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通用15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通用15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1

本文《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在重點介紹埃及金字塔的特點以及建造方法時,使用了大量的說明方法。在課程目標(階段目標5~6年級)中明確地指出:對於閱讀說明性的文章,要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新課程標準》中也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根據上述,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

2、學習作者描寫的方法,嘗試練筆。

3、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課堂上,我努力去達成教學目標。文章的第三小節,以胡夫金字塔爲例,向我們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如果僅僅體會到這一點,我認爲還是不夠的,還應該透過文本,讀出埃及人民的勤勞,讀出奴隸制度的殘酷,在情感上深深地震撼學生,引起學生的思考,這樣纔是真正地讀懂了文本。所以,我緊扣"平整"一詞,進行引導,讓學生聯繫前文,想象奴隸的艱辛,感受工程的浩大,再讀最後一句時,學生的情感就自然流露出來。

課上完後,我感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以下只是我感觸最深的幾點。

1、讀的深度不夠,教者對讀的指導不得法、不得力。教師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把握不住時機,指導的方式方法不得當,讀的方式單一。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把握不住契機,引導缺少方法。

2、課堂的評價缺乏。教者不知怎樣評價學生的閱讀表現,把握不住評價的時機。

3、沒有關注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尤其是課堂上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鼓勵學生主動閱讀,邊讀邊想,還做得很不夠。

4教師的素質還有待提高。尤其是教師的文學素養貧乏,朗讀水平不高。教者在課堂上大聲範讀課文較少。

總之,我這次活動中受益匪淺。我希望,在本次閱讀教學觀摩活動取得進步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閱讀有效性教學的的研究,把自己的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2

仔細品讀此則教學設計,教着做到了以下幾點:

1、聯繫生活實際,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是最真實的課堂。這課的數字對於我們成人來說幾乎是天文數字,更別說是十來歲的小學生。因此,怎樣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是教學難點。針對此難點,教着以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爲憑藉,讓學生以學校教學樓爲基點,去想象胡夫金字塔相當於十座教學樓的高度,繞行金字塔一週相當於繞行校園七週,金字塔的高與佔地面積在學生面前便可知可感了。

2、巧用資料,培養了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課文第三自然段講的是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聯繫本課內容特點,它還負載着體現古埃及人民勤勞與智慧的任務。教着巧妙地將資源進行整合,把一串數字與“溫馨提示”同時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整合信息、處理信息,思維發生衝突,從而感悟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與勤勞”。與此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3、句子對比,既凸顯了教學重點,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感。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說明方法十分明顯。教學時,教者並沒有以“談談說明方法的效果”的形式讓學生來體會,而是巧妙地把說明方法好處的體悟融入了句子對比之中。不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了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更爲體會“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學科整合,不僅調節了課堂氛圍,更爲突破難點奠定了基礎。

“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週”;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雖然課文采用了列具體數字的說明方法,但面對這天文數字,學生頭腦中仍會感到茫然。教者採用了“算一算”的辦法,讓學生親自動手算一算。當學生手捧自己算來的數字時,那種讀自己算出的數字的感受與讀書中的數字的感受絕對不可同日而語,心中自然會升騰起對古埃及人民的崇敬與讚歎。這樣做,不僅調節了課堂氛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突破了難點。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3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課文着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築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採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傑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幹。

