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教學設計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教學目標: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教學設計及反思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認識“辶、?”2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詞:“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

3、瞭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

 教學重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認識“辶、?”2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詞:“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

  教學難點:

瞭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觀察圖畫,引入詩句。

1、教師呈現一幅彩色的課文插圖。(畫上有山、水、花、鳥,並題寫課文:“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教師引學:同學們,大家看到了什麼?

3、教師引問:會認這四個字嗎?(引導學生個別讀、自由讀、齊讀,再抽讀。)

4、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你們還發現了什麼呢?引導學生髮現畫上有題字或詩句。

5、仔細看畫上題了哪些字。(題字是課文的四句詩)

6、學生讀詩。

7、教師引學:四句詩中,你會認哪些字呢?讀一讀。哪些字不會認,請用鉛筆標出來。

二、初讀古詩,正確識字。

1、學生朗讀詩句,對於在自學過程中用鉛筆標出的認識的字,藉助課文的拼音多讀幾遍。

2、學生充分朗讀:同桌互讀互考。如果發現同桌讀錯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讀幾遍。

3、引導學生全班齊讀,齊讀之後輪讀。考查學生是否都會讀了。

4、學生讀生字,教師檢測。

(1)學生自由讀。

(2)重點抽讀,用生字卡片抽讀。

(3)抽讀重點。平舌音、翹舌音、前後鼻音發音不準的學生。

(4)全班齊讀。

5、導學:我們已經認識了生字,讓我們再來讀讀古詩,你能把它讀好嗎?請大家再次自由地大聲朗讀古詩,爭取把字音讀得更準確,句子讀得更通順。

6、學生自由練習讀古詩,教師巡視指導讀詩節奏,糾正字音。

7、導學:下面我們開展一次朗讀比賽,比一比讀古詩的時候,誰的聲音最洪亮,句子讀得最正確、最流暢。

9、學生先在小組內兩兩賽讀,最後選出一名優勝者,然後每組派一名優勝者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賽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評選出你認爲讀得最好的選手。

三、熟讀成誦,感知大意。

1、教師導入:同學們朗讀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學都已經熟讀成誦了吧,我們來比一比誰背誦得最快。

2、學生自由背誦。

3、教師抽背,表揚背誦得好的同學,鼓勵背誦稍慢的同學。

4、教師引言:背得不錯!你在背誦的時候有什麼疑問嗎?(跟我們平時看到的現象正好相反。)

5、教師引問:是呀,真有點怪呢!怎麼“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呢?怎麼“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呢?

6、我們平時看到的景象是怎樣的?

7、學生正確朗讀兩首詩,比較兩首詩有什麼不同。

8、教師總結引導:我們遊覽時,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數是“遠看山無色,近聽水有聲。春去花不在,人來鳥兒驚”。而課文所說的景色卻剛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種情況下才會“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呢?(引出課文題目。)

9、學生戴頭飾,演一演下面幾組反義詞,然後再說一說,讀一讀。

(1)來――去。什麼是來,什麼是去?找學生現場演一演,體會“來、去”的相反意思。

(2)高――矮。哪種是高,哪種是矮?通過演示,體會“高、矮”的意思。

(3)遠――近。哪種情況算遠,哪種情況算近?通過演示,體會“遠、近”的意思。

(4)白――黑。什麼東西白,什麼東西黑呢?找學生說說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體會“黑、白”的意思。

(5)晚――早。什麼是晚,什麼是早?找學生說說知道的例子,體會“早、晚”的意思。

(6)同桌相互讀一讀每組反義詞。

(7)教師引領學生做遊戲:我們一起來做個“找朋友”的遊戲吧,我說一個詞,你來說它的反義詞,看看誰先找到朋友。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指名背誦古詩。

2、多種形式背誦古詩。

二、自學生字。

1、指導學生讀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認讀生字。

2、小組內利用生字卡片識記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導學: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學說說是怎麼識記的,說說識字方法。

4、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新的偏旁。

5、同桌之間互相考查識字。

6、遊戲:識字大轉盤。

三、指導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