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精】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精】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5K 次

作爲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一、談話導入

你參加過繪畫比賽嗎?今天我們以評委的身份去參加一場比賽。

(學生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練習把課文讀正確

1、小組內朗讀,互相檢查讀音。

2、出示詞語,指名帶讀。

繪畫、金燦燦、宮殿、清澈、強盜、金箍棒、打滾兒

3、把這些詞語和句子帶到課文中去讀,爭取把課文讀正確。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默讀課文。

1、思考課文寫了幾個小朋友畫畫,他們分別畫的是什麼?他們爲什麼畫這些?並畫出有關的句子

2、把畫出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你怎樣與大家交流。

3、讀完後分配好角色後練習朗讀。教師參與朗讀,進行個別指導。

請一組同學到前面來,讓我們聽聽參賽的'小選手是怎麼介紹自己的作品的?

(二)展開評價,形成科學的評價觀。

1、聽了他們的介紹,你認爲誰的畫該得第一名呢?

(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全班展開討論)

2、老師聽了同學們的建議有些爲難,到底採用誰的意見可不能一個人說了算,咱們來制定一個方案吧!

(或以不同標準評出單方面,或評出並列第一)

全班根據方案進行評選

爲你最喜歡的一幅畫起個名字吧!(板書作品名稱,依評選結果對號入座)

四、拓展

你想畫什麼?

像參賽的選手一樣講一講你這幅畫的內容。

五、作業

畫一幅畫,把它介紹給自己的家長。聽聽他們的評價。

板書設計:

誰該得第一

(評價標準):

(作品名稱):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

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段,深入理解課文,懂得課文中兩次“掌聲”的含義。

3、領會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愛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與鼓勵。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

教學難點:

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有這麼多老師來我們班欣賞同學們上課,作爲主人你們想用什麼行動來歡迎老師們的到來呢?(全班鼓掌歡迎)掌聲這麼熱烈,真是一羣熱情好客的孩子。能夠和同學們一起學習課文,老師感到真高興!可是,老師此時的心情挺緊張的!你們想用什麼來鼓勵我呢?(掌聲)

2、師:謝謝你們的掌聲,有了你們的掌聲,老師已經不緊張了。掌聲不僅改變了老師剛纔的心情,它還改變了一個女孩的命運。多神奇的掌聲啊!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英子的內心世界,走進課文《掌聲》(板題,齊讀課題)

二、走進文本,感受人物變化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仔細想想,英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學生自由朗讀後交流:(自卑、憂鬱、不快樂,孤獨……)(板書:自卑憂鬱)

2、同學們體會得真好,你們是從哪裏感受到這一點的呢?

課件出示句子:“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當時同學們在幹什麼,引讀“當同學們()的時候,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同學們在做遊戲、唱歌跳舞、在操場上奔跑,跳繩、在盡情地說笑。

課件:當同學們()的時候,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師:當同學們快樂地遊戲的時候。讀

生(齊讀):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師:當同學們唱歌跳舞的時候。讀

生(齊讀):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師:當同學們在操場上奔跑,跳繩的時候。讀

生(齊讀):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師: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獨的一角,誰願意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英子的孤獨呢!指名讀

(指名讀評價:“總是”讀得重一些,“默默地”讀輕一點)

4、師:是呀,看來,同學們都很理解英子。那時的她不愛說話,默默無聞,多麼可憐啊!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體會一下英子的痛苦和孤獨吧?(齊讀)

齊讀→評價:多麼自卑、憂鬱的孩子啊

5、過渡:那時的她對生活已失去了希望,我們再來看看現在的英子,她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變得怎麼樣了呢?誰來讀讀第5自然段,其他同學想一想現在的英子變得怎樣了?

指名彙報。(活潑、開朗、自信)板書:自信快樂

6、我們真替英子的變化感到高興呀,那麼你們能把她的活潑開朗讀出來嗎?請大家齊讀第5自然段。感受英子的變化吧!

三、感悟變化,領悟掌聲內涵

1、師:是呀,我們都希望英子開朗、自信。後來,英子真的改變了。一個憂鬱、自卑的小女孩變得開朗、自信了。是什麼給了她力量,讓她有了如此大的轉變呢?請同學們默讀2——4自然段,想想掌聲在課文中一共響起了幾次?把描寫英子動作、神態變化的句子用直線畫出來。在特別有感觸的地方寫上自己的感受。

2、學生反饋:A“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師:英子爲什麼立刻把頭低了下去,當時她的心情是怎樣的?(害怕)。你認爲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表現英子此時的自卑、緊張的心情?(立刻)她想上去嗎?(不想)她能不上去嗎?(不能)

無奈之下,英子只好慢吞吞地站了起來,1秒鐘,2秒鐘,3秒鐘,她的腳剛擡起,又慌慌張張地收了回去,她緊張得全身都在發抖了。你就是英子,讀讀這句話,讀出你的'感受。

(評價:你把“一齊”讀得比較重,“低了下去”讀得輕,讀得有感情。老師聽出了你的無助/自卑/害怕)

B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此時此刻,英子真是左右爲難,萬般無奈,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體現出這種心情來?(猶豫)。

“猶豫”是什麼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猶豫什麼?(上去還是不上去)

因此,從“慢吞吞”、“眼圈紅紅的”我們體會到英子的內心是多麼的——(生答:痛苦、無奈)。

5、師引讀:在萬般無奈下,在無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6、師:此時英子內心充滿了痛苦、無助,甚至快要哭出來了,這個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女孩,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生接: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這個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的女孩,在全班的注視下—————生接: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7、師:誰願意再來讀一讀這句話呢?(指名讀)

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師:你能告訴大家爲什麼把終於讀得這麼響亮?(生答:下了很大的決心)

(評價:理解的多深刻啊!)

8、師:師:誰願意來讀讀第3自然段體會一下英子的這種複雜的心情呢?

(指名讀)(評價:多麼無助的英子啊)

師:走路對別人來說是件多麼容易、多麼平常的事,可對英子來說卻是那麼()。生:困難。

師:爲什麼?(因爲……所以……拓展說話)

因爲她不願意讓別人看見(),所以();

因爲她不願意讓別人看見(),所以();

因爲她不願意讓別人看見(),所以();

生:因爲她得過小兒麻痹症,走路不方便,所以……生:因爲她不願意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勢,所以……困難。

9、師: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信心啊!作者對人物的神態、動作做了細緻的描寫,讓我們彷彿觸摸到了英子的痛苦與自卑。我們隨着她艱難地挪動着殘疾的雙腿,一步、兩步,一搖一晃,她低着頭,含着淚,她多麼渴望有一種力量能鼓舞她。而就在這時候,——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齊讀)

“驟然”還可以用哪個詞來代替?(突然忽然猛然)

10、如果現在老師是英子,你們是英子的同學,什麼樣的掌聲是“熱烈而持久的”你們能用掌聲表示一下嗎?

師:這真是熱烈而持久的掌聲啊,同學們把千言萬語化作了這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掌聲是對英子的(鼓勵、加油)板書:關心鼓勵

11、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用掌聲告訴她什麼?

生:英子,你能行,我們相信你!

生:英子,你真勇敢!

生:英子,別害怕,我們不會歧視你!

師:這掌聲對英子來說是多麼重要啊,

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X接着讀)──“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着讀)──“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勵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讀)──“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12、師:在同學們那包含鼓勵與信任的掌聲裏,英子流下了淚水。這場面多麼令人感動啊!故事講完了,——生接: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13、師:如果說,第一次掌聲,是對英子的鼓勵,那麼,英子講完故事後的掌聲,又是什麼呢?

故事講完後的掌聲是對英子的XXXXXXXX(肯定、欣慰、表揚、讚美……)

14、師:英子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呀!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涌動,她想說——

(出示關聯詞:如果沒有……我就……;拓展說話)

15、師:但是,她什麼也沒說,只是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個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師:英子一搖一晃地走上講臺,又一搖一晃地走下講臺,一樣的走路姿勢,她內心感受一樣嗎?(不一樣)

師:讓我們帶着這種感激之情齊讀這句話: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四、感悟力量,昇華情感

1、那真誠的掌聲就像一縷陽光衝破了英子內心的陰霾,同學們充滿鼓勵,滿含誇獎的掌聲就像春雨,融解了英子內心的冰川,英子變了。曾經坐在教室一角默默無語的她,現在——生接讀“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說笑。”曾經連走路都害怕讓人看見的她,現在——生接讀“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2、師:英子不再像以前那麼憂鬱,那她變成了一個怎樣的人呢?

