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陶行知的四塊糖果讀後感範文

陶行知的四塊糖果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陶行知的四塊糖果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陶行知的四塊糖果讀後感範文

  陶行知的四塊糖果讀後感範文1

育才小學校長陶行知在校園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同學,陶行知當即喝止了他,並令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無疑,陶行知是要好好教育這個“頑皮”的學生。那麼他是如何教育的呢?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經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可一見面,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果送給王友,並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爲你按時來到這裏,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疑地接過糖果。

隨後,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他手裏,說:“這第二塊糖果也是獎給你的,因爲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王友更驚疑了,他眼睛睜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王友手裏,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爲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批評不良行爲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王友感動極了,他流着眼淚後悔地喊道:“陶……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啊……”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果遞給王友,說:“爲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只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果了。我的糖果沒有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吧!”說完,就走出了校長室。

今天看到了這篇小短文,我真的受益匪淺,作爲一名新教師,我們欠缺的就是教學經驗和管理學生的能力,在面對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鬧出的種種怪狀後,我們常常不知所措,或者只是簡單的訓斥,或者就向班主任求救,其實這都不是最好的方法,陶行知老師以自己的行動向大家展示了最好的教育學生的方法是:面對犯錯誤的學生要鼓勵學生,不是一味的批評而是通過自己的引導使學生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陶行知的四塊糖果讀後感範文2

前幾天我讀了一篇文章——《陶行知的“四塊糖”》,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陶行知先生當小學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室去。

陶行知先生連續掏出了四塊糖給了那位男生,但是,陶校長先生掏出的不是區區一塊糖,而是四塊糖。原因是第一塊糖是那位男孩比陶行知先生先到辦公室,第二塊糖是陶行知先生令他不要打同學,他立即住了手,第三塊糖是因爲他打同學是因爲那個男孩欺負女生,第四塊糖是因爲那個男孩已經認錯了,獎勵給他的糖。

陶行知先生以“發糖”爲獎勵,而且這四塊糖有着的寬容之心,一個男孩在校園裏拿磚頭砸人,無論有什麼理由,也屬於嚴重的違紀行爲,正如結尾:孩子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改變,無知可以變成有知,單純可以變成複雜,莽撞可以變成老到,粗魯可以變成細膩,怯懦可以變成勇敢,小氣可以變成大度,蠻橫可以變成理智。變與不變,大變與小變,既取決於自己,也取決於家庭和學校。一個充滿愛心的老師,會創造無數的奇蹟。因爲寬容是一服靈丹妙藥,能夠在關鍵時刻,矯正學生的人生之舵。

陶校長的那“四塊糖”,雖然很渺小,也很微不足道,但是,讓那位男孩吃在了嘴裏,更甜在他的心裏。

男孩自己犯了錯誤,得到的竟是表揚。

陶校長是一個充滿愛心的`老師,正是因爲他的寬容、理解與教導有方纔矯正了一個學生的人生之舵。

  陶行知的四塊糖果讀後感範文3

陶行知先生不愧是大師,處理打同學的王友也不同凡響,別出心裁。至今“四塊糖”的故事已經成爲教育經典,啓發着千千萬萬教育工作者。

首先,應該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打人,不管是什麼理由,都是錯誤的。一般老師會訓斥,會批評,會懲罰,而陶行知先生是找其閃光點。找出打人學生“遵守時間”“有正義感”“懂得尊重別人”“知錯能改”四個閃光點,並且大力表揚。善於找尋學生的閃光點是其教育理念之一。學生都有特長,都有閃光點,班主任要善於挖掘、培植、擴大它!特別是對差生,一定要耐住性子,千方百計引導他們走上正規。有位老師說得好:“沒有一個學生不想得到周圍人的讚美和期待。”這種讚美和期待,將對學生的學習、行爲乃至成長都產生巨大作用。相反,一個學生如果聽到的總是負面的評價,就會不自覺地自暴自棄。身爲教師,我們要拿着‘放大鏡’給學生找優點,用‘擴音器’給學生積極的評價。……讓每一個學生擡起頭走路,這應成爲班主任教師的追求。”陶行知先生對打人的王友始終是和善的,是“微笑”的,是“親切”的。的確,教育應該是含情脈脈的,教育是塑造青少年美好心靈的工作。它決不等於必須進行生硬的毫無感情地說教,更不等於必須進行以人爲敵的訓斥。相反,它應該是含情脈脈的,應該是詩意濃濃的,給人一片關愛,給人一片溫馨,給人一片希望;使沙漠變綠洲,使頑劣變聰明,使野蠻變文明。有很多時候,和風細雨的教育反而比雷霆萬鈞的方式更有力量。

其次,應該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藝術。對打人的王友,不是斥責,而是表揚;不是處罰,而是獎勵。他沒有簡單地對待打人的學生,不是簡單地從大人的角度,嚴厲地指責了事,而是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與孩子達成共識,然後再契入教育。陶行知先生能夠科學地對待打人的同學。面對犯錯的學生,我們要向陶行知先生學習,不用粗暴與野蠻的態度急於去批判、撻伐、懲處,而冷靜地對待,用愛心與智慧給學生一個走出錯誤與尷尬的臺階,呵護他的自尊,讓他感受到教育的寬容與善良。須知,班主任能育出一棵參天大樹,也能毀掉一棵幼苗。當孩子們犯了錯誤,有一絲的希望,也要盡萬分的努力,要千方百計去教育、去拯救;要從孩子們的一生前途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千萬不能圖一時的痛快、一時的意氣用事。須知,毀掉一棵幼苗,容易;把幼苗、尤其是病殘的幼苗培植成參天大樹,難。正因爲難,更能顯示一名班主任的職業道德與工作水平。

由這則經典案例,我們可以想到這樣一個問題——要愛護犯錯誤的孩子:青少年思想幼稚,往往會因爲一時是非不分、認識糊塗而幹了錯事,這在所難免,做師長的此時應該以寬大爲懷,容許他們犯錯誤,並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引導他們以此爲戒,完美心靈。爲師者切忌只圖一時痛快、一時輕巧,對其一棍子打死。這一推或一拉,也許就讓人下地獄或是上天堂。

人生的訣竅就在於經營自己的長處,教師的長處就應該是擁有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