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悠悠紅薯情散文

悠悠紅薯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世上有一種愛,是來自於親人的關懷;世上有一種情感,是集結在心底濃濃的鄉愁。悠悠歲月,記憶是一條長長的線,在不經意的瞬間,那些泛起的思緒始終縈繞在心間......

悠悠紅薯情散文

前幾日,母親託人從鄉下給我帶來了一包番薯幹。拿着這包沉甸甸的番薯幹,聞着晶瑩的果肉散發的清香,我的心底瞬間涌起了無限的情絲,勾起了那段濃濃的紅薯情結……

紅薯,是鄉間地頭最常見的農作物,多爲一年生草本植物,每年的五月份開始栽植。到了秋後,我們在收割玉米時也順便收紅薯,母親經常說:“留着下年育苗的紅薯要在寒露前收完,儲存食用的紅薯可以稍晚一些,霜來之前收完就行。”小時候,我經常跟着母親去地裏收過薯,紅薯收穫的越晚,就越好吃,像栗子一樣香甜。每當秋霜快來的時候,地裏的紅薯葉逐漸地由紅變紫,映照在晚秋的夕陽下,形成了深秋裏一道獨特的風景。

還記得那時栽種的紅薯秧都是母親自己培育的,每年剛出正月,母親就開始準備培育紅薯秧了。母親撤下東屋炕上的炕蓆,用紅磚壘起一個小池子,填滿上好的黑土和肥料,把精心挑選的紅薯插在泥土裏,隔幾天澆一次水,隨着室內的溫度在不斷上升,一棵棵嫩黃色的幼苗從泥土裏鑽了出來。這些紅薯秧在母親的精心培育下長勢茂盛,覆蓋了滿池的黑土,陽光落在上面,跳動的色彩彰顯着生命的頑強和本真。

在我們本地,紅薯秧俗稱“地瓜吊子”,母親培育的“地瓜吊子”除了自家栽植外,還會送給鄉親們,村民們很多都栽過我們家的紅薯。

紅薯多栽植在玉米地頭或是自家的菜院子裏,一般多栽種在山崗子地上,怕撈不怕旱,山崗地結的紅薯煮熟後特別好吃。小時候,跟着母親栽過紅薯,母親栽紅薯的方法很特別,每棵紅薯秧的根部都被母親對摺起來插進泥土裏。長大了一點兒才知道,對摺的根部會長出許多根系,扎進泥土裏才能結出更多的果實。母親對待紅薯呵護備至,就像呵護她的子女一樣細心,她把愛融入土地上,樸實而溫暖。

等到了夏天,紅薯藤長得綠油油的,細長的蔓交織着,匍匐在地面上,那茂密的葉片與一條條的莖蔓連在一起,將土地覆蓋,微風輕輕一吹,泛起了條條綠浪和道道清波。夏日的清晨,綠油油的紅薯地裏開滿淡紫色的花,像牽牛花似的,只是紅薯花比牽牛花要略小而已。星期天的時候,我和妹妹經常去田埂上割草,手拿一把小鐮刀,只是做做樣子,那時總會偷偷地潛入紅薯地裏摘紅薯花,用柳枝編一個花環,把紅薯花插在花環上,我和妹妹戴上漂亮的花環坐在田埂上,看悠悠的白雲從天空飄過,愜意地度過每一個愉快的週末。

在我們家鄉,紅薯的藤和葉是一道獨特的美食。小時候,我和妹妹去地裏割豬草時,總會順便從紅薯地裏掐一些較嫩的藤葉,用草捆紮好,放在裝草的籃子上,我們姐妹倆一起擡回家。把紅薯的藤葉放在井臺的水桶裏,從它的葉柄起,把外皮撕掉,在清水裏洗淨,切成一段一段的,便可以和葉一起炒着吃了。那味道美極了,在那段樸素的歲月裏,這種小炒是我們餐桌上的美食,給我的童年增添了無限的色彩。

秋天的田地一片金黃,在深藍色的天空的映照下,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秋日風景圖。大人們在田地裏忙着收割莊稼,揮舞的鐮刀和父母的'汗水一起落下,糧食成熟了,就是命令,父母起早貪黑在田地裏忙碌着,一茬茬的莊稼躺在父母的身後,收穫的糧食在地頭堆成了小山。放學後的我們總會跑到父母收割的田地裏,我們也幹不了太多的活,多數在地頭捉蝴蝶、捉螞蚱。有時,跑餓了就偷偷地鑽進紅薯地裏,看哪棵紅薯根附近的土有裂紋,用木棍順着已經成紅褐色的藤開始往下挖,扒開鬆動的乾土塊,一根紅薯藤下面幾個紅薯依偎在一起,就像一羣貪睡的小娃娃睡在母親的懷抱中。當我們把它們挖出來時,我摸了摸紅薯,紅薯沉甸甸的,用手擦去上面的泥土,然後,我們就在溝邊搭起篝火烤紅薯吃。