《埃及的金字塔》。課的開始出示埃及金字塔圖片及文中第一節中的“角錐形、巍然屹立、傲對碧空”等詞語,讓學生用上這些詞介紹金字塔。之後,圍繞第一課時學生提的四個問題(金字塔有什麼用途,金字塔的外形有何獨特之處,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金字塔爲什麼舉世聞名,)展開教學。對於第一個問題,學生很快從第二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我相機出示了古埃及王朝法老們建造金字塔的資料。解決第二個問題時,重點引導學生閱讀了第三自然段,感受了胡夫金字塔外形的宏偉、結構的精巧,並學習了舉例子、作比較、列數據等說明方法。在解決金字塔如何建造這個問題時,學生從文中描述瞭解了古埃及人民運石頭、壘石頭的方法後,我用圖文展示了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過程,然後讓學生談感受。學生體會到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聰明。之後,我讓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謎方面的資料。可能是上課學生比較拘謹,舉手的人很少。之後,我多媒體出示了這方面的文字資料。之後,再讓學生談感受,學生感受到了金字塔的神祕。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4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徵,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文章四、五小節用較多的筆墨描述了古埃及人民用一些科學的方法搬運石頭,壘石塊。然而,金字塔又是古埃及人民的一部血淚史,然而,第三小節僅僅用“爲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多人在烈日曝曬下幹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三十年時間。”爲了讓學生對這段辛酸史有更深刻地認識,教學時,我讓學生想象奴隸們含辛茹苦的幹活場景,通過再現情景,讓學生感受在法老的殘酷統治下,在烈日炎炎的炙烤下,在食不果腹、飢不擇食、衣不遮體的惡劣生存條件下,在與親人生死相依的境況下,在生產工具極其落後的條件下,奴隸們水深火熱的痛苦生活,激發學生對具有無窮智慧的古埃及人民崇敬的同時,生髮對古埃及人民悲慘境遇的深深同情之情,以及對奴隸主(法老)草菅人命的仇恨與憤怒之情。

在學習第3自然段中“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於40層高的摩天大廈。”一句時,我讓學生和學校前面一幢教學樓的高度比較,讓他們仰視大概有多少高度。隨後,由學生來讀,我分別用平視、稍仰等角度評價,學生從老師詼諧的評價中明白了讀這句的語調應該激昂有力。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5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爲學生提供了一個個性化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十分輕鬆的氛圍中學習課本知識,學生既可以上網查資料幫助自己理解課文內容,也可以通過網絡研究書本上沒有的但自己很感興趣的問題。這樣不僅注重了對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又培養了學生的信息素養。教師製作的網站既內容豐富但又恰到好處,能很好地協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

在具體的學習中,大部分學生能自主學習,通過大家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完成了學習任務,並且很好地鍛鍊了學生對有幫助的資料進行收集、整理的能力,部分學生還能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想法,達到對課文的深入理解。

在延伸學習中教師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十分自由輕鬆的交流環境,讓學生通過一堂課的學習之後,從疑問開始,從實際學習中解答,繼而又產生出更多、更深層次的問題,有目的指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延伸學習的內涵。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6

聽完這一課的教研課,向資深老師請教後,自己也試着仔細備這一課,重新整理教學思路,摸索適合自己的教學語言和教學節奏,在腦子當中數次模擬教學環境來設計教學環節。但上下來過後仍然感覺馬馬虎虎,教學其中三昧仍不得而知。既然上完課,就需要總結、反思、再運用,如此反反覆覆,教學方能有所長進。

第一,設計要有整體觀。課文前後形成一個閉環,讓學生在語言文字中徜徉。我在設計時發現“巍然屹立,傲對碧空“是頗值得玩味的兩個詞語,它們分別指向了金字塔外形與結構上的特點,以及運用科學方法的聰明勤勞的古埃及人民。所以問題由此始,也至此終了。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整體的觀念,以一個能提綱挈領、貫穿全篇的問題讓學生去尋找爲什麼,帶着問題討論交流完成後再體會這兩個詞,自然會有新的領悟。

第二,設計時教學目標貫徹始終。這應該是與前一點相互制約的。教學目標在心中,大的方向上不會出現問題,但卻不是每個環節都能體現目標。而有了一個提綱挈領的問題後,我們就能有的放矢。具體到本課中,瞭解金字塔宏偉精巧的特點,科學的建造方法是目標中應有的,而體會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卻是不好實施的目標,在教學中很容易生硬、死板,造成課堂生成性不足。我在設計時緊緊抓住金字塔“傲對碧空”一詞提出問題“當這睦金字塔巍然屹立於埃及的土地上時,誰最自豪?”,學生自然能回答到是埃及的人民,因爲有了前面對金字塔宏偉精巧外觀的`體會以及對科學的建造方法的瞭解,得出埃及人民最自豪的結論是水到渠成的。

