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案例及評課稿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案例及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案例】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案例及評課稿

 教學要求:

1、會寫9個生字,會認4個生字。學會“息息相關,郵遞”等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互聯網的奇妙之處,認識國際互聯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激發我們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情感。(也是重點)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揭題

師:我們身邊有哪些網?你們平時有注意到了嗎?

生:漁網,電網,蜘蛛網……

師:板書《奇妙的軌跡互聯網》,有機的導入新課。

(過度)今天所要學習的是另一種特殊的網:網—互聯網—國際互聯網,看看它奇妙在何處。

生:齊讀課文(初讀課文)

二:學習生字、新詞

1、讀準字音

2、給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3、查閱工具書,理解以下詞語

萬水千山 郵遞 咫尺 無所不有 息息相關 天南海北 快捷

4、完成課後練習題:描紅生字詞

三:理清文章脈絡,給課文劃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網”這個話題。

第二部分:2到3自然段:具體介紹國際互聯網的機構和工作原理以及跟人們的密切關係。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總結全文,互聯網的重要價值。

四:設計課堂作業

根據意思寫詞語

(1)一呼一吸都互相關聯。比喻關係極爲密切。( )

(2)形容距離很近。( )

(3)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

(4)指距離遙遠的不同地區。( )

選詞填空

突然 果然 仍然 竟然

(1)昨天颳了整整一天大風,今天( ) 沒停。

(2)早上天空晴朗,到了中午( )下起雨來。

(3)這次單元測試,平時大家認爲學習差的王剛同學( )考了滿分。

(4)昨天晚上,天氣預報說今天下雨,早上( )下起了大雨。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節課的內容(主要是各部分的段落大意)

二:精讀第1自然段

思考:

1、“上網”“入網”“網”這些詞語爲什麼要加雙引號?

(這些引號表示它們有特殊的意思,不是平時所說的一般的網)

2、設問句有什麼的作用?

(設置懸念,引起下文)

3:邀請學生回答,再做講評

三:指名讀第2自然段

思考:1、互聯網的結構是怎樣的?

2、互聯網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3、找出體現互聯網“大、快”特點的語句?

4、提問:作者舉了一個什麼例子來說明互聯網的方便快捷?

(從北京發郵件到悉尼的例子)

5、找出關聯詞:“不僅……還…...”“雖然……卻……”等帶有關聯詞的句子,這表明了什麼?(入網後不僅信息獲取之快捷,而且給生活帶來方便)

6、“地球村”這個新概念說明了什麼?

(說明互聯網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地理距離)

四:指名讀第3自然段

1、指名學生畫出能概括第3自然段意思的句子,讓學生明確該自然段採用 的是先總後分的結構方式。

2、引導學生抓住“無所不有”“非常豐富”、5個“可以”和省略號,感受國際互聯網給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的極大方便,體會國際互聯網的巨大作用。

五:全班齊讀第4自然段

思考:這段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總結全文)

六:小結:這是一篇介紹現代高科技的說明文。課文通過對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工作原理以及與人們關係的介紹,讓我們瞭解到奇妙的國際互聯網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越來越多。

七:討論

問題:互聯網是不是有百利無一害?

(在交流中,老師要通過討論讓學生知道,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在使用時,也要防止誤入陷阱,以及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八:家庭作業:同步練習冊

板書設計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小結:………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評課稿】

一、思路清晰,層層深入。以題目爲着眼點,緊扣“奇妙”一詞展開教學。讓學生扣住三個問題來自主探究,分別體會出國際互聯網的奇妙之處:一是“範圍大”;二是“傳遞快”;三是“信息多”。在理解這三個特點時,教師分別選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體會奇妙之一時,緊扣文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大”的詞語,然後通過反覆有層次地朗讀來讓學生體會“範圍大”。體會奇妙之二時,則以“比一比”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具體數據直觀地瞭解互聯網的“傳遞快”;體會奇妙之三時,讓學生自己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來談一談,說一說,教師適時出示圖片補充,自然而然就讓學生理解到互聯網的“信息多”。三個特點,運用了三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方法,卻收到同樣好的教學效果,不得不說教師備課極其細緻,對於教學過程中的細節也如此重視。

二、以學生的學爲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具體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權利交給了學生,課伊開始,讓學生自己來提問題,結合學生的回答,老師及時引導,歸納出了三個問題:“網”是什麼樣子?“網”有哪些奇妙之處?“網”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這樣既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也給學生指明瞭明確的方向,讓學生的自主學習事半功倍。二是把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權利交還給了學生,充分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尋找問題的答案;而在交流感受的過程中,以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收穫爲主,教師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同時,教師還注意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讓學生用“因爲……所以……”

練習說話,這樣在落實理解課文內容任務時,也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最後,對於學生的回答,老師及時給予恰當的總結和評價,無形中既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也讓學生的理解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從而更好地發揮了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