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吆喝》教學配套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吆喝》教學配套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吆喝》教學配套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語文精品課程——到民間採風去
《吆喝》教學配套閱讀練習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後問題。
(一)
①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所以也得變着法兒吸引顧客。比如賣一種用秫秸稈製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藝兒賽活的。”有的吆喝告訴你製作的過程,如城廂裏常賣的一種近似燒賣的吃食,就介紹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搭。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蒸而又炸。”也有簡單些的,如“滷煮喂,炸豆腐喲”。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兒的白薯”或“蘿蔔賽過梨”。“葫蘆兒——冰塔兒”既簡潔又生動,兩個字就把葫蘆(不管是山楂、荸薺還是山藥豆的)形容得晶瑩可人。賣山裏紅(山楂)的靠戲劇性來吸引人,“就剩兩掛啦”,其實,他身上掛滿了那用繩串起的紫紅色果子。
②有的小販吆喝起來聲音細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聽那種忽高忽低的。也許由於小時人家告訴我賣荷葉糕的是“拍花子的”(拐賣兒童的),我特別害怕。他先尖聲尖氣地喊一聲“一包糖來”,然後放低至少八度,來一氣“荷葉糕”。這麼叫法的還有個賣蕎麥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後“喲”了一聲,把我嚇了個馬趴。等我站起身來,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蕎麥皮耶”。
1.概括這兩段的主要內容。
2.第①段中介紹了哪幾種叫賣的方法?

第②段中寫了幾種吆喝的聲調?

3.爲什麼“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會嚇了個馬趴?這一定是誇張嗎?

4.文中的吆喝聲都帶有濃郁的____________特色。
5.體會一下,作者介紹這些吆喝聲時,流露出怎樣的思想感情?

6.在你的家鄉,你聽到過哪些吆喝?請寫下一兩種。

(二)
小販(節選) 孫 犁
我們的村子是個小村,只有100來戶人家。一年之內,春夏秋冬,也總有一些小販,進村來做買賣。早晨是賣青菜的,賣豆腐的,賣饅頭的;晚上是賣杆雜麪的,賣牛肉包子的。閒時是打鐵的,補禍的,鋸碗的,甩綢緞的。年節時是耍猴,唱十不閒、獨角戲的。如果打板算卦也可以算在內,還能給村民帶來音樂欣賞。我記得有一個胖胖的身穿長袍算卦的瞎子,一進村就把竹杖夾在腋下,吹起引人入勝的笛子來。他自己也處在一種忘我的情態裏,即使沒有人招攬他做生意,他也心滿意足,毫無遺憾,一直吹到街的那頭,消失到田野裏去。
這些小販進村來賣針線的,能和婦女打交道,賣玩具的,能和小孩打交道,都是規規矩矩,語言和氣,不管生意多少,買賣不成人情在,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再進村,就成了熟人,朋友。如果有的年輕人調皮,年老的就告誡說,小本買賣,不容易,不要那樣。
我在保定上中學時,學校門口附近有個攤販。他高個子,黑臉膛,沉靜和氣,從不大聲說話,稱呼我們爲先生。在馬路旁,搭了一間小棚,又用秫秸紙牆隔開,外面賣花生糖果,燒餅豬肉。紙牆上開一個小口,賣餛飩。當爐的是他的老婆,年紀不大,長得十分俊俏,從來不說話,也沒有一點聲響。只是聽男人說一聲,她就從小窗口送出一碗餛飩來。我去得多了,和她丈夫很熟,可以賒賬,我只是從小窗口偶爾看見過她的容顏。
學校限制學生吃零食,但他們的生意很好,我上學六年,他們一直在那裏。聽人說,他們是因爲桃色事件從山東老家逃到這裏來的。夜晚,他們就睡在那間小小的棚子裏,靠做這個小買賣,維持生活,享受幸福。
小棚子也經受風吹雨打,夜晚,他們做的是什麼樣的夢?我有時想寫一篇小說,又覺得沒有意思。寫成了,還不是一篇新的文君當爐的故事?
不過,我確是常常想,她們爲什麼能那樣和氣生財,那樣招人喜愛,那樣看重自己的職業,也使得別人看重自己。他們不是本小利薄嗎?不是早出晚歸嗎?勞累一年,才僅僅能養家餬口嗎?
7.找出第1段中起總括作用的句子。

8.文章結尾畫線的句子是三個反問句,把它們改成陳述句。說說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9.本文要表現的中心是什麼?

10.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吆喝》教學配套閱讀練習參考答案
(一)
1.①叫賣有不同的內容。②叫賣有不同的聲調。
2.叫賣的方法:①吆喝製作的過程;②借甲物形容乙物;③戲劇性吆喝。
叫賣的聲調:①聲音細而高;②聲音低而沉;③忽高忽低。
3.寫實的成分多,當有人在背後突然發一聲喊,自然可能會“嚇了個馬趴”,當然,作者也有一些幽默調侃的用意,幽默風趣。
4.北京
5.充滿了懷念之情。
6.提示:注意要有地方特色。
(二)
7.一年之內,春夏秋冬,也總有一些小販,進村來做買賣。
8.他們本小利薄,早出晚歸,勞累一年,才僅僅能養家餬口。
反問語氣更能表現出小販們的生活艱難。
9.家鄉小販和氣待人,看重自己的職業,也贏得了別人的尊重。
10.作者對小販的讚美和同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