課件:用一句話交流:她成了一個()的人。

她成了一個(自信)的人;快樂、開朗、勇敢、不自卑、敢於面對生活

4、從此以後,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麼憂鬱。幾年過去了,上了中學的她依然惦念着給予她掌聲的同學們,她將心中的千言萬語全都融進了她的來信——我們一起去讀一讀吧!(齊讀)

我永遠不會忘記生活。

(1)你就是英子,你讀吧。

(2)誰還想讀?

(3)想讀的都站起來讀。

5、學到這裏,我們逐漸領悟到掌聲的深層內涵,它不光是拍手、鼓掌的表示,它還包含着對他人的XXXXXXXXXX?(鼓勵、支持、尊重、信任、關愛……)

五、拓展昇華

1、師:因爲掌聲,英子勇敢地開始了第一次演講,因爲掌聲,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氣,請大家想一想,同學們送給英子的僅僅只是掌聲嗎?(生答:鼓勵愛心)

2、師:因爲掌聲裏有同學們的鼓勵,支持,讚美,這些都是大家對英子的一片——愛心啊。(板畫)

3、師:掌聲凝聚着顆顆愛心,掌聲充滿着濃濃真情,讓我們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一起呼喚吧!(齊讀最後一段)

4、交流:掌聲是鼓勵,是誇獎,是尊重,是關愛!多一份掌聲,多一份愛;多一份愛的鼓勵,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你覺得在我們班裏,在我們的學校,在社會上,在我們身邊,還有誰需要掌聲?

5、師:其實這掌聲就是一種愛!(板書:愛)在生活中愛的方式還有很多種: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愛是一句友善的話語;愛是雨中的一把小花傘,愛是夏日一縷清涼的風。讓我們大家都奉獻愛,珍惜愛吧!這使老師想到了一句話:

(課件出示):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1)女同學,請輕輕地把這句話告訴自己。

(2)男同學,請真誠地把這句話告訴你身邊的朋友。

(3)全體同學,請大聲地把這句話告訴所有的人。

六、小結: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得真棒!讓我們爲自己出色的表現鼓鼓掌,(鼓掌),也把這感謝的掌聲送給在場所有老師,(鼓掌)。願我們今後在掌聲中經歷風雨,在掌聲中快樂成長。讓我們把掌聲獻給別人,獻給自己,獻給多彩的生活吧!

板書:

29、掌聲

自卑憂鬱自信快樂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瞭解一字多音的現象,能準確讀出“朝、舍、縫、量、假、強”在詞語中的正確讀音。

2、認讀關於“風”的詞語,體會詞語表達上的準確、形象。

3、背誦和書寫兩則有關動腦的名言。

4、培養閱讀能力,感受表達的生動、優美。

5、積累與季節有關的詞語。

6、培養學生大膽想象的精神,和樂於表達的興趣。

7、設計春節節日飾品並進行交流,鍛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並從中瞭解我國春節的文化。

教學重點:

語文積累;口語交際和習作。

教學難點:

發揮想象,並記敘下來;綜合實踐活動。

課時安排:

6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瞭解多音字;積累詞語和名句。

教學過程:

一、多音字。

1、在本學期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綠色的生字朋友——多音字。

2、出示詞語卡片,請學生“找找雙胞胎”

自己試讀;同桌互查;指名讀。

3、練習給多音字組詞,填空

4、你還認識哪些多音字朋友?介紹給大家好嗎?

二、認一認,讀一讀。

1、自由讀詞,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2、指名讀,齊讀。

3、再次小聲讀詞,邊讀邊想象詞語描繪的情景和感覺。然後在小組裏說說想象的畫面。指名交流。

4、通過讀這些詞,你發現感悟出了什麼?

三、寫一寫,背一背。

1、認讀名句,簡單說說讀後的體會。

2、讀帖,與小夥伴商量 一下怎麼把這兩句話寫好。

3、指名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4、練習書寫。

5、評選佳作全班展示。

6、用最有效的方式背誦兩句名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積累與季節有關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閱讀

1、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

2、說說初讀後的感受。

3、默讀,劃出你覺得寫得很好的地方,多品味品味。

4、交流體會。老師及時總結其中好的方法。

5、有感情地朗讀。

三、探究與發現

1、還記得《米佳的願望》嗎?我們的生活中因爲四季不同的風情而豐富多彩。而一提到四季,你的眼前也肯定已經展開一幅幅不同的畫卷。

2、讀一讀,你發現了什麼?

3、你還能說出這樣與季節有密切關係的.詞嗎?小組比賽:應選擇一個季節,看看哪一組的同學說出的詞語最多。

4、總結:其實妙詞就在我們身邊,關鍵在於你是否能探究和發現。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發揮想象,大膽地向他人表達,並努力用語言打動別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生小品表演《樂樂和童童的對話》。

二、自由交流

假如風有顏色,你希望是什麼顏色呢?爲什麼?

在小組裏自由發言,小組長組織好順序,明確發言的要求:說的人態度大方,能讓每個人聽清楚,聽的人認真傾聽,有意見應等別人說完再來講。

三、推薦代表向全班交流。

四、評選“風的使者”

五、延伸

請你也動動筆,畫出風的顏色,爲下節習作課作好準備。

第四、五課時

教學目標:

大膽想象,並樂於真實地記敘自己的想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後大家都動筆畫出了心中的風,今天我們來開個小畫展吧!

二、範文引路

1、出示一幅春天的圖畫,朗誦範文《春天的顏色》。要求學生邊聽邊想象。

2、交流聽範文後的感受。

三、動筆寫初稿。

1、像小作者一樣,爲你的畫配上一段文字,讓它更豐富更生動,好嗎?

2、試寫一段話,簡要大意即可。

四、交流、補充。

1、在小組裏展示自己的畫,並讀初稿。其它成員提出個性意見。

2、根據個性意見,再次完善自己寫的內容。

3、面向全班學生交流,集體補充。

五、定稿。

第六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綜合性學習成果的展示交流,增強學生的實踐和欣賞能力,培養學生進行綜合性語文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相信每位同學都設計出了喜慶的春節飾品,這節課讓我們召開一個小小的設計發佈會。

二、展示交流。

1、出示自己設計的飾品和設計說明,在小組內交流。

2、推薦佳作全班展示交流。

三、評選“最佳作品”和“最佳設計說明”

1、評選。

2、請設計者上臺介紹自己的經驗和方法。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2、引導學生通過批註式閱讀品味本文優美的詞句。

3、感受槐鄉五月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孩子的勤勞能幹、熱情好客和淳樸可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欣賞、品讀本文優美詞句,感受槐鄉五月的美麗景色。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槐鄉“花美、人更美”,從而獲得美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地方出示:槐鄉。

2、指名讀。讀得很正確,真了不起。“槐”可是一個生字,看老師在黑板上寫。板書:槐(左邊木,右邊鬼)。描紅“槐”。什麼樣的地方被稱爲槐鄉呢?見過槐樹嗎?(出示投影)師介紹。

3、五月,洋槐開花了。出示第一句:指名讀

4、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槐鄉五月——補充課題,齊讀,一起認識槐花,感受槐鄉的魅力好嗎?

二、初讀課文

要求:自由朗讀課文,爭取把字音讀正確,句子讀通順,遇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多讀幾遍,並標上小節號。

三、檢查朗讀,隨文識字

都讀好了?你標出了幾個自然段。(4個)你想讀哪個小節?

(一)預設第一自然段(這小節可長了,建議和同學合作讀,怎麼分工自己思考,也是學問)

1、第一塊:指名讀第一塊。(你有什麼要表揚或提醒他的嗎?)

正音:披散多音字小辮兒兒化音

(1)讀着讀着,你有什麼詞語不太明白嗎?(生說)預設:(山山窪窪、坡坡崗崗)有誰懂?指名說。畫圖(點圖哪裏山窪、坡崗)。讓我們讀好這兩個詞(齊讀)

瑞雪初降:真的是下雪了嗎?

出示“玉雕”

出示“維吾爾族姑娘”(簡介齊讀詞語)

指導書寫“肩”

這部分告訴我們什麼?

(2)、不管是山頭還是窪地,山坡還是山崗,到處都盛開着雪白的槐花,想看嗎?

