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15篇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15篇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1

一、溫故知新

1.朗讀兩個句子,想一想:這兩個句子分別給了我們什麼樣的感受?你是怎樣體會出來的?(第一句,描繪了一幅動物變遷、植物榮枯的自然現象;第二句寫出了高山榕給天地增亮麗、爲山水添姿彩的壯美。關鍵是引導學生談感受,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2.回憶以前學過的課文,從中找出這樣的句子,再讀一讀。加深對排比句的認識與理解。

二、詞語拾趣

1.讀第一組詞語,說說你從中發現了什麼。

2.想一想第二、三、四組應該填上怎樣的詞語,填出來。

3.小組內討論交流。

4.全班分小組進行詞語接龍比賽。

比賽分兩種:第一種是完成書上的填空練習。

第二種是拓展練習,先由教師出一個詞語,一組一組接下去,接不上的組退出比賽,接到最後者獲勝。

三、互動平臺

1.分角色朗讀對話,說說你讀懂了些什麼。

2.回憶本組課文,說說你從中明白了些什麼道理。

3.小組交流,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應該怎樣去領悟文章蘊含的深刻道理?在寫作時要注意些什麼?

4.全班交流。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談感受,說方法。

四、口語交際

1.資料展示:日常生活中人們在不經意間的浪費行爲,可以是圖像資料,也可以是蒐集調查的數據資料,等等。

2.小組交流:你發現人們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行爲?這些行爲造成了哪些損失?你覺得應該怎樣幫助他們?我們應該如何做到節約?你準備如何從身邊小事做起?

3.全班交流:就以上問題通過小形式彙報。

五、習作百花園

1.回憶本組課文,說說哪篇課文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中你體會到了些什麼。你覺得文章哪些寫作方法值得學習?

2.提出本次寫作要求。

3.學生討論交流:你最珍愛的東西是什麼?你爲什麼珍愛它?你是怎麼珍愛它的?

4.學生總結交流收穫,深入思考後擬題寫作。

5.學生寫作時,教師巡視,瞭解學生寫作情況。

6.習作交流,指導修改。

對學生習作可以採用自評、他評與教師評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幫助學生汲取多方面的意見,修改自己的文章,使之更有文采,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與修改的能力。

對學生習作的評價重點放在對話與交流上,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要看到學生的進步,發現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鼓勵,以調動學生寫作表達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六、自主閱讀園地

1.快速閱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再讀短文,一邊讀,一邊勾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並在旁邊把你的感受寫出來,然後在小組內交流。

3.全班彙報讀書感受。

思考:內心的力量指的是什麼?

4.選擇你喜歡的段落仔細品讀,並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些什麼。

5.聯繫生活談感受,說說你怎樣理解內心的頑強是不可戰勝的力量,從生活中舉例說明。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會寫生字“遮”,理解詩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3、體會夏季西湖疾雨急來急去的特點,感受詩人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1、朗讀背誦本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2、會描述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簡介詩人。

1、師;同學們喜歡古詩嗎,誰願意背首詩給大家欣賞欣賞。(學生舉手自由背誦)

2、師生同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引出新課。

3、今天,我們來學習蘇軾的另一首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板書課題和詩人,學生齊讀)

4、誰能給大夥兒介紹一下蘇軾(學生自由發言)

5、(課件出示)教師簡介蘇軾

二、初讀指導,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律

1、誰來把題目讀一讀,你從詩題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時間、地點),“醉書”是什麼意思?本詩是不是詩人喝醉酒時寫下的呢?我們理解了全詩就會知道了。下面就讓我們來認真讀讀這首詩吧。要求:邊讀邊畫出詩的節奏。

2、學生自由讀詩,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朗讀。

4、教師範讀,指導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律(畫出詩的節奏)

5、學生再練習朗讀。

6、學生齊讀本詩。

7、學習生字“遮”,並指導書寫。

三、再讀詩歌,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的意境。

1、學生默讀全詩,理解詩句意思,想想從中你感受到了怎樣的畫面?(課件出示部分詞語解釋)

2、同位交流詩句的意思以及看到的畫面。

3、指名班級彙報,(課件出示)教師講解全詩描繪的畫面。

4、提問:詩中作者主要寫了哪些景物?

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雲雨風水

山船地樓

雨大而急

5、學生再讀詩句,思考:這裏的雲怎樣?這裏的雨怎樣?這裏的風怎樣?這裏的水怎樣?學生想好後同位交流,再班級彙報。

6、詩人描繪的雨又大又急,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生答:滂沱大雨、大雨如注、狂風暴雨、暴風驟雨……)(鼓掌表揚)

四、總結全詩,體會情感。

1、教師誦讀全詩,學生閉眼傾聽,感受詩境。

2、提問:題目《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開始我們就說了“醉書”的意思,本詩是不是詩人喝醉酒情況下寫的呢?(生答;不是)

3、你從全詩中體會到詩人怎樣的心情?

指名回答:高興、喜悅、激動、心曠神怡……

4、教師小結;是啊,面對雲翻、雨瀉、雲卷、天晴這一急來急去的美景,詩人心中感慨萬千,他把所有的感受濃縮成一個字,那就是……生齊答--“醉”。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體會詩人的“醉”吧。(學生再自由讀詩)

5、指名有感情朗讀,會背誦的就背誦。

五、(課件出示)佈置作業:

1、背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課外蒐集並誦讀蘇軾詩詞

板書設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雲雨風水

山船地樓

雨大而急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白石老人應該屬於鄉土畫家”的含義,學習他熱愛家鄉、熱愛自己的土地、熱愛生活的藝術情操。

2、積累文章中優秀的語言範式,並嘗試運用

重點難點:

學習作者的語言特點,並嘗試運用。

教學策略:

圈劃、比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跟大家一起完成一個練習:請看投影

練習:在括號內填入合適的量詞,填不上的可以空着。

一( )荷花,一( )芋(yù)葉,一( )蜻蜓,

一( )小雞,(填入一個表示很多小雞在自己的房子裏的量詞)

二、初讀,清字詞

1、填完了,大家就做好。今天老師跟大家一起學一篇課文。叫《鄉土畫家》。(板書課題)下面大家自己大聲朗讀課文,圈出你不認識、叫不準的字,一會小組內交流。

2、下面你可以請教你的組內同學,把你不認識的,叫不準的字交流一下,如果還叫不準,可以請教字典。

3、把你圈出的字大聲朗讀幾遍。

三、細讀、品鄉土、習語言。

1、好,下面請大家跟老師一起讀課題。文章的題目是鄉土畫家,你認爲白石老人是一位鄉土畫家嗎?這次大家默讀課文,劃出你認爲能表現出白石老人確實是一位鄉土畫家的語句。

2、彙報

預設的語句

第一處:老人始終把他的藝術生命植根於這塊土地,因此他的作品有濃厚的鄉土氣息:他所畫的題材,無論是一枝荷花,一株芋(yù)葉,一窠(kē)小雞,一隻蜻蜓,都是一個炎黃子孫在自己鄉土中的生活感受。

