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洛水悠悠瓷韻情的散文

洛水悠悠瓷韻情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湯湯洛水,自北向南緩緩流過,一路經山逢丘,擋不住美麗身影,昂頭挺胸奔向大河,匯入大海

洛水悠悠瓷韻情的散文

我踏上這塊美麗山丘,望着起伏不定綿延千里的山川,不由感慨萬千。是啊,這裏曾經輝煌一時,到處是雲煙繚繞,人聲鼎沸的場面。起因只是這裏的瓷窯一片連一片,順着川道一直延伸到洛水之旁。美麗的洛水灌溉滋養了沿岸的人民,也在悠悠的千載風情中,搖曳着瓷窯鏗鏘的美麗音韻。

瓷窯輝煌於七八十年代,綿延了數百年的歲月,起於明代,穿過清朝,民國的煙雲,一代又一代的瓷窯藝人,把這造福子孫後代的技藝接力棒一樣的傳遞了數十代子孫後人,然而止於二十一世紀之初,這一座座瓷窯在市場經濟的選擇下,終於壽終就寢了。

望着漫天遍野的荒草萋萋的瓷窯,一座座熄滅了火種不再噴吐青煙的瓷窯,一種荒涼的感情爬上了你的心頭,不由你不發思古之幽情,感傷的情懷。因爲這裏人煙之阜盛,車輛之往來,城池之高大,廟宇之衆多,街市之繁華,曾經爲一時之雄。

如今那些衰敗的街市門面雖然風光不再,但是從它們那鏤刻着精緻花紋的門樓上依然可以看到往昔的倩影。而它們的光輝歷史,如今只保留在那些長了歲月的老人的心中,提起當年的瓷窯,老人們能把那一段繁華的歷史復活。

可惜的是:沒有人有遠見能把那些在未來可能就會成爲重要價值的文物保護下來。一座座高大的`城池被拆毀,一座座廟宇被紅衛兵砸倒,就連當地的一位明朝的一品大員的墳墓也被破壞一空,荒唐的年代荒唐的行爲燒昏了頭腦,那座還算堅固的洛水旁邊的古塔,雖然捱過炸藥的襲擊,但還是依然倔強的站在洛水岸旁,靜靜地守護着這緩緩流淌的洛水,一如守護那曾經的繁華。

古塔見過什麼,見過一輛又一輛的馬車拉着那從瓷窯裏涅槃過的矸石胚,那一個又一個在烈焰中升騰,成爲一個又一個有生命的瓷製品,就這樣在馬車的搖搖晃晃下,在洛水岸邊發出一陣又一陣優美鏗鏘瓷韻的音樂,搖晃了幾百年,搖醉了洛水,搖醉了窯工,搖醉了沿河兩岸的人們。

人們的鍋碗瓢盆交響曲從此拉開,老太太新媳婦都愛把那磨製的米麪放在那厚實的瓷甕裏,新媳婦大姑娘都喜歡把那一雙雙纖手在那瓷盆裏攪弄,攪弄攪弄就把那白花花的麪粉做成了玉般的麪條、餃子皮、麻食;更有豪壯的的漢子能端起盆般的大碗大口咥羊肉泡饃,大碗咥關中扯麪。清清膩膩的菜籽油會盛在一個個精緻的油光的細盆裏,以至於那清香的菜油愈發清香,愈發金貴。而那些還保存着糧食的大甕依然結結實實的訴說着瓷窯的過去,訴說着母親的心酸歷史。是啊!如今走到這一個個大甕面前你該怎樣告訴它們,你們的母親如今悲慘的命運。

是歷史選擇了它們,也是歷史淘汰了它們,瓷窯在漫漫歲月中僅僅是安於現狀,裹足不前,在日益競爭的經濟大潮中落伍成爲必然。倘若瓷窯能在一代又一代的藝人手中更新創造,又怎麼會面臨如今這樣的命運呢?據老人們講,瓷窯也曾經生產過一些細瓷,然而在一代又一代的傳遞中,並沒有很好的發展反而一代不如一代,這真是悲哀!先人沒有蹉跎歲月,從建窯到創制,併發揚光大,那是他們的業績,不容否認;然而子孫後輩僅僅一味的墨守成規,坐吃現成,不思進取,不謀創新,那也只能導致今天關門停業的悲慘後果。

遙望悠久歲月,我無法想象那些瓷器品能在大西北一代稱雄,進入千家萬戶。然而今天,我的眼前除了留有一兩個民間藝人守着舊窯生產一些工藝品,以作爲前來參觀的人們留作紀念時,我再也感受不到瓷窯曾經的輝煌了。

如今,在數百年間曾經爲西北經濟建設發展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堯頭窯,已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當每一個參觀者來到當地博物館時,都可以擡頭看到一行醒目的標示:讓我們在歷史文化的發展中得到發展的啓示和動力。這句話好像在對堯頭窯而言,也像是對每一個子孫後代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