2、第二塊:盛開的槐花引來了誰呢?朗讀,正音。

(1)點擊出示“挎”:懂嗎?除了挎籃兒,還可以挎什麼呢?(挎包)胳膊也能挎呢,師生表演:咱們手挎手,好朋友一起走。“挎“還有很多兄弟姐妹呢,腳動作跨組詞。

(2)文中帶“挎”的這句話誰來讀給大家聽?指名讀。這部分寫的什麼?

3、第三塊:指名讀,正音。這部分你讀懂了什麼?

(1)你聞到香味了嗎?哪些詞帶着香味?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你最喜歡那個詞,說說你的感覺?

(2)有一個詞把這麼多的香就包括其中了——香海,此時走在槐鄉,不管在哪兒都能聞到陣陣香味。如果一個地方有數不清的花呢,我們就可以說——花海,圖書館的書很多——書海,有很多樹——不是樹海,是林海。還有什麼海?(竹海、人海)

4、現在讓你再來讀讀第一自然段,一定能讀得更準確更通順,誰有信心來挑戰?指名讀

5、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這一小節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麼呢?你覺得有哪些詞可以送給槐花?(指名說)板書:槐花美香

(二)預設第二自然段

1、過渡:槐花的美,美在它的樣子,美在它的香味。在洋槐開花的季節,如果你走進槐鄉,一定會被香氣薰醉而不想回家。不過,別擔心,你一定不會餓肚子沒飯吃的,因爲槐鄉的孩子特別好客,不信,讀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指名讀第二小節。你有什麼要對他說。正音。

3、槐鄉的.特產可多啦。你找到了什麼?有槐花幹、槐花蜜、還有槐花飯!

你最喜歡吃什麼?(槐花飯)出示句子。

4、幾種吃法?兩名學生分讀。

5、這一句裏的生字可真多!你覺得哪個比較難寫,有什麼好辦法幫助大家記住它們呢?

(1)鹹:還有什麼味兒?酸甜苦辣

(2)蒜、芝:都帶着一頂小草帽呢。字謎記憶:二小二小,頭上長草。(指導書寫蒜)

(3)炒、拌:都是烹調方式,“拌”是常用的,因爲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你見過誰拌過什麼?炒要用到火,所以它是“火字旁”。

(4)還有想吃槐花飯的嗎?指名讀。

(5)香嗎?當然啦,用香噴噴的槐花來做飯,怎麼會不香呢?槐鄉的孩子這麼熱情,怎麼會不香呢?

(6)讓我們一起嘗一嘗。引讀第二自然段。讀了這部分你知道了什麼?板書:槐童好客

(三)預設第三自然段

1、槐鄉的花美、飯香,看連孩子們也吸引來了。(看圖)他們都跑到我們的文中去了,找到了嗎?

2、指名讀。正音。

3、我們也來做一次槐鄉娃,參加到他們的活動中好不好?女同學加入姑娘們的隊伍;小小子們,你們想有這口福嗎?那就挺起腰板別掉隊!老師讀第一句。出示句子。

4、像甜絲絲、香噴噴這樣的詞課文裏還有很多呢,你找到了嗎?(你還能再說幾個嗎)

5、在這小節中你感受到最多的是什麼——(生說。)板書:快樂

(四)再讀課文

1、通過讀課文,(看板書)我們在第一自然段裏欣賞了槐花美、香,在第二自然段裏感受了槐鄉孩子的熱情好客,第三段裏瞭解了槐鄉孩子的快樂。

2、槐鄉真是個充滿魅力的地方,課文裏的許多語句讓我們讀了還想讀,請大家再去讀讀課文,和同桌合作,如果他讀得一個字也不錯,你就給他畫上一顆五角星好嗎?

(五)第四自然段

1、課文讀到這兒(出示)五月的槐鄉,( ),你最想說——

2、出示最後一段,齊讀。再讀。

四、指導其他生字書寫

五、作業佈置

板書設計:

槐鄉五月

槐花美香

槐童好客快樂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懂得什麼樣的人才能算是知音。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懂得什麼樣的人才能算是知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古箏曲《高山流水》、《知音》

教學流程:

一、設疑 板書“知音”

1.同學們,走進課文之前,讓我們閉上眼睛進入音樂殿堂,仔細聆聽來自高山流水的天籟之音。

請同學們談一談你從樂曲中聽懂了什麼?

我們從曲子中沒有聽懂什麼,可是有一個人卻能聽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快樂讀書屋《知音》,感受這優美旋律背後的動人故事。

2.板書課題《知音》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 感知“知音”

1.請同學們把書打開71頁,在我們讀課文之前,請同學們朗讀閱讀提示,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

(1)怎樣的人才能算是知音呢?

(2)你有知音嗎?

瞭解了學習任務,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一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文,檢查學生是否把句子讀通順了,並及時糾正字音。

3.同學們,課文我們讀了兩遍了,相信你們已經與文中的生字成爲了朋友,誰願意領同學們一起讀一讀。(大屏出示生字)

4 . 我們已經與生字成爲了朋友,相信這次你再讀課文,一定會通順、流利、有感情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是( )的知音,

你對俞伯牙和鍾子期有什麼瞭解?

俞伯牙:晉國的上大夫,是著名的琴師。

鍾子期:是一名戴斗笠、披蓑衣、背衝擔、拿板斧的樵夫。

三、再讀 領悟“知音

1.他們是怎樣成爲知音的?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尋找問題答案,

2.學生朗讀相關的段落、語句。

3.根據句子學生展開想像,教師適時指導重點句子的朗讀。

(①真好啊!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②真美啊!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

既然又好又美,就請你美美地讀出來吧!

師:正是由於鍾子期聽懂了俞伯牙的琴聲,所以俞伯牙高興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師:俞伯牙終於找到了讓他等三十多年,也尋覓了三十多年的人,此時俞伯牙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師:俞伯牙十分興奮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師:看着這個不起眼的樵夫,俞伯牙百感交集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4.其實,同學們想一想,聽俞伯牙彈琴的人還少嗎?爲什麼他見到鍾子期會這樣激動啊?

師: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尋找俞伯牙遇到鍾子期無比激動的原因。用筆圈畫出問題的答案。

生彙報

蘊藏在琴聲中的心情被誰聽出來了?(鍾子期)

師:是啊!鍾子期不僅能聽懂俞伯牙的琴聲,更能聽出他琴聲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學們試想一下,如果俞伯牙的琴聲是哀婉的,那鍾子期就能知道他現在的心情是什麼樣的?(悲傷難過憂傷)

師:如果俞伯牙的琴聲是歡快的的,那鍾子期就能知道他現在的心情是什麼樣的?(開心、高興、興奮、快樂)

師:鍾子期是最瞭解俞伯牙的人,他纔是俞伯牙的(知音)。

師:同學們,你們說一說什麼樣的人能被稱爲知音呢?

(喻意:懂得你的心意,最瞭解你的朋友、知己就是你的知音。)

師:剛纔我們說的不僅是這個詞的由來,也是這個詞的表達的意義。在鍾子期之前,俞伯牙有沒有遇到能聽懂琴聲心意的人呢?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師:一個“從來沒有”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代琴仙的孤獨寂寞。

根據資料記載:37歲時俞伯牙遇到鍾子期,試想一想,當他遇到既能聽懂琴聲,又能懂得他的心意的人。他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四、昇華 體會“知音”

1.來之不易才更顯珍貴,所以俞伯牙無比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正所謂“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雖然伯牙當時已是一位朝廷官員,而子期只是一個砍柴的樵夫,但是憑着對音樂的心有靈犀,憑着志趣的情投意合,他們結爲了知已並結拜爲兄弟。當俞伯牙得知鍾子期去世的噩耗時,他是怎麼做的`,又是怎麼說的。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圈畫相關的語句。

2.你感受到俞伯牙的悲痛了嗎?從哪兒感受到的?讀一讀。

這種場面讓我們也忍不住要落淚了,同學們,除了悲痛,我們從俞伯牙摔琴的動作、和他再也不彈琴的語言中還能感受到什麼?

(絕望)

師:再也找不到這樣的知音了,這是何等的絕望呀!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出示課件”正是這樣才留下了 “千金易得,知音難求”的千古的慨嘆。

師:同學們,你有知音嗎?