說說爲什麼這個地方表現出了白石老人是個鄉土畫家。

咱們看一看你填的跟作者黃苗子寫的是不是一樣。你們想知道老師是怎麼填的嗎?出示一朵荷花,一枚芋葉,一隻蜻蜓,一窩小雞。

你參考一下你的答案,我的答案,還有作者的答案,你覺得哪個空填入哪個詞更合適,說說你的理由。

反正我是覺得我填的挺對的,你像第二個一般都說一枚樹葉,所以我認爲芋葉也應該用一枚。第三個我感覺“窠”應該是樹上的鳥的家,地上的小雞的家還是用一窩比較好。

現在大家可能都說不清,沒關係,這個就作爲一項家庭作業,咱們回去查一查資料、詞典,注意查一下作者填的那個量詞的含義,還有跟量詞搭配的事物的含義或圖片,尤其是咱們北方的同學沒有看見過芋葉,你看一看芋葉是什麼樣子的。然後你寫一個用哪個詞合適的理由說明。咱們明天在課堂上交流。看誰寫得理由充分,值得信服!

3、第二處:籃子裏四條絲瓜是剛從棚上摘下來的,還帶着瓜花和藤蔓;小魚也是才從河溝裏撈起來的,大小不一,而且有幾條還是活蹦亂跳的。

咱們在讀一讀,你感覺一下這絲瓜、這小魚讓你感覺是什麼樣的?(新鮮)

這新鮮城裏的市場上會有嗎?只有哪裏有,所以作者說你說說作者懂得,體會的是什麼味!(板書:鄉土味)好咱們再一起讀一下這富有鄉土味道的絲瓜和小魚。

那你知道作者的畫作爲什麼會有如此濃厚的鄉土氣息嗎?

這也正是課文的第九自然段要說的,咱們齊讀一下。如果說他的畫作具有濃濃的鄉土味的話,那麼白石老人對農村的這種情懷我們也可以概括爲板書“鄉土情”這種鄉土情的具體含義就是再讀。

4、第三處:他是個鄉下人,有他對鄉土風物深切的愛戀。他看慣了院子裏的小雞、溪流裏的魚蝦、樹上跳躍着的松鼠、繞着花飛的蝴蝶、點水的蜻蜓、草間的蚱(zhà)蜢(měng)、河邊的青蛙。

咱們觀察一下這些語句有什麼共同特點呢?

下面老師要求大家把這幾個方位加事物的短語背下來,大家能做到嗎?

老師想啊,他看慣的農村的東西還會很多,可是還會有什麼呢?大家開動你們的小腦袋瓜兒,拿出筆來按照這種地點加事物的形式寫一寫,最少寫三個,最多寫五個。你可以不變地點變事物,也可以不變事物變地點,如果你兩個都會變,那就更了不得了。咱們一起來試一試!

來,把你寫的加入到課文中給大家讀一讀。(注意評價)

5、第五處:他要通過紙筆,把這些可愛的生命,活潑生動地永久記錄下來。因此,小雞的天真姿態、蝦的透明外殼和有生命力的須爪、牽牛花爲了生存向太陽光掙扎的挺勁,都誘使他花費許多精力去觀察、揣(chuǎi)摩。

咱們有了上一次的經歷,咱們再來觀察這些話,看看他們有什麼共同特點?是什麼加什麼?

那我就在想啊,爲什麼作者非得這樣說呢?他怎麼不這樣說呢?出示:“有天真姿態的小雞、有透明外殼和生命力須爪的小蝦,爲了生存向太陽光掙扎的牽牛花,都誘使他花費許多精力去觀察、揣(chuǎi)摩。”

同學們,爲什麼呢?你們再前後讀一讀,看能不能發現什麼?

哦,你們說的真有道理,看來這個順序也不是隨便可以調換位置的,咱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得仔細研究一下這個呀!既然寫得這麼好,咱們再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白石老人啊,都能抓住動植物的性格、內在生命和靈魂,怪不得白石老人在《自傳稿》中說來,咱們讀一下。:“爲萬蟲寫照,爲百鳥傳神。只有天上之龍,從未得見,吾不能畫也。”

那我就覺得這個好像比咱們上一個更有挑戰性,我覺得你們好像不能寫得向上一個那樣好,不知道我想的對不對,你們能用事實告訴老師嗎?

白石老人真的了不起啊!你覺得白石老人爲什麼能做到這個呢,咱們再讀第九自然段。

四、交流,悟啓示

你說說要想能向白石老人一樣“爲萬蟲寫照,爲百鳥傳神”得需要什麼?

是啊,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向白石老人一樣對生活有誠摯的愛,那你們也能在某一個行業演繹自己的精彩。

五、拓展

在畫界,還有一個人很厲害,他叫徐悲鴻,老師最欣賞他畫的《八駿圖》,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查查他的資料,欣賞一下他的畫作。下課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4

教材分析:

《手指》是六年級下冊第一組“人生感悟”專題中的一篇自讀課文。本組教材教學要求:既要引導學生準確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感悟,又要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中蘊含的道理,獲得人生的啓發。

本文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瞭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設計理念:

本設計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按照“感知--感受--感悟”這一認識事物的規律,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重在學生自主閱讀,教師適當點撥。讓學生逐步學會“略讀方法,提高略讀能力,擴大閱讀面。從而培養學生寫“所見、聞所、所思、所感”作文。

教學目標:

1.藉助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詞。讀讀記記“瘙癢、窈窕、_物、堂皇、緲小、附庸、養尊處優”等詞語。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瞭解五根手指的各自特點,瞭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清楚瞭解五指各自的特點,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

教學難點:

領悟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聯繫實際,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給你們出一個謎語:“五個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長短不齊。”你們猜這是什麼?對,就是手指。

2.談話:同學們,我們人人都有一雙手,手上長着十個手指(伸出兩隻手),時時看到,常常用到。可你去仔細想過他們嗎?是不是對他們的存在感到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啓示。比如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板書:5_手指

3.簡介作者:豐子愷(出示課件)

豐子愷(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他的文章風格雍容恬靜,漫畫多以兒童作爲題材,幽默風趣,反映社會現象。 他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爲好友。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過渡:那麼文章圍繞手指主要寫了什麼?豐子愷先生筆下五個手指各有什麼長與短?請大家自己去讀一讀課文,找一找答案。

1.學生自讀。(出示課件)提出自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彙報自讀效果,討論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讀準“瘙癢、窈窕、_物、堂皇、渺小、附庸、養尊處優”等詞語,不理解的詞語提出討論。(本文語言淺顯樸素,較容易理解。)

(2)指名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出示課件。課文主要內容: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_ __,然後分別具體寫__ _,最後總結寫 _ __ 。

(板書: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三、細讀課文,瞭解特點,感受內涵。

過渡:文章主要寫了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具姿態,各有長短,那麼他們各自都有哪些長處和短處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找出相關句子,並作出記號。

1.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找句子,理解。

(1)找出寫各手指長處的句子,讀一讀,理解。

重點體會表現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特點句子:a抓住“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等詞語。b體會“排比”的修辭手法在這裏起的作用。c感情朗讀。

其餘句子略加點撥。

(2)找出寫各手指短處的句子,讀一讀,理解,師簡單點撥。

完成表格

手指名稱優 點缺 點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無名指

小 指

2.議一議

(1)你喜歡其中那個手指頭?爲什麼?那麼讓你只保留這個,其他不要怎麼樣?爲什麼?

