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語文《鄉愁》同步練習

九年級語文《鄉愁》同步練習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鄉愁》是一篇充滿人文,飽含感情的詩歌,它以獨創的意象、精巧的構思和近趨完美的形式抒發了濃郁的思鄉之情和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鮮明的時代感,具有以往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下面小編爲大家蒐集的《鄉愁》同步練習題,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九年級語文《鄉愁》同步練習

  一、基礎題

1.下面對《鄉愁》一詩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全詩以時間爲序,以感情爲線索,把對母親.妻子的愛熔鑄在對祖國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望祖國統一的殷切期望。

B.作品以時間爲序,以感情爲線索,把對祖國的愛熔鑄在對母親.妻子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望祖國統一的深切願望。

C.作品以時間爲序,以感情爲線索,把對故鄉的愛熔鑄在對母親、妻子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國懷抱的深切願望。

D.作品以時間爲序,以感情爲線索,把對母親、妻子的愛熔鑄在對故鄉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國懷抱的殷切期望。

2.簡要分析余光中的《鄉愁》中疊詞運用的表達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鞏固題

3.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什麼感情?感情基調應該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鄉愁推向頂點的是哪一節?表達了詩人怎樣的願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題

5.余光中的《鄉愁》用了哪些形象來表現其鄉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詩中用了那些巧妙的比喻?有什麼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鄉愁是……”說一句話或幾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理解:

世間最美的墳墓

(1) 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這將被後代懷着敬畏之情朝拜的莊嚴聖地,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陰裏。順着一條羊腸小道信步走去,穿過林間空地和灌木林,便到了墓冢前;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數陰庇。她的外孫女跟我講,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風中微微搖動的樹木是托爾斯泰親手栽種的。小的時候,他的哥哥尼古萊和他在他們聽保姆或村婦講過一個古老傳說時,提到親手種樹的地方會變成幸福的所在。於是他們倆就在自己莊園的某塊地栽了幾株樹苗,這個兒童遊戲不久也就忘了。托爾斯泰晚年纔想起這樁兒時往事和關於幸福的奇妙許諾,飽經憂患的老人突然從中獲到了一個新的、更美好的啓示。他當即表示願意將來埋骨於那些親手栽種的樹木之下。

(2) 後來就這樣辦了,完全按照托爾斯泰的願望;他的墳墓成了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墳墓。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的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誌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這個比誰都感到受自己的聲名所累的偉人,就像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爲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誰都可以踏進他最後的安息地,圍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柵欄是不關閉的一一保護列夫·托爾斯泰得以安息的沒有任何別的東西,惟有人們的敬意;而通常,人們卻總是懷着好奇,去破壞偉人墓地的寧靜。這裏,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閒情,並且不允許你大聲說話。風兒在俯臨這座無名者之墓的樹林間颯颯響着,和暖的陽光在墳頭嬉戲;冬天,白雪溫柔地覆蓋着這片幽暗的土地。無論你在夏天和冬天經過這兒,你都想象不到,這個小小的隆起的長方形包容着當代最偉大的人物當中的一個。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辦的大理石和奢華裝飾更扣人心絃: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一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士兵身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紀念。人們重新感到,這個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最後留下的、紀念碑式的樸素更打動人心的了。殘廢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崙的墓穴,魏瑪公侯之墓中歌德的靈寢,西敏司寺裏莎士比亞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樹林中的這個只有風兒低吟,甚至全無人語聲,莊嚴肅穆,感人至深的無名墓冢那樣能劇烈震撼每一個人內心深藏着的感情。

8.本文的記敘線索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閱讀全文後理解這座墳墓最大的特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突出這一特點的描寫分別是(寫出兩個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0.從文中找出兩個具體描寫人們懷着“敬畏”之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說這座墓是“世界上最美的墳墓”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多處用了襯托的寫法,請舉兩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開頭和結尾寫法上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拓展]

  一、閱讀《樹》,然後答題。

艾 青

一棵樹,一棵樹

彼此孤離地兀立着

風與空氣

告訴着它們的距離

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

它們的根伸長着

在看不見的深處

它們把根鬚糾纏在一起

(1940年春)

1.作者艾青,原名_____,現代著名______,他出版的第一部詩集是《________》。他的詩作運用________化的________詩體,抒發思想感情,語言樸素清新。

2.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________年春天,那時正處於抗日戰爭艱苦的相持階段,中華民族正日益走向精神的________。

3.對這首詩賞析不當的一項是( )