孔子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讓我們多與正直、誠實、博學的人交朋友吧!最後祝你們都能找到與自己知心的朋友。

五、拓展 珍惜“知音”

1.出示拓展短文《李白與杜甫的友情》,生自由閱讀回答課後問題。

關於知音的故事太多太多,唐代詩人李白與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國文化史上除了俞伯牙和鍾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請同學們讀一讀閱讀材料《李白與杜甫的友情》讀後把文章補充完整。

2.出示《如夢令》學生讀後談感受。

同學們說得可真好。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小令。(大屏出示)

3 . 推薦“八拜之交”的故事。

古代有“八拜之交”。 一般人都認爲八拜之交是行八次下拜之禮,但其實這八拜,拜的是八份感天動地的友情典故。(大屏出示)

在這些典故中,有我們敬重的十七位古人,更有捨得我們去深思的情誼與諾言;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們懂得了該如何對待自己親密的朋友。請同學們課下認真閱讀,有時間的時候我們再做交流。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

一、我的發現

1、自己把全部詞語讀一讀;

2、比一比,看一看,詞語中的帶點字,你能發現什麼?

3、這些是字在同一個詞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4、再讀詞語。

二、日積月累

讀讀背背

1、觀察,下面的圖片,都是什麼?(郵票)你發現這些郵票有什麼特點?(動物)

2、這些動物很有意思,你能觀察出來嗎?對,他們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屬相是什麼嗎?

3、你知道屬相是怎麼來的嗎?(教師講解屬相來歷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們說:“我們要選十二種動物作爲人的生肖,一年一種動物。”天下的動物有多少呀?怎麼個選法呢?這樣吧,定好一個日子,這一天,動物們來報名,就選先到的十二種動物爲十二生肖。

貓和老鼠是鄰居,又是好朋友,它們都想去報名。貓說:“咱們得一早起來去報名,可是我愛睡懶覺,怎麼辦呢?”老鼠說:“彆着急,彆着急,你儘管睡你的大覺,我一醒來,就去叫你,咱們一塊兒去。”貓聽了很高興,說:“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謝謝你了。”

到了報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來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貓的事給忘了。就自己去報名了。

結果,老鼠被選上了。貓呢?貓因爲睡懶覺,起牀太遲了,等它趕到時,十二種動物已被選定了。

貓沒有被選上,就生老鼠的氣,怪老鼠沒有叫它,從這以後,貓見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現在還是這樣。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嗎?

它們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怎麼讓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這裏也有個故事。

報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們在路上碰到了。牛個頭大,邁的步子也大,老鼠個頭小,邁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纔剛剛跟上牛。老鼠心裏想:路還遠着呢,我快跑不動了,這可怎麼辦?它腦子一動,想出個主意來,就對牛說:“牛哥哥,牛哥哥,我來給你唱個歌。”牛說:“好啊,你唱吧---咦,你怎麼不唱呀?”老鼠說:“我在唱哩,你怎麼沒聽見?哦,我的嗓們太細了,你沒聽見。這樣吧,讓我騎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來,你就聽見了。”牛說:“行羅,行羅!”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讓牛馱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搖頭晃腦的,真的唱起歌來:

牛哥哥,牛哥哥,過小河,爬山坡,駕,駕,快點兒羅!

牛一聽,樂了,撒開四條腿使勁跑,跑到報名的地方一看,誰也沒來,高興得昂昂地叫起來:“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還沒吧話說完,老鼠從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躥,躥到牛前面去了。結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裏,小小的老鼠給排在最前面了。

4,後來,人們就按他們到的順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順序,並用它來給每一年命名。

5、讀一讀,看誰能記下來。

三、讀讀認認

1、自己觀察學習,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學生字

2、小組學習,注意給它們區分和組詞。

3、教師檢查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和展示臺

一、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傳統文化(展示臺)

完成前面綜全性學習的展示,小組評一評,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

二、口語交流

1、各組小朋友在自己的組裏,把你收集的資料講給同學們聽一聽;

2、各組交流

3、小組商量,用什麼方式集中展示小組成果。

4、小組代表彙報,不完整的小組成員可以補充。

5、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訴大家的寫下的來。

第三課時

習作評改(略)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瞭解物候學的內容、意義、規律和發展前景等有關知識,培養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的一般規律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方法。

3、掌握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4、讀準“翹”“衰”“落”“觀”“差”等多音字。

5、學習說明語言的準確、生動和恰當地運用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動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2、學習寫讀書摘要。

3、瞭解物候知識的掌握和物候學的研究在農業上的重要意義,激發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難點:

本文的邏輯順序及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繫。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課文,還記得裏面是怎樣分別描寫小草的嗎?[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春天,小草“嫩嫩的,綠綠的”;冬天草色“暗黃”。從“綠綠的”知道春天到了;從“暗黃色”知道冬天已經降臨。大自然彷彿會告訴我們氣候的信息似的。這是怎樣回事呢?今天學習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將給人們解釋其中的道理。

[板書課題]

(二)通讀全文。

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對一些難字難詞也已經查閱過字典詞典,下面一起讀讀課文中這幾個字詞。

[利用課文“預習提示”內的5組字詞,讓學生個別讀,齊讀。]

接下來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這篇課文介紹了什麼知識?

2、“大自然的語言”比喻什麼?

3、對照註解①,說說看,原文標題是《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課文爲什麼把它改爲《大自然的語言》?

[學生髮表意見後教師歸納]

1、課文介紹了物候知識,說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語言”用來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把大自然中種、種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認識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課文把原來的標題改爲“大自然的語言”,把大自然擬人化了,顯得生動而有情趣,又很新穎,比直接說“物候學”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合乎“科學小品”這類文章的特點。

下面再通讀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標上序號(一至十二),用5分鐘時間快讀一遍,並思考第一道練習題中的4個小題,填寫段的序號。

[學生讀、練後簡要討論。]各小題後括號內應填的序號爲

第1題(一至三);第2題(四至五);

第3題(六至十);第4題(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層次,剖析條理。

說明文要把事理說明得清清楚楚,讓人讀了容易理解,就必須講究條理性。請同學們圍繞課文的中心——物候現象的介紹,劃分段落,簡要歸納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題的.基礎上,引導討論,然後歸納]

第1大段(一至三段):從一年四季中自然現象的變化說明什麼是物候,並進一步說明物候學和它研究的對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說明物候觀測對於農業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項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課文中心明確,條理清晰。請再進一步思考:決定物候現象來臨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爲什麼這樣安排?

[討論後歸納]

說明應有條理,即使是並列的幾個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測,而是要以一定的標準理清條理,依恰當的順序逐項說明。課文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從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從空間(七、八、九段)到時間(十段)的順序來安排的,並分別用了“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等詞語,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學習編寫讀書摘要。

同學們通過幾次通讀課文和討論內容、層次,對課文已經大致理解。在閱讀實踐中,爲了加深理解,抓住重點,或是爲了記錄資料,以備日後使用,我們常常會在大致理解內容之後,做一些讀書摘要。摘要,實質上就是對信息進行篩選,要把文章的要點或主要的內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摘錄的形式,可以是分條的提綱,也可以是濃縮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今天我們先練習最簡單的讀書摘要;從課文中選出一些重要的語句,分條抄錄在筆記本上,構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圍繞課文第一道練習中的4個小題,從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關的句子下劃一條曲線。第二步,把這些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有時可適當調整語句或在句子前、後加上一些詞語,使表達完整。

[學生練習,完成後相互交換閱看,訂正、補充,加深理解課文內容。再將預先準備的寫有“摘要”的小黑板掛出,供學生參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師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語言》摘要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是大自然的語言。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爲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爲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應用在農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它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裏。

3、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於四個因素:首先是緯度,第二是經度,第三是高下差異,此外還有古今的差異。

4、物候學研究,首先是爲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利於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第二課時

(一)交流讀書摘要,加深對課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後歸納,鼓勵學生向課外閱讀延伸,經常自覺地做讀書摘要〕

(二)繼續研討寫法。

這篇課文的寫法,除了層次清晰、有條有理這個特點外,還有一個寫法特點也值得理解和學習。說明事物的時候,常常要用舉例子的方法,舉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舉一個,也可以舉兩個甚至更多些。這篇課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卻舉兩個例子。[學生讀課文]舉兩個必要嗎?爲什麼?