(2)從這裏你體會到什麼?你現在還認爲你說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嗎?

(3)豐子愷先生是怎樣理解五根手指之間關係的?從哪裏知道的?(最後一句--手指的全體,同人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板書:團結一致,根根有用,根根有力。

(這裏可以相機引導學生髮現文章結構--總分總)

四、品讀課文,昇華感悟,遷移運用。

1.在讀最後一段,昇華內涵。

(1) 你能說出幾個關於“團結就是力量”名言警句。

(2) 團結爲什麼能使力量變大?(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充分發揮各人的作用,凝聚成一股合力;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等。

(3) 手指需要團結合作,才能揚長避短,發揮效果,從而幫助主人完成各項任務;那麼,自然界、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很多,你能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嗎?

a. 做飯時需要油、鹽、醬、醋……他們各有各的品味。

b.班級大掃除的分工,掃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各有各的分工。

C同學們當中也各有各的優缺點……

2.(課件出示)“閱讀鏈接”的小詩《手》,自讀感悟。

五、作業

小練筆。(任選一篇)

1.大家還記得五官爭功的故事吧,下面就根據我們所學內容,以《五指爭功》爲題,編寫課本劇或小故事。

2.想想身邊有哪些事物讓你有所感觸,有所啓發,學習本課寫法寫一寫,以平凡的人或事爲對象,寫一篇有自己感悟的短文。

板書設計:

手指

各有所能 根根有用

團結一致

各有所短 根根有力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理解名言“我的採蜜集”,朗誦背誦《在平原,吆喝一聲很快樂》。

2、口語交際“不同的“鏡子”,不同的我”,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3、習作語句通順,內容具體,感情真摯。

過程與方法:

1、聯繫生活實際,自主交流各自對名言的理解。

2、在朗讀、想象中感悟詩歌意境。

3、在敞開心扉的開放式的交流中發展語言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告訴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通過反覆誦讀詩歌使學生心靈得到自由與解放,感受到自然的美、樸素的美、真實的美。體會作者對家鄉的熱愛。

3.引導學生虛心、冷靜地聽取來自個方面的聲音,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來正確、全面地瞭解自我,從而進一步完善自我。

4、小筆頭意在讓學生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真正讓學生感受到的樂趣。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我的採蜜集”

1、學生自瀆。

2、指生朗讀。

3、藉助工具書或者結合語境理解個別詞語意思,例如“自慚形穢”“妄自菲薄”。

4、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談談個人的理解。

5、交流蒐集到的名人名言或者自己創作的關於激勵自己或他人的話。

6、摘抄在小本本上。

二、讀讀背背

1、教師介紹作者概況以及他的創作風格。

2、指導學生朗讀詩歌《在平原,吆喝一聲很快樂》。

3、在朗讀的過程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感覺?(多媒體出示青紗帳、田野錄像,創造意境)

(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暢談感受。)

5、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6、幻燈片出示姚振函的《鄉村小學》和《扁豆角》,朗讀。

三、口語交際

1、導入: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實際上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和了解,二是他人對自己的認識和。在聽取別人對自己的時,有時會出現他人與自己的看法不一致的情況,這是也許你會產生不愉快的感覺。此時,你必須冷靜思考他人的看法是否準確,如果你能認真對待別人對你的,你就能更全面、更正確地認識自我、瞭解自我、及時調整自我,那麼今後的進步就會更大。

2、小組交流:全方位地向大家介紹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包括個人的性格、脾氣、愛好、優缺點等。組員進行。

3、全班交流:請典型同學發言,班內其他同學和老師對他進行。

4、思考表達:

當你發現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與父母、老師、同學及其他熟悉自己的人看法不一致時,你有什麼想法?你現在能全面認識自己嗎?

學生冷靜思考,組織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認識。

第二課時

“我的小筆頭”

(一)創設情境,激發表達慾望

播放《小小少年》,讓學生感同身受,使學生不自覺地回憶起生活中的點滴煩惱,激起表達的慾望。

(二)漫談生活中的“苦”和“樂”。

1、小組交流,走進成長中的苦惱,彼此“支招兒”。瞭解學生在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煩惱,引導學生說具體

2、集體交流,互相支招,化解苦惱。

(1)學生將在小組交流中解決不了的煩惱呈現出來,發揮羣體的智慧,解決問題。

(2)教師追問:“你怎麼想的”,“說說你的真實感受”,“聯繫你的生活體驗”。

3、敞開心扉,分享快樂。

鼓勵學生把自己在生活中成功的經驗和做法介紹,把自己的成功之作與。(在學生分享快樂時,教師關注學生對快樂的理解和快樂的緣由,對快樂的意義加以引導。)

(三)我手寫我心

構思醞釀,自由,鼓勵學生寫己的真實感受。

(四)集體評議,分享提高

1、小組交流作品,評選出本組的最佳習作。

2、小組推薦或自己舉薦集體賞析、評議學生作品。

3、教師針對本次習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加以指導。

(五)修改習作

結合評議、賞析過程中得到的方法,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然後小組互評互改。

姚振函簡介

振函(1940—),河北棗強人。當代鄉土詩人,作家協會會員。現任河北作協第四屆主席團名譽委員。主要詩集有《我唱我的主題歌》《土地和陽光》《感覺平原》《時間擦痕》等。著有詩集《土地和陽光》、《我唱我的主題歌》等。

