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

幼兒園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8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

幼兒園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1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想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教師抓住幼兒園喜歡玩水的特性,創設遊戲情境,讓幼兒通過觀察、探索,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幫助幼兒初步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下面快隨應屆畢業生網小編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物體沉浮,激發幼兒探索、發現的樂趣。

2、體驗玩水的樂趣,對操作活動感興趣。

3、學習把沉、浮物體作簡單分類和記錄。

活動準備:

1、木塊、石頭、泡沫、點心盤、鑰匙、玩具(幼兒操作材料)。

2、記錄紙人手一份,螞蟻過河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出來玩了,瞧,這是誰呀?(螞蟻)

師:小螞蟻爬着爬着餓了,發現遠處有棵蘋果樹,就爬過去,可是面前出現了一條小河,請小朋友幫螞蟻想辦法怎麼才能過河?

二、認識沉與浮現象

1.師做實驗,先放石頭。

師:“瞧,這些材料誰能幫螞蟻過河呀?我們先拿石頭來試一試”

問:你發現了什麼?石頭怎麼啦?

師小結:由於石頭比較重,放在水中會掉下去,這種現象我們叫“沉”,會沉下去的材料,能當螞蟻的小船嗎?

2.師第二次做實驗,放泡沫

問:你發現了什麼?

師小結:由於泡沫比較輕,放在水中會飄在表面上,不會掉下去,這種現象我們叫“浮”。現在我們把小螞蟻放到上面,你們看它過河了嗎?

3.鞏固幼兒對沉浮現象的認識

剛纔我們看了,放在水中,比較重的東西會掉下去的,我們叫它“沉”,不會掉下去的,我們叫它“浮”。

(活動反思:從這個環節上看,孩子對沉與浮的現象,能具體地表述出來,也對此活動很感興趣。但在讓幼兒對比石頭與木頭的環節上,由於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頭太小了,而木頭卻較大,在視覺上,給孩子造成干擾,因此有的孩子認爲木頭比較重,導致無法讓孩子準確的判斷:石頭與木頭哪個比較重,哪個纔會沉下去。如果選擇與木頭一樣大的石頭,幼兒便可以一眼看出,石頭比較重的.原理。因而也不會在此環節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三、幼兒操作,並記錄操作結果。

1.幼兒認識材料

師:現在請小朋友來幫螞蟻想辦法,看,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麼?請小朋友把各種材料都拿來試一試,看看哪些東西會浮起來,可以當螞蟻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記錄方法

師:在玩的時候,老師也爲小朋友準備了記錄單,如果這個材料會會浮起來,請把手上的貼貼紙貼在水面上,如果會沉下去,請把手上的貼貼紙貼在水底。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記錄

四、教師評價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驗證

(活動反思:從記錄的結果上看,大部分孩子能準確記錄出沉浮的現象,其中盤子這一材料的實驗出現分歧,有的孩子記錄是沉,有的孩子記錄是浮,藉此機會,我進行隨機教育,讓不同結果的兩名幼兒現場操作,爲什麼你認爲是沉?而你卻是浮呢?兩個小朋友用同一種材料,爲什麼結果是不同的呢?通過現場實驗,孩子知道由於放的方式不一樣,結果也是不同的,很好地利用教育契機,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但在幼兒使用記錄卡的方面上看,由於記錄卡設計不太合理,有的幼兒把整張記錄卡都貼滿了,完全看不出是沉還是浮;如果老師在水盆中間畫條中介線,在中線以上表示沉,中線以下表示浮,就能很輕鬆地解決結果不分明的問題。)

幼兒園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物體沉浮,激發幼兒探索、發現的樂趣。

2、體驗玩水的樂趣,對操作活動感興趣。

3、學習把沉、浮物體作簡單分類和記錄。

教案准備:

1、雪花片,石頭,海綿,點心盤(幼兒操作材料)。

2、木製積木,記錄紙人手一份,螞蟻過河圖片。

教案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出來玩了,瞧,這是誰呀?(螞蟻)

師:小螞蟻爬着爬着餓了,發現遠處有棵蘋果樹,就爬過去,可是面前出現了一條小河,請小朋友幫螞蟻想辦法過河?

幼:造一座橋……

二、認識沉與浮現象。

1、教師做沉浮實驗。

師:“瞧,這些材料誰能幫螞蟻過河呀?”

2、鞏固幼兒對沉浮現象的認識

師:我現在請一小朋友來幫螞蟻想辦法。

三、幼兒操作,並記錄操作結果。

教師先請一幼兒操作,同時將結果記錄下來。

(規則:拿一操作材料放入水中,浮起來的就把這種材料的圖片貼到小河裏,沉的則不需貼。)

集體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