面是兩橫,不是三橫,且與豎相連。

2、“設”的右上角的第二筆是橫折彎,不是橫折彎鉤。

3、“橫”不要把“由”寫成了“田”。

4、“舉”字下面只有兩橫,不是三橫,並注意上面三點的寫法。

5、“參”的下面三撇的寫法,佔位。

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模仿。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師:上節課我們通過朗讀課文,知道了趙州橋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橋,它的設計非常獨特,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去看看它到底爲什麼這麼出名。它的設計到底有什麼獨到之處,請翻開書聽老師讀課文。

2、請大家像老師這樣讀課文。(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個別輔導)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同學們讀得不錯。下邊讓我們用心地把課文讀懂:

師:誰先把第一段讀一下?

這座橋世界聞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這座橋。這座橋爲什麼這麼聞名呢?因爲它在設計上有獨特的地方。第二段就寫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下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段。一邊看課文,一邊看書上的插圖,弄清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麼特點,也就是它和別的橋比,有什麼獨特的地方。

學生默讀

2、出示趙州橋的掛圖,拿它跟別的橋比較,特別的地方是什麼呢?

(1)、別的橋下有橋墩,這座橋沒有橋墩,只有拱形的大橋洞。

這是它的第一個特點。非常雄偉,(板書長、寬)這麼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板書: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

(2)、一般的橋只有一個大橋洞,沒有兩邊的小橋洞,而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板書: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3、理解“創舉”:

師:爲什麼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

生:以前的橋從來都沒有設計過橋身上加小橋洞,趙州橋卻有了,並能減輕衝擊力,節省石料。

教師見機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4、有感情的朗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這一段是寫趙州橋的什麼呀!課文中的一句話告訴了我們,誰能找出來?

第一句話告訴了我們,這段是寫趙州橋的美觀。

2、第一句話好在哪裏?

既總結了前一個自然段的內容是寫趙州橋的堅固,又提示大家這個自然段要講的是趙州橋的美觀。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這是一個過渡句。

3、趙州橋的美觀體現在哪些地方?

主要體現在趙州橋欄板上的雕刻很美上。

4、找出寫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讀讀。

圖案有幾種?(三種)

指導朗讀,並解決學生不懂的地方。(可以藉助圖片,讓學生較形象的瞭解趙州橋欄板上的美麗圖案。

四、結尾昇華

1、師:這樣一座設計獨特、雄偉美觀的大橋,是什麼時候建的? 設計人是誰?

(隋朝、李春。)

2、一個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建造了這樣一座橋,而且這座橋建造在遠離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舉世聞名,所以,這充分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讚揚了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板書讚揚勞動人民)

五、看板書複述課文,試着背誦。

六、課後拓展

1、抄寫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誦自己認爲寫得很好的自然段。

2、運用自己的語言誇誇趙州橋。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閱讀科普文章,瞭解簡單的物候知識。

2、初步瞭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並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4、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5、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並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

6、培養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唐朝的杜牧有一首絕句

《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首詩歌以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爲背景。唐明皇對楊貴妃寵愛有加,楊貴妃要什麼,唐明皇就給她什麼,這不,身在京城長安的楊貴妃要吃荔枝,唐明皇就派人從南方千里迢迢送來新鮮的荔枝。當然,這一路上累死了幾個人,多少匹馬,我們無從考究。只是有人有疑問:當時爲什麼不能在長安種幾棵荔枝樹呢?是啊,長安爲什麼不能種荔枝樹呢?今天,我們讀完一篇文章就能基本明白了!那就是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板書)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生串讀,齊讀、默讀。邊讀邊思考:能否把所讀的內容概括一下,不好概括的提出來師生共同探究。(學會圈點勾畫,是閱讀的習慣,圈點哪些語句可以提高閱讀效率?)

2、教師試讀第一段,找個學生讀第二段,齊讀第三、四、五段,默讀後文。

三、梳理結構,梳理順序

學生自學較容易把握的部分:

(1)決定氣候的因素

a能說說這麼多的內容,是怎樣快速捕捉到這四點重要信息的嗎?

b找總括句:根據經驗,這些總括句一般在語段的開始或結尾,有時在中間。

c找提問式語句:提問式語句有的以設問句的形式出現,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紹的內容,也是要重視的信息。

d銜接各段的連接詞語:閱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劃出來,就能比較清晰掌握文章的內容了。

(2)這四個因素的先後順序能不能調換?爲什麼?

(3)課文除了介紹影響物候的四個因素,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四、精析語言,合作探究

(一)語言的準確性(以6~10節爲例)

1、理解

說明文語言準確的兩種表現:一是表精確性的語言。二是表模糊性的語言。

語言的模糊性我們其實並不陌生,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中國石拱橋》裏面講到“《水經注》裏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於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這裏“大約”“可能”都是一種模糊性語言,因爲無以考證了,只是推測的情況。不能說得太絕對。

2、探究

精確與模糊是準確的兩種寫法,那麼這樣的語言文本中有嗎?

①、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精確)

②、沿海地區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模糊)

(二)語言的生動性(以第一節爲例)

1、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句,讀一讀,評一評。

2、說說你喜歡這句話的理由(說說語言生動性體現在什麼地方)

(三)朗讀並小結

第一節的每一個詞語都極具表現力,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四季圖。引領着我們進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當然,我們說作爲一篇科普文是給人知識的,所以他的語言必須是準確的。即便是生動性的說明,也要做到這一點。生動而準確的語言體現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竺可楨就是這樣一位嚴謹的科學家

作爲我國物候學的創始人,他的物候學研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息,他依然用顫抖的筆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並端正寫上“局報”兩字。

五、延伸拓展,轉化知識

要說了解和觀察物候,農民們是的研究者。因爲他們不僅僅從書本上找經驗,更從生活中總結經驗,那就是諺語。

你知道哪些諺語呢?能不能說說這些諺語所傳遞的物候現象。

例析:

①雞早入舍晴,晚入舍雨

②雞曬翅又曬腿,出現大雨水

③狗翻肚,天落雨

④狗下水洗澡,三天有雨到

⑤蜘蛛收網天下雨

六、走出課堂,走進自然

我們學習《大自然的語言》,不僅學習物候知識,學會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摹、介紹事物,更要學習竺可楨那種嚴謹的工作作風。如果從明天,不,從下課開始,你能像竺可楨這樣留心身邊的每一片葉子,每一朵花,寫寫觀察日記,作作物候觀測,老師相信,來年荔枝滿園的時候,你也許就能告訴我,自然條件下的長安,是種不活荔枝樹的。我想,這便是《大自然的語言》這篇文章帶給我們豐厚的禮物。

七、課後演練,學以致用

如果有機會觀察一下向日葵,就會發現向日葵的花盤總是隨着太陽位置的變化而移動,正因爲這樣,人們纔給它起了這個名字。等向日葵成熟了停止生長了,花盤就不再隨太陽轉了。大家可以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或查閱相關書籍,瞭解瞭解,寫篇以“爲什麼向日葵圍着太陽轉”的文章。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3

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隻鹿遇到獅子奮力脫險的故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的細長的腿。當遇險時,鹿的四條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差點讓它丟了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爲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爲它的短處而否定了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後不同態度,這是課文學習的重點。

3.教學難點是使學生體會故事中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準備:小黑板,頭飾,課件等。

教學時間: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課件展示:歡快的音樂聲起,一隻漂亮的鹿從叢林裏出來,蹦到池塘邊。

1、同學們,今天老師把誰請來了?(小鹿姐姐)

你喜歡它嗎?你覺得它什麼地方最美?學生交流。

2、鹿姐姐也認爲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經歷了一件事,使它改變了一些看法,咱們先來聽聽它自己是怎麼說的?(放音,出示句子)“唉,兩隻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出。”

3、學生朗讀句子,師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那還得從《獅子和鹿》的故事說起,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全文,瞭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由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

2、劃出不懂的詞句,通過互幫互助方式,師生共同解決,把詞的理解放到句子中去。

3、學生合作朗讀,檢查彼此的正誤。

4、你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深讀課文,體會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態度改變的原因。

1、再讀“兩隻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出。”

請學生從中找出兩對反義詞。(美麗—難看、送命—逃生)

2、小鹿是怎樣讚美自己的角的?請你找找。

①、學生朗讀,師在屏幕上出示句子,齊讀。

②、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麼?你還能用哪些詞來讚美它?

③、當它發現自己的角如此美麗,會有什麼樣的心情?(興奮、驚訝)

④、誰能把這樣的心情讀出來,我就把這美麗的鹿角戴在他的頭上。(用頭飾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⑤、用“多麼┅┅多麼┅┅”來說一句話。

我們的教室多麼明亮,多麼______!

我們的祖國多麼______,多麼______!

____________多麼______,多麼______!

3、小鹿爲什麼會認爲腿是難看的?找找相關內容。

1、學生朗讀句子,齊讀。

2、誰能讀好這一句,帶着怎樣的表情?(皺眉)

3、練習:選句

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麼能配得上這兩隻美麗的角呢?

①.唉,這四條腿太細了,配不上這兩隻美麗的角。()

②.唉,這四條腿太細了,配不上這兩隻美麗的角。()

4、過渡:難看的腿讓它獅口逃生,美麗的角差點兒送它的命,這是怎麼回事?自由讀第六自然段。

①難看的腿有什麼優點?美麗的角又有什麼缺點?

②通過這件事中,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③你碰到過類似的事嗎?能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嗎?

四、師小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無缺。不要因爲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爲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

鹿角——美麗(掛住樹枝) 險些送命

獅子和鹿

鹿腿——難看(有力)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4

《絕招》課文

村東頭的大樹下,四個孩子在比“絕招”。

三胖腆着大肚皮說:“咱們看誰一口氣憋的時間最長!”結果一個個先後都撒了氣,唯獨他,鼓着腮幫子,瞪着眼珠子,能憋比別人多兩倍的時間。夥伴們都豎起大拇指,連聲說:“絕招,絕招!”

福音站起身,空翻剛來一個,夥伴們的拇指早伸出來了。

楊苗子伸出兩隻手,大夥知道他這一手也是獨一份,每次當他把手指倒着踒到手腕上,連村裏的大人都圍上去看,覺得新鮮。

三個人表演完,都把目光投向瘦小的小咩子。小咩子的鼻尖出了汗,不知是誰說了句“鼻子尖出汗,一輩子白乾”,他聽了更覺得自己窩囊,忙低下頭在鼻子上抹了一把。表演什麼呢?他想起在家翻過眼皮,能把妹妹嚇得直捂眼,就用雙手掰了半天,把眼皮翻了過來,兩個紅包包一動一動的。

“嘿,那叫什麼玩意兒,看我的!”楊苗子用手在眼上一抹,兩個眼皮就翻過來了。果然比咩子的利索。

小咩子又想了想,站起身,面對大樹,兩隻胳膊一撐,雙腳靠樹來了個倒立。不料,福音給他來了個不靠樹的倒立!