鄉村小學

青磚紅瓦的校舍

陽光照着低矮的牆頭

從教室後窗外面傳來

爺爺和二叔說話的聲音

那是他們在地裏種棉花

院牆外的一棵老榆樹上

榆錢已按時長出來了

去年的鳥巢被風吹得有點歪斜

這些都作爲一種景色

被多次寫入

和中

師範畢業的老師

本是村裏的原住居民

她第一次夾着備課本走進教師

有兩個學生不喊她老師

而喊她姑姑

放學了

學校的鐘聲告訴村莊

村莊的炊煙呼應着學校

背書包的學生蹦跳着回家

可愛的小狗在家門口等候,翹望

扁豆角

一棵棵扁豆角總是自鳴得意

傻乎乎地生長

別看它只佔據農家的

一個角落

真的,農民一點也不把它當事

他們日夜忙活

沒有工夫

看它一眼

扁豆角不計較這些

一代一代

它已習慣了被冷落

等到秋天已過去,大地蕭索

農民從地裏回到家中

正趕上扁豆角的盛產期

他坐在當院裏安閒地吸菸

悠然四顧

眼睛這才亮了一下

哦,扁豆角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2-6小節,完成有關的作業。

2、體會文中一些用詞較精彩的語句。

3、理解“新的跨越”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新的跨越”的含義,體會文中一些用詞較精彩的語句。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本文的生字詞並知道了這則消息的主要內容。請一位學生說說本則消息的主要內容。

2、讀一則消息的方法是什麼?(先讀標題,再讀開頭,最後想這則消息的作用。)

二、學習2-3小節。

1、那麼作者是怎樣把這則消息向大家敘述的呢?請學生輕聲讀2-6小節,想想火箭把衛星送上天,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你從哪些詞中可以體會出來?

2、反饋之後,板書:清晨、6時30分、7時正、20分鐘後

3、讓學生讀讀2-3小節,想想這兩節介紹了火箭的什麼?(外形)

4、你覺得文中哪些詞句描寫火箭的外形寫得非常好?爲什麼?請學生討論。

5、反饋:

1)一座摩天大樓似的發射塔塔架的活動部分,沿着四條鐵軌,緩緩向西移動。

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突出了什麼?

2)矗立在發射架的環抱中。矗立是什麼意思?寫出了什麼?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你讀之後有什麼感覺。

3)箭體的底部,四個兩米多粗的助推器像神話中的巨人,隨時準備一躍沖天。

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把什麼比作了什麼,助推器與神話中的巨人有什麼地方相似?瞭解助推器的作用:推動火箭起飛上天。從而體會這個比喻句的兩個事物的相似點。再讓學生找一找這句話中的哪些詞語還體現了火箭的威武、雄偉。(四個兩米多粗、一躍沖天),並請學生談談體會。

6、請學生感情朗讀,讀出火箭威武雄偉的樣子。

三、學習4-6小節

1、自讀課文4-6小節,填寫火箭發射過程的表格。

時間衛星發射過程

6時30分準備起飛

7時正點火、起飛

7時44分衝出、直刺、飛向

11分鐘後星箭分離

20分鐘後進入預定軌道

2、體會描寫比較精彩的語句。

1)山谷裏亮起一道閃電,滾來一陣雷鳴。

與“山谷裏亮起一道光芒,傳來一陣巨響”比較。

你認爲哪句好,好在哪裏?(文中寫出了火箭上天時,發出的光芒很亮,點火時聲音很響)這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要求學生說出把什麼比作了什麼?

有感情地朗讀。讀後說說這句話給你的感覺怎樣?威力巨大

2)44秒鐘後,火箭衝出翻騰的煙霧,直刺霞光滿天的蒼穹,飛向東南天際。

這句話中哪些詞用得特別好,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寫出了什麼?(火箭發射的速度極快)

這句話中的“衝出、直刺、飛向”能換嗎?爲什麼?

感情朗讀這句話,給你的感覺是什麼?(準確無誤,威力巨大)

3)20分鐘後,傳來澳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的喜訊。其的“準確”能換成“正確”嗎?

準確比正確更爲精確。突出火箭發射很準確無誤,安全可靠,我國的航天技術比較發達。

有感情地讀一讀。

3、齊讀4-6小節,共同歸納出火箭的特點。(威力巨大,準確無誤)

四、作業

1、完成作業本第四、五題。

2、從近日的報紙上抄錄一則國內外的重大消息。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7

學習目標

1.通過口語交際,進一步感受人類的生存與周圍環境休慼相關、密不可分,知道應該投身環保,關愛家園。

2.結合身邊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問題。

3.通過口語交際,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樂於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關於全球生態環境狀況的數字和我國生態環境狀況的數字,以及今年重慶地區旱災情況統計數字。

學生:準備自己收集到的關於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破壞家園的不良行爲。

教學過程

揭題導入

這一組,我們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大瀑布的葬禮》《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課文,快速瀏覽,說說你的感受。(可針對一課,也可針對整個單元談感受)

小結:課文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人類生存與周圍環境休慼相關、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資源,關愛家園,不能隨意浪費資源,破壞環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如何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問題。

[評:喚起學生對單元課文的整體回憶,進一步感受人類的生存與周圍環境的密切關係]

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1.自讀“口語交際?習作四的學習提示,整體瞭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和內容分別是什麼。

2.師生共同確定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和內容:“爲什麼要珍惜資源”和“怎樣珍惜資源”。

[評:通過閱讀學習提示,明確口語交際的要求,學生的審題能力得到了提高。]

組內交流討論(一):“爲什麼要珍惜資源”

1.學生按要求進行準備。可以結合本組教材的內容進行交流,也可以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

2.進行組內交流。

3.示範帶動,交流評價

⑴每一組推薦一名學生向全班彙報。

⑵將學生收集的資源有限資料用展示臺展示交流。

⑶評議。對向全班交流的同學進行補充、提問等,開展對話,說說聽後的感受。

⑷教師出示收集的關於全球生態環境狀況和我國生態環境狀況的幾個數字:

見資料。(略)

⑸開展看後感受交流。

[評:合作學習,資源共享,更多的學生參與交流。學生根據表達需要對資料進行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組內交流討論(二):“怎樣珍惜資源”

1.學生展開積極討論,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

2.注意發言規範,集思廣益達成一致意見。

3.全班交流,評比“環保精點子”

⑴每一組推薦一名學生向全班彙報。

⑵將學生收集的“環保從我做起”精點子進行梳理。

①節約每一張紙。

②在需要傳達問候和祝福時,儘量不使用紙製的賀卡。

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節約每一滴水,保護長江水資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覺抵制白色污染。

……

4.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對照討論意見說說還有哪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評:“精點子”的評比,着眼現實,對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有積極的意義。]

課外延伸

請留心觀察自己周圍的生活狀況,對於鋪張浪費、隨意破壞的行爲該如何制止?

[評:引導學生走向生活,將環境保護的大主題,落實到日常行爲的小細節中。]

[總評: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和身邊的事例,討論交流如何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問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課外資料的補充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每一次的練習都有較明確的要求,也有利於讓學生的口語表達更規範。]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要求:

1、瀏覽課文,快速瞭解課文內容,體會小標題在課文中的作用。

2、在課文能容得啓發下,暢想未來的交通工具。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瞭解“海底”列車、“地下“飛機、”“公交”飛碟、“飛行”汽車這四種未來的交通工具,想象我們未來的出行方式。

2、瞭解課文內容,體會小標題在課文中的作用。

3、感悟科學對我們生活的改變。

難點:

瞭解文中涉及到的一些說明方法。

教學課時:

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現在出行都有哪些交通工具?”

