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初一語文《女媧造人》教學設計

初一語文《女媧造人》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㈠ 教學目標

初一語文《女媧造人》教學設計

⒈ 通過複述故事情節,懂得本文聯想與想像手法的運用,並激發學生探求未知領域的慾望。

⒉ 感受文中所表現的喜悅之情。

⒊ 初步懂得神話故事的特點。

  ㈡ 教學重點

①大膽而新奇的想像。

②對人類出身的喜悅感。

  ㈢ 課前預備

學生:熟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

 ㈣ 教學時數

兩課時

 ㈤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在奇幻的神話世界裏,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織女,有對月流珠的在岸鮫人……那樣,人,是從哪裏來的?對這個有趣的話題,今天我們再看看遠古時代的人們是如何懂得的。

  2、複述故事情節,懂得本文聯想與想像手法的運用

①複述:這一環節主要鍛鍊學生上課專注地聽別人說,學習篩選信息,並鍛鍊歸納、概括能力。在自願或指名複述後,教師可提示補充。假如複述的學生對課文情節有遺漏,也可提示學生補充。

②討論:A.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是真的嗎?你怎麼樣懂得這種寫法?

B.你也發揮自個兒的想像,對女媧造人的動機、通過做另一種推測,說給大家聽聽。

明確:①女媧造人的情節顯然是想像的,神話是在科學程度不發達的遠古時代產生的,那時的人們無法對人的出身做出科學的精確的解釋。然而,人類又想要探求自身來源,所以,只好藉助於想像來解決這個問題了,而這種大膽而奇特的想像恰恰一定是神話故事中的亮點。試想,沒有了這種想像,還有神話故事的存在嗎?這種想像體現了遠古時代人們那種強烈的探求慾望,反響了人類童年時代的某些文化特點。今天的社會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但仍有寬敞的未知領域等候我們去探尋,去研究,所以,這種想像力、創造意識,都是我們今天仍急切需要的。

②第2個討論題,是讓學生鍛鍊自個兒的想像力,合理即可。能夠先四人小組討論,選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此刻教師也可插入課前預備的故事。

  3、探究品味,感受課文中對人類出身的喜悅感

①討論:說說你對女媧的認識。

②跳讀課文,劃出文中表現對人類出身的喜悅心情的句子,討論交流一下自個兒的感受。

提示學生緊扣課文語句分析認識。教師最後來明確:

①女媧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廣大的“神”,然而她也有人的孤單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這天地之間,應當添一點啥東西到裏面去,讓它賭氣蓬勃起來纔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會笑,她會假裝賭氣,她甚至會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個兒一樣的生物,那爲啥不創造一種像自個兒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一定是她的這種創造力,世上出身了人類。她得到了做母親的天倫之樂,她忙繁忙碌,像母親一般勤勞智慧。她哪裏是神,她分明一定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態,人的智慧,人的生活體驗。從她身上,我們看到神話的情節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實的,是合乎現實生活的情理的。

②對人類出身的喜悅感充滿在整篇文章中,這也是本課體現合理豐富想像力的地點。對課文中有關語句,教師可從兩方面提示,一是女媧在造出人之後,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飛色舞,這生命是她一手創造出來的,她的笑,體現了人類創造成功的喜悅感。二是這種喜悅感,還體現如今人類自身對獲得生命的歡呼,如人類落地後開口就喊“媽媽”;許多小人的歡呼跳躍等。而學生對這種喜悅感的感受則可引導學生扣住“喜”來談,如有了人類,大自然纔有了賭氣,蓬勃起來;有了人類,女媧不再寂寞、孤單;有了人類,世間也就有了溫馨,有了愛,更重要的是,有了創造……也能夠從另外角度引導學生感受,如人類生命的可貴,人類生命與自然的關係,要珍愛生命等。

 第二課時

 4、思維拓展訓練:比較《女媧造人》與《伊甸園裏》。

[討論]在我們中國,有女媧造人的好看神話;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話(教材綜合性學習“查找人類來源”中的參考資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話《伊甸園裏》)。這兩篇神話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歡哪一篇?說說理由。

教師不要限制在只應當喜歡哪一篇上,教師能夠讓學生明白,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點的古代神話、傳奇,表現遠古時代人們對未知領域的探求,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等等。這都屬於人類文化寶庫的一部分,而我們往往也能夠從閱讀這類文章中得到新的感悟。

 5、教師總結

女媧造人,體現了人類可貴的創造力與探求精神,也使我們感受到生而爲人的驕傲。今天,我們面對的廣大世界,依舊有許多未知領域,等候我們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種創造成功的喜悅。

 6、安排作業

①摘抄課文中精美的詞語。

②閱讀綜合性學習中,關於人類來源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