小咩子覺得自己太丟人現眼了,偷偷地把眼淚嚥到肚裏,跑了。

小咩子蔫蔫地進了屋,見爸爸正在算帳。他坐在炕上,愣愣地看着爸爸。忽然他發現爸爸打算盤從來不用眼睛看,兩眼只是盯在左手翻的帳本上。這也夠絕的了,自己在學校學珠算時,眼睛盯着,手指撥着,嘴巴念叼着還出錯哩。難怪爸爸是全區會計中帳目最清的一個!如果自己有這麼個絕招,今天也不會丟人呀!

他感到肚子有點餓,進了廚房,從廚櫃裏掰了半個饅頭啃着,見奶奶在包餃子。呀!奶奶這一手也夠絕的,她一隻手拿着小竹板專管鏟餡兒,另一隻手拿麪皮專管攥餃子,不但攥得快,而且餃子圓鼓鼓的十分好看。要是自己會這一招,也能震他們一氣!於是,他奪過奶奶的小竹板,照奶奶的樣子攥,誰想到餡全跑出來了!

他問奶奶:“您這招是怎麼會的?”

奶奶要過竹板,說:“什麼招啊?”

“您一隻手攥餃子,還這麼快?”

“嘿,”奶奶邊攥餃子邊說,“這是硬逼出來的。過去你奶奶是伺(cì)候人的,一個人要做二十來個人的飯,人家還要求調(diào)換花樣吃,這麼着,天天就得往快裏練……”

小咩子不等奶奶說完,就說:“我爸爸爲什麼打算盤那麼快?”

奶奶說:“那也是練出來的。你爸爸剛從學校出來那陣兒,也算不好,天天練到半夜,慢慢熟了,就快了。”

“那……”只要他聽明白了,不管奶奶想不想往下說,就接着問另一個問題。他問奶奶:“三胖、福音、楊苗子的絕招是怎麼得來的?”

奶奶說:“有的人,生來就特別,別人比不上。三胖長得胖,氣量比別人足;楊苗子從小骨頭就軟,長大了手骨還軟乎乎的;人家福音那是練出來的,你沒見他,見天跑幾裏地去體育場學體操?”

咩子覺得奶奶說得在理,看來自己想得到絕招,只有練。練點兒什麼?晚上他躺在炕上還在想,想着呼呼地睡着了。

第二天上學,想起昨天大樹下的醜事,小咩子還是那麼不好意思,好像全班同學都知道了似的。他低着頭,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數學老師舉出一張“12×15”的口算卡片,他也沒看見。

老師把他叫了起來。他的臉“唰”地紅了,一直紅到脖子根兒。他在腦裏裏列開了豎式,結結巴巴地說:“得150。”同學們笑了。老師讓他坐下,並且說了兩條,第一批評了他聽講不專心,第二批評他口算不過硬。小咩子聽了一愣——我爲什不可以練這一招呢?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小咩子沒有一天忘記大樹下不光彩的表演,暗暗地在練自己的絕招。

學期結束了,出奇的事情發生了:期末數學考試,小咩子交了第一卷,而且沒出一點兒錯。

暖屋裏,炕頭上,四個小夥伴又想起比絕招了。雖然只有福音來了個雙臂倒立外加“蠍(xiē)子爬”,別人都沒拿出新鮮招兒,但一個人表演後,別人還是學不來,也只好承認是絕招。又輪到小咩子了,三胖擠着肉泡眼說:“小咩子,今兒個你不會給我們學個羊叫吧?咩——”他自己先學了起來,逗得幾個人都笑了。

《絕招》教案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絕招是練出來的,以及要練有用的絕招的道理。

3、激發努力學習本領,刻苦求知的願望。

4、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受童真童趣。

【教學難點】激發努力學習本領,刻苦求知的願望。

【課前準備】發動學生準備自己的絕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導入:

同學們,先來欣賞圖片。看後你又怎樣的感受。

2、拿什麼是絕招呢?

(絕招是自己最拿手的本領,如,彈鋼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術、甚至其他獨特的本領。)

3、在北方的山村中,有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絕招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16課《絕招》(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藉助拼音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3、誰來告訴大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學生彙報:

(課文講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夥伴比試絕招的故事。)

 三、根據閱讀提示,細讀感悟

1、他們都比試了哪些絕招,是怎麼比試絕招的呢?請大家根據閱讀提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

⑴默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麼?用筆勾劃出有關的詞句。

⑵小組討論交流。

2、學生彙報:

⑴我讀懂了三胖的絕招是憋氣。出示句子:

三胖挺着大肚子讓我們一起讀讀三胖表演的句子,齊讀

他的絕招是怎麼來的?(因爲他長得胖,氣量比別人大,所以他靠的是先天的稟賦,也就是生來就俱備的能力。)

⑵我讀懂了二福的絕招是空翻,他的絕招是怎麼來的?

(人家二福那是練出來的,你沒見他,天天跑幾裏地去體育場學武術。二福是靠自己的刻苦訓練,堅持不懈才練成的。)

⑶我讀懂了奶奶的絕招是做餃子。

⑷我讀懂了小柱子的絕招是做乘法口算,板書:口算,出示句子:輪到小柱子了,他蹲在炕上齊讀,你從哪裏體會到這個絕招很絕?抽讀,讀出對小柱子的讚歎。

⑸小柱子開始不是表演了個倒立了嗎?他爲什麼還要練乘法口算的絕招?是怎樣練成的呢?

(小柱子和小夥伴比本領,沒能取得好成績,感到很羞愧,回家後看見奶奶包餃子,在和奶奶的談話中受到啓發。於是他暗下決心要挽回面子,要練一種絕招。)(分角色朗讀小柱子與奶奶之間的對話)

出示句子: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柱子始終沒有忘記大樹下的尷尬,暗暗在練自己的絕招。請大家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麼練的,在練的過程中,他是怎樣克服困難、虛心請教、持之以恆的。

3、看了三個夥伴表演的絕招,你最佩服誰的絕招?

四、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你覺得絕招是怎樣來的?

2、小結:

絕招有的是先天的稟賦,但更多的是通過後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領。因此要想具有與衆不同的絕招,就一定要刻苦訓練,堅持不懈。板書:刻苦練習,堅持不懈。

 五、拓展

1、孩子們,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也有自己的絕招,請大家把自己的絕招也在小組內向夥伴們展示展示吧,讓我們來個絕招大比拼,看看誰的絕招最絕。

2、抽生上臺表演展示。師採訪:你這個絕招是怎麼來的?

3、孩子們表演的絕招可真棒啊,希望大家在今後能刻苦訓練,堅持不懈,讓我們的絕招更上一層樓吧!最後把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的一句名言送給大家:天才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絕招》教學反思

《絕招》這篇課文是新課標人教版第六冊第四組的略讀課文,課文描寫的是幾個小夥伴之間發生的趣事。講的是小柱子和小夥伴比本領,第一次輸了,感到很羞愧,於是他暗自練習絕招。結果,在他的努力下,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大家對他的絕招讚不絕口。這篇課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細緻刻畫的小柱子這個人物形象鮮活欲出,躍然紙上。可以說,他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學生都可以從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強,不服輸。因此,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很容易產生情感共鳴。

這節課我以各式各樣的絕活圖片導入,從而引出課題並讓學生理解什麼是“絕招”,然後引導孩子們根據本課“閱讀提示”自學。首先,學生讀書時先想一想孩子們都比了哪些絕招。其次,讓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在小組裏質疑並互問互答,合作學習。接着組織學生各抒己見,全班解決。

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板書了小夥伴們兩次比賽的絕招,然後讓他們去文中找到自己喜歡的絕招的句子,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能找到描寫絕招的句子,如:“三胖挺着大肚子………..憋的時間比別人長兩倍。”“二福曾經練過武術……..夥伴們就禁不住叫起好來。”我順勢出示相關句子,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有部分小朋友能抓住句子中的關鍵字詞來談自己的感受,如:有小朋友抓住了三胖表演絕招時的動作“挺、鼓、瞪、憋”,但我沒有深層次地引導,只是停留在表面,如果當時告訴他們在自己寫文章時也可以抓住人物的'動作進行描寫的話,我想孩子們的習作水平會有所提高。

在重點理解小柱子絕招時,雖然孩子們通過奶奶的話體會任何本領都是要通過勤學苦練的,但我對絕招的有用性只是一筆帶過,如果當時我引導學生們說一說,爲什麼要練有用的絕招?哪些絕招沒用?哪些有用?讓學生明白要練最有用的絕招,那麼效果可能會更好。最後,我引導學生想象孩子們第三次比賽絕招的情景,到下課我才記起閱讀提示語中讓孩子們想象小柱子是怎樣練絕招的?如果能把想象第三次比賽的情景換成想象小柱子練絕招時的情景,就緊扣主題了。

自己上完這堂課,沒發現任何的亮點,甚至有重新上一次的念頭,在以後的課堂中我想我要更加周到到思考,更加認真、仔細地研究教材,哪怕他只是一篇略讀課文。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教學準備:課件:秋天美麗的畫面(配樂鋼琴曲《秋日的私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教學難點: 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題:

1、師:同學們,秋天已經來了,你注意到了嗎?你都注意到了什麼?秋天的腳步雖然輕輕,可我們還是分明聽到了秋的聲音,不信,你聽!(錄音響起)同學們,請閉上你們的眼睛,仔細聆聽,想像一下,你的腦中會出現怎麼樣的畫面。(音樂中師範讀全詩)

2、你覺得這秋天的聲音美嗎?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聽聽秋的聲音吧,出示課題。

請學生讀課題,讀得美一點。

二、欣賞朗讀,感受詩情。

1、學生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

3、感知內容: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學生回答

4、你最喜歡的是哪種聲音?

(朗讀和想象、說話結合)

(1)、“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聲音,(看課件)

黃葉從樹上一片一片地掉下來,你看着像什麼?黃葉對大樹媽媽說:“ ”

哦,你能用你的朗讀把它們的飄飄灑灑表現出來嗎。(評價、激勵)

(2)“蠷蠷”蟋蟀振動着翅膀,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要到哪兒去了呀?

蟋蟀在唱着“ ” (朗讀指導)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雲,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他們在說些什麼呢?(課件)捨不得走,因爲這兒的秋天很美麗。朗讀表現。

(4)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發出“ ”的聲音,(課件)

這是秋風送來的豐收的歌吟。秋風吹過,

田野裏 果園裏 ……人們的心裏

你能用朗讀表現麼?

配樂朗讀1----4節。

三、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

學生髮散說,師引導到詩歌的形式,爲寫打下基礎。用聽聽,秋的聲音……這樣方式來說。

師:是啊,秋的聲音,我們已經說了好多,還有好多好多……把你聽到的聲音也像這個小詩人一樣把它們寫下來好嗎?