第三,學情是教學設計的重中之重,這關係到課堂是生成的還是老師表演提木偶戲。在教學金字塔石塊平整緊密到怎樣的程度,讓學生在文中尋找相關的描述,再一起交流,但實際上連續問了兩個學生仍然未能找到,我想這個問題已經很明瞭,但他們卻沒有回答上來,應該是我在備課上沒有做好預設,對學生的學情估計不足。他們對石塊需要平整才能砌合得緊密中的因果關係沒有明確的意識,也並不清楚要平整的石塊才能緊密。課後與師傅交流之後我才明白,需要用雙掌作個演示,讓學生有個明晰的印象,才能真正體會到緊密這個詞的意思。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7

聽了錢老師的《埃及的金字塔》,受益頗豐。她那緊湊的課堂節奏,紮實的教學,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她在教學第三小節時,每字每句都落到實處,把金字塔的宏偉、精巧一一展現在學生眼前,並滲透了說明方法的教學。

由於自己接下來也上這一課,就學着上了。但是,上下來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

首先,是時間上來不及。儘管我課前有思想準備,我的課堂節奏沒有這麼快,而且學生沒有預習,可能會有些問題。但最後上下來,第三小節根本就來不及講。那就放到下節課吧。

第二課時,我基本採用的錢老師的上法。學生也能找到金字塔的高和大,石塊的多和重,並通過朗讀去深入體會。在講到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時,學生的問題比較多,像有東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廈高嗎?一個車皮是多少?和前面的數字好像對不起來……耽誤了一點時間。隨後,把高、大、石塊多、重用一個詞概括起來怎麼說,學生很快能說出宏偉,因爲一開始就有人提到這個詞。學習精巧部分,就不是那麼順利。學生讀到下面一段話時,問他們從中感受到什麼,有的說金字塔堅固,有的說很難建造,有的說很大……在一番引導之後,纔有人找到精巧一詞。爲了加深理解,我有反過來問他們,從那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它的精巧呢?學生找到“磨得很平整”“砌合得很緊密”“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等詞句來理解。這裏,重點讓學生了解“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是最能形象說明金字塔的精巧的,這也是說明方法的一種——形象描述。最後,再總結一下金字塔的特點——宏偉而又精巧。

自己覺得是很賣力地上完了課,然而,在批閱了學生的課堂作業後,卻發現課堂效率是如此低。作業中出現的練習,都是課上反覆強調的內容,可結果……最讓人無法相信的是,“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最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說明了什麼,竟填的是“宏偉”,而金字塔的特點是什麼兩空,填的是“大、高”或“高、宏偉”“大、宏偉”都有,說明他們對其中的從屬關係根本就沒有搞清。後來,只好把作業發還,把幾道題重講一遍。這樣,到後來,還是有幾個人沒搞清楚。

分析一下原因,我們的語文作業似乎總存在這樣的問題:習題內容上課時都涉及過的,問問答答,都滲透在裏面了。可到了作業本上,很多人都不會做了,回想不起來到底是哪個內容了,就張冠李戴一番。還有,就是自己的課堂,總感覺熱鬧有餘,卻不夠紮實。看上去說的人挺多的,但能靜下來深入思考的不多。尤其是幾個發言積極的,想到什麼就喊出來了,其他同學也就懶得再想。如此一來,那些不動腦筋的人更不動腦筋了,有時連聽到哪裏都不知道。而那些所謂的好學生,因爲急於表現自己,也沒有好好思考,總體也得不到提高。看來,改變這樣的課堂現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8

昨天,我上了一節組內研討課。內容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課時。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這節課我該“教什麼”。我先是把課文讀了兩遍,以希望內心裏能涌現出一些構思的激情。可是好幾天裏,我一直是停留在以“導遊的身份”去指導學生學習和實踐的層面,好像只有這樣才能吸引他們存有興趣去讀這篇文字。然而我始終沒有設計好中間的程序,因爲我遇到了一個難題:那樣一來,我的訓練點應該放在指導學生轉換句式上,讓學生練習複述課文,而不可能圍繞課文的重點問題:“從哪裏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進行引導了,這樣是有點偏離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了。再說,我們指導學生學習一篇課文,究竟不只是告訴他們一些知識,而是應該引導他們對一些事物或現象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進而去思考和探究這些事物或現象。當然,根據班級學生實際,如果把這一課的目標定位在對語言的複述訓練上,也是可以的。

