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蘇教版語文第11冊《哲學家的最後一課》教學片斷

蘇教版語文第11冊《哲學家的最後一課》教學片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蘇教版語文第11冊《哲學家的最後一課》教學片斷
我教《哲學家的最後一課》 教例:蘇教版語文第11冊《哲學家的最後一課》教學片斷
一、自讀課文2—9自然段,讀後請用一個詞來概括。
1、學生自讀。老師巡視。
2、交流討論。
師:大家剛纔讀得非常認真,老師從你們的表情上就已經看出來了。要知道“讀”可是思考的基礎啊下面誰先說說你準備用哪個詞來概括這一部分內容。
生:我用“師生問答”來概括,因爲這一段的內容就是老師問學生答。
生:我覺得用“出乎意料”概括比較好。老師的才高八斗可最後一課的問題卻這麼簡單,這完全出乎他學生的意料。
生:我看用“深奧”好,老師的問題看似簡單,但道理卻十分深奧。
生:我覺得用“簡單”最好,最後一課滿腹經綸的老師不但提的問題簡單,而且上課也十分簡單,一堂課老師只是“點點頭”、“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老師除了提問外什麼也沒說!
……
師:大家回答得真不錯!這說明大家都動了腦,大家也都具有哲學家的頭腦。哪到底哪個同學的回答更勝一籌呢!我們先別急着下結論,讓我們再一起讀讀課文。
(分角色朗讀課文)
……
師:大家有沒有答案了?
生:我們認爲蔣雨駸的“簡單”好,哲學家問題簡單,上課簡單……
(接下來學生成了一邊倒,都認爲是“簡單”好。)
師:真的就這麼簡單嗎?下面請同學大聲地、認真地讀讀課文的10—11節。
(學生讀課文)
師:誰再來談談看法。
……
生:哲學家的問題,上課看似簡單,但又不簡單。因爲在簡單的問題裏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奧妙。
師:佩服!佩服!秦大哲學家!你分析得真有道理,我想你長大以後一定也能成爲一名滿腹經綸的大哲學家。
那哲學家的問題裏又蘊含着什麼道理呢?(齊讀11自然段)
(理解“要想根除曠野裏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同樣,要想剷除靈魂裏的雜草,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佔據它。”)
師:你能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談談靈魂的雜草是什麼嗎?你又準備用什麼美德去佔據它呢?
(學生都結合自己的實際談了看法,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尤其是平時作業完成比較慢,而且經常不完成的王熙傑竟然也結合自己的實際作了回答,讓我好一陣感動)
王:我覺得我靈魂裏的雜草就是“懶惰”,我要用“勤奮”去佔據它。打敗它。
(同學們聽後都鼓起了掌)
……
反思:
“簡單”中“不簡單”! “文似看山不宜平”,課堂教學應如一篇生動耐讀的文章,涌起情感的高潮,在“潮漲”的時刻,學生的智慧之門豁然打開,他們的頭頂彷彿出現一片湛藍的天!我尋找着這樣的鍥機。像一個攝影師舉着他心愛的相機,尋找着觸動他靈感的一剎那的迷人風光。而求異,讓我拿到了這樣的金鑰匙,它如閃閃的星火,燎亮了學生的心田,也爲課堂教學的高潮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