出示:聽聽,秋的聲音

四人小組合作,寫詩,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組合作寫的詩,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來。

師小結:是啊,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裏,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裏,在每一顆綻開的穀粒裏,聽到秋的聲音,我們的心裏多麼——

就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我們的喜悅吧!

感情朗讀。

擴展,我猜秋姑姑的臉兒

是紅紅的

圓圓的

胖乎乎的

我沒有看見過秋姑姑

但我猜秋姑姑

是一個畫家

秋姑姑一來

就給果樹和莊稼

抹上了金黃的

火紅的顏色

秋姑姑啊

忙着呢

——她給所有的

籮筐和麻袋

都裝上了

飽滿的粒子

沉甸甸的果子可以欣賞一首寫秋的詩歌,送給大家作爲禮物。

佈置作業。

1、爲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蒐集有關秋的詩歌,畫面,歌等

3、感受秋天寫詩:看看,秋的色彩——————

聞聞,秋的味道————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6

一、教材分析

本課收集了《四時田園雜興》《小兒垂釣》兩首田園詩。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裏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乾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着。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爲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小兒垂釣》也是七言絕句。作者是唐代詩人胡令能。

題目“小兒垂釣”,即小孩釣魚的意思。在這首詩裏,詩人逼真地描畫了一個小孩兒初學釣魚時的情景,孩於認真專注、天真爛漫的神態躍然紙上。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草映身。”蓬頭稚子,即頭髮散亂沒有梳理的小孩兒。垂綸,這裏指釣魚。綸,釣魚用的絲線。側坐,身體歪斜着坐,帶有隨意坐下來的意思。莓苔,長在僻靜陰溼地方的植物,這裏泛指生長在河邊的草叢。映,遮蔽。這兩句是說,一個頭發蓬亂的小孩兒在河邊學釣魚,側身坐在草叢中,綠草遮蔽着他的身體。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路人,過路的人。借問,訪問,就是向別人詢問打聽的意思,這裏指問路。遙,遠處。招手,這裏是擺手的意思。怕得,害怕。魚驚,魚受驚,指把魚嚇跑。應,回答。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當過路的人要來問路時,小孩兒老遠就擺手示意,不讓對方走近,也不應聲。他怕發出聲響,把魚嚇跑不來上鉤。

這首詩的前兩句着重描述了小孩兒的樣子和釣魚的姿勢,後兩句描述了小孩專心致志的神態、表現。詩人抓住了小孩初學釣魚時表現出來的某些特點,用通俗易懂的詩句,活靈活現地勾畫出一個天真爛漫小孩兒的形象,使人感到逼真、親切。

二、教學建議

1、古詩的教學,也要啓發誘導學生自己去思考、領會,掌握閱讀古詩的方法,培養學生讀古詩的能力。

學生預習時,教師可讓學生藉助拼音把兩首詩多讀幾遍,利用字典、聯繫詩句,理解字詞,並想想每首詩說的是什麼。檢查預習時,要啓發學生說出自己是怎樣預習的,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之處,以利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

2、理解詞句,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和培養想象能力是古詩教學的重點,後者也是教學難點。爲了突破難點,教師除了注意指導學生理解詩的詞句,還要引導學生感知、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象,領會感情。

由於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經驗有限,不一定能想象行很好,教師可用以下方法啓發誘導:

①、可藉助書上的插圖或幻燈片,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後再想象,也可以邊觀察邊想象。

②、教師可根據詩意,以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描繪。幫助學生把詩句會成具體的形象。

③、教師可提示一些問題,使學生知道應從哪些方面去想象。如《小兒垂釣》,可以提出:那個釣魚的小孩什麼樣?是坐在什麼地方釣魚的?怎麼少的?當有人來問路時,他有什麼表現?他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如果把這些內容畫成畫,會是一幅什麼樣的畫?

學生的頭腦中能浮現出畫面,就程度不同地進入了詩句所描繪的境界,領會到詩的情感。這會加深對詩句的理解,想象能力、欣賞美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3、教學古詩,要指導學生朗讀,讀熟,直到背誦下來。在教學的不同階段。對讀的要求應有所不同。學習開始時,要求學生能讀準、讀通,懂得詩的大致意思;進而把讀和解問析旬結合起來,要求讀懂詩句的意思;再讀,要求邊讀邊想象,進入古詩描繪的境界,體會詩的意境、情感;最後,要在讀中感受到詩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祖國優秀文化的薰陶,提高審美能力。

4、建議本課教2課時。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二、學習《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理解“絕句”

2、簡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讀詩句,說說你能理解哪些詞語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的字音。

2、交流,你瞭解了哪些詞語、句子的意思了?

四、學習詩句,想象畫面

1、學習一、二兩句

輕聲自由讀一讀,畫出還需要理解的詞語。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句的意思?

指導朗讀,讀出舒暢預愉悅的心情。

2、學習三、四兩句

指名讀一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詩人卡到了什麼?

討論,理解“西嶺”“千秋雪”相機板書,畫簡筆畫。

詩人是透過什麼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

詩人向門外一看,可以看到什麼?理解“東吳”

爲什麼說是萬里船?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4、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1)、一行寫一個景,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2)、小結:先寫近景,後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6、指導書寫“鸝”“鷺”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背誦課文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近景

窗含西嶺千秋雪,舒暢愉快

門泊東吳萬里船。遠景

六、課後反思

《古詩兩首》一課,這篇課文我班學生已經自學了。自學方式是建立上學期習作八《古詩研究報告》以及第三組課文《李廣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師》的學習基礎上的,因爲這幾篇課文,都是名人名句佚事,名人名篇趣事等。教學中先組織學生收集兩首古詩資料,瞭解古詩意思、寫作背景等,然後指導學生模仿第三組課文《李廣射虎》、《少年王勃》的寫作方式,在兩首古詩中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一首寫成《古詩故事》。然後通過開展古詩故事朗讀會,學生在朗讀自己作品中,加深體會。在聆聽他人作品時,理解詩意,產生共鳴。更加激發學生古詩學習情趣。

經過這樣的處理,學生也學得輕鬆,學有所獲。我們教師再不用爲教學課時不夠而快馬加鞭了,又能騰出時間進行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綜合實踐語文活動中,不斷積累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不斷提高語文素養;讓學生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實際問題。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7

教學目標:

1、瞭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感受大自然賦予小城的美,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

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記敘海濱小城美麗、整潔的詞句,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點記敘的方法。

設計理念:基於“研究性學習”理論的“研究性閱讀”教學模式,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語文綜合素養。

設計特色:以研究性閱讀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

媒體選擇:錄像機、電視機、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整體感知。

1、今天,我們這一堂課繼續學習第15課。(板書海濱小城)昨天,我們領着大家一起來到作者的家鄉廣東,欣賞了家鄉的海濱,回憶一下,海濱在你腦海裏是什麼感覺?(指名回答)。

現在請同學們再一次欣賞一下這迷人的海濱小城。

播放錄像。

[簡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學生彷彿置身於這一情境中,讓學生初步感知海濱小城的美。喚醒學生對海濱小城美景的憧憬,激發學生的學生動機]

2、上節課通過合作學習,提出一個問題:

投影:合作學習,提出問題

《海濱小城》一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城的美麗與整潔?又是怎麼看出來的?

二、通讀課文,把握研究主題:

投影: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請同學們讀讀書、看看圖,小組討論這一問題。

彙報員彙報:(板書庭院、公園、街道)

三、精讀課文,領語研究策略。

(一)、現在我們一起隨作者來到小城看看庭院,庭院到底美在哪兒呢?

1、投影:庭院美表現在()

①繪畫:A、小組自由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B、理解這部分內容,給身邊的畫塗上色彩。

②品畫。③感悟。④欣賞

2、我們準備按照以上4個步驟完成任務,首先來完成第一步繪畫,指名讀要求,小組合作完成。

小組繪畫。

3、(出示其中一小組一幅畫)咱們來品味一下這幅畫,看看你們自己合作畫的畫,看看庭院美在哪兒?(指名回答)

A、這一幅畫中我看到了有按樹、椰樹、鳳凰樹……庭院栽滿了樹,綠村成陰,讓人心曠神怡。

B、我彷彿從這一棵棵樹上聞到了一股誘人的香味,飄得滿街滿院都是,讓人神清氣爽。

C、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麼熱鬧……一片片紅雲中。

D、看到這幅畫,不由讓我想起了一首歌,大家唱《綠葉》。

[簡評:樹木多,讀者看不出庭院的美,通過繪圖、品味圖,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引起學生視覺的感官協調,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蘊含的情感色彩和內在意蘊的直接敏銳的感知力,學生對語言文字就會有活生生的感受]

4、讓我們再來看看課文,再來感悟一下課文,你從課文哪些句子感悟、體會出來庭院很美。

指名學生回答:

①出示黑板填空: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麼(),好像小城都籠罩在()。

②指名填空:自由讀這句話,“熱鬧”讓你體會到什麼。“紅雲”指什麼?這一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

5、師小結:這麼多的樹、這麼豔的花,時時飄來陣陣濃郁的香味,誰還會說小城不美呢?讓我們再一次欣賞一下庭院的美,小組自由讀,讀出庭院的美。

指名小組讀。

[簡評:由文給圖,由圖悟文,圖文並茂,感知昇華,讓學生通過讀來體驗課文情感,因而學生的抒發自我情感,昇華自我情感便水到渠成]

(二)、除了庭院美,其實公園更美,那麼公園美表現在哪兒呢?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工作單上佈置的各項任務。

1、出示工作單

①小組自由朗讀第五自然段。

②找出重點句子,體會公園的美。

③仔細觀察圖,發揮想象,說說人們在榕樹下的活動。

2、指名分項解決問題

①指名小組找出重點句子。

比較:一棵棵榕樹就像一頂頂撐開的綠絨大桑

榕樹就像大桑

讀一讀,比一比,感悟一下哪一句話好。

指導朗讀這一句話,突出“一棵棵,一頂頂,綠絨,”讀出榕樹的美。

②過渡:榕樹不僅形狀美,顏色也美,請大家看看圖,想象人們在榕村下的活動。

3、出示投影(公園裏人們的活動圖)指名學生上臺指着講。

[簡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減少了繁瑣的提問,提高了訓練頻率,激活了學生參與熱情,同學之間互相啓發,深化了對知識的認識,廣收信息,大膽交流,培養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加之句子之間的比較紮實了學生的基矗]

正因爲這裏環境優美,人們纔在這裏遊玩、休息,請同學們在下面練一練,用你的朗讀,讀出公園的美。

(三)、小城的庭院美,公園更美,街道也美,從哪兒看出來呢?讀讀第六自然段,找出答案。

1、指名回答。

2、出示練習,填空:小城的街道是用細沙鋪成的,踩上去咚吱咚吱地響好像()

填空:從這句話你感悟到什麼?