[學生討論後教師歸納]

說明文中例子舉多舉少是有講究的。讀者容易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舉兩個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如果依次類推,就會誤以爲春天也一定來得早,一定溫暖,但是事實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連舉了“大連——北京”和“煙臺——濟南”兩個例子加以說明,使人確信無疑。

(三)理解語言的生動性。

這篇說明文的語言很生動。生動的說明才能讓人愛讀易懂。先請同學們把第一、二段仔仔細細地輕聲讀兩遍。

[同學們自讀後教師範讀一遍,然後掛上預先準備的小黑板]

1、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回暖。

2、再過兩個月,燕子飛來了。

3、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掉到地上。

4、杏花開了,就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叫了,該及時耕作。

要求學生通過比較對照,指出上述語句同課文中相應的語句有什麼不同,啓發學生了解;兩者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課文的語句要生動得多

[討論後歸納。]

第1句沒有課文中“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甦醒過來”這一句生動。“漸漸回暖”是一般的說法;“漸漸從沉睡中甦醒過來”,則很自然地運用擬人的寫法,“沉睡”、“甦醒”兩個詞用得貼切而生動,具體地喻寫了嚴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態。

第2句沒有課文中“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這一句生動。“飛來了”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翩然歸來”是輕鬆、活潑的動態描寫,而且還包含有親切歡迎回到家來的感情。

第3句沒有課文中“……在秋風中籟籟的落下來”這一句生動,“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則是具體、生動的描寫,黃葉在秋天紛紛落下的情景,彷彿彩色電影的鏡頭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第4句沒有課文第二段中幾個原句生動。那幾句緊扣“大自然的語言”,先後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還模仿布穀鳥的叫聲,寫成催促農民耕作的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比直接說“及時耕作”要新鮮、生動得多。

(四)複習、複述。(略)

備註

1、黑體部分的問題和答案必須抄寫在語文筆記本上。

2、三班和六班的學生參考講過的筆記,原來已經記下來的不用抄寫。原來沒講過的的需要補充在筆記本上。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有觀察瞭解大自然知識、探究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難點:在讀中感悟課文的韻律美,瞭解課文告訴我們的知識。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二、釋疑探究。

1.感知。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小組內互相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3)交流。小組選出代表,彙報小組讀書的收穫。

2.識字。

(1)自己練讀生子。引導學生與同桌之間接龍讀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種方式指讀。

(讀的時候注意提醒學生注意應該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給生字找朋友,用詞語說話。

3.賞讀。

(1)小組合作讀課文,看誰讀得美。

(2)選讀。選自己喜歡的一節練讀,再展示。

(3)通讀全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

三、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夏 暗 躲 藏 喳 案 就 猜

2.學生觀察字的結構,交流書寫應注意的地方。

3.老師示範,指導重點筆畫。

4.學生練習,老師巡視。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挑蘋果遊戲。(將生字卡片做成蘋果形寫上編號)

你選擇第幾好蘋果,讀出上面的.生字,再組詞造句。

二、誦讀。

1.教師示範,學生邊聽邊體會語氣。

引導學生評一評老師哪裏讀得好,哪裏讀得不好。

2.學生自由練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3.朗讀比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小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三、演讀。

1.老師引讀,學生嘗試背誦課文。

2.學生自由練背。

3.課文表演。邊背邊加上動作。

四、討論。

1.課文裏提了多少“爲什麼”?

2.“爲什麼,太多的爲什麼,一天到晚我都在心裏猜”是什麼意思?我心裏猜出了些什麼?

五、拓展探究。

你能回答課文中的哪些問題?你還能提出什麼新的問題?

六、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自由練寫,小組評議。

3.老師小結,指導重點。

板書設計:

爲什麼

爲什麼 不知道

弄明白 想知道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9

設計理念:

語文課堂要體現開放襟懷,把課外的學習引進課內,使古詩的教學變得充實厚實起來。而且詩人的生平與他詩作蘊涵的精神一脈相承,感悟詩中內涵,學習詩人借物喻人、詠物明志的寫法,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設計特色:

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如竹與石的對話、把自己假想成鄭燮,用情景的創設來加強對文本的體驗。教學過程 講究承接、迴環,從入課時賞畫到結課時在畫上題詩,前後呼應,渾然一體。

教學準備

1、課前蒐集鄭燮的故事,有關竹的詩句

2、小黑板或課件

一、導入

1 看圖:圖上有什麼?(板書:竹石鄭燮說到詩人,他還有一個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號板橋)

2 你知道鄭板橋的故事嗎?學生交流,老師適時補充

(1)江蘇興化人,揚州八大怪之一

(2)寫過難得糊塗(原意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3)早年家貧,中進士,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後因幫助縣民訴訟得罪地方豪紳而罷官(辭行前,百姓跪請挽留,板橋當即題詩:烏紗擲去不爲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魚竿說他兩袖清風回揚州吟詩作畫去了,表現得十分坦蕩、灑脫)

(4)故事:一天,鄭板橋聽說鎮江江心有座焦山,風景優美,栽了許多竹子。於是他每天逛竹林,攤開紙作畫,畫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莖蔥蔥,枝葉扶疏,配上一兩塊清奇古怪的石頭,題上幾句妙趣橫生的詩文,讓人耳目一新。

3 鄭板橋人稱詩書畫三絕,特別是他畫的竹蘭、山石,形象逼真,姿態萬千。留下了許多名畫竹石圖、叢竹圖、墨竹圖、蘭竹芳香圖課件欣賞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一首題寫在竹石圖上的詩。師吟詩,生讀讀古詩。

二、學詩

1 學習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懂古詩的內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以便能夠學習更多的詩,賞析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2 學生說說學古詩的有效方法。

3 學生自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弄懂詩意。合作學習、自我體會均可。

4 反饋:抓住哪些字眼來理解?你認爲哪些字詞寫得最傳神?

(咬字極爲有力,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

根據學生學情板書:咬定 千磨萬擊

堅勁

立根 東西南北風

三、體情

1 合作表演竹與石的對話。

2 詩人喜歡竹子嗎?他是怎樣表達的?再讀古詩,體味詩人寫竹,是寫什麼?

(板書:詠物明志)

借物喻人,表明詩人剛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擊、不畏風浪的氣節。

把自己想象成鄭燮,說說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 懷着對勁竹、對詩人的敬佩之情朗讀全詩(對讀、指名讀、齊讀)

4 你喜歡竹子嗎?你認爲竹子具有哪些品質?

(如:竹是空心的`,很謙虛;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長一步會留下印記;竹不開花,樸素,保持本色;竹紮根很深,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有竹,歲寒三友竹鬆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誦過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誦讀我們課外蒐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詩句。

典故:宋代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

詩句:王維《竹裏館》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裏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鄭燮《竹》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劉禹錫《庭竹》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五、鞏固

在畫的空白處題寫《竹石》,要求默寫。也可以題寫你喜歡的寫竹的詩句。

竹 石

鄭燮

板書:

咬定 千磨萬擊

堅勁

立根 東西南北風

詠物明志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新詞,認讀10個字,學習一個多音字“惡”。

能力目標:

1.理解“你們侮辱我的祖國!我不要你們的錢”這句話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並學習意大利的愛國少年熱愛祖國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是理解最後兩個自然段,體會少年當時的動作及表情,理解“熱那亞少年很需要錢,爲什麼又把那些錢扔回去?”

教學難點:

是感受並理解熱那亞少年撿錢和扔錢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易錯生字,新詞卡片;

課件一:反映少年“衣衫襤褸”及“大義凜然時”的圖片;

課件二:第四自然段的文字課件;

課件三:最後兩個自然段的文字課件。

教學過程:

熟讀課文,學習生字,標出自然段,初步瞭解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略)

一、複習鞏固易錯字。

1.出示卡片:“賣”和“買”,齊讀後區分字音和字形。

2.出示“可惡”和“兇惡”,齊讀後指名區分音和義的不同。

3.出示“侮辱”,鞏固正確讀音。

點評:此環節的設計意在加強字詞的鞏固,夯實基礎知識的教學。對於易錯易混字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強化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及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二、齊讀課題,激發情趣。

1.談話:課前我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一位少年朋友,他就是:(指板書)

2.齊讀課題:意大利的愛國少年。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由學生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完之後說說你對這個少年產生了怎樣的情感?

2.自由談感受:你對文中的少年產生了怎樣的情感,並把有關詞語板書出來。(老師根據學生說的不同方面的感受,讓學生把感覺少年可憐和可敬的詞語分別寫在黑板兩側作爲副板書,再進行歸類。)

3.教師板書:同情敬佩

點評:把邀請同學,分配讀書任務和板書的權利下放給學生,使學生切實成爲學習的主人,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自由談感受使學生免去舉手等待的約束,既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思考,也可培養學生的謙讓合作意識。

4.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有什麼不懂的問題?畫上問號。

5.利用工具書或問周圍的同學試着解決所提問題,如果還解決不了一會兒向全班提出。

點評:讓學生在讀,思過程中積極主動發現問題,(任何方面的問題都可以)主動提出問題(向誰提出都可以)並尋求解決的方法(可用字典,問同桌或下座位問自認爲有能力解決的同學)。嘗試提問,解答和合作的快樂有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增強和創造能力的提高。分層提出和解決問題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6.再次質疑,老師板書學生問題。

(1)少年那麼需要錢,爲什麼還把它扔回去?