A.《樹》的開頭“一棵樹,一棵樹”,採用反覆的手法,着意強調和突現一棵棵“樹”的形象。

B.“彼此孤離地兀立着”反映了中華民族遭受凌辱的精神受到扭曲的現象。

C.詩的第二段,由“彼此孤離地兀立着”的形象,進行相反聯想,慧眼獨具,“在看不見的深處”,看到“它們把根鬚糾纏在一起”。

D.“根鬚糾纏在一起”象徵中華民族正在團結並凝聚成堅強的力量。

E.這首詩採用的是“比”的手法,是把具體的人和物相比。

4.對這首詩的藝術特色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託物抒情的詩,詩歌以點帶面,小中見大,在冷靜的客觀描述之中,寄寓了豐富的思想內容。

B.這首詩運用象徵手法,用樹的生存景觀象徵了當時的社會景觀,兩種景觀相通的紐帶是表面上孤離兀立,實質上團結一致。

C.“風與空氣/告訴着它們的距離”運用擬人的手法,把一種看不見.摸不着的關係寫得生動可感,而且人格化。

D.全詩用具體可感的形象,表現極豐富的生活內容和思想感情,給人以多方位.多層次的啓示,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

  二、閱讀詩歌《新月》,完成習題。

新月

何其芳

新月彎彎

像一條小船。

我乘船歸去,

越過萬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鄉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麼?

我在你夢中靠岸。

5.詩中寫到的“我乘船歸去”,“花香。夜暖”;是詩人的現實經歷還是詩人的想像之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睡着了麼?”這裏的“你”實指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這首詩抒寫的是什麼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寫出這首詩中押韻的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理解:

冬日香山

(1)要不是有公務,誰會在這天寒地凍的時節來香山呢?可話又說回來,要不是恰在這時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2)開三天會,就住在公園內的別墅裏。偌大個公園爲我們獨享,也是一種滿足。早晨一爬起來我便去逛山。這裏我春天時來過,是花的世界;夏天時來過,是濃陰的世界;秋天來過,是紅葉的世界。而這三季都遊客滿山,說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裝,南腔北調的話音,隨處拋撒的果皮、罐頭盒,手提錄音機裏的迪斯科音樂,這一切將山路林間都塞滿了。現在可好,無花,無葉,無紅,無綠,更沒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個清淨的世界。

(3)過去來時,路邊是夾道的丁香,厚綠的圓形葉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現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勁枝,頭上挑着些已彈去種籽的空殼。過去來時,山坡上是些層層片片的灌木,撲閃着自己霜紅的葉片,如一團團的火苗,在秋風中翻騰;現在遠望灰濛濛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幾乎融在一起,很難覓到它的音容。過去來時,林間樹下是寸厚的綠草,絨絨地由山腳鋪到山頂;現在它們或枯萎在石縫間,或被風掃卷着聚纏在樹根下。如果說秋是水落石出,冬則是草木去而山石顯了。在山下望山頂的鬼見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歷歷在目,連路邊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來眼前,過去從未相見似的。可以想見,當秋氣初收,冬雪欲降之時,這山感到三季的重負將去,便迎着寒風闊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軟葉;又將山門一閉,推出那些沒完沒了的閒客;然後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視大千,靜靜地享受安寧。我現在就正步入這個虛靜世界。蘇武在夜深人靜時去遊承天寺,感覺到寺之明靜如處積水之中,我今天冬日遊香山,神清氣朗如在真空。

(4)與春夏相比,這山上不變的是松柏。一出別墅的後門就有十幾株兩抱之粗的蒼松直通天宇。樹幹粗粗壯壯,溜光挺直,直到樹梢盡頭才伸出幾根道勁的枝,枝上掛着束束松針,該怎樣綠還是怎樣綠。樹皮在寒風中成紫紅色,像壯漢的臉。這時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間卻寂然不動了,我徘徊於樹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看這紅日綠鬆,心中澄清安閒如在涅磐,覺得胸若虛谷,頭懸明鏡,人山一體,此時我只感到山的巍峨與鬆的偉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這兩樣了。蒼松之外,還有一些鬆,栽在路旁,冒出油綠的針葉,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節。與鬆作伴的還有柏樹與翠竹。柏樹或矗立路旁,或伸出於石巖,森森然,與鬆呼應。翠竹則在房檐下山腳旁,挺着秀氣的枝,伸出綠綠的葉,遠遠地作一些鋪墊。你看他們身下那些形容萎縮的衰草敗枝,你看他們頭上’的紅日藍天,你看那被山風打掃得乾乾淨淨的石板路,你就會明白松樹的驕傲。他不因風寒而籠袖縮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慚。我奇怪人們的好奇心那麼強,可怎麼沒有想到在秋斂冬凝之後再來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5)當我登上山頂時回望遠處煙靄茫茫,亭臺隱隱,腳下山石奔突,松柏連理,無花無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圖。焦墨筆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飾只留本質。你看這山,她藉着季節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楓樹的火紅,還有遊客的捧場。只留下這長青的松柏來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闃然無人。我邊走邊想,比較着幾次來香山的收穫。春天來時我看她的嫵媚,夏天來時我看她的豐腴,秋天來時我看她的綽約,冬天來時卻有幸窺見她的骨氣。她在回顧與思考之後,毅然收起了那些過眼繁花,只留下這鋒鋒硬骨與浩浩正氣,靠着這骨氣,她會爭得來年更好的花,更好的葉,和永遠的香氣。