3、指導朗讀。

(四)、同學們,作者由海濱來到小城看到這麼優美舒適的環境,會自言自語些什麼?讓我們帶着這種感情朗讀課文。

四、學生質疑。

五、課外延伸。

出示投影:小練筆:模仿《海濱小城》寫一處校園景色。

小想法:最近興趣小組上完後,學校環境大變樣,紙屑滿地飄,灰塵滿天飛,學了《海濱小城》有何感想?

小調查:留心觀察周圍的環境,對家鄉環境的污染做個小調查,寫一份倡議書,向學校的廣播臺投稿。

[簡評:閱讀與寫作相結合,這一課外延伸使學生在閱讀中不斷積累和消化知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與創新技能,讀寫結合,相得益彰。]

六、板書設計: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8

【創新教案】

21.大自然的聲音

【教學設想】

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朗讀興趣;運用“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的學習方法,去理解體會重點詞句,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運用聯繫生活實際,模仿聲音等手段,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感受大自然聲音的美妙。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快樂,感受大自然聲音的美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

你聽過動物的聲音吧?當小金魚用尾巴撥水,麻雀在窗沿唱歌;當一隻小狗忙着啃骨頭,兩隻老貓在牆頭吵架,三隻老母雞在啄米吃,你總聽到些什麼了吧?

你聽過風的聲音吧?當清風掠過明月,當微風拂過樹梢,當寒風呼嘯着穿過田野,當狂風捲起巨浪,你總聽到些什麼了吧?

你聽過水聲吧?當山間的清泉奔向溪流,當嘩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頂,當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裏,你總該聽到些什麼了吧?

2.學生自由閱讀,讀後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師小結:聲音是無處不在的,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它。片段列舉了風聲、水聲、動物的聲音,這些事物我們再熟悉不過,但正是我們沒用心去聆聽,失去了聽的興趣,因而什麼聲音也沒聽到。同學們,豐富美妙的聲音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只要用心地傾聽生活中平平凡凡、樸樸實實、普普通通的聲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4.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通過這篇課文我們來感受大自然的聲音。(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主合作,學習生字。

1.要求:自己試着讀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決。

2.教師巡視交流情況。

3.檢查字詞:(課件出示)

美妙 演奏 手風琴 感受 激動 樂器 蟲鳴 翻動 歌曲

拂過 溫柔 狂風 合奏 雄偉 樂曲

威力 打擊 熱鬧 窗戶 雨滴 匯聚 小溪 輕快 散步

輕輕柔柔 敲敲打打 呢喃細語 洶涌澎湃 波瀾壯闊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嘰嘰喳喳 嘩啦啦 唧哩哩 淙淙 潺潺

(1)指名讀,齊讀,指名領讀,開火車讀。

(2)教師指導好這幾個字的讀音“奏”讀“zòu”,不要讀成“zhòu”;“喳”讀“zhā”,不要讀成“zā”。

4.引導學生積累擬聲詞。

(1)快速瀏覽課文,在文中找出“嘰嘰喳喳”這樣的詞語。

(2)交流體會:擬聲詞,又叫象聲詞、摹聲詞、狀聲詞,是摹仿自然聲音構成的詞。

(3)在平時的閱讀和交流中你都積累了哪些擬聲詞?

(4)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評議。課件出示:

水聲:叮咚 淙淙 滴瀝 淅瀝 嘩啦 滴答 咕嘟 撲哧 撲通

鳥聲:布穀 喳喳 啾啾 啁啾 嘰嘰 嘎嘎咕 刷啦 撲棱

動物:唧唧 喔喔 咕咕 嘎嘎 呱呱 喵喵 咩咩 哞哞 汪汪 吱吱

人物:撲哧 喃喃 哈哈 呵呵 嘿嘿

樹聲:喀嚓 嘎巴 簌簌 唰唰

(5)學生閱讀積累。

5.指導寫字。

(1)師強調並範寫“滴、敲、演”等字。“滴”注意右半部分的筆順。“敲”的右半部分不要寫成“支。”

(2)學生自由練習,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投影展示優秀寫字作業。

三、讀通課文,熟悉內容。

1.解除了生字詞的障礙,相信大家一定能輕鬆地把課文讀下來了,自由讀讀課文,在每一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節序。(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節序)

2.教師配樂範讀課文。(聽老師配樂朗讀課文)

3.指名讀(任意選擇課文某一小節)教師與同學予以點評。

4.自由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字詞,回顧課文。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2.自由讀課文,說說課文描繪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聲音?(風、水、動物)

二、精讀課文,主體感知。

1.再讀課文,想想你最喜歡大自然的那種聲音,爲什麼?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讀書感受。

3.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

三、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1)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2)指導朗讀: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偉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同學們,你們都聽過微風吹過樹葉的聲音嗎?誰來模仿一下?(指名學生模仿沙沙沙的聲音。全班學生模仿沙沙沙的聲音。)

②教師評議小結:你聽,這聲音輕輕柔柔的,就像兩個小朋友在小聲說話一樣,你能帶着這種感受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嗎?

③指名讀,教師作適當評價和指導。

(3)談話過渡:微風是輕柔的,那狂風又是怎樣的呢?

(4)指導朗讀: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壯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你們都聽過狂風吹起的聲音嗎?誰來學一學?(生模仿狂風吹起的聲音:“嗚嗚嗚!”)

②你看,狂風吹過來了,風聲越來越大,森林的小樹們都高興起來了,興奮起來了,激動起來了,這是一首多麼有力量的樂曲啊!你能帶着這種感受來讀讀嗎?(學生自願舉手試讀,師生評議,指名讀,教師範讀,學生齊讀。)

(5)大自然裏的風,有時是輕輕柔柔的,有時是雄壯而充滿力量的,讓我們一起來把這一句完整的讀一讀好嗎?(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6)教師小結:這段文字寫得真美,作者在這裏先寫了微風的溫柔,再寫了狂風的雄壯,用這種對比的方法,寫得如此生動細膩,讓我們如同身臨其境一般。正是因爲這樣,所以,我們說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

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

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

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

(7)談話過渡: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喜歡水的同學們,你們都勾畫了哪些句子呢?把你的感受和我們說一說吧!

2.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便開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樹林,樹林裏的每片樹葉;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頂和窗戶,都發出不同的聲音。

①“滴滴答答……叮叮咚咚……”這聲音多好聽,這聲音多美妙。像這樣描寫聲音的詞,我們叫作擬聲詞。誰能把小雨滴落在這些不同地方發出的美妙聲音,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學生自願舉手朗讀)

②指導朗讀:在同學們的閱讀聲中,我彷彿感覺到這些小雨滴落到樹葉上了,聲音那麼清脆好聽。這些小雨滴落到房子上了,多麼深沉有力。這些小雨滴落到窗戶上了,像風鈴一樣清脆悅耳。

③自由朗讀。

(2)課件出示句子: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涌澎湃。從一首輕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朗讀。

②教師評議並小結:是啊,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就開始了,滴滴答答,丁丁冬冬,當小雨滴匯聚起來,他們便一起唱着歌!誰來讀一讀?在朗讀中表現出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涌澎湃。

③個別讀,齊讀。

(3)教師小結過渡:從一首歡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水真是大自然裏的音樂家。快來看啊,大自然的動物歌手們也來了,生活在這充滿音樂的自然裏,他們多麼快樂啊!誰想讀讀這一段?

3.生自主朗讀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

(2)指名讀。

(3)分句子分角色讀。

①動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②走在公園裏, ;

③坐在一棵樹下, ;

④在水塘邊散步, 。

⑤你知道他們唱的是什麼嗎?他們的歌聲好像告訴我們:“ ,

!”

四、誦讀課文,背誦積累。

1.自由朗讀,練習背誦。

2.小組合作,互相檢查。

3.小組代表,展示背誦。

五、拓展延伸:

現在正是草長鶯飛、繁花似錦的春天,請你們利用課餘時間,走進大自然,走進公園裏,去傾聽一下大自然的聲音,感受它的美妙,或許你還會有新的發現。

請把你的發現和感受寫下來。好嗎?

板書設計:

21 大自然的聲音

風 呢喃細語

美妙 水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動物 唧唧喳喳 唧哩哩

…… ……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9

【《金色的草地》教案設計】

【設計理念】

設計時,着重通過朗讀,再現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通過仔細品讀課文,引導學生髮現蒲公英一天裏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觀察的重要性。最後的拓展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激發學生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學情簡介】

對於縣城的孩子來說,蒲公英這種植物離孩子的生活有一段距離,孩子們之前並不瞭解這種植物及它的屬性,是本文中理解上的一個難點。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1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善於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3、鼓勵學生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品位語言,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善於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

【教學方法】講授、體驗

【教學準備】準備稿紙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教學第一自然段

1. 同學們,我們的兒童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不僅有豐富的校園生活,我們還擁有多彩的課餘生活。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課《金色的草地》。(板書課題)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一起大聲地齊讀課題。

2. 生字詞的預習怎麼樣了?誰領我們一起讀一下課後的字寶寶?

老師又把字寶寶請到了老師這裏,誰還能正確地讀出來?(小黑板出示:姜太公用直鉤釣魚,可真奇怪呀![ ]-[ ]+[ ]=攏)

3. 同學們把生字掌握得很牢固,那麼課文呢?誰能讀給大家聽。指名讀。生評價。

4. 爲什麼草地是金色的?通過預習,相信同學們已經知道答案了,誰來說一說?你能抓住書上的詞句來回答嗎?(一大片、長滿、盛開)這些詞語說明蒲公英長得怎麼樣?(多)

5. 誰能讀一讀,把蒲公英的“多”讀出來。

二、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兄弟倆是怎麼玩耍的?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指名讀。聯繫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經”、“引人注目”,告訴學生,這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就是讀句子,想意思。

2. 金色的草地給兄弟倆帶來了什麼?(板書:快樂)是做什麼的快樂呢?(板書:玩耍)

誰來讀一讀,讀出兄弟倆用蒲公英玩耍的快樂來。

3. 你平時和小夥伴們玩耍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快樂嗎?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全班交流。

三、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這片草地除了給兄弟倆帶來了玩耍的快樂,還給他們帶來了發現的快樂。(板書:發現)

小組合作學習,思考:(出示小黑板)我發現了什麼?(草地會變色)草地爲什麼會變色?

