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爬山虎的腳課文大綱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爬山虎的腳課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爬山虎的腳》是觀察描寫植物的名篇,作者是著名教育家、文學家葉聖陶先生。文章運用散淡的語言、恬靜的筆法,細緻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腳的形狀特點、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等內容。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上冊人教版爬山虎的腳課文,歡迎閱讀參考!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爬山虎的腳課文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爬山虎的腳課文

學校操場北邊牆上滿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從小院的西牆爬上去,在房頂上佔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此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麼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步觸着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牆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細觀察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蛟龍的爪子。

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着牆,不幾天就萎了,後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着牆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腳,那些腳巴在牆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

附: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背誦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培養學生留心和細緻觀察事物的習慣。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點: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讀通課文,感知文章從哪幾個方面寫爬山虎。

3、讀懂第一部分,瞭解爬山虎的生長位置及它的葉子。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難點:

瞭解作者是怎樣寫爬山虎葉子的。

一、 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一) 謎語導入,引出課題

1、謎語:

(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麼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

2、導語:

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爲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爬山虎的腳》。板書課題。

3、對課題質疑。

(二)提出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給課文分段;

4、瞭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

5、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情感。(在書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批批劃劃,並在旁邊做上讀書筆記。)

6、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至少約束8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1、這節課我學會了:均勻、重疊等詞語,明白了均勻、痕跡、牢固、休想等詞語的意思。

2、我會用“均勻、休想等詞語說一句話。

3、我會流利讀課文(單獨讀、合作讀、分自然段讀等)

4、我會自主完成課後思考

(二)學文悟情展示

1、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文章細緻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2、我會悟。

(1)悟文本

生1:從第一自然段中,使我知道了爬山虎喜歡在牆上生長。

生2:從”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中,我明白了”一順兒“是指同一個方向和順序。這兩句話概括了爬山虎葉子的特點:綠、整齊。

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的變化:剛開始是嫩紅的,後來變成嫩綠的。

生4:我知道”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是靜態描寫;”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是動態描寫。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作者是通過細心觀察的,所以才能看見”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

(三) 創作性展示

1、小組聲情並茂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小組展示自己在課外找到有關寫植物葉子的文章。

三、激發知識衝突(約5分鐘)

爬山虎的葉子爲什麼一順兒朝下?爲什麼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仿照第二自然的寫法寫一種植物的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