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古詩《鋤禾》優質教學設計

古詩《鋤禾》優質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教材分析:

古詩《鋤禾》優質教學設計

古詩《鋤禾》選自全日制聾校語文實驗教材第十冊第18課古詩二首中的第一首。本課共計劃用三課時完成,本節是第一課時。

古詩《鋤禾》共四行字兩句話,第一句兩行是寫的是詩人所看到的中午農民勞動的情景,第二句兩行寫的是詩人看後的感想。全詩寫出了農民種地的辛苦,語言簡單明瞭,較易理解。但由於古詩這種文體是學生每一次接觸,且聽殘學生閱讀面窄,語言理解能力有限,學起來難度較大,因此在教學中我把“理解古詩的意境”設爲教學重點,“能流暢地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補償學生缺陷設爲教學難點。

  教學構想:

1、貫素質教育方針,落實“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2、創設情景,模仿作者寫作思路,運用電教手段分散教學重、難點;

3、挖掘古詩意韻,創設古詩唱讀手法,進行學生的缺陷補償;

4、採用分層次教學法,創設民主、開放、活潑的學習環境。

  教學目標:

1、學會2個生字;

2、理解句子的意思,讀懂古詩;

3、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會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育目標:

教育學生要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節約糧食,日常生活中養成“消費而不浪費”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古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

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兒歌引路,說話練習

教師:同學們,以前我們學過許多兒歌,如: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還有哪些呢?

引導學生唱讀以往學習過的兒歌,進行說話練習。

那麼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學習一種新的文體 “古詩”。

板書:18 古詩

 三、交待目標,學習古詩

1、認識古詩,瞭解學法

學生展示收集到的古詩。教師相應引入古詩《鋤禾》並板書:鋤禾—李紳

引導學生通讀古詩《鋤禾》觀察思考:

①、古詩鋤禾有幾行字?

②、古詩鋤禾有幾句話?

師總結:這四行字,兩句話雖短小,卻包含了豐富的內容,深遠的意義,需要我們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多方面地聯繫擴展,反覆地朗讀,感悟。下面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古詩《鋤禾》。

2、正確朗讀,交流生詞

教師:請同學們自讀古詩,注意小組交流,讀準字音。

學生自讀,提問個別學生朗讀,教師指導,全體齊讀。

引導學生合作交流,學習兩個生字“鋤”和“皆”。

提問學生講讀,教師總結:當“鋤”做動詞的時候,它的意思是指鬆土、除草。那麼文中“鋤禾”是什麼意思呢?

解釋詩題:“鋤禾”就是給禾苗鬆土、除草。

3、熟讀古詩,感知詩意

教師引導學生熟讀古詩《鋤禾》,師相應板書整首古詩於黑板

檢查指導後提問學生談體會:說說你對這首古詩的理解?

生個別談

4、創設情景,體會意境

出示課件,創設情景:唐代詩人李紳,自幼生活於鄉間,對農民的貧苦生活非常瞭解熟悉。一天,他外出,中午時分行至一片農田……

思考:⑴、他看到了什麼?

⑵、他想到了什麼?

⑶、這碗中的飯和農民的辛苦勞動有什麼關係?

此情此景,促使李紳寫下了古詩《鋤禾》,課件示古詩《鋤禾》。

瀏覽全詩思考:詩中哪句話是寫詩人所看到的景色?哪句話又是寫詩人所想到的呢?

5、引導交流,感悟詩情

學生分組合作學習,想想讀懂了詩中的哪一句話?把不明白的字和詞圈畫出來。

教師引導理解第一句:

⑴、用自己的話說說詩人看到的景色。

(指導學生了解古詩語言上的特點:語言高度的凝鍊概括)

⑵、對比我們現代農業發展,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辛苦。

⑶、全體齊讀共同感受。

教師引導理解第二句話:

⑴、說說這一句話的意思。

⑵、理解“皆辛苦”的含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教育學生日常生活中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⑶、聯繫作者的寫作情境,引導學生體會古詩的意境,並通過符號示讀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縱觀全詩,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6、讀寫訓練,識記古詩

教師:我們讀句子有斷句,讀兒歌有節奏,在朗讀古詩時要有“詩韻”,看老師讀思考詩中的韻節。

教師示讀,引導畫韻節。

教師範讀,用音樂的節奏感引導學生流暢地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學生練讀。

提問並指導學生流暢地有感情地朗讀。

引導背誦,接龍背,師生互背,分組遊戲背。

識記古詩。分組比賽默寫,對於表現較好的小組給予獎勵。

  四、歸納總結,明確寫法

先引導學生談本節的收穫,談古詩的學法。

教師出示課件,讓學生參考,使學生明確古詩的學法:讀準字音-理解字詞-體會詩意-想象意境-反覆朗讀-唱誦全詩。總結強調:只有這樣抓詞,理句,多方面聯繫擴展,反覆朗讀感語,才能把握古詩的主旨。

  五、拓展練習,引申教育

教師:李紳還有一首詩和《鋤禾》一樣快炙人口,流傳至今,下面,我們來共同欣賞古詩《憫農》……

出示課件《憫農》,先領學生讀古詩,再共同領會詩意,然後總結。

教師:這首詩寫的也是古代農民的生活狀況,在我們今天還有這種現象嗎……但是我們還是有一種習慣不能丟,是什麼呢……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節約每一粒糧食,是我們再次從古詩《鋤禾》裏所汲取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僅要節約每一粒糧食,還要節約……

啓發學生聯繫實際思考,明確日常生活中還要節約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提出口號“消費不浪費”,全體齊讀。

  六、編排古詩,手語傳唱

教師:古詩《鋤禾》千百年來傳唱不衰,讓我們也用我們自己的手勢語言把它傳唱下去,好不好?

師生共同編唱古詩《鋤禾》。

全體齊唱之後,教師佈置作業:把這首古詩傳唱給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同時預習古詩《詠鵝》,收集關於駱賓王的個人生平是我們今天的作業。

  七、發揮想象,動手圖畫

此一環節做爲機動練習,安排在最後。

  附板書設計

18 古詩

鋤 禾

鋤禾/ 日當午,

汗滴/ 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