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2016年秋第28課《女媧造人》教案設計

2016年秋第28課《女媧造人》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教學目標

2016年秋第28課《女媧造人》教案設計

  知識目標

1.積累“女媧、澄澈、幽光、靈敏、綿延、神通廣大、莽莽榛榛”等詞語。

2.瞭解神話的特點。

3.瞭解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

  能力目標

1.體會想像聯想在神話創作中的作用。通過比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發學生探究關於人類起源、進化的科學知識的興趣。

3.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繹與擴充,培養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德育目標

感受體會文中女媧樸實感人的母親形象。

  ●教學重點

激發和訓練學生的想像力。如引導學生對女媧造人的動機、方法等作另一種推測。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1.複述法。文章淺顯易懂,通過複述故事把握文章的內容。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本文故事性強,洋溢着一種天真的新鮮感,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爲主,比如本文是根據古代神話故事改寫的,可通過比較,獲得對於聯想想像的方法、思路的啓示。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可在疑難處給予指導點撥。

3.研究拓展。爲了激發學生興趣,開闊視野,蒐集整理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和科學資料。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示範朗讀磁帶、報影儀和膠片、打印好的《無題》講義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整體感知故事情節,研讀最見作者想像力的個性化描寫。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知識貧乏,人們對於一些自然和社會現象,比如日月出沒、電閃雷鳴、人類自身來源等,不能科學地解釋,於是被困惑的原始人便通過幼稚的想像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並且依照人類的英雄形象,創造了許多動人的神話故事。一個被幻想加工過的神奇世界便產生了:山川日月風雨等自然事物都有一個專司其職的神靈;開天闢地後的盤古“頭爲四嶽,目爲日月,脂膏爲江海,毛髮爲草木”,威武的太陽神每天乘坐羲和駕駛的車子繞天巡行……。

人,到底從何而來?思索着的遠古人們用他們豐富的想像創造了女媧摶土造人的神話,今天我們所要學的《女媧造人》(板書文題)就是袁珂根據中國古代神話而改寫的。

  二、文體解話

投影:

神話故事體裁簡介:

神話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像的故事。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神話的主要特點是:1.神話把自然加以形象化,進行了不自覺的藝術加工;2.神話創作的基礎是現實生活,創作方法則是浪漫主義的;3.神話表現了遠古人類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信念。正因爲這樣,所以神話具有豐富多彩的想像、奇妙的情節和感人的藝術力量。正如馬克思說,它表現了“人類童年時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我國遠古比較著名的神話有: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衛填海、鯀禹治水、刑天舞干鏚、共工怒觸不周山等。

  三、閱讀理解《風俗通》中有關女媧的兩則短文

投影:

1.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傳說是人面蛇身,創造了人類)摶(tuán,把某種東西揉成圓形)黃土作人。劇務(工作劇烈繁重),力不暇供(用上所有的力量還來不及供應),乃引(牽、拉)繩於泥中,舉以爲人。故富貴者,黃土人;貧賤者,引糹恆(ɡēnɡ,粗繩索)人也。

譯文:民間傳說,天地開闢之初,大地上並沒有人類,是女媧摶捏黃土造了人。她幹得又忙又累,竭盡全力幹還趕不上供應。於是她就拿了繩子把它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後人說,富貴的人是女媧親手摶黃土造的,而貧賤的人只是女媧用繩沾泥漿,把泥漿灑落在地上變成的。

2.女媧禱神祠祈而爲女媒,因置婚姻。

譯文:女媧在神祠裏禱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於是女媧就安排男女婚配。

 四、整體感知課文

1.聽讀課文錄音,掌握下列詞語,注意加粗字的讀音。

投影:

女媧(wā):傳說中造人、補天的神。

澄澈(chénɡ chè):清澈透明。

幽光(yōu)

靈敏:反應快。

綿延:延續不斷。

莽莽榛榛(mǎnɡ zhēn):草木叢生的樣子。

神通:原是佛教用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別高明的本領。

2.表情朗讀全文,識記課文情節。

3.研讀課文,比較神話故事和課文內容,篩選出聯想想像的內容。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課文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1)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2)人造出來之後歡欣喜悅場面;(3)女媧像人一樣具有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等情緒;(4)作者的評述,其中女媧造出小人之後歡欣鼓舞的場面以及對女媧的人性化描寫最見作者的想像力。

4.恰當地複述課文。

先分小組複述,再由各小組推薦1~2同學,舉行小組賽,看誰講得生動,如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人來到世間的描寫。

  五、研讀課文

1.《風俗通》裏的有關文字非常簡略,而通過改寫、豐富補充之後的課文,則處處洋溢着人類誕生的喜悅感,找出有關詞句,說說你對這一喜悅感的體會。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解題思路:

標畫出文中的以下描寫:人落地後開口就喊“媽媽”;“媽媽”女媧的心理及神態描寫,如:女媧“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從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獨、寂寞了”,“這些小人兒在她的周圍跳躍歡呼,使她精神上有說不出的高興和安慰。”等;女媧給孩子命名;許多小人的歡呼跳躍;女媧的辛勞,如“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佈滿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頭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剛微明,她又趕緊起來繼續工作。”等。

體會,可讓學生各抒己見,答案不求統一。

要點提示:人的產生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生機;人類產生的同時,也產生了“愛”,產生了人間的溫暖……

2.這篇神話真實感人的地方,在於女媧造人過程中的心理和神態描寫,嘗試分析“媽媽”女媧的形象。

學生分析,教師點撥:

神話中的主人公女媧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體現了“神”的威力,而在細節的處理上,作者又賦予了她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體驗,從而使想像內容既顯“神威”,又合人情事理。女媧所以要造人,是因爲她感到寂寞孤獨,造人的願望自然而真實;採用模仿自己的樣子造出人形的方法,是出於水中自己像的偶然誘發,極富於人類經驗;“人”的產生,使女媧得到做母親的自豪和欣慰;晚霞裏,星光下,女媧的忙碌疲倦,正顯露出一位母親勤勞、智慧、偉大的身影。

3.本文想像女媧造人的動機是“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麼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纔好。”請發揮你天才的想像,試作另一種推測。

(此題目設計重在拓展想像力,能合情合理即予認可)

4.在封建社會裏,有人借用此神話把人剝削人現象說成是命中註定、天經地義的。他們說女媧用揉團黃泥做成的人便是社會上那些有錢有勢的統治階級的前輩,那些用柳條甩出的便是無權無勢的下層百姓的先人,對此,請學生討論,談談理解。

教師點撥:這種說法核心在於:持這種邪說的人根本上看是在爲維護封建社會人剝削人的不平等的制度服務,是存愚昧、麻木人民羣衆思想的險惡用心的。

5.神創造人,是對人類起源的錯誤解釋,但是這類神話爲什麼能夠世代流傳?

請分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探究這類神話的魅力何在,對於學生獨特的感受和見解熱情鼓勵。

提示:(1)這類神話描寫了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的情景,這是引人遐想的。(2)這類神話都有奇妙的想像,這是非常有趣的。(3)這類神話無非是現實的人類繁衍歷史的改造,非常富有人性,這是令人感覺親切的。如女媧的形象分明是樸實感人的母親形象。

  六、課堂小結

正因有了作者大膽新奇想像的演繹與擴充,女媧造人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充溢着生活氣息,煥發出迷人的色彩。人類感念造人神女媧,感念她帶到人世間的愛與溫情,現實中人在澄澈的心湖底有誰沒有珍存母親勤勞、質樸的身影?願這歡欣與愉悅如不斷流淌的小溪,一路唱着歡歌前行。

  七、課堂練習

閱讀《淮南子·姮娥奔月》

投影: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

注:1.姮(hénɡ)娥:傳說中的月宮仙子,又稱“嫦娥”。這則神話流傳至漢代,因避漢文帝(劉恆)諱,改“姮”爲“嫦”。

2.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後漢書·志·天文(上)》注中也有類似的說法。羿(yì),傳說中夏代有窮民的君主,善於射箭。一說是堯時善於射箭的武士。西王母,傳說中的仙人名。

請同學們發揮大膽新奇的想像,進行人性化的改寫。

爲學生薦讀魯迅《故事新編·奔月》。故事梗概:善射的羿射下過九個太陽,射死過封豕長蛇,一切大動物和小動物,最後“射得遍地精光”,只好在“無物之陣”中奔馳,天天和嫦娥一起吃烏鴉炸醬麪。嫦娥熬不過這樣的生活,終於吞下金丹,獨自向天上飛昇。而昔日的弟子逢蒙又在這個時候出現,欺世盜名,利用向師傅“偷去的拳頭”施放冷箭,想置羿於死地。

  八、佈置作業

  給學生分發打印的《無題》閱讀材料,完成文後習題。

(1)黑板上赫然寫道:學雜費總計97.5元。他盯着這個數字,口袋裏的手攥着的那皺巴巴的50元錢已被手心裏的汗浸溼了。他不得不一步一回頭地向校門口走去……

(2)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門檻上,母親下地還未回來。他聽見過母親無數次在父親的墳頭前嘮叨:“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學校!”現在,他考上了,而且成績拔尖,他記得母親是怎樣顫顫地從衣袋裏取出那錢的……

(3)“娃,咋回來了?”母親一邊放下鋤頭一邊驚奇地問。“媽,我不讀了,讀書有什麼好……”話還沒說完,母親已經給了他一耳光。他擡起頭來,只見母親噙着淚水,嘴角顫動着,欲說無語。猛然,她問:“是不是錢不夠?”他還能說什麼呢?母親明白了。

(4)打開堂屋的門,他和母親一前一後地進了家。母親說:“娃,你等着!”他驚愕地望着母親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上學的渴望。一會,母親提着一個蓋着紅布的竹籃走了進來,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學校去,去跟老師說些好話,你成績不是最好的嗎?”他一把摟住母親,嗚嗚地哭了。

(5)他到了學校,老師正在爲這個頂尖的學生沒來報到而奇怪,忽然看見一個身着藍色土布衣褲的學生站在門口。“進來吧!”老師說。他默默地放下籃子,掏出50元錢放在紅布上。

(6)老師驚異地揭開紅布——

(7)啊!?一籃白生生的雞蛋!