2. 全班交流。指名說“我”發現了什麼?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早上綠色;中午 黃色;傍晚 綠色)

在理解原因時加上動作。邊讀邊做動作。

3. 小作者爲什麼能發現蒲公英變色的原因呢?(板書:仔細觀察)

仔細觀察是我們探索自然奧祕的一把金鑰匙,同學們可要做一個細心的孩子。

四、 總結全文,情感昇華

1. 蒲公英可真有趣!小作者在最後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

讀一讀,讀出對草地的喜愛,對蒲公英的讚美。

2. 正因爲這樣,從那時起,蒲公英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牀。

爲什麼說“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牀”?(早晨,當陽光灑遍大地,蒲公英就張開花瓣,就像我們睜開了朦朧的睡眼,所以說它和我們一起起牀;晚上,夕陽西下,蒲公英會合攏它的花瓣,和我們一起睡覺。)

3. 這麼可愛的草地,這麼有趣的蒲公英,讓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吧!有感情地朗讀。

 五、 拓展練習

1. 大自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除了有趣的蒲公英,你還了解其他有趣的植物嗎?指名說,師適當補充。(含羞草——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一碰它它就會合攏它的葉子。

豬籠草——捕食昆蟲做食物

向日葵——托盤的背面害怕陽光,因此它總是把它的笑臉迎向太陽,這也是“向日葵”名字的由來。

睡蓮——花瓣白天張開,夜晚合攏,被譽爲“花中睡美人”。

六、 作業

今天回去後請同學們查閱資料,找找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回來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快樂 早上 綠色

發現 中午 金色

(仔細觀察) 傍晚 綠色

 【教學總結】

這篇課文充滿童趣,特別適合孩子的口味。在寫作特色上,描寫細緻生動,抓住了時間的變化,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讀起來很優美。因此在教學中,用一“讀”字爲教學手段。通過本人的教學設想,學生學習效果還是不錯的,無論是對文章的理解還是同步習作練習,都落到了實處。

這篇課文的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只要引“讀”到位,學生大體都能理解課文的內容。因此本人在教學中作了課前準備,對蒲公英的生長特點及性質作了些查找。特別是我們山村孩子對蒲公英的認識並不陌生,現在正是蒲公英快開花的時節,課前我讓學生回家請教家長,並找了些。這個過程學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樂於完成。孩子們都知道蒲公英可以做藥,可以餵豬,牛、羊等動物都喜歡。味苦可以清熱解毒,學生算是對蒲公英有了許多瞭解。於是板書課題,揭示新課。

學生帶着興趣走進文本,本文雖然是以敘事爲主,但蘊含在其中的感情卻是豐富的,強烈的。因此在引導學生讀課文時要用不同的語調變化,把作者對草地和蒲公英的喜愛之情讀出來,把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體現出來,把草地上玩耍遊戲的童真童趣體現出來,語氣要輕鬆活潑,節奏速度較快。(在這一過程中,是本人在本課的閱讀指導上的重點,給足時間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讀,品讀、跳讀、引讀、分角色讀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儘量讓孩子們在平特和、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別是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描寫生動,這部分的描寫雖然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遊戲,卻充滿了童真童趣。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表演,並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表演的過程中可以不拘一格,多樣變化,寓教於樂,賦於生命的課堂。

引導學生閱讀感悟寫法。本文恰當地運用了打比方,比喻的手法。如“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用手掌的張,合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說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使人一目瞭然,形象生動。那麼怎樣打比方呢?(這是本人在這一知識點上的重點訓練)通過出示一些較爲深刻形象的例句。如,描寫看報時,可以這樣打比方:

1、看報就像喝果汁,“咕嘟咕嘟”地喝,不知是什麼味兒;如果慢慢地喝,細細地品嚐,就會感覺果汁原來是酸酸的,甜甜的。

2、時間像公平的老人,如果你能善待他,珍惜他,就慢慢地就能感覺他對每個人都不薄。

引導學生如何從生活中捕捉素材?這是本人在文本中的重點講解與訓練。(複述文中描寫兄弟倆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盡情玩耍的情景,喚起孩子的童心令人慾放的一幕。)在這環節中,我口頭出示:孩子們,我們到大自然中去吧,去呼吸新鮮空氣,去採集植物標本,火紅的楓葉讓人傾心欲滴,招人燃起生命的火焰,去和小鳥一起唱歌,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讓孩子們感到生活纔是最好的老師。在快樂的同時要用心去體會,寫作文時才能把這種感受寫得出來。比如:文中“我”無意中發現了草地顏色的變化,又發現了變化的原因。這雖然是偶然的,但卻是作者細心觀察的結果。如果換作別人可能不把它當回事,或者是輕易地放過去了。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自然現象。如:要下雨時燕子低飛,螞蟻搬家,冬天有許多動物爲了生存要冬眠。(讓學生說)鼓勵學生,凡事都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觀察,纔會有更多的發現。(在這一環節中用一節課的時間安排了習作,訓練素材較多,寫自己家鄉的某處景物,也可以寫一種植物,還可以寫“生活中的小發現”寫“觀察日記”)等。

爲了突破難點,再次出示第3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樣的思路來寫的:(觀察現象—提出疑問——找出原因。)出示:例子(我家種了幾棵向日葵,我每天都去看望它們,有一天我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是爲什麼呢?最後我終於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生字的認讀與書寫學生掌握比較好。

總之,學語文,無論用什麼方法教學,只要學生有興趣去讀,有興趣去寫,那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方能體現語文的實質意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教學重、難點:

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教學準備:

錄音帶(適合做朗讀背景音樂)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師:秋的腳步輕輕,可我們還是分明聽到了秋的聲音,不信,你聽!(錄音響起)同學們,請閉上你們的眼睛,仔細聆聽,想像一下,你的腦中會出現怎麼樣的畫面。(音樂中師範讀全詩)

2、你覺得這秋天的聲音美嗎?生:秋天的聲音很美。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聽聽秋的聲音吧,出示課題《聽聽,秋的聲音》

請學生讀課題,讀得美一點。

二、欣賞朗讀,感受詩情。

1、學生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

3、感知內容: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學生回答

4、你最喜歡的是哪種聲音?(是否可以小組合作學習)

(其中的哪一種因學生說了拿來體驗感悟)(朗讀和想象、說話結合)

(1)、“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聲音,(看課件)

黃葉從樹上一片一片地掉下來,你看着像什麼?黃葉對大樹媽媽說:“ ”哦,你能用你的朗讀把它們的飄飄灑灑表現出來嗎。呵,多美的黃葉啊。

(2)“蠷蠷”蟋蟀振動着翅膀,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要到哪兒去了呀?(看課件)

蟋蟀在唱着“ ”朗讀指導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雲,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他們在說些什麼呢?(課件)捨不得走,因爲這兒的秋天很美麗。朗讀表現。

(4)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發出“ ”的聲音,(課件)這是秋風送來的豐收的歌吟。秋風吹過,田野裏 果園裏 ……人們的心裏

你能用朗讀表現麼?

配樂朗讀1----4節。

三、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

學生髮散說,師引導到詩歌的形式,爲寫打下基礎。用聽聽,秋的聲音……這樣方式來說。

師:是啊,秋的聲音,我們已經說了好多,還有好多好多……把你聽到的聲音也像這個小詩人一樣把它們寫下來好嗎?

出示:聽聽,秋的聲音

四人小組合作,寫詩,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組合作寫的詩,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來。

師小結:是啊,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裏,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裏,在每一顆綻開的穀粒裏,聽到秋的聲音,我們的心裏多麼——()

就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我們的喜悅吧!

感情朗讀。

擴展,可以欣賞一首寫秋的詩歌,送給大家作爲禮物。

佈置作業。

1、爲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蒐集有關秋的詩歌,畫面,歌等

3、感受秋天寫詩:看看,秋的色彩——————

聞聞,秋的味道————

板書:

  12、聽聽,秋的聲音

  黃葉 蟋蟀

  大雁 田野 匆匆來去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11

教學目標:

1、認讀13個字。

2、默讀課文,能說出司馬臺長城和八達嶺長城各有什麼特點。

3、向同學介紹自己看到的一處長城的景象。

4、積累文中優美的詞句。

5、聯繫《龍》感受祖國的壯麗河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6、培養學生蒐集課外資料的能力。

7、學習寫景文章抓住景物特點的方法。

教學重點:瞭解兩處長城各自的特點,感受長城的雄偉壯觀。

文本分析:

課文介紹兩處長城,分別用了小標題的形式。都寫長城,但是介紹的方式不同:寫司馬臺長城的時候是用介紹、說明性的文字,比較直觀。而在寫八達嶺長城時,是由寫旅遊路線引出的。

在介紹司馬臺長城時,課文的整體結構要讓學生把握,即“總——分——總”。全文圍繞着第一自然段中的最後一句話“險、密、全、巧、奇”來寫的,每個自然段介紹一個特點,但是詳略得當。詳細介紹的是“險”“全”,用了列數字和舉例子等方法,比較準確地介紹了其特點。

教學預設:

1.學生生活經驗少,可以給學生補充豐富的長城圖片和視頻資料。

2.引導學生交流體會兩處長城的特點,學生交流不起來。所以教師可以參與學生結合感受深刻的地方帶領學生一起想象、分析。

共1課時預計第6周

教學目標:

1.能讀懂課文,認讀生字。

2.自讀課文,能夠依據提示自學課文。

3.瞭解長城及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瞭解長城及特點。

教學難點:對比長城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看屏幕“長城”,交流資料,說說見過的長城是什麼樣的?

2.我國的長城以其雄姿和壯美,深深吸引着中外遊客,長城到底是什麼樣呢?讓我們通過學習《長城》這一課,具體瞭解一下。

二、初讀課文

1、快速的讀課文,認識本課的生字。

2、自由再讀讀課文,思考作者是怎樣寫長城的?(出示幻燈片)

3、指名說一說。(哪段講長?高大堅固?聯想?地位?)

三、全班交流

1、遠看長城,圖文對照,理解長城的雄偉氣勢——長而壯觀。從那裏可以看出長城的長?

(1)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這個生動的比喻形象地介紹了長城的總貌。“崇山峻嶺”說明了長城修築的地理環境,“蜿蜒盤旋”寫出了長城隨山勢而走向的雄偉氣勢。)(可以出示圖片,加強朗讀)

(2)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裏。(山海關是長城的起點,嘉峪關是長城的終點,“一萬三千多裏”這一具體數字突出了長城的長。)

(3)指導朗讀

試着讀出長城的“長”和“壯觀”?

2、近看長城,圖文對照,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

(1)以北京八達嶺長城爲例,具體介紹了長城的結構

建築材料是巨大的條石和城磚,

城牆頂上鋪着方磚,像很寬的馬路,平整而寬闊;

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上面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

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行的城臺,用於屯兵和傳遞消息。

(2)畫出示意圖說一說長城的結構。

3、小結過渡

長城以它雄偉壯觀的氣勢,高大堅固的結構成爲中華民族的象徵。每一個到過長城的人都會爲它的存在而驚歎,每一個到過長城的人都會爲它的不朽而沉思。作者是怎樣寫出自己的感受的呢?

4、產生的聯想

(1)作者親眼見到了長城親身接觸到了長城,所以產生的聯想是“很自然的”,是心中的真實感情。

(2)從哪裏看出修長城的艱難?