學生回答:自行車、摩托車、公交車、火車、飛機、輪船、(板書)

大家考慮過未來的出行方式嗎?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未來我們怎樣出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快速閱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找出未來人們的出行方式。

(1)自學生字、詞語。注意“棲”字的讀音。

(2)說說人們未來的出行方式給我們怎樣的感覺?

三、自學討論

閱讀課文,看看自己最喜歡那種出行方式,想一想,課文介紹了這種出行方式的哪些情況。

學生交流,總結每一種交通工具給出行帶來的便利之處。

1、“海底”列車:橫跨美、亞、歐大陸,方便快捷。

2、“地下”飛機:不受氣候影響、安全可靠、機場隨處可見、環保。

3、“公交”飛碟:容量大、速度高、適用性廣。

4、“飛行”汽車:垂直升降、駕駛簡單、定位準確。

四、交流

討論未來交通工具的優越性,說說自己的感想。

五、拓展延伸

科學家暢想出他們心中未來出行的方式,讓我們感到很新奇,也感到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改變。我們也展開我們豐富的想象,暢想我們心中未來的出行方式。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六、小結

“海底”列車、“地下”飛機、“公交”飛碟、“飛行”汽車、讓我們看到了科技讓我們的出行變得越來越方便。希望大家好好學習知識,長大了把我們的想象變成現實。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犀、黛、沼”等字、正確書寫10個生字。

能力:引導學生品味文章對大自然之美的細緻描繪。在反覆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描寫方法。

情感: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和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使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陶冶。

教學重難點:

1.品味文章細膩的語言,想象文章所描繪的美麗景象。

2.學習作者對景物細緻觀察與生動描寫的方法。

教具準備:

自然美景圖片。

教學方法:

朗讀法。學生自主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尋美興趣

學生展示蒐集的自然美景的圖片。

師:今天,讓我們隨着作家宗白華去體會不同時期他對大自然的種種感受。

二、初讀課文,初建對大自然美景的印象

1.讓學生讀通順、讀流利,並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有些比較長的句子,要多讀一讀,斷句要合理,教師適當指導。

3.想一想:作者不同時期描寫的自然美景在你腦海裏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深入精讀,尋訪作者筆下雲、風、山、湖之美

1.在作者小時候、少年時、青年時究竟以什麼自然風景吸引了作者?你從中哪些詞或哪些句子體會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讀一讀,品一品。

2.找出相關語句後,即可引導學生練習上下文,邊讀邊談邊想。

(1)先請學生讀,緊扣關鍵詞語,然後談感受。

(2)在把感受帶到課文深入地朗讀,讀出讚美之情。

四、再讀全文,頌大自然之美

1.帶着賞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朗讀全文。

2.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對作者對這些美景所引發的感受和怎樣的想象。

五、積累內化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文章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

2.在筆記本上摘錄文章中最能吸引你想象的句子。

六、遷移練習

1.識字寫字。

2.讀句子,體會引號的作用(小黑板出示)。

3.在括號裏填寫恰當的詞句,體會這些詞語運用的妙處。

我喜歡一個人坐在水邊石頭上看天上白雲的變幻,心裏浮動着幼稚的( )。天上的流雲,一會變成( ),一會變成( )。有一天我根據雲的各種境界,分出( )雲、( )雲、( )雲( )雲,等等,真想做一個“雲譜”﹗

七、實踐活動

1.課文文字優美,配上合適的音樂嘗試配樂朗誦。

2.課外再蒐集一些描寫自然美景的優美句段。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10

教案示例

“語文百花園五”包括“溫故知新”“口語交際”和“習作”三個欄目。

一、溫故知新

“溫故知新”欄目有四項內容:一項是“詞語辨析”,安排的是反義詞的練習;一項是“認識分號”;一項是“拓展與交流”,是引導學生交流學習本單元課文的收穫與想法;一項是“閱讀平臺”,安排的是一篇說明文《假如沒有灰塵》。

1.詞語辨析

這裏安排了三項練習。

第一項中有三組反義詞,都是本單元課文中出現的,學生能發現每組中的兩個詞意思是相反的。

第二項練習是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填寫反義詞。第一句填“熱鬧、喧鬧”,第二句填“繁華”。

第三項是寫出詞語的反義詞,要求學生在他們現有的詞彙量範圍內填寫,如,普通——特殊、特別;詳細——簡略、簡單;冷淡——熱情;渾濁——清澈;醜惡——美好;愚蠢——聰明等。

2.認識分號

這裏也安排了兩項練習。

首先通過例句讓學生了解分號的作用。

第一句中有兩個分句都是寫“他”(詹天佑)在設計線路時是怎樣夜以繼日地工作的,這兩個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用分號表示。第二句是《秋天的懷念》中描寫“我”雙腿癱瘓後脾氣變得暴怒無常,兩個分句都是寫“我”心情不好時的表現。

逗號和分號都可以用於複句內部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但是像這兩個例句的情況——每個分句中已經使用了逗號,那麼分句之間的停頓就要用分號表示了。

然後讓學生給句子加上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分號。

(1)有時候,他小聲地朗讀着書上的文字;有時候,他拿起筆在書上圈圈畫畫。

(2)星期天,如果天氣好,我們就去郊遊;如果天氣不好,我們就在家裏學習計算機。

3.拓展與交流

這項訓練以閱讀筆記的形式進行拓展與交流,交流的主要內容有兩方面:一是從課文中瞭解到的自然科學知識,一是從課文中領悟到的科學精神。這裏展示的是寧寧、丫丫的閱讀筆記。像寧寧和丫丫那樣把自己的學習收穫隨時記錄下來,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引導、提倡學生們這樣做。學生們可以先寫下自己的收穫,再讀給大家聽;也可以展示自己的閱讀筆記,與同學進行書面交流。

4.閱讀平臺

《假如沒有灰塵》是一篇說明文,短文向我們介紹了灰塵鮮爲人知的另一面: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

全文是分三部分寫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

文章一開始從衆所周知的灰塵的危害轉到人們不曾想到的問題: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接着提出假設,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介紹灰塵的大小和來源。

這部分內容爲下文介紹灰塵的特點和作用作了必要的交代,正因爲灰塵很小,這些細小的顆粒“在空中飄浮”,纔能有下文中介紹的那樣的特點和起到那些作用。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

教案《語文S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語文百花園五》教案》,來自網!