(8)老師拿着他的錄取通知書,看着這50元錢和一籃雞蛋——

(9)愕然無語!

1.給文中加粗的字注音

(1)赫然 顫顫

2.第(1)段中的“盯”和“攥”兩個動詞表明瞭怎樣的心理?

3.文中寫“他不得不一步一回頭地向校門口走去……”可是到了家裏,卻對母親說:“媽,我不讀了,讀書有什麼好……”“他”說這句話用意是什麼?選出分析最恰當的一項( )

A.表達了“他”不想讀書的真實想法。

B.表達了“他”想讀書又難以實現願望時抱怨母親的心情。

C.表達了“他”既渴望讀書又不想因家境困難而使母親爲難的複雜感情。

D.表達了“他”渴望讀書卻因家境困難造成讀書無望的苦悶心情。

4.第(3)段中最能體現母親理解了兒子良苦用心的一句是  。

5.第(4)段寫“他一把摟住母親,嗚嗚地哭了”,修飾語“嗚嗚地”表達了“他”   的情感。

6.第(7)段在“啊”後面連用“!”和“?”,其作用是   。

7.文章結尾用“愕然無語”寫出了老師的複雜感情和內心受到的震動。試設想,如果老師當面說出自己的想法,會怎麼說?

8.這篇文章運用了 、 、 等描寫方法刻畫人物形象。

9.讀完全文,回頭看看用“無題”作標題的用意,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無題”作題,能起到激發興趣,促使讀者急於讀下去的作用。

B.文章寫的是學生入學時的一件小事,涉及的人物有“兒子”“母親”“老師”,涉及的事物有“五十元錢”和“一籃雞蛋”,用“無題”作題,可更好地概括人和事。

C.文章充滿人間真情:兒子爲母親着想,母親爲兒子着想,老師爲學生着想,使人讀後思緒萬千,震撼不已,用“無題”作題才能含蓄而巧妙地表現這豐富感人的內涵,起到“無題勝有題”的作用。

D.以“無題”作標題,意味深長,能引起讀者的深思,給人以啓迪。

參考答案:

1.(1)hè (2)chàn

2.表明“他”因帶來的錢不夠學費而產生的焦慮、不安的心理。

3.C 4.“母親明白了”

5.傷心而感動

6.突出了老師揭開紅布後的驚異、疑慮等神態

7.略(圍繞同情、關心、幫助這一中心仿說)

8.語言 動作 神態 9.B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1.採訪家中或鄰居的長輩,聽他們講神話故事,並做詳實的記錄,整理成完整的文字資料。

2.收集與當地風物形勝如山川河流、亭臺樓榭、風俗沿革等有關的傳說故事,並參照相關的文獻資料,把它分類整理裝訂成冊,作爲班級讀物培養家鄉情。

3.下面是盤古開天闢地的古代神話故事,藉助工具書讀懂原文,然後將它改寫成現代漢語。改寫時,可以發揮想像,增加細節描寫,進行形象刻畫。

(1)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爲天,陰濁爲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藝文類聚》卷一引《三五歷記》)

(2)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爲雷霆,左眼爲日,右眼爲月,四肢五體爲四極五嶽,血液爲江河,筋脈爲地理,肌膚爲田土,發髭爲星辰,皮毛爲草木,齒骨爲金石,精髓爲珠玉,汗流爲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爲黎甿。(《絳史》卷一引《五運歷年記》)

(3)先儒說盤古泣爲江河,氣爲風,聲爲雷,目瞳爲電。古說盤古氏喜爲晴,陰爲怒。

(《述異記》)

4.開放探究

  閱讀下文,回答文後題目。

  美國科學家閉門造人

①在美國馬里蘭州的洛克維裏市有一個神祕的機構——基因研究院(TIGR)。這是一個專門收集研究人類基因的地方。據科學家估計,人類大概有8萬餘條基因。這顯然是個很龐大的數目,但這8萬餘條基因有多少是多餘的廢基因呢?剔除廢基因後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經組合,人類就可以“造”出來了嗎?TIGR主席克萊爾·費拉斯特領導的小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試管中製造生命。

