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九年級試題 > 《公輸》自主學案練習題

《公輸》自主學案練習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公輸》自主學案練習題
《公輸》是記述墨子勸止楚國攻宋的事。文章宣揚了墨家“非攻”的主張。這一主張,在戰國時代,反對大國侵略小國,是有正義性的。文章還進一步表明墨子之所能夠止楚攻宋,並不是僅僅由於他以“非攻”的主張說服了對方,同時也以實際的守禦力量制服了對方。

  關於作者:
  
  墨子,相傳爲戰國時期宋國人。他是一位出身於小生產的手工業者階層的思想家,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主張“非攻”(反對掠奪性戰爭)“兼愛”(既愛自己和祖國,也愛別人和別國)。

  墨子所處的時代,各諸侯國掠奪性的戰爭頻繁,嚴重破壞生產,甚至使下層人民被迫“折骨爲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脫勞苦大衆的苦難,這是他提出“非攻”、“兼愛”等政治主張的思想基礎。當時楚國是大國,佔有兩湖一帶廣大地區。宋國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帶,但處於戰略要地。大約在公元前444年,楚用公輸盤造器械,接連打敗了周圍幾個國家,於是準備攻宋。墨子聽到消息,便從魯國趕到楚國去止楚攻宋。《公輸》寫的就是這件事,具體地表現了墨子的“非攻”的思想。

  學習課文。高聲朗讀課文,做到速度適當,停頓合理,不丟字、不錯字。在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劃出生字、生詞,正音、註釋。

  1、文章開頭說“公輸盤爲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這說明什麼?
  說明墨子爲了阻止這一行徑,不辭辛勞。這充分表現了墨子熱愛和平的精神和仁愛之心。

  2、概括第一段主要內容。墨子依據公輸盤怎樣的性格特點,採取什麼方法從道理上取勝公輸盤的?
  
    第一段主要寫:墨子聽到楚國要攻打宋國的消息,日夜兼程趕到郢都去見公輸,要用道理說服他。
  
    第一段第一句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第二句介紹了矛盾的雙方, 兩個主要人物都出場了,而且通過一個“聞”字和“行十日十夜”,表現了墨子見義勇爲不辭勞苦的品質。這樣寫又爲下文情節的發展創造了氣氛,設下了伏筆。

  3、文中寫墨子日夜兼程到楚國去勸阻攻宋。請找出相應的詞,這一連串的動作,可以看出墨子爲天下排危解難的迫切心情。
  
    “聞之”、“起”、“行十日十夜”、“見”

  4、墨子見到公輸盤,故意先說了什麼?公輸盤不知其意,是怎麼回答?他不知不覺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抓住這句話向公輸盤發起進攻,一口氣數落了公輸盤?
  
    “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請獻十金”,“吾義固不殺人”,“不可謂智”,“不可謂仁”,“不可謂忠”,“不可謂強”,“不可謂知類”。

  5、墨子既然以理折服楚王,爲什麼卻仍然不能迫使楚王放棄攻宋的意圖呢?
  
    墨子到了楚國以後第二回合的戰鬥——初鬥楚王,使楚王深深陷於矛盾之中,狼狽不堪。但貪楚狡猾的楚王並不因爲初鬥失敗而放棄攻宋的野心。他表面上承認墨子的分析批判有理,但卻採取以退爲守的手法,輕輕地把話題一轉,以公輸盤已“爲雲梯”,說明他攻宋的藉口。這一轉,作者別具匠心,把楚王虛僞,狡猾,貪婪的本性,刻畫得淋漓盡致,又爲下一場更激烈的鬥爭,揭示了新的矛盾衝突。這就使墨子進入更加艱苦曲折的第三個回合的戰鬥。

  6、本文敘述了墨子同公輸盤、楚王的三個回合的鬥爭,表現了什麼思想?
  
    通過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現了墨子的勇敢、才智和他的“非攻”思想。

  深入探求:
  
  1、你對公輸盤爲楚造雲梯以攻宋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請作簡要說明。
  
    〔言之有理即可。〕

  2、墨子的這種主張和他爲實行自己政治主張而不畏艱險的鬥爭精神,對我們有什麼啓發呢?
  
    我們今天來看“非攻”也還不失爲一個美好的理想。墨子止楚攻宋,用今天的話說,是既有外交鬥爭,又有實力較量,二者相輔相成。首先要看到墨子是站在正義立場上批判非正義的戰爭。但是,如果墨子只憑他的“雄辯”去進行鬥爭,仍然不能取得實在的戰果。不可無外交,但更要注意實力。墨子的實力一是他“守圉”的本領,二是有禽滑釐等三百人爲後盾。起決定作用的是掌握了“守圉”本領的禽滑釐等宋國人民。這對我們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墨子爲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不怕艱險,堅韌不拔,勇於自我犧牲的奮鬥精神和始終重視實踐的作風,是激勵我們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終身奮鬥的一股精神力量。

    但是,墨子的這種非攻思想也有它的侷限性,因爲他不懂得引起戰爭的社會根源和階級根源。墨子所處的時代所以發生連續不斷的兼併戰爭,是當時階級鬥爭的必然現象,是不能用“非攻”的主張來制止的,因此,所謂非攻在墨子所處的時代是根本不能實現的。

  積累:
  
  辨析加紅詞在句中的詞義
   
   ┍ 子墨子聞之     (先生,老師)
  子┝ 願借子殺之     (您)
   ┕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孩子)
   
   ┍ 胡不見我於王?   (引見)
  見┝ 於是見公輸盤。   (召見)
   ┕ 遍鵲見蔡桓公。   (進見)
   
   ┍ 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 (到)
  於┝ 胡不見我於王?   (向)
   ┕ 何有於我哉?    (對,對於)
   
   ┍ 願借子殺之。    (侮臣者)
  之┝ 宋何罪之有?    (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 荊之地,方五千裏。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