以條石爲例,說明了修築長城的艱辛

“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說明當時設備的簡陋,“陡峭的山嶺”說明工程的艱鉅“就靠着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步擡上這陡峭的山嶺”說明條件的艱苦,更突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創造!

(3)創設情境

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4)指導朗讀讀出勞動的艱辛和由衷的讚歎…

4、欣賞長城的影片,說說看到後的體會?

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討論:爲什麼長城是世界歷的“偉大的奇蹟”?

長城之長,這在世界建築是沒有的,長城修建時間之久,這在世界建築是沒有的,長城的氣勢雄偉、高大堅固,令世人無不讚嘆,長城顯示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力量,長城是在太空遨遊的宇宙飛行員用肉眼能看到的地球上的的建築物長城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四、總結全篇

1、學習長城這一課,一種民族自豪感在我們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愛國主義情感在我們胸中迴盪,談談學習感受和收穫

2、根據板書總結課文內容,領會文章中心。

四、佈置作業:積累

課後拓展:

積累:

刀削斧劈蜿蜒曲折

驚險無比不寒而慄

技藝精湛步步爲營

山巒重疊

蒼松翠柏高低起伏

極目遠眺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12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應以讀爲本,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以清新活潑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風的聲音、水的聲音和動物的聲音。教學中以“大自然中這些聲音真是太美妙了”貫穿始終,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抓住描寫聲音的詞,邊讀邊展開豐富的想象,並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使學生在讀中產生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感受風聲的美妙,水聲的有趣,動物聲的快樂,培養學生的語感。同時,創設情境,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感知,在朗讀中走進大自然,體會到大自然聲音的美妙,與文本產生共鳴,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以及字卡、詞卡。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完成預學案作業。感受生活中其他美妙的聲音。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引入情境

1.激趣: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大自然中,我們能看到小花、小草、小鳥、小魚等有趣的動植物,在美麗的大自然裏還能聽到什麼呢?你們可要聽仔細啦!

(看大屏幕,播放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學生回答。)

2.導入:同學們可真會傾聽。大自然裏除了剛纔聽到的聲音,還有哪些有趣的聲音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大自然,走進課文去感受那來自大自然的美妙聲音吧!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播放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讓學生猜聽到的聲音,可以激發學生對大自然有更多的興趣,從而引入學習內容,比較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初讀課文,識字知意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2.檢查學生自學課文的情況。

(1)如果我們要去參加大自然的音樂會,聽那些美妙的聲音,得帶上這羣小夥伴。你們認識它們嗎?自由讀一讀。

呢喃雄偉打擊樂器匯聚嘰嘰喳喳

美妙演奏手風琴溫柔感受

激動滴滴答答敲敲打打蟲鳴

(2)先看第一行的詞語,誰願意讀?(評:你不僅字音讀得準,而且聲音非常響亮。)還有誰能像他這樣讀一遍?全班一起讀一遍。

再看第二、三行的詞語,誰來讀?(評:他的字音讀得很準,很有節奏感。)全班一起讀。像“敲敲打打”這樣的詞語,我們叫它AABB式詞語,你還知道哪些這種形式的詞語?(開開心心、高高興興、快快樂樂。)課件展示一些AABB式的詞語,全班齊讀。

(3)這些詞語大家掌握得不錯,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大小聲”的遊戲吧。老師大聲讀你們就小聲讀,老師小聲讀你們就大聲讀。

(4)現在字音讀準了,我們把這些小夥伴帶到文中,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看看你知道了什麼。(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和學生互相點評朗讀的情況,隨機板書:風水動物)

3.大家真會讀書。文中寫了大自然中的風、水、動物都能發出各種美妙的聲音。其實課文的第1自然段就概括了全文的所有內容,齊讀第1自然段。(板書:美妙)

設計意圖:詞語教學是第二學段十分重要的內容,要重點引導學生會讀會寫,對一些重點易錯字要通過形象生動的方式加強記憶,激發識字認字的興趣。另外,梳理文章的脈絡,找準重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爲第二課時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三、精讀課文,感受風聲

1.那麼,風的聲音哪裏美妙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讀完後告訴老師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四句話。)

2.現在請大家自由讀一讀第一句話,看看你讀懂了什麼。(作者把風比喻成一位音樂家,他特別喜歡在森林裏演奏他的手風琴。)(板書:手風琴)那麼,風用他的手風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樂曲呢?

3.出示自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讀讀下面的三句話,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反覆讀讀看,讀出美妙的感覺來,可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學生自由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並寫感受。)

4.師生交流:

預設A:“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

生1:我從“像歌手一樣”感受到了風翻動樹葉的聲音很美妙,像歌聲一樣。

師:把你的感受帶入朗讀中,讀給我們聽聽。(生讀)

生2:我從“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感受到有許多的聲音,十分有趣。

師:風果然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呀!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種美妙吧!(齊讀)

預設B:“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

生1:我好像聽到了柳樹葉發出的“沙沙”的聲音,梧桐樹葉發出的“唰唰”的聲音。

師:你的想象真美!

生2:春天的音樂是輕柔的,冬天的音樂是雄壯的。

師:風這個音樂家的手風琴演奏得可真美妙哇!齊讀這句話,表達出我們的喜愛之情吧!

預設C:“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偉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結合課後詞語,引導學生說說“你在哪裏聽到過這樣的風聲,這樣的風聲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師:從這一句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我體會到了微風的溫柔,狂風的威猛。

師: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呢?

生:我通過“輕輕柔柔”“呢喃細語”感受到微風的溫柔,通過“激動”“力量”“威力”感受到狂風的雄壯。

師:是啊,詞語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微風、狂風的特點。正是因爲這些描寫聲音的詞語,使風聲變得具體可感知了。我們在讀中要善於抓住這些詞語來體會特點。在讀前半句時我們該怎麼讀呢?

生:語氣要輕柔。

師:誰來試一下?你們覺得他讀得怎麼樣?還可以再輕柔一些對嗎?誰來讀?後半句該怎樣讀?

生:要有力量。

師:聽你們讀老師也着急了,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讀一讀(配樂讀),感受風聲之美。風聲這麼美妙,你們也讀一讀吧!

同桌互讀、展示讀、合作讀。(女生讀溫柔的微風,男生讀雄壯的狂風。)

師:同學們讀得可真棒!從你們的朗讀聲中我感受到了微風的溫柔,狂風的雄壯。所以我們說:“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裏演奏他的手風琴。”

5.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自然段,微風的聲音,狂風的聲音,還有翻動樹葉的聲音,實際都是圍繞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寫的,我們把這樣的一句話叫總起句(課件顯示“總起句”)。後面的三句話圍繞着這句話具體地描寫了風這位大自然的音樂家用他的手風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樂曲,我們叫它們分述句(課件顯示“分述句”)。這種先總起後分述的寫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的構段方式,稱爲“‘總—分’的構段方式”(學生說一遍“‘總—分’的構段方式”)。這樣寫可以讓我們的文章條理更加清晰。

6.下面讓我們合作讀讀這個自然段,老師讀總起句,你們讀分述句,讓我們在讀中進一步感受風演奏出的美妙聲音。(配樂)

設計意圖:第一課時,重點帶領學生精讀風之歌的內容,感受大自然聲音的美妙。學生首先抓住中心句瞭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然後激發閱讀興趣,解讀手風琴聲如何“美妙”,引導學生自主尋找喜歡的語句來品味,從“微風”“狂風”兩個不同的角度感知風聲的美妙,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四、抓住重點,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田字格中的會寫字,引導學生認讀並組成詞語。

2.指導學生整體觀察,發現規律。

3.利用課件演示,將下面五個字放大,並將字的撇、捺部分用紅色顯示,從而讓學生髮現下面字的書寫要點:

奏:上面部分三個橫之間的距離勻稱,撇先豎直後略平,捺略平,寫得舒展。下面部分最後一點略長一些。琴:這個字容易寫錯,“琴”最下面不加點,“琴”字在古代原指撥絃樂器,上面的“

”表示琴絃,下面的“今”是後來加進去的,表示字音。跟老師一起寫一遍。(老師在黑板上範寫,邊寫邊提示筆畫要點,撇、捺要舒展,學生書空。)

柔:上面部分“矛”的豎鉤要寫得短些。下面部分“木”橫長而平,豎寫在豎中線上,出頭略短,撇、捺在左右下格的對角線方向舒展出筆。

器:上中下三個部分要寫得扁些,中間“犬”的撇起筆穿插到上面兩個“口”之間。

敲:右邊部分不要寫成“支”。

4.教師邊範寫“奏”和“琴”字,邊引導學生觀察。

5.放手讓學生描紅、臨寫其他生字,親身感受字的寫法。

6.組織學生在班內展示書寫作品,引導學生積極評價。

7.引導學生針對評價改改自己的字。(在練習本上把每個字再寫兩遍。)

設計意圖:字詞教學是第一課時的重要內容,在課堂最後十分鐘左右,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以撇、捺爲主筆的生字,找到書寫規律,指導學生更好地書寫這些字,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喜愛之情。

五、自主小結,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美妙的聲音。

2.佈置作業:

(1)聽寫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

(2)把課文讀給家長聽。

設計意圖:意在鞏固生字,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爲下文理解課文內容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激趣導入

1.同學們,大自然裏有許多音樂家和歌手。今天,他們將舉辦一場有趣的音樂會。這場音樂會的主題是——大自然的聲音。(齊讀課題)

2.大家想去聽嗎?不過,要去參加音樂會,聽美妙的聲音,還得帶上這羣小夥伴。(出示詞語,開火車,讀詞語)

美妙演奏呢喃雄偉打擊樂器匯聚嘰嘰喳喳手風琴溫柔感受激動滴滴答答敲敲打打蟲鳴

3.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呢?(學生說出“風、水、動物”的聲音,教師相機板書)

設計意圖:複習環節,既能複習上一節課學習的字詞,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新的課文的學習。

二、自主探究,感悟水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文中有一句話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是全文的總起句、中心句,它是哪一句呢?(課件出示: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大家一起讀。

2.上節課,我們感受到了風聲的美妙,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吧!齊讀第2自然段。(重點讀出兩種風聲的對比)

3.大自然中還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呢?讓我們繼續走進大自然,用心去聆聽吧!

