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蘇教版五下《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精品教案

蘇教版五下《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精品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一、教學目標:

蘇教版五下《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精品教案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能正確、流利、用正確的節奏朗讀詩歌,背誦課文。體會詩歌首尾照應的寫法,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的意思。

3.引導孩子利用想象的方法,抓住典型體會詩歌的意境,瞭解對比描寫的妙處。

4. 藉助具體語言材料,通過朗讀、想象,感受植樹前後的巨大變化,體會植樹帶來的好處,以及作者綠化祖國、改造自然的壯志豪情。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美化環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藉助具體語言材料,通過朗讀、想象,感受植樹前後的巨大變化,體會植樹帶來的好處,以及作者綠化祖國、改造自然的壯志豪情。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美化環境的思想感情。

難點:引導孩子利用想象的方法,抓住典型體會詩歌的意境,瞭解對比描寫的妙處。

  三、教學評價設計:

1.在初讀感知環節,通過字詞的檢查、自由讀、及指名讀等多種形式,瞭解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識寫生字詞及正確、流利讀書情況。

2.精讀感悟環節,採取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圈畫,視頻圖片、感情朗讀等方式,想象詩歌描述的畫面,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

3.藉助小練筆,進一步培養學生對詩歌的感悟能力與鑑賞能力。

4.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關注學生自主合作交流情況,並及時做出評價。以及對課堂生成情況,利用評價做出精當的引導。

 四、教與學的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單。

教師:教學課件

 五、教學課時:2課時

  六、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環節一、整體感知----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一)導課。

1.春天來了,我們久封的心門也隨着這暖暖的春光被打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春風撲面的現代詩----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2.師板書課題,學生讀後,引導質疑。

  (二)藉助預習單,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識、寫。

(1)出示預習單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對學生容易讀錯的字、詞重點指導,如:讀好“裸露”、 “撐”等詞語。

(2)針對容易寫錯的字進行書寫指導。重點指導書寫"寞",中心對稱的字的寫法。

(3)學生練習自己寫錯或不滿意的字詞。

2.檢查詩歌的朗讀

(1)這是一首詩歌,讀詩歌的要求是什麼?引導學生明確詩歌除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外,還要把詩歌的節奏讀出來。

(2)指名接讀課文。教師從詩歌的韻律,節奏方面給予評價,引導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特點。

3.感知詩歌內容

(1)組織學生討論:全文可分幾部分?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第一部分:(第1節)寫“我們”踏着春風向荒山野嶺進軍。

第二部分:(第2-7節)寫“我們”用雙手爲荒山披上綠裝,使動物有了家園,讓環境變得美麗。

第三部分:(第8節)“我們”要綠化祖國山山嶺嶺的決心。

(2)本文主要講了什麼?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

環節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三)局部切入,感受變化。

1.學生分組讀第1段和第8段,讀後探究有什麼發現。(第一、第八自然段結構相似,前後呼應,有點題的作用)

2.聯想上學期學的《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再讀一讀,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嗎?

3.從“荒山野嶺”到“青山碧嶺”,這僅僅是文字上的不同嗎?下節課我們接着學習。

  第二課時

  環節三、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四)感受變化,想象畫面。

  1.看到“荒山野嶺”,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青山碧嶺”又出現了怎樣的畫面?自由讀3——7節,邊讀邊想:讀了這些詩句,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2.學生朗讀,組織交流,師相機點撥。

(1)“煎熬”

什麼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來訴說自己的痛苦吧。

(2)“林濤”

什麼像波濤一樣上下翻涌?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把你感受到的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心中有圖畫,腦中放電影,你就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了。

(3)小鳥、松鼠、小兔、小猴

我來問問你:“小鳥,你爲什麼到這裏搭窩築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麼呢?”“小兔、小猴你們呢?”誰來讀讀,把這種快樂、安全、衣食無憂的感覺讀出來,你們現在就是小鳥、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4)“渾濁”—“碧波”,“咆哮”—“輕撫”

讀一讀這兩對詞語,給你怎樣的感受?