我執教的班級學生,是屬於基礎不太好的那類,對學習的興趣尤其不夠,一般的常規模式的教學,很難激起他們的興致。課堂學習中,常常會有很多學生自顧自的做自己的事情。針對這樣一篇不是很生動的說明文,我應該怎麼定位呢?怎樣才能抓住學生的興奮點,這是我困惑最多的。

這一課是一篇說明文,應該有一些新知識點,比如:說明文的一些說明方法,是必須要讓學生要知曉的,並要嘗試一些說明的方法;課後的問題:藉助具體的文字描寫,讓學生弄清楚“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這是本篇課文學習的重點;想象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辦法和艱辛過程,這是基於文字表達上的頭腦再現,需要指導學生有效達成。可是,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好像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興致。該怎麼實施教學才能完成以上的幾個目標呢?

我又讀了這篇課文,而且反覆查閱資料,期求再尋找到新的視點。我原來的設計是這樣的:我是一位導遊,帶着一羣遊客到金字塔參觀遊覽。導遊針對金字塔的特點和建造分別進行介紹。如果能轉換好句式,效果應該也是很好的。但是我打算突破這種常規思維,因爲在10年前,我就這樣執教過這一課。

終於在上課的上午,我找到並編輯了一份文字資料,大致的內容是: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是世界文明的一塊豐碑;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有一種神祕的能量。我想把這份資料放在上課開始讓學生拓展讀,應該會激發學生對課文的探究興趣,也能較好地補充一些課文所沒有涉及到的內容。就這樣,我安心的走進了課堂。

整節課,我好像並沒有講多少話,都是圍繞指導學生學而進行設計:第一個環節:1、2節課文是由學生默讀完成的,我只出示了一個課文填空讓學生完成:“金字塔坐落在 ,它的形狀是 。金字塔是用來 。因爲 ,所以稱爲金字塔。”第二個環節:引讀第三節課文,圍繞“宏偉”“精巧”找讀有關句子,重點把用列數字、作比較、語言描述等說明金字塔的語句拿出來進行品讀,以此體會到金字塔確實是宏偉而精巧的。第三個環節:指導學生找出寫建造金字塔方法的語句,在課文語言敘述的基礎上,讓學生藉助畫圖來理解古埃及人科學的建造方法,並由衷體會到古埃及人是勤勞而智慧的;接着,我也出示了在課前收集到的比較清晰地繪圖模型,學生更是驚歎不已。

這樣的三個環節過後,我無需再贅言什麼了,只是又出示了沙漠之中的金字塔,讓學生看着這滄桑而古老的金字塔,感情充沛的讀了最後一段文字,那種言猶未盡、心嚮往之的情緒油然而生。下課了,很多學生走到我身邊說:“老師,長大了,我一定要去埃及,親眼去看一看金字塔!”

這是我期望達到的目標,我的新思路是成功的。更主要的是,這節課,我好像真的沒有講多少話,幾乎都是學生在讀、在思考、在做,而且學生一直都是興趣盎然的,這樣的課堂效果,在我的班級裏,也是極少出現的。

教學,對我們教師來說,就是最大的事。每天都要走進課堂的我們,一定要存有一點創新的理念,讓自己在自我突破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不斷激發出自己最潛在的魅力元素。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9