(2)那些人好心給少年錢,他卻用錢砸那些人,是不是沒有禮貌?

四、品讀課文,感悟文中描寫少年窮困,悲慘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句。

1.導入,引發思考:根據我們對課文的瞭解,這個少年需要錢。

2.投影:少年()需要錢。問:他不僅需要,而且是怎樣的需要?

(極爲)(特別)(萬分)。

3.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讀課文,用曲線畫出有關語句。

4.指名讀自己所畫出的語句,談感受。有感情地讀出來。

點評:以讀爲本。自讀自悟,讀中感悟,悟中生情,情至讀中。教師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可在學生讀句或談體會時(不固定順序,學生隨意說和讀)適時引導學生重點從少年的遭遇、衣着及船上的人的態度等三方面使學生感受其貧困和無助。引發學生的同情心並理解少年對金錢的急切需求。在此基礎上進行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師根據學生所讀的語句可採取以下方法導讀:

(1)課件出示“衣衫襤褸”的少年形象,理解詞義。激發情感。

問:看到這樣的一位少年你想到什麼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好嗎?

(2)課件出示文字:他的衣服太破了,他還想給父母買點什麼,這兩年他沒有賺到一分錢。

問:讀到這裏你心裏又想到什麼?(學生可能會說:真可憐!真不容易!)讀出你的心情。

(3)課件第二自然段文字(略):學生自由練習讀出感受,學生評議,老師點擊重點詞語(打,罵,欺

負,重活,實在,終於,搭)使其變色。指導學生朗讀。

(4)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略):請你們仔細讀讀這幾句,看看你能讀懂什麼?還有什麼不懂?

(學生提問時,或引發思考時點擊“低聲”,“撿”,“躺”,“拉”等使其變色)

引導學生結合“那些人”的`做法理解“低聲”,“撿”,“躺”,“拉”等做法,感受少年的心情。(雖然錢是被人扔過來的,雖然他心裏不高興,但是他顧不得了,他太需要錢了)

(6)板書:扔

願意讀讀嗎?

(7)小結:一個十一歲的少年就經歷了這樣的悲慘遭遇,太可憐了!此時,他最需要的就是什麼?

(8)板書:錢

(9)有了錢就可以怎樣?

五、研讀表現少年愛國的部分。抓住詞語,展開想象,感悟少年的內心,讀出感受。

1.導入:少年如此需要錢,但他得到錢後爲什麼又扔回去了?

2.板書:扔

3.文中哪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瀏覽課文,讀出找到的語句(最後一句)

4.課件出示:雖然(),但是(),所以()。

5.引導學生用關聯詞語回答問題。也可以用其他的關聯詞語(儘管——可是——因此——。)

[點評]:教師要善於利用教材中的可訓練點適時適度地加強語言訓練,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6.你覺得最令你敬佩的是這個少年的哪些做法?自由讀。畫出有關詞語。

7.自由結合,小組討論,交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彙報。(談看法,抓詞語,朗讀,表演等。)

點評:自願組成合作夥伴,自由選擇合作方式,給學生設立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也給了他們表現的時機和舞臺,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8.引發爭論:少年的這種做法是不是不禮貌呢?(引導學生感悟“那些人”的做法。再次感受少年對祖國的熱愛。)

點評:引發爭論,促進思維,尊重個性。教師不統一認識,只要學生說得有理就充分肯定,允許保持個性差異。

再塑人物形象:課件出示“衣衫襤褸”圖,問:開始我們心中出現的少年令人憐憫,同情。此時你心目中的少年又是怎樣的形象呢?如果讓你再畫一幅畫,你準備怎樣畫?

課件出示幾種圖像,啓發學生想象,從而樹立起人物在學生心中的形象。

總結昇華: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對祖國這種神聖的愛使得這個衣衫襤褸,貧窮無助的少年在金錢面前顯得高大,堅強,勇敢。面對這樣一位少年你想用什麼方式表達出你的敬佩之情呢?

引導學生看黑板詞語作詩、寫幾句話、分角色朗讀等。(可以自願組合,也可獨自完成)

點評:再學習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儘可能地給學生以選擇的權利,使學生自主、自願、自覺地進行語言實踐活動,並通過語言實踐活動在合作意識的增強及合作能力的提高、情感的積累與表達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發展發展。

自己給自己留作業。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

設計理念

“披文入景,披文入情。由詞及句,由句及篇。”研讀的過程也是引導學生反覆揣摩語句,培養語感,實現語言積累的過程。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把這場雪稱做“瑞雪”的原因,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和人們的喜悅心情。

2、學會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籠”“分”,理解“瑞雪、凜冽”等詞語的意思。

3、知道按時間順序寫的段落的特點。

4、能按要求默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媒體準備

《雪景》——多媒體課件一個。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案說明

加“()”爲教師主要導語;加“[]”爲擬定的學生回答。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理清脈絡,瞭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3、初步感受北國雪景的壯美。

4、引出研讀專題。

教學過程

一、侃雪賞雪—— 導入新課

1、侃雪:板書“雪”(一起讀“雪”)[“雪”](喜歡雪嗎?我們學過的哪些課文中描寫過雪?請你背上一兩句。

百聞不如一見,讓我們一走進白雪世界,去賞雪好嗎?)

2、賞雪:欣賞課件——(告訴大家你欣賞到了怎樣的雪。)在“雪”旁加括號,播放課件。

二、放聲朗讀—— 教學字詞

(課文又是怎樣描寫雪的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去細細品味。讀之前請同學聽清朗讀要求:將難讀的詞多讀幾遍,難寫的詞在課本上寫幾遍,並將你認爲最難寫的1個詞語寫在小紙片上。)

學生根據要求放聲朗讀課文。

根據學生小紙片上反映的情況,確定字詞教學重點。初擬以“凜冽”、“巍巍”兩詞爲重點。

“凜冽”教學步驟如下:

1、一起讀“凜冽”。

2、範寫。

3、學生工工整整地寫一遍。

4、(“凜”和“冽”真是一對好兄弟,他們形影不離,經常手拉着手在一起。這回兄弟倆出現在哪個句子中呢?我請同學來讀一讀。)學生讀:昨天中午,凜冽的寒風呼呼地颳了起來。

5、(明白凜冽是啥意思嗎?)

6、從兩個方面深切理解“凜冽”——非常寒冷:A、分組查“凜”和“冽”明白“凜”和“冽”都是“寒冷”的意思,兩個寒冷加在一起是[非常寒冷、十分寒冷、特別寒冷等]B、反覆讀句從句中的像聲詞“呼呼”中也可感受到“凜冽”表示十分寒冷。

“巍”的教學步驟如下:

1、正形:“巍”有三部分組成:上面是一座山,下面“委”和“鬼”,先寫“委”再寫“鬼”,合起來念“巍”,“巍巍羣山”的“巍”。(教師邊範寫邊提醒)

2、學生工工整整地寫一遍。

3、請一個同學擇圖寫填寫“巍巍羣山”意會的含義。注:一副圖中畫着起伏高聳的羣山;一副圖中畫着幾個小土坡。

三、輕聲誦讀——初步感知

(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劃出文中描寫雪或雪花的詞語。)

學生輕聲讀,邊讀邊劃。

交流,在交流的同時補充板書。大片大片的雪花、紛紛揚揚的雪、白濛濛的雪、一望無際的雪]注:不苛求學生找出所有描寫雪的詞語,隨着學習的深入慢慢去體會。

(白濛濛的雪、一望無際的雪,讀了課文我們一下子找出這麼多描寫雪的詞語。讓我們再自由地選擇自已最喜歡的句子或自然段美美地讀一讀。)

自由選擇讀句子。

指名學生選擇讀,集體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五、默讀探究——理清脈絡

(課文是按同學們讀的須序寫的嗎?)[不是](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請默讀課文找出依據。)

默讀、交流得出結論: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文中表示時間變化的詞有“昨天中午、傍晚、霎時間、夜裏、今天清早”。