②爲了證明廢基因的存在,他們選擇了一種寄生蟲,該蟲共有470條基因。他們把基因一條條剝離,結果發現有170條是多餘基因。也就是說,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條基因一一加入試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條有生命的寄生蟲:“這是多麼美妙而危險的禁區!我們必須停止實驗。我們必須等待倫理學家拿結論。”TIGR老闆克萊格·文特下令暫停在實驗室製造生命的研究。

③目前一個包括生命生態學家、哲學家、律師和倫理學家等組成的小組對“人造生命”這一命題進行論證。但有一點共識已經達成,那就是他們都認爲,該項實驗已經可以證實,

④不管怎樣,一個可怕的前景已擺在人類面前:往試管中加小條條的基因,最終這些化學物品卻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類本身。

1.題目中的“造”字可用一個新近產生的詞來詮釋,這個新詞是 。

2.第③段畫波浪線句子的含義是什麼?

3.從文章內容來看,美國科學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樣的進展,作者對美國科學家閉門造人持什麼態度?

  參考答案:

1.克隆

2.人和其他生命不是上帝創造的。

3.往試管中加入一條條有用的基因就可以創造出活生生的生命。

作者認爲利用基因創造生命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可怕的前景。

  ●備課資料

  一、課文補遺

  1.關於作者

袁珂,生於1916年,神話學家。四川省新繁縣人,現爲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論著有《中國古代神話》《古神話選釋》《山海經校注》《神話論文集》《中國神話傳說辭典》。《中國古代神話》是中國第一部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作者對浩瀚的古文獻資料,考辨真僞,訂正訛誤,加以排比綜合,把中國漢民族片斷的古神話資料熔鑄成一個有系統的整體,提供了一部具有漢民族古神話特色與風格的文學作品。

  2.關於神話

神話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像的故事。它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作。神話並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由於遠古時代生產力的水平很低,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自然現象和原始社會文化生活的起源和變化,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驗爲基礎,藉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神話的創作與遠古時代人民爭取生存、向自然力抗爭的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與遠古的生活和歷史有密切關係,往往表現了遠古人民對自然力的抗爭和對提高人類自身能力的渴望。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話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

神話中充滿了神奇的幻想,它把遠古人民的認識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了一層奇異的色彩。神話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根據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產狀況和對自然力的理解與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像出來的。

神話中有遠古人民種種幼稚的思索和追求,多方面地反映了原始人的宇宙觀。其中往往寓含着原始科學、原始哲學、原始宗教的因素。相信有超自然的主宰,相信萬物有靈,相信靈魂和神靈的存在等種種原始觀念和意識,以及圖騰崇拜、巫術信仰、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組成遠古人民世界觀的因素。在神話中,一切自然現象乃至某些社會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都被賦予人的特點和超自然的能力。神話中的奇禽奇獸、怪神怪物以及氏族神、部落神、雷神、雨神等誇張與想像的形態,都不能和這些觀念分開。神話中對於人和動物、人和自然、自然與自然之間的某些因素聯繫的認識與想像,是作爲處於神話時代的人們意識形態的種種表現而存在下來的。

古代神話傳說是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它所表現出來的奇妙的想像力、瑰麗的色彩、奔放的情感,對屈原的楚辭、莊子的散文以及李白、李賀、蘇軾等的詩歌創作,都有深刻的影響。後世的小說也導源於神話傳說。像魏晉志怪小說、唐宋傳奇、明清小說,常常採用神話素材或借鑑其手法。比如《西遊記》中孫悟空和妖魔的鬥爭,《封神演義》是“截教”和“闡教”的鬥法,便很像黃帝和蚩尤作戰的情形。

  二、閱讀知識推介

  關於迴環閱讀法

首先從整體入手再到部分,然後再由部分回到文章整體。這種迴環閱讀法,與寫作時的構思方法,也就是寫作時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閱讀時,第一步從整體入手,通讀全文,捕捉文章中心。先抓審題,弄清題意;次抓主要內容,看文章寫了什麼,怎樣寫的;再抓重點語句,看這些詞語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這樣文章的中心就不難捕捉了。第二步是從整體到部分,層層深入地剖析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這一步要抓住兩個環節:其一是依據文章中心,理清思路,分清層次。其二是依據中心,理解重點詞語。這個環節是閱讀的深化。重點詞語是表達文章中心的外部標誌之一。理解文章的重點詞語,不僅可以加深理解文章的中心,還可以掌握文章的語言特點與風格。最後進一步由段至篇,迴環到整體。如果說前兩步的閱讀重點是弄清文章寫了什麼,又是怎樣寫的,那麼,這一步就要着重弄明白,文章爲什麼這樣寫?這樣謀篇佈局、遣詞造句有什麼特點?它對錶達文章中心有什麼作用?弄清這三個問題,我們就從主題到寫作都比較深刻地理解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