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猴子種果樹》教學思考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猴子種果樹》教學思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2012“千課萬人”回來,我就想搬薛法根老師的《猴子種果樹》,他的組塊教學法真的是常用常新、童叟皆宜,呵呵。但是,如何讓這次的搬課更接地氣,能給老師們更多的引領與啓迪?我還真是動了一番腦筋,保留了薛特的詞串教學、故事教學,保留了他讓學生髮覺語言形式、記憶語言形式、運用語言形式的巧妙;同時,我又更強化了隨文識字、字理教學,並加入了“同中求異”、推敲字詞的環節。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猴子種果樹》教學思考

咋咋呼呼地上完了。

走出教室的時候,二3班的一個小朋友追出來,很認真地衝我伸了根大拇指:“你上得很好!”

哈哈,這是目前爲止歷史上級別最高的褒獎了!

一、詞串教學掃難點

這是薛法根獨創的“詞串教學”起課法,相信不少人見識過。薛特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經他一撥拉,散落在文本中的詞語,或按語詞類別,或按語詞結構,或按語詞意思等,清清爽爽分成一類一類,串成一串一串。兒童通過朗讀這些分成類,串成串的語詞,就能很輕鬆地發現規律,建立語詞的類別概念。

今天的《猴子種果樹》亦是如此。

先後出現了四組詞語:

第一組: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

第二組:梨五杏四 杏四桃三 桃三櫻二 櫻桃好吃樹難載 農諺

第三組:烏鴉 喜鵲 杜鵑

第四組:哇哇 喳喳 咕咕

四組詞語都呈現後,讓孩子們橫着讀,豎着讀,反反覆覆地讀。在讀中,孩子們把最關鍵的,故事中的變化因素熟記於心了。 “每一行裏都有一個故事。”歸類朗讀詞串,讓言語規律得以彰顯並被孩子吸納。

二、循循善誘講故事

薛法根說過:“故事是用來講的”。在第一自然段的講述中,我重點抓了“天天”這個詞語,加深小朋友的印象,用上這樣的詞可以讓語言清晰又簡練。第一自然段講完後,孩子們發現:猴子種了梨樹後,天天就幹兩件事:澆水和施肥。然後指導字形的記憶。

繼續講課文第二、三自然段,讓孩子們說說這回猴子又做了哪兩件事?——拔掉梨樹,改種杏樹。教學“拔掉”和“改種”的寫法。低段的識字寫字教學一定要到位!同時,把字理的知識放進去,既可以強化印象,又可以增加趣味,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過後我會把一些我搜集到的字理的資料放在羣共享裏。

到此,得讓孩子們自己練一練、學着講一講這部分故事,並提醒學生注意語言的生動,如“猴哥猴哥”要讀得緊湊,讀出烏鴉的着急;“猴子一想”,心裏想的話又該怎樣讀等。

後面一段的“煽風點火”是學的薛法根,可惜到底功力不夠。學生練習講故事分四個層次。一是讀課文,二是出示:正當( )的時候,一隻()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麼種()呢?有句農諺,‘( )’。()要等()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猴子一想:“對呀,()年太長,我可等不及。”於是就拔掉(),改種()。學生挑戰成功後,加大“風力”,第三步出示:正當( )的時候,一隻( )地對猴子說:“()。”

猴子一想:“()。”於是就()。最後一步,請孩子背對屏幕來講。孩子們在不知不覺間,把故事熟讀成誦了。

此時,啓迪孩子們智慧地背誦其餘內容:“下面兩段老師不講,你們會嗎?你有什麼祕訣?”孩子們最喜歡去發現和探究了:下面兩段故事,基本只要把烏鴉的名稱,果樹的名稱,還有農諺換一換,就可以講了。有了自己的規律發現,孩子們基本完成任務

三、火眼金睛尋“祕妙”

接下來呢?這是我苦心挖掘的一部分,王崧舟說過,要善於尋找文本的“祕妙”,即鄭霞老師說的每篇課文中值得推薦給孩子的言語形式。於是,三段故事的“同”和“異”跳入我的眼簾。同樣的結構形式,薛法根“自己學講下面的故事”這部分設計中已經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我要找的就是三段同中的差異。於是,我發現了“你有這個耐心嗎?”“你能等得及嗎?”“你不着急嗎?”這三句意思相同表達卻不盡相同的反問句,還發現了“對,五年太長,我可等不及。”“四年太長,我也等不及。”“三年太長,我還是等不及。”中“也”“還是”兩個詞與前文的關聯。於是,我將這兩組句子分別讓孩子比較和賞析,孩子大致知道了同樣的意思要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有一些詞可以講前後文巧妙勾連這樣的言語知識,這爲他們的語用能力應該會打下一個基礎吧。

故事的寓意不難理解,在師生情境的.對話中,“耐心”“主見”這兩個關鍵詞很自然地就出來了。

四、續編故事啓智慧

光光會講故事,孩子們的腦子裏留存的只是一個他人的故事。薛特一直倡導“語文是以語言爲工具進行思維和表達的學科。”他不會就此了結。他在課堂上,還讓學生來現場續編故事。正當猴子傷心的時候,一隻()對猴子說:“( )。”猴子一想:“( )。”於是( )。他給孩子們三分鐘時間,自己編一個故事。孩子們的中“故事”猶如打開閘門的洪水,傾瀉而出。看孩子們說得差不多了,薛特說:“想不想聽老師的故事?”孩子們當然很合作地說:“想!”薛特講道:“正當猴子傷心地時候,一隻狐狸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些鳥的話都是害你的。猴子一想————”,猴子會怎麼想呢?薛特再次開啓孩子的思維之門。鳥兒們是在害猴子的嗎?狐狸呢,他這樣說有道理嗎?通過思辨,薛特在孩子們的心田播撒下了辯證思維的種子。續編故事,辯證思考,讓孩子的認知從一元走向多元。

但是,我深深地知道本堂課的容量已經大大超出,只能將續編故事安排到課後,成爲一個作業。也希望能夠通過這樣親子講故事、編故事的方式,將語文延伸到生活中去。

本堂課,至少以下幾方面絕對是很欠缺:一是孩子們讀書的時間、形式還太少;二是原定的寫字教學的任務沒有完成。這裏面主要是因爲我太希望在一課時中完整地展示自己的教學流程,所以忍痛割愛。

低年級的課,很輕鬆,很好玩兒。我一直覺得,低年級的語

文課,一定要把興趣播種到每個孩子的心裏去,讓他們產生自然的、真摯的對語文、對讀書的喜愛。功德無量。希望還有機會向各位低語組的老師學習。嘿嘿。

附:薛法根在上完課後的交流,供老師們參考

1.低年段的語文教學要好玩,課要好玩,老師要好玩。不要太一本正經,要與孩子們在課堂上共同生活。讓孩子們喜歡你,情感的動力。生活化的課堂、教學。

2.專業性。語文課要進行語文實踐活動——聽說讀寫。“語文姓語,小語姓小”。《猴子種果樹》重點在講述,故事是用來講的,而不是朗讀的。讓孩子們講故事,要讓他們發現語言的祕密。講故事講的是語言的結構,本課設計採用了三個環節:聽故事,知結構;講故事,用結構;續故事,化結構。結構的重複運用,可化爲孩子語言表達的能力。還要注重思維的訓練和想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