從不同角度詳細說明了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解答了“假設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這個問題。

特點一:灰塵在吸收一部分陽光的同時還能反射陽光。

作用:削弱陽光強度,使之變柔和。

特點二:容易反射光波短的光,吸收光波長的光。

作用:使天空呈蔚藍色。

特點三:灰塵的吸溼性強。

作用:使地面的萬物不至於溼漉漉的;能調節氣候,形成水的循環;保證了地面上生物的生存。

這部分的三個自然段在結構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先介紹灰塵的特點,然後再具體說明灰塵的作用,結尾都運用“假如沒有灰塵”這樣的句式,對灰塵的作用加以強調和總結。

這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密不可分的關係。

二、口語交際

本單元口語交際的話題是“生活與科學”,與單元組元主題相吻合。訓練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科學,使他們在交流互動中,增長知識,增強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交際中的應對能力。

“活動建議”中提到的四條很具體,其中前三條是對交流內容的提示。學生說的時候,要有所側重,不必面面俱到。第四條是獨立內容,可以放在最後單獨說。

說到“運用科學”,對小學生來講,由於所學的自然科學知識有限,所以講的內容可以是包含着淺顯的科學道理的生活小竅門,小妙招,等等。而且要求學生(或幫助學生)把其中的道理弄明白再說,不要犯科學性的錯誤。

三、習作

這次習作是以“的自述”爲題,寫一篇簡短的說明文。

“自述”顧名思義就是:“自己述說自己的事情”或“關於自己情況的敘述”。習作要求“用物品自我介紹的方法”來寫,那“自述”的意思就是後者了。

“習作討論平臺”

1.“你想從哪幾方面進行介紹呢?”這個問題是從習作內容入手,使學生解決“寫什麼”。要根據所介紹的物品,確定從幾方面介紹。如食品,可以從“外觀、成分、滋味、營養價值”方面來介紹,或從“原料、製作方法、食用方法……”方面來介紹;如電腦,可以從“組成、外觀、作用、使用方法……”等方面介紹。

2.“想一想,寫這篇《的自述》時要注意什麼?”這個問題是從表達方面入手,解決“怎樣寫”。第一,要以第一人稱來寫;第二,要把物品的樣子、特點、性能等等方面如實地寫具體、寫清楚;第三,還要想一想如何發揮這種“自述”的寫法的特點,把文章寫得生動活潑。

3.“寫完後讀給大家聽聽,看看誰寫得既清楚又生動。”這一條裏既包含着對學生的要求,又包含着對他們的期待和鼓勵。同時還要求寫完後要進行交流、評價。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1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是否有過童年的發現,將你的發現說給你的同桌聽。

學生甲:我發現蝸牛爬行後的地方都會留下一條延線。

學生乙:我發現小鳥在睡覺時一會兒睜眼,一會兒閉眼。

學生丙:我發現了彩虹。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文作者的發現吧!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1.自由讀全文。思考:童年時“我”發現了什麼?

(達爾文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

2.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禍患:災難。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絞盡腦汁:費思慮,費腦筋。

眉目:事情的頭緒。

隨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妨礙: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阻礙。

困窘:爲難。

驅逐:趕走。

3.按照課文的不同內容給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講了“我”在九歲時發現了達爾文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然而這一發現卻給“我”帶來了懲罰。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問過老師後仍沒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觀察,思考發現了人類進化的規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後,在生物課上當老師講到人的起源時,“我”想到了自己的發現便笑出了聲。老師認爲“我”的笑不懷好意,便把“我”轟出了教室。

三、細讀課文,體會課文的內容。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他善於觀察,喜歡問爲什麼,並有着執着的精神。)

3.課文最後說:“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試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1)師簡介有關史料:

布魯諾熱情地宣傳新天文學說,被教會視爲異端,教會將他押到了羅馬的宗教法庭,在監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殘酷的毒刑,最後被押至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燒死。布魯諾爲了他的發現,爲堅持真理而獻出了生命。

(2)學生簡介他們收集的資料。

4.通過學習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緦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爲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是略讀課文,教學過程主要是指導學生自讀自悟。以人和生物發育及進化的圖片、視頻導入新課後,先讓學生讀讀閱讀提示,再按閱讀提示多讀幾遍課文。然後圍繞重難點讀一讀,議一議。課文的重點是童年的發現,教師引導的着眼點放在了發現的過程上。這樣,通過讀議,學生就知道了“我”童年時爲什麼會有這個發現:

1、敢於提問;

2、反覆思考;

3、大膽想象。對課文中兩個比較難以理解的句子,通過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教師相機點撥,加以理解。課後讓學生收集一些科學家發明、發現的故事進行交流。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準備好演講稿,做到材料合適,觀點明確。

2.演講時要做到語氣、語調適當,姿態大方。

3.演講時要注意感情恰當,增強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寫好演講稿,讓演講有說服力。

難點:

(1)根據題目,選擇合適的材料,例舉生動的故事。

(2)注意停頓、重複或者輔以動作,增強演講的表現力。

教學準備:

名人演講的視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一段名人演講的視頻。

2.學生交流體會或感悟。

3.導入口語交際——演講。

二、師生交流。

1.出示演講的題目。

科學讀書鍛鍊身體健康飲食

2.請選擇一個話題進行演講,怎樣才能演講更精彩呢?請大家交流觀點。

3.學生交流,老師提煉觀點。

(1)演講的內容要精彩——事例多有代表性、引用名言警句、語言要真摯等。

(2)演講的水平高超——態度要和藹、巧妙注意感情渲染、輔以動作等。

4.出示一段演講稿,學生評析。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人類精神的糧食。

我是在讀書中享受藝術美,享受其帶來的無窮樂趣。我可以暢遊在書的海洋裏,坐着輕舟在三峽中勇進,去感受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喜悅,也可以漫步於塞外廣漠的草原之上,去領略王維所點燃的直衝雲霄的孤煙,欣賞那動人且讓人流連忘返的“長河落日圓”,還可以欣賞“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陽”如此壯闊的岳陽樓。

5.學生交流演講稿的特色之處。

(1)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很有感染力。

(2)富有文采,讓人感受到演講稿的深刻內涵。

(3)觀點明確,事例較多,有說服力!

