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語文《飲酒》同步練習

九年級語文《飲酒》同步練習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做習題有助於提高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是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的九年級語文《畫山繡水》同步練習,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九年級語文《飲酒》同步練習

  一、選擇。

1、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歌頌了熱鬧的田園生活,突出地表現了詩人與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見南山”一句中“見”字用的極好,表現出詩人不是有意而爲之,而是在採菊時,山的形象無意中映入了眼簾。

C這首詩在藝術上的特點是情、境、理三者的渾然融合。在幽美淡遠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構成的境界中,蘊涵着萬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與“忘言”的關係是說此情此境中讓人體會到生活的真諦,而這種“真意”只能用心靈去感受,因而詩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對詩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而無車馬喧”意思是沒有那些人來人往的喧囂,沒有世俗的困擾。

B“心遠地自偏”意思是隻要居所偏僻安靜,心就會遠離喧鬧的塵世。

C“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出了心與自然的會意與親近,達到了一種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寫出了詩人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飲酒》主要表達了詩人如何從大自然裏悟出人生的真正意義,獲得恬靜的心境這一內容。

B“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句與杜甫《望嶽》中“蕩胸生層雲,決眥人歸鳥”都借歸鳥來寫詩人陶醉自然而不願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與《歸園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都表達了詩人返樸歸真的人生理想。

D陶淵明愛菊,菊花成了遠離塵俗、潔身自好的品格象徵;周敦頤說蓮,蓮花象徵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們都託物言志,寄託了一種高潔的情致。

4、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敘寫寧靜閒適的田園生活樂趣,表現詩人歸隱田園後安貧樂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詩在客觀景物的描寫中融合對人生哲理的領悟,情、景、 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遠地自偏”形象地道出這樣一個道理:環境的偏僻幽靜方能使人恬淡舒適。

D詩人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來賦予特殊的意蘊。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脫俗、高傲純潔的象徵意義;而詩人“採菊”,則表現詩人熱愛自然的情趣。

5、下面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結廬在入境,而無車馬喧”寫出了詩人的居住環境和生話狀況。

B儘管沒有車馬的喧鬧嘈雜,但仍有“採菊東籬下”的勞作煩憂。

C詩中四句寫景句子傳神的描繪了優美恬靜的田園風光。

D全詩融說理、寫景、抒情爲一體,表現了詩人細微的內心感受。

6、對該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詩是詩人棄官歸隱之前寫的一首詩。

B“心遠地自偏”句用得極好,它巧妙地道出作者此時的心境,想要離開喧鬧的塵世,追求一種寧靜恬淡的氛圍。

C“採菊東籬下”寫作者酷愛菊,常常在住處周圍種上菊花,頗爲後人稱道。

D全詩語言樸實含蓄,寫得很有特色,敘事、議論、抒情相結合。

  二、按要求默寫。

1、表現這首詩思想內容的一個詞是:

2、詩中最能體現詩人隱逸生活情趣的一個詞是:

3、蘊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囂人境也無“喧囂”之感的詩句是:

4、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詩句是: 陶淵明《飲酒》詩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詩句是:

5、表明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閒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

6、寓情於景,道出了詩人隱居後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7、全詩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 ”(填原文)的道理,表達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得樂趣的恬適之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

8、詩中以自問自答的形式表明心情閒適,心志高遠的詩句是:

  三、賞析。

1、詩的三,四句道出全文的主旨,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境界。

2、全詩樸素而形象的表現了陶淵明怎樣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

3、前人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用得非常精妙,換成“望”字就沒有這種效果。請你說說爲什麼。

4、“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幾句詩描寫了一種怎樣的生活狀態?

5、閱讀此詩,在你的腦海裏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來。

6、陶淵明《飲酒》詩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句表現了詩人一種怎樣的心境?

7、既然“結廬在人境”爲何沒有“車馬喧”,請用詩中句子作答。

8、能否把“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改爲“望”字?爲什麼?

一、選擇。 1、A2、B3、B4、C5、B6、A

二、按要求默寫。 1、心遠 2、“心遠”或“悠然” 3、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7、心遠地自偏 8、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三、賞析。 1、遠離世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2、厭棄世俗,陶醉自然。 3、因爲“見”字生動地描繪出了作者在東籬下采菊時的悠閒,不是有意去“望”,而是無意所“見”,從而很好地表現出了詩人悠然恬靜的心境。 4、悠然(悠閒)自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狀態。 5、略。緊扣詩意,寫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6、悠閒淡遠,靜穆恬適的心境(恬靜、恬淡、愉悅、悠閒自得,陶醉於自然的心境)。 7、心遠地自偏 8、 不能。“見”表現的不是詩人對山的有意觀望,而是在採菊時山的形象無意中映入眼簾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