(5)小組討論:你覺得哪些詩句寫得好?爲什麼?引導學生體會對偶、擬人等手法的運用,寫出了荒山換新顏的喜人景象,寫出了動物無憂無慮的情景,寫出了人們生活的歡樂、安寧。

3.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方式個性朗讀,讀出植樹前面的變化,讀出自己的感受。

4.再次思考:爲什麼說“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環節三、迴歸整體---積累拓展,讀寫訓練

 (五)練習背誦。

1.引讀助背。

2.跟錄音輕聲背。

3.配樂齊誦。

 (六)小練筆:默讀課文,想象荒山植樹後的美好景象,寫一段話。

枝繁葉茂 青山碧嶺 茂密樹叢

搭窩築巢 陣陣林濤 碧波盪漾

要求:

1.自擬題目。

2.層次清、語言美、儘量用上所提供的詞語。

作業設置:

1.課後收集有關環境保護的資料,並選擇好一個專題,以小組爲單位制作手抄報,在班級內展示。

2.寫出自己的“環保小詩”。

  板書設計:

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荒山野嶺———————青山碧嶺

裸露、煎熬 林濤、動物的家

 附:《春光染綠我們雙腳》預習單

班級: 姓名:

認真完成預習任務,並自我評價。完成以後,可以在相應的評價欄裏打“√”。

一、我會讀生字

叮 謠 裸 寂 寞 嘰 蹦 咆 哮

二、我會寫生字

1.認讀生字並描紅仿寫。在教材上描紅,然後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寫兩個,看誰能做到正確、規範。

糾正寫錯的字: 把不滿意的字再寫一個:

三、我會積累詞

歌謠 寂寞 咆哮 茂密 擁抱 裸露 荒山野嶺 枝繁葉茂

(1)讀準五面的詞語。

(2)積累課文中喜歡的詞語。

四、我會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爭取讀正確、讀流利。讀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讀幾遍喲。

五、我會思考

爲什麼說“春光染綠我們雙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後反思:

成功之處:

1.反覆朗讀,想象畫面,把握內容

教學時,我讓學生自己反覆朗讀,從整體上把握詩歌內容。我用這樣的方法引導孩子去走進詩歌,邊讀邊想象: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聯想與想象把學生帶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中。“荒山野嶺”孩子們用“沒有……沒有……也沒有……”“看不到……聽不到……”來描繪畫面;“青山碧嶺”孩子們用“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的思路來陳述。勞動的場面,孩子們結合畫面進行描繪。漸漸地,畫面清晰了,內容顯露出來了:我們去植樹,勞動很歡樂,植樹綠化了環境,保護了動物,防洪固土,用植樹來改變我們的生活環境。

2.用心品讀,品味語言,感受意象

詩歌是一種含蓄的藝術,本詩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活畫面,流露情感。前後對比,使得詩歌創作目的躍然紙上。 “詩道貴在悟”,所以教學中我以讀促品,指導學生通過想象和聯想深入感知詩歌描繪的意境。“叮叮噹噹”“嘩嘩流淌”分明就是孩子們勞動時愉悅的內心;“小鳥”“小猴”“松鼠”“小兔”的描寫是動物安居樂業的縮影。這些詞句需要細品,但不需要老師生搬硬套句句落實,可以給予一點指引,多讓學生品味。在此基礎上,觸摸到作者創作的意圖:多植樹,綠化環境,保護地球。

3.拓展閱讀,深化主題,鼓勵創作

都說孩子是天生的詩人,鼓勵孩子通過類主題詩歌的朗讀,寫出自己的詩歌則是更高的要求。爲此我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環保小詩”,捕捉智慧的靈光,收穫情感的微茫。學生的詩歌也許稚嫩,但用心所寫,那新鮮的詩句一定可貴,一定要放手讓他們寫。

不足之處:

在本課的課堂中,對於學生的評價不夠具體、明確,使教學效果打了折扣,學生在自讀感悟的過程中參與度不夠,全班仍有三分之一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

教學建議:

詩歌是美妙的,其節奏感、跳躍性無不揭示着語言的“舞蹈美”,體會這種美是學習詩歌的要義之一;詩歌是精煉的,但給人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細細品味,便可以還原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詩歌是含情的,字斟句酌便可體驗到蘊藏在文字背後的情感世界。由於一直以來詩歌教學的重難點都放在了理解詩意,滲透思想教育上,對於詩的意境及詩的情趣的感悟卻幾乎不觸及。建議在教學詩歌時放手讓學生充分欣賞品味。引導學生將自己獨特的感受融入到詩歌的誦讀中,使詩歌的教學更添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