埃及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是以說明爲主要表達方式。文章主要介紹了金字塔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採用的辦法,讚揚了古埃及人民傑出的智慧。全文共6個自然段,可分爲四段。第一段(1):交代埃及金字塔的概貌和所處的地理位置。第二段(2—3):寫了金字塔的歷史形成過程及其外觀和結構特點。第三段(4—5):這樣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式如何建造起來的。第四段(6):金字塔式埃及象徵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在教學這篇課文前,我首先利用網絡條件,讓學生觀看人類發現金字塔的過程,並利用世界地圖,讓學生找出埃及、開羅、尼羅河的位置,從而激發學生對金字塔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又重點放在了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上,當學到第二至第三自然段時,讓學生利用第一自然段的內容來理解。如,前文提到“一座座”,這裏具體地寫“70多座”;前文提到“角錐形”,這裏的解釋是“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後成爲尖頂”;前面寫了“巍然屹立,傲對碧空”,這裏具體寫了“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於40層高的摩天大廈”。另外,上一段所說的“舉世聞名”,其主要原因就在於,一是它的工程浩大,二是它的結構精巧。對此,課文不僅列舉了較爲精確的數字,還把這些數字與人們比較熟悉的事物或生活經驗聯繫起來,使讀者能更直觀地理解建造金字塔的確是一項浩大工程。憑藉語言文字,讓學生感悟說明文的表達方法。如概括事物特徵,可運用舉例、列數字、作比較、語言描述等方法把事物的特徵寫具體。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10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以清晰的條理,平實的語言,介紹了金字塔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採用的辦法,讚揚了古埃及人民傑出的智慧。結合學校的市級規劃課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話策略的研究》,我以“對話”爲基點,設計出了《埃及的金字塔》一課的教學。

一、構建對話的平臺

我藉助了一段頗具神祕色彩的音樂再配以展現埃及民族風情的圖片作爲新課的導入環節,一下子就爲學生創設出了學習的情境,將學生領入了埃及那金黃色的沙漠中,矗立在眼前的是一座座巨大的角錐形建築物,接下來爲學生構建好對話的平臺,讓學生暢所欲言,介紹埃及的金字塔,可用上課文中的句子,也可用上自己的語言,還可用上收集的圖片,在對話中展開教學。

二、激發對話的興趣

激發對話的興趣對於許多一線老師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但如何維持對話的興趣或許就不那麼易如反掌了。爲了激發並維持學生對話的興趣,我們在備課時做了大膽的設想,打亂了文本原有的結構脈絡,以學生的興趣爲課堂教學的主線,完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但效果並不如預期的那麼理想,看來教學真非一日之功。

三、提高對話的質量

課題研究的範疇是對話策略,但其根本是爲提高對話質量服務的。作爲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我們在給學生構建對話平臺、提供對話機會的同時,更要發揮我們的主導作用,通過精心的設計使整個課堂顯現出層次性、針對性,對話內容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或教學重難點展開。

四、豐富對話的形式

以往,閱讀教學中的對話形式,多數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顯得鳳毛麟角。在這節觀摩課上,我在傳統的對話形式上進行了嘗試性的突破,豐富了對話的形式。四人小組式的生生對話早已司空見慣,而學生以“專家”的身份運用生活中的實例具體描述胡夫金字塔外觀之宏偉,學生以“專家”的身份運用生活中的玩具情景再現金字塔建造工程之浩大,這樣的環節令人眼前一亮。

當然,這堂觀摩課雖然較好體現出了對話教學的特色,但課堂中還有些許的遺憾,期待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改進。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11

關於埃及的金字塔至今仍有許多難解之謎,它一直都牽動着不光考古學家在內的世人的心,對於小孩子來講,它更顯得神祕莫測,但“神祕”不是本課的重點。在教學中,爲了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我把對金字塔的更多瞭解放在了學完本課之後,課堂上只抓住了“宏偉”和“精巧”。

一、 從胡夫金字塔上感受宏偉和精巧

這一部分課文用了多種說明方法來表現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學生在朗讀比較中很容易感受到,同時還學習了幾種說明方法。