三、準備演講稿。

1.分小組進行。

2.各人整理演講稿的內容與提綱。

3.整理好事例、警句等。

四、現場演講。

1.每小組選取一人進行演講。

2.設立評委打分。

3.評委點評演講者的優點與不足之處。

4.公佈演講比賽的成績。

五、教師總結。

1.生活中離不開演講,演講能夠讓陳述的觀點更加明確,讓表達的意思更加鮮明。

2.演講時的注意點。

(1)語言通俗易懂,不要生硬,書面化。

(2)速度要慢,有感情,要能夠讓聽衆理解。

(3)增加排比句,以渲染氣氛,強化感情,引起聽衆的共鳴。

(4)服飾要整潔,不要五顏六色。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二)結合課文,訓練提高閱讀速度,並養成邊讀邊考慮的習慣。

(三)瞭解課文,描述開國大典盛況的順序,並依照這個順序給課文分段,寫出段落提綱。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讀課文,瞭解課文描述開國大典盛況的順序。按課文敘述順序分段,並列出段落提綱。

(二)結合課文,訓練提高閱讀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讀書的方法,並養成邊讀邊考慮的習慣。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是什麼日子嗎?這一天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從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全中國人民翻身解放,當家做主人,過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這一天對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這一天,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開國大典。今天我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瞭解當時的盛況。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詞。

(1)正確讀生字。(提示學生注意區別檐與瞻的讀音的不同)

(2)查字典,聯繫字義,記住字形。

“檐”指屋頂向旁伸出的邊沿局部。例如:房檐、廊檐等。課文中指天安門的“城樓檐下”,均與建築物是木料有關,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課文中指三十萬人一齊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紅旗。“瞻”字左半部是“目”。

“擎”上下結構,注意下面是“手”。“澤”注意右半部“”的下面是“”,而不是“豐”。)

2.檢查學生讀課文。

(三)聽配樂朗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概括的瞭解。

(四)學生默讀課文,邊默讀,邊考慮,準備討論。

學生討論:

1.課文是依照怎樣的順序描寫開國大典盛況的?(課文是依照開國大典之前、大典進行中、大典結束這樣的順序佈置資料的。大典進行中是全文的重點局部。這一局部又按大典進行程序寫了三個內容,即:第一,毛主席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五星紅旗徐徐升起;第三,毛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寫完這三件事,寫閱兵式的盛況,再寫天安門廣場燈火輝煌,羣衆xxx的情況,最後寫大典後光明充溢北京城。)

2.依照課文的敘述順序分段,並說出各段的主要內容。

3.列出段落提綱。(第1段:大典前天安門廣場的情況。第2段:從典禮開始到毛主席宣讀公告爲止。第3段:閱兵式盛況。第4段:天安門廣場燈光輝煌的景象和羣衆xxx隊伍的情況。第5段:大典結束後光明充溢整個北京城。)

(五)作業: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14

一、知識與技能 :

1、通過課前有效預習,能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找出課文中體現凡卡學徒生活悲慘的重點句段,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感受,有感情朗讀,感受凡卡的悲慘生活,激發學生同情心和對黑暗社會的憎恨。

3、體會小說中細膩傳神的細節描寫和對比反襯的寫作手法。領悟把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讀自悟和動手標記,理清文章條理,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凡卡寫信的內容以及描寫他的神態、聯想的段落,瞭解他的內心,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精讀,學習文章表達手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瞭解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命運,激發學生憎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凡卡寫信的內容,瞭解凡卡遭受的苦難。

教學難點:理解凡卡寫信過程中的聯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領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

五、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着眼細節,精讀細嚼,深入體味,從而較深刻地理解,受到思想感染。

教學媒體: 投影儀、幻燈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了解一個“無與倫比的藝術家”。他一生創作3470多篇小說,被世人譽爲“短篇小說之王”。他就是俄國文學巨匠——契訶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篇曾經感動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短篇小說《凡卡》。

(設計意圖:瞭解作者資料,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

二、直奔主題,感受悲慘

1、板書課題。

2、說到小說,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塑造生動的人物形象,來感動人的心靈。(出示課件)看,這就是本課出現的幾個主要人物,你能說出在課文中他們的角色嗎?(指生說)

(設計意圖:形象直觀,進入人物角色體驗。)

3、在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誰能用上這幾個人的名字說一下這篇小說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檢測預習,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

4、凡卡給爺爺寫信,在信中,凡卡向爺爺訴說了什麼?好,誰來說。(板書:學徒生活)

5、同學們,凡卡在鞋匠家的學徒生活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會選擇什麼?(痛苦、悲慘、豬狗不如、艱苦——)(隨機板書:悲慘)

6、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看在凡卡的信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可以拿起手中的筆,勾劃相關語句,或者寫下你的理解,批註在書上空白處。(師隨機巡視,個別交流。)

(預設評語:同學們的讀書習慣很好,有的同學劃下了相關的句子,寫下自己的理解,有的同學還劃下了重點詞語,結合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以上內容源自一點通教學網兒童網站

4、交流。出示幻燈片“昨天夜裏……老闆隨手撈起個傢伙就打我”

自己小聲讀,邊讀邊思考,在這段話中你感受到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句子感受凡卡學徒生活的痛苦,內心對凡卡產生深深地同情。)

5、學生交流。(“揪”“直戳”“隨手撈起”等詞語。爲什麼到院子裏?“傢伙”可能是什麼傢伙?感受到什麼?)

6、面對老闆的兇狠殘暴,九歲的凡卡痛苦無助,帶着這種理解,誰來讀?

(設計意圖:以情促讀,走入凡卡內心。)

7、同學們,從老闆、老闆娘的動作中我們感受到了老闆的兇狠和無情,體會到了凡卡的悲慘和無助,讓我們如臨其境,如聞其聲,這就是小說中的細節描寫,“於細微處見精神”,一字、一詞卻傳遞着文字背後豐厚的意義。

8、凡卡除了捱打,還有哪裏看出凡卡生活的悲慘?

(生讀捱餓、挨凍)以上內容源自一點通教學網兒童網站

吃的是一點點,吃不飽。睡在過道里。同學們,知道莫斯科在寒冷的冬季氣溫最低到多少嗎?零下40多度,我們這裏最低也就 是零下20多度,那就是寒冷的冬季了,寒風刺骨呀。而九歲的凡卡卻睡在了過道里。

(設計意圖:通過溫度對比感受凡卡住的環境很差。)

7、讀到這裏,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凡卡?

8、凡卡在信中向爺爺這樣訴說自己的生活(出示課件)

讀“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

飢餓、寒冷、毒打在折磨着九歲的小凡卡,讀

9、此時此刻,他最大的願望就是什麼?他想——回家。(板書:想回家)

10、出示課件“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我就要死了……”同學們,假如你就是凡卡,你在這裏過着悲慘的生活,你將怎樣去求爺爺接你回家?(配樂,生讀。預設評價:我彷彿聽到你的心在顫抖;我感受到你迫切回家的願望)

過渡:凡卡想離開“這兒”,“這兒”指的是哪裏?鞋匠的家。是的,凡卡想離開鞋匠的家,想離開莫斯科。那,同學們,在凡卡眼中,繁華、熱鬧的大城市莫斯科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城市呢?對這裏,他一點留戀也沒有嗎?自己讀書,從書中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讀書之後,可以先小組交流一下。師巡視,指點)

11、在繁華、熱鬧的莫斯科,有很多人,有很多鄉下沒有的東西,但這一切對凡卡而言是冷漠的,是不屬於凡卡的。在凡卡的內心,他感受不到溫暖,他孤獨的在莫斯科、在鞋匠家裏承受着一個九歲孩子難以承受的冷漠。

12、凡卡的生活像一首悽婉的詩在觸動着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根據自己的理解,完成小詩。配樂。學生展示。

(設計意圖:以情促寫,鍛鍊學生習作表達。)

在熱鬧的聖誕節前夜,我們聽見,他深深地嘆了口氣。我們知道,他想回家!

