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果樹》教學反思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果樹》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果樹》教學反思1

《猴子種果樹》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寫一隻猴子因爲沒有耐心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課文情節曲折,語言生動形象,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因此我制定的第一課時目標是: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果樹》教學反思

1。學會本課的生字、農諺,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

低年級語文教學以識字寫字爲重點,而文本就是識字寫字的載體,所以面對低年級童話故事教學,我們首先要把識字寫字作爲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隨文識字的方法,將識字貫穿在課文中。通過記憶字形,記憶口訣幫助識字。例如在教學“拔”時,通過析形編口訣,以及換偏旁,幫助學生牢記生字。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將詞語放在語言環境中幫助孩子理解,例如教學“農諺”時,我讓孩子們自己去課文中找,自己總結經驗理解“農諺”的意思,完成了我的第一個教學目標。

我根據課文內容相近和敘述形式相似的特點,先扶後放,滲透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時候要以扶爲主,提出問 題:猴子一開始天天給梨樹澆水、施肥,可是後來居然拔掉梨樹改種杏樹,是什麼原因呢?讓孩子們產生閱讀期待,自己讀一讀第二三自然段。教學時我還抓住動物的特點讓孩子們練習讀出不同的語氣, 懂得做事要有主見、有耐心。以導“說”、導“讀”、導“疑”的過程來讓學生學習本文。充分利用朗讀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烏鴉的擔心,猴子急於吃果實,沒有一點耐心的情態。

反思這節課的問題,我覺得在朗讀指導上還有所欠缺,沒有充分讓學生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另外在指導孩子讀出烏鴉和猴子的不同語氣時,我沒有做到範讀的指導,也沒有做到全員參與,在以後的課堂上如何真正的做到以生爲本,這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另外朗讀評價也要有層次,有目的,評價要精準,在本節課上讓孩子們自主學習的時間還不夠,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待於訓練和提升。希望在今後的課堂上能落實這一自主學習的目標,真正做到讓孩子們學有所得。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果樹》教學反思2

《猴子種果樹》 是一篇童話故事,寫一隻猴子因爲沒有耐心,盲目聽信他人的意見不斷更改自己的種植計劃,最終什麼果樹都沒有種成。課文語言生動活潑,結構上具有很強的相似性,因此我指導學生學習完第2、3兩個自然段後,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嘗試自己學習4到8自然段。

在指導學習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再讀一讀其中的反問句,學着把它改成陳述句。在這個環節中,我把這一部分中的反問句直接出示給學生,並且給出兩個選項,讓學生選一選這個句子和下面哪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學生都能夠用手指正確地表達出來選第幾項。在此基礎上,我又出示了兩個反問句,讓學生自己試着改一改,從回答情況也可以看出學生掌握了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的要點。然後,我又出示這兩個自然段中出現的農諺——“梨五杏四”,讓學生憑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說一說這個農諺的意思。最後,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在角色扮演中更好地感受人物特點。

接下來的4到8自然段,我就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按照這樣的方式展開學習,並且在課件上給出了提示,方便學生學習。

(1)自讀課文,想想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2)找出其中的農諺,說說這句農諺的意思。

(3)找出反問句,把它改成帶句號的句子。

(4)小組內嘗試分角色朗讀。

小組學習完畢,通過學生的彙報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達到了掌握的程度,並且無形之中,也學會了這一種學習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這樣,他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便自己有了學習的能力,能夠有源源不斷的知識流入充實自身。

在最後的提問中,學生對於“猴子爲什麼最後什麼樹都沒有種成”以及“你會對猴子說什麼”這兩個問題都很有想法,能夠積極動腦思考,回答得也都不錯,說明理解了這篇課文的寓意。

上一次公開課中,由於沒有把學生作爲主體,所以課堂氣氛有些壓抑,所以這節課吸取了教訓,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生回答問題比較積極,也算是有了一些收穫。

但是,這節課在一些細節方面做得還不夠,在講農諺的時候,“櫻桃好吃樹難栽”這一句由於學生沒有找出來,沒有及時給學生補充。在講完本課所有農諺的時候,要是及時做一個總結,那相信學生對這些農諺的印象一定會更加深刻。在學生自學的時候,沒有提出更具體的要求,讓學生動筆劃一劃、寫一寫,這樣,我們在課堂中的觀察似乎就更有評價意義了。而且,寫一寫、劃一劃本身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

課堂結束,學生們不僅“採集”到了這麼多昆蟲,也收穫到了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