六、引讀設疑——提出專題

(咱們就抓住這些表示時間變化的詞,一起合作將課文有條理地讀一讀。我讀表示時間變化的詞,同學們接着讀相關的內容。)

1、引讀全文。

(哎呀!讀了課文,我突然發現今天老師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請同學們看看老師黑板上寫的字,知道老師出了什麼洋相嗎?)[課題是“瑞雪”不是“雪”]

2、請同學幫老師把“瑞”字補上去,其餘同學在課題旁寫一寫。

3、(“瑞”字啥意思?)[吉祥](連起來說“瑞雪”就是)[吉祥的雪]。

4、(誰能馬上從課本中找到“瑞雪”的詞?)[好雪]

(爲什麼說這是一場好雪呢?下節課我們一起來細細研究。)在課題上打1個紅色的問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研讀課文,體會雪大、雪美、雪使人歡,知道課文所以說這是場瑞雪的原因。

2、能按要求默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借助時間順序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引入專題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瑞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一起完成了一項工程,老師把這項工程叫做“四個一工程”,是哪四個一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我們學習了一些新詞,比如說)指名學生自由報,報一個馬上集體聽寫一個。;(我們還知道了《瑞雪》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場)指名學生說;(我們又發現文章是按)學生集體回答(這一個順序寫的);(最後我們還留下了一個問題,誰來說說是啥問題?)指名學生引入研讀專題:課文爲什麼稱這是一場好雪?(這節課咱們就首先來解決這個疑問。)

二、默讀全文研讀深究

(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了這是一場瑞雪,請你把它劃出來,並且想一想理由是什麼。)

(一)學生按要求默讀、思考,教師進行默讀指導。

(二)默讀好後同桌間交流。

(三)全班交流,交流順序不固定,主要根據學生髮言前後而定,教師適當調控,初擬交流重點如下:

1、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從昏暗的天空中紛紛揚地飄落下來。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籠罩在白濛濛的大雪之中。

(1)指名學生交流。教師指導學生能組織語言將理由說清。如:[我找的是“傍晚……大雪之中。”因爲從“傍晚、大片大片、籠罩、白濛濛、這些詞中我讀懂了這場雪下得很大。]請學生將研讀結論“大”寫到黑板上。

(2)(誰能通過讀讓大家感受到這場雪下得很大。)學生比賽讀,師生點評激勵。

(3)(如果老師把“紛紛揚揚”這個詞給去掉,我們再輕聲地讀讀這個句子,想想好不好。)

(4)學生讀後交流,得出結論:[不好,紛紛揚揚不僅寫出了雪大,而且使人感受到雪花在飛舞,很美。]如果學生理解有困難,播放課件——雪花飛舞,幫助感悟。

(5)訓練延伸:(下面這個句中也有“紛紛揚揚”這個詞,你能把這個句子補充完整嗎?)

秋天( )紛紛揚揚地從( )飄落下來。

2、一輪紅日升起來,把雪後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羣山遍身銀裝。

(1)學生交流研讀成果。

(2)讀了句子,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雪嗎?指名板書“美”

(3)誰能通過讀讓大家感受到雪美。

(4)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白雪世界吧。播放課件,欣賞雪景。

(5)“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羣山遍身銀裝。”面對這麼美的雪景,你會發出怎樣的讚歎?

(6)學生讚美。

(7)(作者是這樣讚美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一派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好一幅瑞雪豐年的'喜人圖畫。](我們也學着作者的樣來讚美雪。)好一場( ),好一派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好一幅瑞雪豐年的喜人圖畫。

3、“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面對一望無際的大雪,有經驗的老農高興得眉開眼笑,連聲說:“好雪!好雪!”

(1)學生交流。

(2)用反詰的方法點拔理解。(我可從沒見過麥子蓋了三層被,也沒見到過有人枕着饅頭睡。這句句子寫錯了。)

(3)請學生來解釋給老師聽,教師裝着由迷惑不解到弄明白,在這個過程中指導學生深入理解句子。

(4)(原來,這場大雪還會給我們帶來了豐收,人們該是多麼高興啊。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板書“帶來豐收”。

3、孩子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擲雪球,奔跑着,追逐着,清脆的笑聲傳遍了山村。

(1)學生交流研讀成果。

(2)指導點拔,這句中看出了“雪使人歡”。板書“雪使人歡”。

(3)有感情地讀句子。

三、驀然回着解答專題

(通過我們剛纔的研究,我想上節課留下的疑問我們應該能解決了。請你看着板書自己準備着說一說。)

1、學生準備說。

2、指名交流。

四、熟讀成誦自然結課

(是啊,這是一場令人欣喜的雪。如果沒有優美的句子把它描寫下來,我們又怎麼能聯想到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又怎麼能感受到瑞雪豐年的喜悅呢?老師真想把這篇優美的課文背下來,把它牽牽地記在心上。同學們想嗎?我背這篇課文的時候可有竅門的,有同學知道我的竅門嗎?)[藉助時間順序背誦。](咱們比一比誰背得又快又正確。)

1、學生自由準備。

2、指名背誦,及時激勵。

3、(來,讓我們邊欣賞這迷人的雪景,邊背誦這優美的文章。全體起立。)(播放課件)集體背誦。下課。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炮手爲了國家的利益,從作戰的全局着想,而犧牲“小我”的精神。

3. 抓住人物對話,理解說話時的心情,從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炮手與將軍間的對話,理解說話時的心情。

導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揭示目標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課題.

1. 什麼是炮手?看插圖,圖中的哪一位是炮手?

2. 質疑:你想知道哪些問題?

3、出示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找出文中表現炮手神態變化的詞句,理解、體會炮手心情的變化,學習炮手爲了國家的利益,爲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犧牲自己利益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讀要求

(1)自讀課文,畫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獨立識字學詞。

(2)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 檢測。

(1)認讀詞語。

攻擊 服從 瞄準 低沉 原諒 瞭望 財產 蒼白 煞白 慘白 滾下 汗珠 流下 熱淚 農舍 喝彩 打顫

相機指導認識多音字:舍 喝 顫

(2)初讀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預設:課文講的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法國。

故事發生法國巴黎郊外一個村莊。

相機出示資料:地圖,理解“侵入”

小結:德國軍隊侵入法國巴黎郊外,法國人民爲了不讓自己的國土被侵略,奮起反抗。這是一場正義的,保衛家園的自衛戰爭。

課文講的'是什麼事?

三、合作讀議,解決疑惑。

1.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爲什麼還要瞄準開炮?

師創設情境:出示圖片同學們,這間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滿的家啊,他從小在這裏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這裏度過的。現在讓他親自炸燬自己的房子,他的內心怎麼能平靜下來呢?我想,他肯定是進行了激烈的思想鬥爭才做出決定的。

2. 合作讀議:炮手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爲什麼還要瞄準房子開炮?

(提示:①找出課文中表現炮手神態變化的詞語和句子,畫下來。②想一想各種神情變化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③讀一讀,體會炮手心情的變化。 )

細讀課文,在文中畫出表現炮手臉色變化的有關句子,讀一讀。

3、彙報交流

(1)生交流找出的詞句。

(2)指導點撥

①炮手臉色爲什麼是蒼白的?煞白的?慘白的?

②什麼原因造成臉色發生這樣的變化?

③結合將軍和炮手的對話:當將軍用望遠鏡瞭望河對岸的小村時,當將軍特指那間紅瓦白牆的房子時,當將軍命令炮手向房子開炮時,炮手心裏又是怎樣想的?

④指導朗讀,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

⑤炮手也是一個普通人,他的內心矛盾着,痛苦着,寒風中

出示課件:這時,裹着大衣的軍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可炮手的前額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他服從了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

學習對比寫法:炮手和將軍的表現有什麼不同?滾落的汗珠更加突出了什麼?

這是一種對比的寫法,寒風中的不同表現,更加突出了炮手內心的矛盾。

⑥隨着一聲炮響,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濃濃的硝煙中。

出示課件:將軍連聲喝彩,回頭微笑着看看炮手。

可是,他吃了一驚:炮手的臉頰上流下了兩行熱淚。

讀這兩段話,你能發現什麼?

仿寫練習:你能用這種方法說兩句話嗎?