過渡:凡卡回家的願望是那麼迫切,家鄉究竟有什麼在吸引着他呢?到書中去尋找答案。讀凡卡在寫信時想到了家鄉的什麼?

三、對比襯托,感受快樂

1、砍聖誕樹的快樂。齊讀“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感受快樂。或許,凡卡在寫信時嘴邊會流露出一絲微笑。板書:快樂

2、凡卡和爺爺守夜。當別人在夢中熟睡,鄉村的夜晚是多麼美麗呀!(生讀)(板書:美好)

鄉村的夜晚,多美麗的景色呀!契訶夫用詩一樣的語言爲我們描繪出了鄉村夜晚的美麗,那種安靜、自由、空曠,多麼令人嚮往。在小說中也有着詩一樣的語言,難怪列夫托爾斯泰說契訶夫是“無與倫比的藝術家”。

出示詩歌樣式,配樂感受語言。

(設計意圖:感受凡卡回憶的快樂,反襯在城市中學徒生活的悲慘。)

2、在凡卡寫信的回憶中,充滿了快樂、美好,那,凡卡爲什麼還被爺爺送到莫斯科呢?在快樂美好的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祕密呢?自己讀書,到書中尋找答案。(師巡視,指點)

3、在鄉下,凡卡和爺爺的生活其實也是悲慘的,爺爺已經65歲,還在寒冷的冬夜給老爺守夜,還會到森林中去砍聖誕樹,即使被凍得吭吭地咳,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生活窮困,衣食無着。但是,在此時凡卡想來,竟然是那樣美好。你懂得了什麼?(對比、反襯)

四、揭示悲劇,猜想結局

凡卡的心願能實現嗎?他能回到家鄉爺爺的身邊嗎?學生交流。

凡卡懷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做着一個香甜的夢,我們實在不忍心去打擾、驚醒凡卡甜蜜的夢,但,夢終歸要醒,醒來後的凡卡又會發生什麼呢?發揮你的想象續寫《凡卡》,——《凡卡夢醒之後——》

板書設計: 凡卡

學徒生活 悲慘

鄉下生活 快樂 美好

苦 對比 “樂”

悲慘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讀準帶拼音的生字,理解“要塞、蒼勁、氣勢磅礴、廣袤無垠、慷慨悲歌、干戈擾攘、征戰頻仍”等詞。

2.有感情的朗讀本課。

過程和方法目標:

結合圖片、資料,學生交流、思考、朗讀,領悟文章內涵。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受山海關之雄偉壯觀,還要體悟其“忠貞”的靈魂。

教學重點

聯繫課文內容查找資料,蒐集中華兒女與外族入侵作鬥爭的故事,瞭解山海關歷史,明確山海關的不可替代作用。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同學們,大家去過山海關嗎?

山海關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今天我們就走進

山海關,板書課文題目。

2、初讀課文

要求: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要讀準確,句子讀正確,讀錯的字寫在糾錯本上。

容易讀錯的字:

錚錚響、大扁額、雉牆的垛口、脖頸兒、屏藩要塞、烽臺煙墩、廣袤無垠、逶迤翻騰、身披盔甲、金戈、慷慨悲歌、干戈擾攘、征戰頻仍、抵禦、捍衛

3、品讀領悟

中心話題:

來到思慕已久的山海關作者看到了什麼?產生了怎樣的聯想,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學生自瀆合作、探討、交流。

預設點1

結合4、5自然段和資料,你看到什麼?摘出重要的字詞,從這裏你想到了什麼?把自己的理解寫在書上。

這段中着重抓住“巍然聳立於白雲之間、高聳雲天、氣勢磅礴……好雄偉的關塞,好險要的去處!”

體會山海關的雄偉壯觀。

北面是燕山山脈,重重疊疊,萬里長城連綿起伏;南面是蒼茫無垠的渤海,萬里長城從角山上“直衝下來”,“一頭扎向渤海岸邊”。。。。。。

這時讓同學交流感受。

再朗讀,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山海關,聳立於萬里長城的脖頸上,進出錦西走廊的咽喉之地,的確是名不虛傳的天下第一關”。通過“脖頸”“咽喉”

這兩個詞讓學生感覺山海關險要的地理位置,結合學生髮言指導朗讀。

追問:你讀那裏這幾段山海關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點2

結合6、7、8自然段,說一說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摘出有關的句子,再一次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並結合自己蒐集的中華兒女與外族入侵做鬥爭的故事進行討論。

學生會從“我真想……”

“我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等句段中感受作者的思緒。通過“我還想隨着那蜿蜒南去的老龍頭,縱身跳進那碧波萬頃的渤海,去一洗那炎夏酷暑的汗水、關山萬里的風塵……我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古戰場上,身披盔甲,手持金戈,站立在這威武的雄關之上,一股慷慨悲歌的火辣辣的情感涌遍我全身。這雄關巍然屹立於華夏的大地上,山海之間、咽喉要地,一次又一次地抵禦着異族的侵略,捍衛着神聖的國土。這高聳雲天的堅固的城牆上的一塊塊磚石,哪一處沒灑過我們英雄祖先的殷紅熱血?”讓學生感受作者內心油然而生的慷慨情懷。

生:作者思如泉涌,盡情宣泄。

生:作者的想象不至於此,甚至回到金戈鐵馬的“古戰場上”,不難發現,作者寫雄偉的山海關,是因爲“這雄關巍然屹立於華夏的大地上,山海之間,咽喉要地,一次有一次地抵禦着異族的入侵,捍衛着神聖的疆土。

師:對。“這高聳入雲的堅固的城牆上的一塊塊磚石,哪一處沒撒上過我們英雄祖先的熱血?這雄關外面的亂石縱橫、野草叢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處沒有埋葬過入侵着的累累白骨?”這段鏗鏘有力的文字,字字動人心魄,足以說明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這雄關所發生的巨大作用。

生:一個熱血沸騰、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在這裏作者既在議論又在抒情。

師:進一步體會我們的祖先爲了捍衛國土獻出了自己的鮮血,他們身上散發着愛國情懷,結合學生髮言,指導朗讀。

預設點3

結合9、10自然段說一說作者的議論和抒情,看到作者這麼強烈的感受,說說自己的感受。

在學生充分理解與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說己的感悟,鼓勵學生大膽說己的見解,並作出恰當、及時的。

生:山海關之所以雄偉壯觀,是因爲它那偉大的體魄、忠貞的靈魂,它永遠刻在人們心中。

師:對,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山海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作者在文中把抒情同記事巧妙地結合起來,在敘事中抒情,在抒情中敘事。從而使我們深深地受到感染。

4、再次朗讀課文

5、作業

蒐集關於山海關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