二、從建造金字塔上深化宏偉與精巧

雖然文中對金字塔的建造過程從運輸和搭建兩方面敘述得很清楚,但學生並不能真正看明白。

1、他們不能真正理解當時生產力低下到何種程度。

2、他們不能真正理解奴隸們的悲慘處境。如果不對這兩點作必要的講解,他們對於“宏偉”和“精巧“的印象會大打折扣。在對以上兩點有了大致瞭解之後,我又讓他們分別根據課文的描述用簡筆畫勾勒出運輸和搭建的草圖。有幾個孩子不只勾出粗線條,而且在一塊大石頭的前面畫了密密麻麻的小人彎着腰拉繩子。由於教室外面的幾十米遠處就是一座30多層的大樓,有的孩子還把自己的畫拿起來比了比。我問他們把這些赤手空拳的密密麻麻的小人放在大樓跟前會想到什麼。學生們不僅想到了文中所說的智慧,還想到了流血、想到了面黃肌瘦、想到了死亡等。此時再回過頭去讀關於胡夫金字塔的那一組組數字,孩子們臉上不光只是興奮和激動了,字裏行間多了對金字塔及埃及人民的敬仰。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12

上完《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感覺心裏空空的,到底上的怎樣?我不知道,但總覺得和自己想要得效果差得挺遠。後來,師傅說了一句話:“你的課少了點火候!”

少了點火候?哦!少了點火候—————— 是的,少了點火候。

我設計的教學理念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自己品讀文本,體會重點。在過程中,通過師生對話,實現對文本的理解和超越。

但是,我處理的並不理想。現針對本堂課的教學作以下反思:

一、 本人對文本的鑽研程度不夠,還浮於表面,“缺少對關鍵詞句的把握”。(教研員陳道佩老師第二次跟我說了,但一直苦於沒有深刻領悟。)很多時候是這樣的:心裏明明知道哪裏是關鍵,哪裏要重點說,但苦於不知道如何實現。《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我知道重點應放在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上,但聽課的老師認爲,沒有講透徹。

二、 關注學生的發言,順勢推舟,做好追問。一節好的課不光是教師課前充分備課就可以的,還要做到,在課堂上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特別是一些我們教案中涉及到的,要及時追問,引導學生再思考。

三、 知識性錯誤不可原諒。板書時,寫到:(金字塔)重 230萬塊 2.5噸,這是欠妥的。第一,只能說埃及金字塔的石塊重,而不能說金字塔重;另外,2.5噸不是總重,而是每塊的重量,所以,可以糾正爲:230萬塊×2.5噸;還有,我在拓展時,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如果時光倒流,你可以回到古埃及時代,面對金字塔的建造者們,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請以“我想對您說———————”爲開頭,寫一段話。其實,把聽話的對象集中在“您”上,是不對的,因爲,前面已經說到是“他們”在,這裏又要用“您”,不對啊!

四、 無關緊要的話擯棄。如,本課關於數字的確指和不確定指根本沒有必要說。(這裏我多花了時間,導致結束有點倉促。)

五、 先備好課再蒐集資料,製作課件等。有時候,面對一攤材料,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看來,還得多下點工夫了。

本節課或許在你看來是失敗的,但是,我知道了自己身上的不足,還是很高興的,繼續努力,做好自己。

再努力,再加油!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13

文章的第三小節,以胡夫金字塔爲例,向我們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

這一部分課文用了多種說明方法來表現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學生在朗讀比較中很容易感受到,同時還學習了幾種說明方法。

1、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

2、舉例子的方法。讓學生運用這些方法描寫一處景物。有的同學寫我們的學校,如:我們的學校座落在樂餘鎮鎮北路,走進校園,你首先看到的就是我們的教學樓,這幢樓高20米,長60米,每層樓有六個教室和兩個辦公室。雖然寫得不是很好,但對於這些說明方法應該說已經基本掌握了。

除了讓學生學習到了寫作方法外,還讓學生從字句中體會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艱辛和偉大,體會埃及人民的智慧。“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嚴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體會埃及人民的智慧。“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幹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體會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艱辛。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14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課文着重介紹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外形及其建築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傑出的聰明和超人的才幹。

整篇課文條理清楚,語言平實,描寫細緻。但是埃及金字塔對於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對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一定的障礙,缺乏學習的興趣,缺乏知識的鏈接,缺乏與文本的共鳴,容易讓學生產生乏味的情緒。

學生通過課前收集資料時的初步瞭解,到課堂上進一步感知中獲得切身體驗,從而深刻地體會到埃及金字塔的宏偉、精巧、堅固、奇特,感受古埃及人民勤勞智慧,同時激起繼續探究金字塔的願望。