(6)香山,這個神清氣朗的冬日。

9.整體感知全文,說一說春天、夏天、秋天的香山各有怎樣的特點,再用一句話說出它們共同的特點。(均用原文語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3)段在表達方式上採用______在修辭上主要採用 _______主要寫出了___________

11.第(4)段寫到:“你就會明白松樹的驕傲”,“驕傲”在這裏是什麼意思?聯繫上下文,你認爲松樹爲什麼而驕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冬季香山有着怎樣的性格,這一性格是由什麼體現出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100個左右的文字描寫一景物,要寫出其某一方面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鄉愁

[同步練習]

1.A “小”愛應熔鑄在“大”愛之中,且“故鄉”一詞內涵太窄。

2.“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四個形容詞疊詞,以一種輕描和淡寫,使鄉愁濃縮於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之上,反襯出濃烈的思鄉情緒。

3.抒發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感情基調應該憂鬱深沉。

4.最後一節,表達了詩人希望祖國早日和平同一的願望。

5.鄉愁本是難以捉摸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具體的形象來表現,結果就會留於平庸和空泛。但我們發現余光中的鄉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具體的形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既單純又豐富,誘發了讀者多方面的聯想。

6.詩人用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四個既單純又內涵豐富的形象,來比喻小時侯.長大後.後來和現在四個時段和空間的鄉愁。將鄉愁詮釋爲親情.愛情和思家愛國之情:感情又單而濃,主題又淺入深,在一詠三嘆之中將鄉愁渲染的異常濃烈。另外,這四組藉助同一結構形式,反覆陳說分離之苦,其中“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頭(裏)”的四次重複,加之四節中的“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同一位置上的疊詞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功底,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7.

鄉愁是一杯濃濃的酒;

鄉愁是一輪圓圓的月;

鄉愁是故鄉那灣永遠流淌的小溪;

鄉愁是那根在靈魂深處流動的血管;

鄉愁是遠走時父親久久的佇望;

鄉愁是別離時媽媽不斷的揮手;

鄉愁是雕刻在記憶中的古老童話;

鄉愁是人一輩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

8.墳墓

9.樸素(1)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2)沒有葉‘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誌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3)保護列夫·托爾斯泰得以安息的沒有任何別的東西。(4)這裏的樸素禁錮住任何——種觀賞的閒情。

10.(1)保護托爾斯泰安息的沒有任何別的東西,惟有人們的敬意。(2)這裏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閒情,並且不允許你大聲說話。(3)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士兵身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紀念。

11.墓中人是一個舉世皆知的偉大的人,但埋法普通,墳冢樸素,足見其人格之偉大,所以說它是世界上最美的墳墓。

12. (1)用墳冢的樸素襯托墓中人的人格之偉大。(2)用人們的敬畏之情襯托墓中人的精神之偉大。(3)用拿破崙、歌德、莎士比亞的各具風格的墳墓襯托托爾斯泰墳墓的樸素。

13.前後照應,都運用了議論兼抒情的表達方式。

[延伸拓展]

1.蔣海澄 詩人 《大堰河》 散文 自由

2.1940 覺醒

3.E

4.D

5.想像之事

6.故鄉

7.遊子的思鄉之情

8.船、山、天、岸

9.春天是鮮花的世界,她是嫵媚的;夏天是濃陰的世界,她是豐腴的;秋天是紅葉的世界,她是淖約的。這三季都遊客滿山,說到底是人的世界。

10.描寫 對比 擬人 香山冬日的特點

11.自豪,雖在冬季但它該怎麼綠還怎麼綠,不因風寒而籠袖縮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慚。

12.有錚錚鐵骨與浩浩正氣的性格。由山的巍峨、鬆的傲岸體現出來的。

13.提示,可寫草、花、天空、大地……在描寫中揭示其特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