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唐會要 > 唐會要卷三十

唐會要卷三十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大內

唐會要卷三十

武德元年五月二十一日。改隋大興殿爲太極殿。改隋昭陽門爲順天門。至神龍元年二月。改爲承天門。(顯慶五年八月。有抱屈人齎鼓於朝堂訴。上令東都置登聞鼓。西京亦然。)

景雲元年十月二十一日。以京大內爲太極宮。

宏義宮

武德五年七月五日。營宏義宮。(初。秦王居宮中承幹殿。高祖以秦王有克定天下功。特降殊禮。別建此宮以居之。)至九年七月。高祖以宏義宮有山林勝景。雅好之。至貞觀三年四月。乃徙居之。改爲太安宮。六年二月三日。太宗正位於太極殿。監察御史馬週上疏曰。臣伏見太安宮在城之西。其牆宇門闕之制。方之紫極。尚爲卑小。臣伏以皇太子之宅。猶處城中。太安宮乃至尊所居。更在城外。雖太上皇遊心道素。志存清儉。陛下重違慈旨。愛惜人力。而番夷朝見。及四方觀者。有不足瞻仰焉。臣願營築雉堞。修起門樓。務從高敞。以稱萬方之望。則大孝昭乎天下矣。

  通義宮

武德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幸龍潛舊宅。改爲通義宮。(祭元皇帝於舊寢。以貞元皇后配享。上悲不自勝也。)於是置酒高會。詔曰。爰擇良辰。言遵邑里。禮同過沛。事等歸譙。故老鹹臻。旅姻斯會。肅恭薦享。感慶兼集焉。其年十二月九日。敕以奉義監爲龍躍宮。(即高祖舊居。)

  慶善宮

武德元年十月十八日。以武功舊宅爲武功宮。至六年十二月九日。改武功宮爲慶善宮。(太宗誕於此宮。)至貞觀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太宗幸慶善宮。賦詩。(在樂卷。)其年。諫議大夫蘇世長。侍宴於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煬帝所作耶。何雕麗之若此。高祖謂曰。卿好諫似直。其心實詐。豈不知此殿是我所造。何須設詭。而疑煬帝乎。世長曰。臣實不知。若陛下作此。誠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常陪侍。見陛下宅宇。纔蔽風霜。當此之時。亦以爲足。今初有天下。而於隋宮之內。又加雕飾。欲撥其亂。寧可得乎。

  太和宮

武德八年四月二十一日。造太和宮於終南山。貞觀十年廢。至二十一年四月九日。上不豫。公卿上言。請修廢太和宮。厥地清涼。可以清暑。臣等請徹俸祿。率子弟微加功力。不日而就。手詔曰。比者風虛頗積。爲弊至深。況復炎景蒸時。溫風鏗節。沉?屬此。理所不堪。久欲追涼。恐成勞擾。今卿等有請。即相機行。於是遣將作大匠閻立德。於順陽王第取材瓦以建之。包山爲苑。自裁木至於設幄。九日而畢功。因改爲翠微宮。正門北開。謂之雲霞門。視朝殿名翠微殿。寢名含風殿。併爲皇太子構別宮。正門西開。名金華門。殿名喜安殿。

  洛陽宮

武德四年十二月七日。使行臺僕射屈突通。焚幹元殿應天門紫微觀。以其太奢。至貞觀三年。太宗將修洛陽宮。民部尚書戴冑諫曰。關中河外。近置軍團。富室強丁。並從戎旅。重以九成作役。餘丁向盡。去京二千里內。先配司農將作。假有遺餘。勢何足紀。亂離甫弭。戶口單弱。一人就役。舉家便廢。入軍者督其戎仗。從役者責其?糧。盡室經營。多不能濟。以臣愚慮。恐致怨嗟。今丁既役盡。賦調不減。費用不止。帑藏空虛。且洛陽宮殿。足蔽風雨。數年功畢。亦謂非晚。若頓修營。恐傷勞擾。上嘉之。因謂侍臣曰。戴冑於我。無骨肉之親。但以忠直勵行。情深體國。事有機要。無不上聞。至四年六月二十二日。發卒又修洛陽宮。給事中張元素諫曰。陛下承百王之末。屬雕弊之餘。必欲節以禮制。陛下宜以身爲先。東都未有幸期。即令補葺。豈民人之所望也。陛下初平東都之始。層樓廣殿。皆令撤毀。天下翕然。同心欣仰。豈有初則惡其侈靡。今乃襲其雕麗。臣每承德音。未即巡幸。此則事不急之務。成虛費之勞。國無兼年之積。何用兩都之好。臣聞阿房成。秦人散。章華就。楚衆離。又幹元畢功。隋人解體。以陛下今時功力。何如隋日。役瘡痍之人。襲亡隋之弊。恐甚於煬帝。深願陛下思之。無爲由余所笑。則天下幸甚。上大悅。謂房元齡曰。洛陽土中。朝貢道均。朕故修營。意在便於百姓。今元素上表。實亦可依。後必事理須行。露坐亦復何苦。所有作役。宜即停之。顯慶元年。敕司農少卿田仁汪。因舊殿餘址。修幹元殿。高一百二十尺。東西三百四十五尺。南北一百七十六尺。至麟德二年二月十二日。所司奏。幹元殿成。其應天門先亦焚之。及是造成。號爲則天門。(神龍元年三月十一日。避則天后號。改爲應天門。唐隆元年七月。避中宗號。改爲神龍門。開元初。又爲應天門。天寶二年十二月四日。又改爲幹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