我們家每年都要騰出一小塊地用來栽植紅薯,貧困的年月裏,紅薯在我們的生活中佔着重要的角色。漫長的冬季裏,紅薯就成了我們的夜宵,寒冷又寂寞的冬夜,土爐子上散發着熱氣的紅薯,充盈着我們樸素的童年,烤熟的紅薯外皮黃裏透紅,吃在嘴裏甜香滑潤,真是美味爽口。

紅薯的吃法也很多,可以烤,可以蒸,可以煮,還可以製成番薯幹,番薯幹是我們童年最美味的零食。那時上學,每天都會帶上一包番薯幹。中午餓了,拿出幾條放進嘴裏嚼,越嚼越筋道,越吃越想吃。番薯幹就成了我上學時的午飯,陪我走過了那段艱苦的求學路。同學們也會有帶番薯乾的,我們總會在一起比較一下,看誰家的番薯幹晶瑩透亮、質地飽滿、最香甜,這也說明誰家的母親更心靈手巧。晾曬番薯幹可是大有學問的,把上好的紅薯削去外皮後上鍋蒸熟,取出切成大小適宜的粗條,放在陽光下曬。深秋,紅薯剛收穫完,母親就把收穫的紅薯放在偏廈的水泥地面上通風,讓它們的表皮微微有些發軟時,就可以拿出來製作紅薯幹了,這樣曬出來的紅薯幹會很甜。剛剛從地裏挖出來的紅薯不太適合晾曬,因爲這種紅薯裏的澱粉還沒有充分糖化,曬出來的紅薯幹不夠甜。母親切好的紅薯條都是我負責晾曬在屋前的鐵簸箕裏,母親去田地裏勞作去了,看紅薯幹就成了我的活計,我會每隔兩三個小時去翻動一次,還要防着家裏養的幾隻雞去偷吃。

那時候的農村,紅薯成了家庭的主食。鍋裏燒上水,在鍋底扣一個大海碗,把洗好的紅薯擺在鍋邊上,鍋上再放一個竹簾,熱上幾個粘豆包,蒸一碗熱乎乎的辣椒醬,就是一家人美味的晚餐了。母親烀的紅薯最好吃,烀紅薯也講究火候,火候剛好,烀出來的紅薯乾麪乾麪的,像栗子一樣香,我們百吃不厭。

母親烙的紅薯餅的味道,至今依然難忘。母親把烀好的紅薯去皮,放在容器裏搗爛,再加入一定量的麪粉,用溫開水和麪,把和好的面揉到柔軟筋道即可,在面板上擀好,熱鍋倒油備用,準備就緒後,母親就開始烙紅薯餅了。每當這個時候,我都圍在鍋臺邊,看竈膛裏紅紅的火光舔舐着鍋釜,紅薯餅在熱鍋裏逐漸變成金黃色,濃濃的餅香在小屋裏蔓延,我貪婪地嚥着口水,沒等餅端上桌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母親是個熱心腸的人,鄰里鄰居誰家有個大事小事的,母親總會主動去幫忙。我還記得母親給村裏的五保戶王奶奶送過糧食和紅薯,王奶奶七十多歲,在母親的幫助下身體康健,王奶奶見人就說,母親勤勞善良,有雷鋒一樣的品格。要知道那時候,糧食還得緊缺,自己家也是剛能吃飽,可我的母親寧願虧自己也要幫助別人。我的母親用行動教導着我們做人要善良,幫助別人也是在幫助自己。

那時,爲了供我和妹妹上學,父親曾經賣過烤紅薯。

我的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村人,知道讀書的重要性,無論家裏有多麼的困難,也要供我們姐妹倆讀書,他們希望我們跳出農門,將來過上幸福的生活,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跟土地打交道,他們不希望他的下一代從蹈覆轍。記得有一次我和妹妹逃學了,在草叢裏捉蝴蝶。母親知道後,在後山的草叢裏把我們帶回了家,母親很生氣,那一次我和妹妹第一次捱了母親的打。我知道,父母爲了我們能夠上學吃了很多的苦,父親每天起早燒炭,母親清洗紅薯,冬天的水很涼,母親風溼的毛病就是那時候落下的,直到現在母親一沾涼水,手就疼得厲害。從那時起,我真正理解了父母的不易和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因此,我刻苦認真地學習,每年都是班級裏的三好學生,大紅的獎狀掛滿了牆,這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

如今,父母已經老了,脊樑不再挺拔,黑髮早已染上了秋霜。每日依然勞作,菜園子種滿了各種蔬菜,蘿蔔、白菜、紅薯、青椒,應有盡有,每次我們回家,父母總會摘下各種新鮮的時令蔬菜給我們帶上,父母種的菜是純綠色食品,綠油油的菜裏裹着父母濃濃的愛。

歲月在變,時代在變,但有一種家鄉情不會改變,有一種紅薯情潤澤在我的生命裏,永遠、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