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宋代詩詞 > 《愛蓮說》課後練習和答案

《愛蓮說》課後練習和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88K 次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愛蓮說》課後練習和答案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課後練習】

一、文學常識

⑴本文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世稱“濂溪先生”,北宋朝哲學家、理學家。諡號“元公”,有《太極圖說》、《通書》、《周元公集》。《愛蓮說》是他託物言志的一篇名文。他被公認爲理學的重要創始人,他提出的“太極”和“無極”等哲學範疇和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⑵本文體裁是“說”,說,是一種文體。既可以說明議論,也可以用來抒發感情,還可以敘事,都是爲了說明一個道理。

⑶駢句,相接的兩句話,字數相同,意思相對,叫做駢句。駢句和排比句以外,統稱散句。

⑷《愛蓮說》的寫作特點是:託物言志,立意高遠,巧妙運用襯托和比喻;駢散相間

⑸《愛蓮說》的結構,我們可以概括爲:一條線索,即以愛蓮爲線索;兩個陪襯,即以草木之花爲蓮的總陪襯,以菊花和牡丹作爲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以寫三種花來寫三種人:隱逸者富貴者君子

⑹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託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讚美寄寓着他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要在污濁的世間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節操思想感情。

二、給下列黑體字注音

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漣(lián)枝蔓(màn)

褻玩(xiè)隱逸(yì)頤(yí)噫(yī)

三、解釋重點實詞

甚蕃(很多)陶淵明獨愛菊(惟獨)世人盛愛牡丹(非常)

餘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惟獨)(表示轉折)(沾染污穢)

濯清漣而不妖(洗滌)(清水)(美麗而不莊重)

不蔓不枝(蔓延)(分枝)香遠益清(更加)(清香)

亭亭淨植(聳立的樣子)(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觀賞)(親近而不莊重)

餘謂菊(我)(認爲)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陶後鮮有聞(少)宜乎衆矣(應當)(多)中通外直(暢通挺直)

四、成語與名句。

①出淤泥而不染:從污泥中生出來,卻不沾染污泥。比喻在污泥的環境裏能保持純潔,不受影響。

②不蔓不枝:比喻言談或文章簡潔明快,不拖泥帶水。

五、寫作手法:一是巧用比喻,把菊花比爲“隱士”,把牡丹比作“富貴人”,把蓮花比喻成“君子”二是用襯托的寫法突出主題。全文三次用菊花、牡丹襯托蓮花。第一次襯托表明自己的喜愛與衆不同;第二次襯托表現蓮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襯托慨嘆世上沒有幾個人和自己的愛好相同。

六、結合文意,自擬對聯

⑴周氏愛蓮比君子陶公喜菊勝羣芳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七、填空題。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高潔);”中通外直“--通達事理,行爲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權貴;”香遠益清“--大名遠揚;”亭亭淨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廉行,儀態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⑵本文寫作順序是先總後分,含蓄地說明,喜愛哪一種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體現。

⑶作者開篇從生長環境、體態香氣、清高風度等各方面,賦予蓮花以美好的'品格。

⑷晉陶淵明獨愛菊,結合所學,寫出一句其描寫菊花的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們曾學過《桃花源記》

⑸文中重在使用襯托的手法:衆多可愛的花是一般襯托,菊和牡丹是重點襯托,菊是正襯,牡丹是反襯。

⑹作者以蓮花自況,表現他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婉曲的批判了崇尚富貴、追名逐利的世風。

⑺文章前後照應,”予獨愛蓮“和”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一句照應,”牡丹之愛,宜乎衆矣“和”世人盛愛牡丹“一句照應,”宜乎衆矣“的”衆“和”獨“一詞形成反照應。

⑻在文中找出一句駢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⑼本文的線索是以”愛“這一主觀感情爲線索。

⑽短文以蓮爲寫作對象,寫菊,牡丹的目的是:襯托蓮花的高潔可愛。

⑾從上、下文連貫的角度看,第二段結尾句”牡丹之愛,宜乎衆矣!“應放在”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將它放在結尾的目的是: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寫作目的。

⑿第二段文字從句子的用途看,採用了陳述句、反問句、疑問句。從修辭手法看,採用了排比、反問、比喻修辭手法。

⒀文中作者把”蓮“比作君子,那麼作者認爲君子應該是品格高尚的人。本文采用託物言志的寫法,在蓮的形象上寄予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和情操。

⒁文中有一對反義詞是蕃和鮮。

⒂第一段的表達方式以描寫爲主,第二段的表達方式以議論爲主。議論,文中”謂“能集中體現出來。抒情,文中”噫“作了提示。

⒃《愛蓮說》主要採用的表達方式是:記敘、描寫、議論、抒情。作用是開篇記敘引題,寫世態炎涼;繼而描寫,突出形象;卒章議論,在於讚美。抒情貫穿全篇,意在明志

⒄”牡丹之愛“”宜乎衆矣“從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說愛牡丹的多而愛蓮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愛慕富貴的人多,這句話諷刺的社會世態是作者的知己少

⒅牡丹,作者把它比作富貴人,對於世人都貪慕富貴,作者流露出的又是”鄙視“的情感。

而蓮,作者則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對蓮的”讚美“的情感。

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一句中運用的修辭方法是對偶和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