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語文上《寡人之於國也》教案大綱

高二語文上《寡人之於國也》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寡人之於國也》教案

  教學目的:

高二語文上《寡人之於國也》教案

一、瞭解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思想基礎及其歷史進步性。

二、瞭解孟子答問過程,論辯藝術及其“好辯、善辯”的主客觀原因。

三、瞭解並掌握文中部分實詞的多義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對應今譯。

四、在綜合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教學重難點:

一、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的論辯藝術。

三、通假字:頒—斑 無—毋 塗—途

四、一詞多義:之、王、時、食、數

五、固定格式:直……耳 是……也 或……或…… ……何

  教學設想:

一、層層分析,指導背誦。

二、插入文學常識,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三、比較孔、孟思想,可展開討論。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我們經常“孔孟”並稱,初中時,我們學習過《〈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都是勸說君王施仁政。

有這麼一個故事。

某地盛產沙丁魚,但每次漁夫們出海回來,捕得的沙丁魚都會死去很多。這令漁夫們非常苦惱。然而,有一個聰明的漁夫,他的沙丁魚卻死得很少,爲什麼呢?原來,他從外地購了幾條喜歡吃沙丁魚的鮎魚放在船上,使沙丁魚們有了恐懼感,動了起來,增強了活力。

那麼,同學們,這則故事反映了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

對,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那麼,這是誰說的?他是怎樣闡述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學生答:孟子。“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麼我們今天就更進一步走近孟子,學習他的《寡人之於國也》。

二、關於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軻(前372—前289),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是孔子之孫子思的再傳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最大儒學大師,是孔子學說的嫡傳。後世常以“孔孟”並稱,元文宗封孟子爲“亞聖”。

更爲可貴的是,孟子並不是簡單地繼承孔子的學說。他採用的.是拿來主義的方法,佔有、挑選、創新。例如:他否定絕對平均主義思想,主張社會分工;主張仁政,提出“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民本主義思想;他還提出性善論,“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記錄孟子言行的書。全書共七篇,各篇分上下,爲儒家經典著作,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三、朗讀課文

1.重申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2.選擇方式:

齊讀(瞭解學生整體學習情緒和朗讀水平)

個別讀(深入解決具體的字音和句讀問題)

範讀(對學生朗讀出現的問題通過示範解決)

角色讀(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

四、課文分析

1、找出文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全文結構自然呈現。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概括各部分的內容。

2、誦讀第1段。

思考:梁惠王說他對國家已盡心盡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思考:梁惠王這麼做,結果如何呢?

提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裏?

提示:於國盡心,而民不加多。

可見梁惠王還是想勵精圖治的,所以他“卑禮厚幣以招賢者”(《史記·魏世家》),於是數位賢者,包括孟子就不遠千里來到大梁,爲之出謀獻策。

重點詞語理解:之、焉、兇、加

3、誦讀第2、3、4段。

問:孟子爲什麼要“以戰喻”?

答:以對方熟悉的“戰”設喻,更便於啓發對方。

問:孟子是怎樣“以戰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問:在孟子看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治者不盡心本質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重點詞語理解:鼓、既、曳、或、以、走、無

固定格式:或……或…… 直……耳 是……也

4、指導學生背誦第一、二部分。

  第二課時

一、檢查第一、二段的背誦

注意背誦技巧。

二、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誦讀第5段。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不可勝食也。 養生

_______,____不可勝食也。 喪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不可勝用也。 無憾

本段層次:①②③/④/⑤

重點詞語理解:違、勝、數罟、時、養生、喪死、始

詞類活用:“喪死”——爲動用法

2、誦讀第6段。

措施 效果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______ 帛食肉,→王道之成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________ 黎民不飢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____ 不寒

重點詞語理解:樹、衣、畜、無、庠序、孝悌、頒、負戴、王

詞類活用:“衣”、“王”——名詞作動詞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賓語前置

3、誦讀到7段。

思考:梁惠王爲什麼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 諸侯貴族

對比

塗有餓莩 下層百姓

社會極端不平等,國家治理得不好。

問:文中運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餓死歸罪於年成不好就和殺了人歸罪於兇器一樣,非常荒唐。最後,孟子勸勉梁惠王拋棄虐政,施行仁政。“王無罪歲,則天下之民至焉。”

重點詞語理解:檢、塗、莩、發、歲、斯

三、總結孟子的仁政思想

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無憾”。

教養百姓,使民心歸順。

害民的並非荒年,而是虐政。

統治者不要歸罪於年歲,而要不斷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爲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義,真心歸附。

四、寫作特點

結構嚴謹

善用比喻

氣勢充沛

五、完成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1、數

願得補黑衣之數 《觸龍說趙太后》 數目、數量

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寡人之於國也》 幾、若干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命運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shuò 屢次

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於國也》 cù 密、細密

蒙衝鬥艦乃以千數 《赤壁之戰》 shǔ計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說》 與“曲”相對,不彎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於國也》 僅、只

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 價值

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指南錄〉後序》 徑直、直接

3、發

百發百中 成語 發射

發閭左謫戌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 徵發、派遣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寡人之於國也》 打開

野花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 花開

主人忘歸客不發 《琵琶行》 出發

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 《五人墓碑記》 發出

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 發出、抒發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於國也》 兵器

窮兵黷武 成語 戰爭

必以長安君爲質,兵乃出 《觸龍說趙太后》 軍隊

草木皆兵 成語 士兵

5、勝

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 承受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寡人之於國也》 盡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 勝利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 超過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岳陽樓記》 優美的

  附板書:

寡人之於國也 (第一課時)

《孟子》

一、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二、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2、3、4段)

三、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寡人之於國也 (第二課時)

《孟子》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__不可勝食也。 養生

_______,______不可勝食也。 喪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__不可勝用也。 無憾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______。 帛食肉, 王道之成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________。 黎民不飢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____。 不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