我從課題入手,激發學生回憶所掌握的知識經驗,配以聲像資料,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走近金字塔。扣住課題,既解題又審題,激發內在的學習誘因,調動學生自讀自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開始我就播放了一段音樂,讓學生在音樂的旋律中走近埃及,然後播放一段視頻,並配上課文第一小節的內容作爲導入,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本中來,爲後面的教學打下伏筆。

除此之外,本單元還需要學生學習用聯繫上下文、抓句中關鍵詞語等方法理解有關句子。在體會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時,我抓住數據和關鍵詞句進行理解。數據的運用最能體現出金字塔的宏偉,我學用書上打比方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這些數據,讓這些數據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例如:在教學“最大的一塊重160噸”時,學生對噸幾乎沒有概念,我把學生平時經常能看到的卡車進行打比方,由於是和學生生活經驗相聯繫,學生就能體會出金字塔的宏偉。在體會金字塔的精巧時,抓住關鍵詞句“很平整、很緊密、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方便學生去理解。

語文教學離不開朗讀。“三分文章七分朗讀”,朗讀是閱讀教學的基礎,而朗讀與感悟緊密結合,讀是爲了感悟,感悟是爲了更好地朗讀。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多次與文本交流,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去體會金字塔的宏偉、精巧。理解了宏偉、精巧,再融入感情去讀,使學生真正懂得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徵,也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從而對埃及人民產生敬佩之情,激發學生對埃及金字塔的興趣。重點引導學生閱讀了第三自然段,感受了胡夫金字塔外形的宏偉、結構的精巧,並學習了舉例子、作比較、列數據等說明方法。在解決金字塔如何建造這個問題時,學生從文中描述瞭解了古埃及人民運石頭、壘石頭的方法後,有效運用了學生的課前預習與多媒體視頻,讓學生在直覺感受中,輕鬆地瞭解了金字塔的建造過程。然後讓學生談感受。學生體會到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聰明。

在教學中,老師經常擔任拓展的重責,而今天我讓學生擔任這一角色,帶着他的夥伴去了解金字塔。在課前,我先讓學生查找關於金字塔的資料,收上來後挑選不同的幾個方面的內容,將他們的資料整理到媒體當中。在課堂上,讓他們自主拓展,自主交流,爲激發他們課後探索埃及金字塔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五年級語文下冊《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篇15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課文着重介紹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築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傑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幹。在重點介紹埃及金字塔的特點以及建造方法時,使用了大量的說明方法。

基於教學目標,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介紹胡夫金字塔外觀和構造的第3自然段,對於介紹金字塔的作用、結構及其名字的第2自然段,我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首先學生自由朗讀,然後交流,從這一自然段中瞭解到了哪些關於金字塔的知識。設計時我曾想,學生到時候一定會捧着書本一字一句的把他們找到的讀出來,可沒想到,有的學生用一句話就概括全了。這讓我突然發現,我的學生其實已經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了,而之前,由於我低估了他們的能力以至於一直不敢放手,使學生不知不覺養成了依賴我的習慣。這個結果令我有些驚喜,同時也開始反思自己在以往的教學中沒有充分了解學生,並且未能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

第三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數字來體會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並最終轉向對寫作方法的體會。首先,請學生分別找出能讓他們感受到金字塔宏偉和精巧的句子,然後說一說,這些句子到底是哪些地方讓他們有了這樣的感受呢?在此引出“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接着,一起來體會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意義。對於難以想像的數據,作者採用了什麼方法讓我們更加容易理解呢?此處體會“作比較”的好處。最後,作者在這麼多座金字塔中單選胡夫金字塔來體現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這就是應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整個過程環環相扣,通過數字體會寫作方法,通過數學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在語言教學中滲透着寫作教學,用寫作教學強化語言教學,並深化情感教學,彼此互爲相長,學生也較容易理解與接受。

另外,讀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多讀能熟記,還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加深理解,因此作爲重點教學內容,此處安排讀的次數也比較多,講解前後各齊讀一次,中間自由默讀一次,以此來加深學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