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上冊《在山的那邊》教學實錄

七年級上冊《在山的那邊》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一、導入新課

七年級上冊《在山的那邊》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你們小時侯有沒有夢想呢?

生:……

師:恩,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童年時代,對生活,卻有過美好而奇妙的“夢想”,對未來,也有熱烈的企盼與暇思。那麼,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孩子,他們又在想些什麼呢?他們的想法,又會給我們帶來些什麼啓示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本學期的第一篇課文,也是一首詩歌《在山的那邊》,和山裏的孩子一起,去探尋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師:詩歌通過精練、優美又有節奏的語言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們要通過朗讀來品味語言,用情去讀,用心去悟。同時要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從詩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啓示,幫助自己成長。

 三、整體感知,指導學生朗讀

1、師範讀。

學生聽讀時要求:

⑴ 注意老師朗讀的節奏、停頓及意義重音;

⑵ 理解詩中“山”與“海”的意思。

2、學生朗讀。

3、自我評價。

師:欣賞詩歌一定要防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鍵還要有感情,這樣才能和詩人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啓示。下面我們就先來一起看看這首詩的內容。回答這樣幾個問題:

⑴ 師:在山的那邊到底是什麼呢?

生:海。

師:回答要完整,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山的那邊是海”。

(板書:山、海)

⑵ 師:“山”和“海”除了字面上的意思,還有其他含義嗎?

生:“山”像是困難;“海”就像是理想

生:“海”是人生的信念,“山”是現實理想信念途中的艱難險阻。

(教師在“山”下板書“困難”,在“海”下板書“信念”)

四、研讀與賞析

師:好!現在就請同學們看看詩歌的第一部分,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讀,在他讀的時候,其他同學要思考一下幾個詞語在詩中的含義:癡想、隱祕、鐵青着臉、零分。

師:“癡想”是什麼意思?這個詞在這句詩裏又是什麼意思? “小時侯,我常伏在窗口癡想/山那邊又是什麼呢?”這兩句話寫出了小時侯的“我”有什麼特點?

生:“癡想”原意是發呆地想,這裏的意思是:總是神玩於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癡迷的程度。

這兩句話寫出了小時侯的“我”從小就不願意困居於狹小的天地中,想追求新天地的特點。

師:那媽媽告訴他山的那邊是海。

師:“於是,懷着一種隱祕的想望/……”爲什麼說是“隱祕”的想望?

生:因爲小時侯想望山那邊的海,爬山是爲了望見大海,這個想望並沒有告訴別人,所以說是“隱祕”的。

師:朗讀時的語氣應該怎樣? 生:……輕輕地。

師:“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山那邊的山啊,……零分!”其中,“鐵青着臉”是“我”心情沮喪極了,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鐵青着臉”。山本來是青色的,只因爲“我”的心情不好,好象山也鐵青着臉在那裏責怪我的癡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這裏用的是什麼手法寫的?

生:擬人。

師:“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一句是什麼意思?

生:“我“原以爲一座山的那邊就是海,現在明白這只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說幻想全部都落實了 (指名讀,注意:語氣要傷心,失望)

師:“媽媽,那個海呢?”說明了詩人當時感到怎麼樣?

生:很困惑。

(指名讀)

師:那麼第一部分主要市寫了什麼內容呢?誰來概括?

生:寫×人×時候×事情

寫童年的我的想望和困惑。

師:那接下來我們看看第二部分:“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這兩句話寫的是我長大大後的感悟,那麼當時他明白了這“海”是用什麼凝成的呢?

生:信念。

師:對!這海指的是“信念”,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了,不再是現實中的“海”了。

師:“今天啊,我竟沒想到/一顆從小……深根。”“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麼?爲什麼說是“飄來的?

生:比喻一個信念,媽媽給我的信念山那邊是海。媽媽是由我的癡想和凝問而說起這句話的,這句也並非確是指理想,所以說是飄來的。到後來“我“不懈努力,這種信念就在我心中紮下了深根。朗讀時應該怎麼讀?……飄、扎重音。

師:“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向前走去”這句話裏有幾個數量詞用得特別好,你覺得好在哪裏?

生:“一次又一次”強調了“我”失望的次數多;“又一次次”,強調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說明了“我”遇到的困難非常多。

師:如果對這困難估計不足會有什麼後果?

生:失敗後就會容易灰心喪氣。

師:對!在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希望一舉成功,一旦失敗了就會灰心喪氣,那麼,從這句話中你得到了什麼啓示?

(明確:跌倒後要爬起來,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師:好!那你能讀一讀給大家聽嗎?把你的這種決心讀出來。

生:……

師:“……因爲我聽到海依然在……枯乾的心靈……”這些詩句是什麼意思呢?

生:詩人確信遠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實現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盪,鼓舞着“我”不懈地奮鬥,就像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爲我喧騰。

師:“枯乾的心靈”比喻什麼?

生:對理想的渴望。

“海潮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就是說,理想滋潤着心靈,使心靈不再枯乾,變得充滿活力。

師:朗讀這幾句一定要充滿對理想的渴望,全班齊讀。

師:我們再來看看最後幾句,這是詩人對他同代人所講的話,也是對他自身的激勵: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種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過無數座山後最終會攀上這樣的一個山頂,相信在歷盡磨難後那“最終的海“終會照亮我們的眼睛和生命……

(齊讀)

師:同學們有沒有過成功的經歷?

生:有。

師:聲音不夠洪亮!有沒有?

生:有!

師:好!就用這樣的聲調和喜悅來讀。

(齊讀)

師:讀得非常好!那誰來告訴大家第二部分主要寫些什麼?

生:“我“長大後的拼搏和奮鬥。

師:很好!那麼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堅信不怕困難,堅持奮鬥、百折不撓,才能實現人生理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