出示課件:

面親自炸燬自己的家園,我會猶豫不決,可炮手卻( )。

戰爭勝利了,戰友們都( ),而炮手卻 ( )

(3)小結,感情朗讀。

是呀,炮手,一個普通的士兵,這間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滿的家啊,從小在這裏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這裏度過的。要他親自炸燬自己的房子,他的內心怎麼能平靜下來呢?他的神情告訴我們,他也是進行了激烈的思想鬥爭才做出決定的。但是,作爲一名軍人,他的回答又是清晰果斷的,他的動作又告訴了我們他知道一名軍人的職責,他把對祖國、對家園的愛、對敵人的仇恨化爲行動:他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

分角色朗讀課文2-10自然段,再次體會士兵的心情。

四、總結昇華,讀寫遷移

1、你認爲這是一位怎樣的炮手?

(以國家利益爲重、忠於職守的戰士 ;犧牲小家 保衛國家的戰士) 這就是奉獻精神。

2、在我們的生活中像這樣的舍小家爲大家,爲了國家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的人你還知道哪些?把這些名言送給我們心中敬仰、愛戴的他們。

3、讀寫遷移:將軍會說什麼? 你想對炮手,對將軍,對這些英雄,或者對發動戰爭的侵略者說些什麼呢?寫一寫吧。

4、積累關於奉獻的名言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3

教學要求:

1、弄清飛機夜裏安全飛行與蝙蝠飛行的聯繫。

2、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終於”“清楚”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弄清飛機夜晚安全飛行和蝙蝠飛行之間有什麼聯繫。

教具準備:

自制軟件、鵬博士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蝙蝠是什麼?你見過嗎?你見過雷達嗎?簡介蝙蝠、雷達。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二、按要求讀課文。

1、提出要求:

認真閱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飛行的,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與雷達之間的聯繫的,分別做上記號。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三、根據提出的要求進行討論。

(一)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飛行的?(三、四、五、六)

1、蝙蝠飛行有什麼特點?課文有哪幾個句子最能說明蝙蝠飛行的這個特點?

2、科學家爲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做了幾次試驗?每次試驗是怎麼做的?

3、這三次試驗有什麼相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

4、這三次試驗證明了什麼?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三次試驗爲什麼能證明這一點?

5、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二)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和雷達之間的聯繫的?(二、七)

1、指名讀第七自然段。

2、爲什麼說給飛機裝上雷達是“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如果把課文分成三段,應該怎麼分?爲什麼這樣分?

第二課時

一、練習朗讀全文。

二、聯繫全文,說說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發明雷達的。

先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說,再引導學生按課文的敘述順序,有條理地完整地說一說。

我們要學習科學家這種善於發現問題、善於研究問題、善於從事物中受到啓示爲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

三、練習造句。

1、出示課後思考練習第4題。

2、讀讀句子。

3、口頭練習用“終於”“清楚”造句。

4、書面造句。

四、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3遍。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閱讀科普文章,瞭解簡單的物候知識。

2、初步瞭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並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4、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5、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並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

6、培養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唐朝的杜牧有一首絕句

《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首詩歌以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爲背景。唐明皇對楊貴妃寵愛有加,楊貴妃要什麼,唐明皇就給她什麼,這不,身在京城長安的楊貴妃要吃荔枝,唐明皇就派人從南方千里迢迢送來新鮮的荔枝。當然,這一路上累死了幾個人,多少匹馬,我們無從考究。只是有人有疑問:當時爲什麼不能在長安種幾棵荔枝樹呢?是啊,長安爲什麼不能種荔枝樹呢?今天,我們讀完一篇文章就能基本明白了!那就是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板書)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生串讀,齊讀、默讀。邊讀邊思考:能否把所讀的內容概括一下,不好概括的提出來師生共同探究。(學會圈點勾畫,是閱讀的習慣,圈點哪些語句可以提高閱讀效率?)

2、教師試讀第一段,找個學生讀第二段,齊讀第三、四、五段,默讀後文。

三、梳理結構,梳理順序

學生自學較容易把握的部分:

(1)決定氣候的因素

a能說說這麼多的內容,是怎樣快速捕捉到這四點重要信息的嗎?

b找總括句:根據經驗,這些總括句一般在語段的開始或結尾,有時在中間。

c找提問式語句:提問式語句有的以設問句的形式出現,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紹的內容,也是要重視的信息。

d銜接各段的連接詞語:閱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劃出來,就能比較清晰掌握文章的內容了。

(2)這四個因素的先後順序能不能調換?爲什麼?

(3)課文除了介紹影響物候的四個因素,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四、精析語言,合作探究

(一)語言的準確性(以6~10節爲例)

1、理解

說明文語言準確的兩種表現:一是表精確性的語言。二是表模糊性的語言。

語言的模糊性我們其實並不陌生,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中國石拱橋》裏面講到“《水經注》裏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於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這裏“大約”“可能”都是一種模糊性語言,因爲無以考證了,只是推測的情況。不能說得太絕對。

2、探究

精確與模糊是準確的兩種寫法,那麼這樣的語言文本中有嗎?

①、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精確)

②、沿海地區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模糊)

(二)語言的生動性(以第一節爲例)

1、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句,讀一讀,評一評。

2、說說你喜歡這句話的.理由(說說語言生動性體現在什麼地方)

(三)朗讀並小結

第一節的每一個詞語都極具表現力,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四季圖。引領着我們進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當然,我們說作爲一篇科普文是給人知識的,所以他的語言必須是準確的。即便是生動性的說明,也要做到這一點。生動而準確的語言體現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竺可楨就是這樣一位嚴謹的科學家

作爲我國物候學的創始人,他的物候學研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息,他依然用顫抖的筆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並端正寫上“局報”兩字。

五、延伸拓展,轉化知識

要說了解和觀察物候,農民們是的研究者。因爲他們不僅僅從書本上找經驗,更從生活中總結經驗,那就是諺語。

你知道哪些諺語呢?能不能說說這些諺語所傳遞的物候現象。

例析:

①雞早入舍晴,晚入舍雨

②雞曬翅又曬腿,出現大雨水

③狗翻肚,天落雨

④狗下水洗澡,三天有雨到

⑤蜘蛛收網天下雨

六、走出課堂,走進自然

我們學習《大自然的語言》,不僅學習物候知識,學會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摹、介紹事物,更要學習竺可楨那種嚴謹的工作作風。如果從明天,不,從下課開始,你能像竺可楨這樣留心身邊的每一片葉子,每一朵花,寫寫觀察日記,作作物候觀測,老師相信,來年荔枝滿園的時候,你也許就能告訴我,自然條件下的長安,是種不活荔枝樹的。我想,這便是《大自然的語言》這篇文章帶給我們豐厚的禮物。

七、課後演練,學以致用

如果有機會觀察一下向日葵,就會發現向日葵的花盤總是隨着太陽位置的變化而移動,正因爲這樣,人們纔給它起了這個名字。等向日葵成熟了停止生長了,花盤就不再隨太陽轉了。大家可以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或查閱相關書籍,瞭解瞭解,寫篇以“爲什麼向日葵圍着太陽轉”的文章。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

學習目標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通過學習,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現”的道理。

課前準備

師生分頭蒐集一些測試觀察能力的圖片,也可製成多媒體課件。

A案

觀察畫面,激趣導入

①教師引述:老師這裏有一些挺有趣的圖片,它能測出一個人的觀察能力強不強。同學們想不想一比高低?

②出示圖片或顯示課件內容,開展觀察競賽活動。

③教師導學:其實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也會有許多發現的。《找駱駝》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想不想學一學?

朗讀課文,理出線索

①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全文。

②學生根據提示思考課文內容。

a.老師出示問題。

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後,是怎麼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

b.教師提出要求:看誰課文讀得認真,看誰問題答案找得準確、完整。

c.學生按問題提示和要求,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可讓幾位同學把尋找的答案寫在黑板上。

d.然後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漸補齊。

根據線索,比較異同

①啓發學生思考。看了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以後的表現,你覺得他和老人的表現有什麼不同?先在小組裏和同學交換一下看法。

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交流要點:

a.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後,可能因爲心急,到處亂找,結果沒找着。

b.這位老人在走路時能留心觀察,所以發現了路上的駱駝腳印、腳印的深淺和方向、路邊的蜜和米,以及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的牙齒印等。

這位老人還能根據觀察到的情況認真思考,於是就知道了駱駝的許多特點。

③組織學生評價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個旁觀者,看到找駱駝這一幕,你想對商人和老人分別說什麼?

角色朗讀,表現人物

①小組內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對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然後開展角色朗讀,並互相評議。

②展示角色朗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