4.出示自學要求:自讀第3自然段,思考,爲什麼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反覆誦讀,讀出感情,可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生自學,教師巡視)

5.師生交流:

(1)爲什麼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下雨的時候,他喜歡玩打擊樂器。當小雨滴匯聚起來,他們便一起唱着歌。)(板書:打擊樂)

(2)你最喜歡哪句話?說說你的感受。

預設A:“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便開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樹林,樹林裏的每片樹葉;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頂和窗戶,都發出不同的聲音。”

師: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指名學生模擬“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雨聲)

師:想象一下,你還聽到了哪些聲音?(劈劈啪啪、淅淅瀝瀝、叮噹叮噹等。)

師:這麼熱鬧的音樂會,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不好?(師生合作讀,生模擬“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雨聲,教師讀“所有的樹林……”,感受“音樂會”的熱鬧。)

預設B:“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嘩嘩,洶涌澎湃。從一首輕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

師:你發現了什麼?(聲音越來越響了。)

師: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淙淙、潺潺、嘩嘩。)

師:還有哪些詞語也讓你感受到了水聲越來越大?(山中小曲、海洋大合唱。)

師:我們能用朗讀的形式把這種聲音的變化表現出來嗎?(可從單個學生讀到全班接讀,語勢從活潑逐步到雄壯有力,讓學生在整體朗讀中感受水聲的美妙,理解“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的意思。)

6.由此看來,水真的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呀!老師來讀總起句,同學們讀分述句。(分角色讀)

設計意圖:對“水”聲美妙的品讀,可以依據“從扶到放”的原則,讓學生遷移第2自然段的學法,抓中心句理解段落的主要內容,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美妙的原因,感受擬聲詞的美感。

三、遷移類推,品悟動物聲

1.聽了風演奏的手風琴,水玩的打擊樂,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多才多藝的動物們,他們是——大自然的歌手(板書:歌手)。他們也來到了音樂會上一展歌喉。誰來說說動物的聲音怎樣美妙?

2.出示句子:走在公園裏,聽聽樹上嘰嘰喳喳的鳥叫;坐在一棵樹下,聽聽唧哩哩唧哩哩的蟲鳴;在水塘邊散步,聽聽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們唱的是什麼嗎?他們的歌聲好像告訴我們:“我在歌唱,我很快樂!”

(1)指名讀。

引導學生先想象這些動物可愛的樣子,再用輕快的語調朗讀。

(2)誰想當這些小動物,來演一演?(學生模仿相應動物的叫聲)

(3)情境互動。

教師問:小鳥(小蟲、青蛙),你在唱什麼呀?學生扮演小動物回答。

(4)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動物的叫聲,誰來學着叫一叫?

(5)這些小動物都在歌唱,他們都很快樂。誰能快快樂樂地讀讀這段話?(指名讀)

3.看來,大自然的每個角落都有歌聲,快樂無處不在。齊讀第4自然段。

設計意圖:對“動物”聲的美妙進行品讀,引導學生體會排比句式的魅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充分感受動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

四、拓展延伸,感受美妙

1.對照黑板,總結全文:大自然的聲音用書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是什麼呢?(板書:美妙)

2.同學們,我們聽了風之曲,水之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聲音真是太美妙了。那麼,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呢?自己練習背一背。

3.大自然就在我們身邊,當你走進大自然,用心靈去感受那些美妙的聲音,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你曾經在大自然中聽到過哪些有趣的聲音呢?把你有趣的發現和同桌說一說吧!如,“青蛙是大自然的歌手……”“火車也是一個音樂家……”。

4.配樂誦讀欣賞葉聖陶的《瀑布》,生談感受。

5.總結:大自然總是慷慨地給予我們各種美妙的東西,我們一定要愛護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在本課學習了中心句的用法,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後,讓學生留心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通過說一說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收穫,鞏固自己的所得。

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聲音

風 手風琴水 打擊樂動物 歌手美妙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首先抓住“文眼”——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以此來統領全文的學習,逐步從風、水、動物三個角度來感受美妙,教學中還重點關注了作者的寫作手法,“總—分”的構段方式,擬人、對比、排比等修辭方法,用不同方式的朗讀來代替講解,來感受文字的魅力。教學最後,放手讓學生講自己生活中發現的大自然美妙的聲音,起到了內化的良好效果。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13

教學要求:

1、熟讀課文,認讀課文中出現“嗎、討、厭、怒、批、訪”等1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改編或續編故事,編排課本劇,培養學生的理解、想象創造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學會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對小狗的遭遇產生同情心的同時,要正確認識自己。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喜歡讀童話故事嗎?請說說你最喜歡的是哪篇,並說明理由。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的名字叫“不會叫的狗”。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想到什麼?

下面就讓我們帶着這些疑問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第14課,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課件出示讀書要求)

標(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劃(邊讀邊劃出生字所在的詞語)

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加字,不丟字,難讀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

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看到同學們讀得那麼認真,那麼投入,我想你們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識,誰來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讀了一遍就知道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詞)誰來當小老師教大家來拼讀下面的生字。

4、同學們讀得真好聽,下面我們男女同學比賽讀,看看誰讀的好。你們讀得很棒,爲自己掌聲鼓勵一下。

三、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思考:本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這隻狗爲什麼要學叫?都向誰學了?

四、品評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現幾隻小動物?

2、公雞和杜鵑出於什麼心理教這隻狗叫的?教的時候表現怎麼樣?狗學的時候表現怎樣?從文中找關鍵性的詞語與句子。

(小雞—同情、杜鵑—憐憫、狐狸—嘲笑)

3、狐狸爲什麼嘲笑它?從哪句話中你讀出了這種嘲笑的。

4、面對這種嘲笑小狗有怎樣的反應?(指導讀出傷心的語氣)從動作表現來看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小狗呢?(師引導自尊心強並可憐的狗。)

五、探討結局,挖掘內涵。

1、課文設計了三種結局,請速讀並說說你比較喜歡哪一種結局,爲什麼?

2、你希望這隻狗有怎樣的結局?請爲這隻狗續寫個結局。

六、聯想續寫,佈置作業。

讀童話需要一顆童心,還需要我們有一雙慧眼,用心地去發現生活中的美與醜、真與假,這樣真實的生活自然會從你的筆間流出。學完這篇童話相信你也會按捺不住寫作的慾望,請你提起你手中的筆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爲此文加上第四個結局,最好能像作者一樣,在文中有一個關鍵句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板書設計:

不會叫的狗

小公雞同情

小狐狸嘲笑

杜鵑憐憫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教學反思:

在設計本節課時,我安排了一個續寫結尾的環節,但這個環節到底應該安排在哪裏,一直沒有定下來。按常理應該是安排在分析完課文之後,因爲先把握文本再進行寫作訓練更符合教學規律。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14

設計說明

這篇課文,作者通過記述刺蝟偷棗的本事高明,體現了作者對刺蝟的喜愛之情。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重點詞語的讀書方法,理解刺蝟偷棗的過程與它的技術高明,又採用感情朗讀和講述故事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並培養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學前準備

1、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查找關於刺蝟的圖片以及文字資料,預習生字,製作生字卡片。(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學習重點認識生字,正確讀寫文中重點詞語。

學前準備

1、製作課件。(教師)

2、預習課文,查找與刺蝟有關的資料。(學生)

教學環節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啓發談話,提示課題(用時:5分鐘)

1、今天學習的課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別的朋友,它是一位帶刺的朋友。

2、板書課題。

3、帶刺的朋友是誰呢?

4、請大家說說你所瞭解的刺蝟。

1、齊讀課題。

2、交流自己瞭解的刺蝟特點。

1、帶刺的朋友是指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詞(用時:25分鐘)

1、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教師重點指導“刺”“棗”“聰”的讀音。

1、學生熟讀課文,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

2、小組之間利用識字卡片互相交流識字方法,自學生字新詞。

2、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

聰明(cōnɡchōnɡ)

紅棗(zhǎozǎo)

三、再讀課文,理體感知(用時:7分鐘)指導學生再讀課文。

思考:課文寫了刺蝟的什麼事?

1、學生默讀課文,感知文章的內容。

2、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摘抄文中優美的語句。

四、課堂小結(用時:3分鐘)

1、教師引導歸類複習本節課學習的生字。

2、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在教師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互相評價。

4、讀拼音,寫詞語。

shuǐɡōushēnchū

()()

cōnɡminɡyuánhūhū

()()

教學反思小刺蝟是大家喜歡但不熟悉的一種小動物,所以同學們看到課件展示的紅棗和刺蝟後,學習興趣很濃厚,大聲朗讀課文,紛紛舉手回答問題,講述自己瞭解的刺蝟,並講述本課描寫小刺蝟的事情,學習效率很高。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中記敘刺蝟的一件事。

2、體會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夠使句子生動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3、體會作者對刺蝟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對小動物的關注與喜愛。

學習重點朗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中記敘刺蝟的事件,體會作者對刺蝟的喜愛之情。

學前準備製作教學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回顧交流,導入新課(用時:3分鐘)

1、複習生字詞。

2、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寫了刺蝟的一件什麼事

3、找出相關段落讀一讀。

1、學生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2、學生找出相關段落自由朗讀。

5、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段讀議,體驗感悟(用時:18分鐘)

1、教師課件展示第1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比喻句的運用與好處。

2、引導學生讀第2~11自然段,體會刺蝟偷棗的過程及它的高明。

3、有感情地朗讀第2~11自然段。

4、引導學生讀第12自然段,體會這一段的作用。

1、學生圖文結合體會紅棗的誘人,並有感情地朗讀。

2、學生默讀第2~11自然段,用橫線畫出誇獎刺蝟的句子。

3、再讀課文,用曲線畫出體現刺蝟偷棗高明的句子,並圈出描寫刺蝟偷棗的動詞。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秋天,棗樹上掛滿了一顆顆紅棗,風兒一吹,輕輕擺動,如同無數顆飄香的瑪瑙晃來晃去,看着就讓人眼饞。

(1)這是一個_________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請仿寫一個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講述故事,訓練表達能力(用時:10分鐘)教師引導學生以“小刺蝟偷棗的本事真高明”爲開頭,講講刺蝟是怎樣偷棗的。

1、學生讀文後,小組內講述。

2、指名上臺講述刺蝟偷棗的過程。

7、抄寫下面的詞語。

驚訝恍然大悟

聰明急火火欽佩

高明

四、總結拓展(用時:9分鐘)

1、課文描寫刺蝟偷棗,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情感?

2、刺蝟身上的刺能用來背棗,還能用來幹什麼?

1、小組內討論交流。

2、學生自主回答。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本課的設計以讀、圈、畫爲主,讓學生讀文,在文中圈出刺蝟偷棗的動作詞語,並畫出表現刺蝟偷棗高明的句子,指導了學生的讀書方法,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最後讓學生講述刺蝟偷棗的過程,又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從各個方面都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和思維能力。

《帶刺的朋友》教學片段

◆品讀刺蝟偷棗的過程,體會刺蝟的高明(教學重點)

師:多誘人的棗兒啊!小傢伙刺蝟忍不住來偷棗啦!請小朋友自讀第2~10自然段,圈出刺蝟偷棗的動作詞語。

生:爬、停、搖、掉、歸、扎、馱、跑。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歸納板書)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仔細,找得也非常準確,你能在文中找出作者誇讚小刺蝟偷棗的一個句子嗎?

生: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教師課件出示這句話,學生齊讀)

師:刺蝟偷棗的過程真高明,你願意把這個過程用上:“先……接着……再……最後……”講給同桌聽聽嗎?

(同學間互相講述故事)

師:誰願意把這個故事講給我們來聽一聽呢?

……

師:看來大家已經能具體地講述一件事情了。現在請你們再讀課文,找找,哪些地方

最能讓你感受到刺蝟偷棗的本事高明呢?

生:把紅棗紮在身上。因爲刺蝟沒有手,而有刺,它知道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

生:在樹杈上用力搖晃。因爲刺蝟知道棗子成熟了只要一搖晃就會掉下來,這個小動物可真聰明啊!

生:把散落的棗子歸到一起去,然後打滾,可以看出刺蝟非常機靈。

師:小朋友們的回答真是精彩極了,看來你們已經完全投入到書海中去了。

賞析:老師引導學生理解刺蝟偷棗的過程時,首先抓住描寫刺蝟的主要動作的詞語,然後再讓學生總結出刺蝟偷棗技術的高明,層次分明,重點突出。接着讓學生用表示先後的詞語講述故事,即降低了難度,又指導了方法,還培養了學生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年級上冊語文三教案15

教材簡析:

《一定要爭氣》是六年制第五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敘述了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青少年時期立志爲自己、爲祖國爭氣而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的兩件事,表現了自尊、自強、自立的民族精神。啓發人們只有不畏困難,立下志向,並做出艱苦的奮鬥才能取得成功。

文章兩部分內容在結構形式上基本相同,是培養三年級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好材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導入新課,讀書研討重點段落,掌握方法引導領悟。

教學過程

一、課前讀話:

1 老師讓大家課外蒐集童第周的材料,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童第周?

指名簡介童第周,教師表揚其學習的積極性。

2 老師也從網上搜集了童第周的材料,請看(出示課件介紹童第周生平並附照片)談一談你看後的感想。

二、談話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檢查預習

1 同學們,我們學過了25課《做風車的故事》,知道英國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做風車的故事,由於他講不出風車會轉的道理,而受到同學們的嘲笑,這件事使牛頓受到教育,從此發憤學習,養成了刻苦鑽研的好習慣,同學們一定有很多收穫。今天我們來學習童第周這位中國的大科學家小時候的故事,我相信同學們經過努力學習,會有收穫。

2 請看老師板書課題,注重“要”下邊“女”字的筆順,“爭”字的中間長橫要長。

請大家齊讀課題

3 [出示有關生詞課件]課前大家已預習了課文,這些詞你會讀嗎?請自由讀一讀,你認爲難讀的詞就多讀幾遍。

教師分別檢查2名同學讀生詞的情況。

同學們讀得正確、流利、聲音響亮。

4 通過預習課文,你知道童第周爲誰爭氣?

三、讀書研討重點段落,掌握方法引導領悟。

1 童第周爲什麼爲自己、爲中國人爭氣?是怎樣爭氣的?

請自由讀課文、思考這些問題,畫出有關語句。

[教師巡視指導讀書方法]

2 請各學習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3 童第周爲什麼爲自己爭氣?誰來說一下?

同意他意見的請舉手。

4 你回答問題很全面,我也同意你的看法,請大家再讀這一部分,讀後學習小組內同學互相談談自己的感想。(課件投示出第二自然段)

誰來談談讀完這段後自己的感想?

5 誰能把這種同情、佩服的感情讀出來呢?

6 生讀後師評:你讀得很不錯,老師想和你比一下,請聽老師讀的和他哪裏不一樣?好不好?好在哪裏?

師讀後生評

師問:想知道老師爲什麼讀得這麼好嗎?

師:老師邊讀邊想,尤其是從第一個“才”中老師想到他年齡的大,思想壓力大;第二個“才”使老師體會到文化基礎差、學習壓力大;第三個“才”使老師想到他的上學難,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從“再三”體會到他不怕種種壓力,下定決心上學,這樣邊讀邊想、腦中像放電影一樣,爲童第周想,把自己的情況和童第周比,這樣邊讀邊想,不知不覺就把同情佩服的感情讀出來。請你也這樣練一下,注重這些重點詞語,肯定讀得比老師還好!(教師用課件提示,在第二自然段中用紅線標畫出“才”與“再三”)

7 學生練習後教師指名讀,學生讀得很有感情。

8 可憐的童第周、堅強的童第周是怎樣爲自己爭氣的呢?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作答

9 你回答得很全面,同意他意見的請舉手。(學生紛紛舉手),請大家再讀這部分,像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畫出使你感受深的詞句。讀後小組內互相談談自己的感想,(課件投示第三自然段)(教師巡視參與討論)

師:誰來談談自己的感想?

10 同學們讀得好,想得好,談得更好,誰能把這種佩服、感動的心情讀出來呢?請同學們邊想邊讀,看誰讀得好!

11 誰來讀讀童第周發憤學習令人感動的情景?請你讀。

12 你爲什麼讀得這麼好?有什麼好方法?能告訴大家嗎?

13 引導學生掌握老師剛纔教給的邊讀邊畫的好方法。其他同學覺得還有讀得不夠的地方嗎?

同學們學習了邊讀邊想邊畫的讀書方法,知道了在讀書中想什麼,想書中描寫的情景,想當時人的心情。畫什麼,畫自己感受深的語句,讀出了童第周發憤學習爲自己爭氣的感人情景。讀出了童第周的自信、自立、自豪,就應該這樣讀書!

四、學法遷移

1 童第周爲中國人爭氣這部分和我們剛纔學的這部分差不多,請同學們按剛纔的方法學習這一部分,(課件出示學習方法:

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畫出你感受最深的語句,談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感受;然後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說說自己畫的、談談自己感受,互相讀讀課文,看誰想得好、畫得好、談得好、讀得好。)

2 請學生用以上的提示方法自學童第周爲中國人爭氣這部分課文,教師巡視參與小組學習

3 同學們自學得認真,討論得熱烈,下邊咱們來個朗讀比賽,要求不光能讀好,還能說出爲什麼這樣讀的纔是冠軍。由於時間有限,咱分一下工,願意讀第4自然段的舉手,好,第1小組;第5自然段給第2小組;第6自然段歸第3小組,剩下的小組水平高當裁判小組,選出裁判長,比賽完後評出冠亞季軍、下邊請各小組推選出能代表你們組裏最高水平的隊員進行輔導,把你們自己讀書的絕招告訴他,一會兒參賽。

[引導各小組積極推薦代表,認真輔導、教師巡視指導]

4 比賽馬上開始了,請各小組安排好代表,站立參賽。請第一小組開始讀,各小組代表按順序接着讀。

5 請第4小組評委組作評判,請裁判長先說,先說小組優點,再說不足的地方。

6 那大家認爲誰是冠軍呢?你們小組可再商量一下。

7 那我們只好服從裁判了,請冠軍談談他爲什麼讀得這麼好?

五、歸納總結

同學們,書就應該這樣讀,邊讀邊想邊畫,收穫一定很大!一塊討論研究,收穫會更大。我們通過學習童第周少年時發憤學習爲自己爭氣,青年時刻苦鑽研爲中國人爭氣的事後你有什麼感想?

老師學習了童第周的故事後想到一個人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必須要長志氣,還要自信、更要努力去做,纔會成功。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童第週一樣的人(出示名人像下附人名課件:有愛迪生、愛因斯坦、華羅庚、魯迅、鄧亞萍、比爾.蓋茨)科學巨人愛因斯坦、發明家愛迪生、數學家華羅庚、文學巨匠魯迅,世界乒乓冠軍鄧亞萍、世界電腦王國的主宰比爾.蓋茨等等,綜觀古今中外的這些成功人士,在他們的童年時代智商並非有過人之處,甚至被衆人認爲是低能兒,可是他們立大志,有自信、努力拼搏,終於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他們不僅爲自己爭了氣,也爲祖國爭了氣!

請同學們下課後收集這些著名人物的有關材料,做一期手抄小報。

[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回顧課文,加深理解,綜合訓練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 請大家默讀課文想想童第周能取得成功,靠的是什麼?

2 教師總結:是的,他靠的是刻苦努力和爲祖國爭氣的決心和信心。

二新授

(一)深入體會課文

1 請自由讀課文,一會兒請一位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講童第周爭氣的兩個故事。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2 學生講述後讓學生評論.

3 師評:講得正確流利,再把童第周的事講細點就更好了。尤其是童第周說的話,要把自己當成童第周,體會他的感情,變成自己的話說出來。老師先說一遍,要說出自豪、自立、自信的語氣,(聽老師說)請大家象老師這樣練習說幾遍。

指名說。

4 教師評:多自信、多自豪呀!同學們今後也要像童第週一樣遇到困難不退讓,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爲自己爭氣,爲國爭氣。

(二)綜合訓練

1 請大家寫寫本課生字,你覺得哪個比較難寫,就多寫幾遍,5分鐘後聽寫。

2 請小組內互相批改聽寫情況,一個生字7分。

學生批改教師巡視。

3 100分的請起立,你們記的準,寫得好!

誰說說你覺得哪些字容易寫錯?

4 寫生字,做作業也需耐心和細心!這也是一個科學家必須具備的好品質,你課下收集了哪些科學家發憤學習的故事,給大家講一講。

學生上臺講故事(略)

三、總結拓展,佈置作業

同學們,通過學習《一定要爭氣》這篇課文和同學們剛纔講的故事,我們要想到自己身邊的事,我們班有沒有文化基礎差,學習很吃力的同學呢?有,可老師沒讓你退學,校長也沒讓你退學,你一定要像童第週一樣有志氣、有信心,努力學習,任何困難都能克服,再難做的事都會做成。請同學們課下把自己的感想寫在日記上。

教後記:

利用精讀課文培養小學三年級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是我們進行的一個研究課題。經過理論研究與實踐,從三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能力發展水平實際着眼,教學中我們力圖做到:

第一、以班級授課爲基礎,構建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個體充分自主探究閱讀,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全班探討相融合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

第二、培養學生自主精讀一篇課文的基本策略。

課前預習,初步感知——學生按教師提示先行閱讀課文或查閱相關資料,自主探究,與文本作者對話,與文本中的人、事、物對話,初步把握文本意義。

課堂研讀,引導領悟——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或精華部分,採取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參考相關資料,理解課文內容,深入體會文本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師生間圍繞文本再次對話、交流。

課後延伸,遷移發展——學生積累文本精彩詞句段,進行創造性實踐活動等。

第三、培養學生精讀重點段落的基本策略

讀前有目標——出示教科書或師生提出的研讀目標。

讀時有方法——學生按教師提示的方法、步驟學習,自主解決問題。之後,學習小組交流,推舉代表整理研討結論,準備發言。

彙報多形式——教師組織學生採取多種形式展示學習成果。如讀一讀、說一說、畫一畫、演一演......還要重視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美讀課文。

評價與點撥——在學生交流、研讀後,根據學習目標、任務,教師組織學生採取多種評價方式,來評價學習成效。教師的隨機點撥、示範,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