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尊賢文言文閱讀訓練及答案

尊賢文言文閱讀訓練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人君之慾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夫朝無賢人,猶鴻鵠之無羽翼也,雖有千里之望,猶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絕江海者託於船,致遠道者託於乘,欲霸王者託於賢。是故呂尚聘,而天下知商將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齊、秦之必霸也。紂用惡來,齊用蘇秦,秦用趙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尊賢文言文閱讀訓練及答案

齊景公伐宋,至於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嘆曰:“昔我先君桓公,長轂八百乘以霸諸侯,今我長轂三千乘,而不敢久處於此者,豈其無管仲歟!”弦章對曰:“臣聞之,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則車下之臣儘管仲也。”

楊因見趙簡主曰:“臣居鄉三逐,事君五去,聞君好士,故走來見。”簡主聞之,絕食而嘆,跽而行,左右進諫曰:“居鄉三逐,是不容衆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見過人矣。”簡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醜婦之仇也盛德之士亂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見之,因授以爲相,而國大治。

子路問於孔子曰:“治國何如”孔子曰:“在於尊賢而賤不肖。”子路曰:“範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其亡何也”曰:“範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也,賤不肖而不能去也;賢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賤己而讎之。賢者怨之,不肖者讎之;怨讎並前,中行氏雖欲無亡,得乎?”無常安之國,無恆治之民;得賢者則安昌,失之者則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鏡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務襲跡於其所以安昌,則未有異乎卻走而求逮前人也。

(節選自劉向《說苑·卷八·尊賢》,有刪改)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猶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達到

B.賤不肖而不能去也

賤:地位低下

C.故絕江海者託於船 絕:橫渡

D.怨讎並前,中行氏雖欲無亡,得乎 讎:同“仇”,仇恨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登高以望,太息而嘆 秦人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

B.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其亡何也 其孰能譏之乎

C.遂出見之,因授以爲相 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

D.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夫美女者醜婦之/仇也/盛德之士亂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B.夫美女者醜/婦之仇也/盛德之士亂/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C.夫美女者/醜婦之仇也/盛德之士/亂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D.夫美/女者醜婦之仇也/盛/德之士亂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12.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爲人君樹立功名、成就霸業抑或破家亡國、身敗名裂,根本的原因在於能否尊賢而下士。

B.齊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輛兵車卻不敢在宋國久留,弦章告訴他,要多有幾個管仲一樣的賢臣就好了。

C.楊因是一個有爭議的人,而趙簡主用鞭辟入裏的分析力排衆議,委以重任,表明趙簡主能夠尊賢用賢。

D.孔子認爲尊賢與賤不肖是治國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爲“尊賢而不能用”,“賤不肖而不能去”而導致滅亡。

13.把文言文閱讀中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人君之慾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5分)

②夫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務襲跡於其所以安昌,則未有異乎卻走而求逮前人也。(5分)

答案解析:

9.B。認爲……是低賤的,輕視,意動用法。

10.D。(A項,前一個爲連詞,表修飾;後一個爲介詞,用,。B項,前一個爲代詞,他的;後一個爲語氣副詞,難道。C項,前一個爲連詞,於是、就;後一個爲介詞,趁機。)

11.C。(夫美女者,醜婦之仇也;盛德之士,亂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12.B。(弦章的觀點是齊景公應該學習齊桓公,那麼齊國的'大臣都是管仲一樣的人才了。)

13.①想要使天下安定太平,並且把光榮的名聲流傳到後世的君王,一定要尊重賢臣並且謙虛地對待士人。(定語後置,1分;平定,治理/使……太平安定,1分;垂,使……流傳,1分;下,謙虛地對待,1分;句意1分)

②知道厭惡歷史上那些導致國家動盪滅亡的方法(原因),卻不去追求、學習歷史上那些讓國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麼與倒退着跑卻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爲沒有差別。【所以,……的方法或做法, 1分;未有異乎,與……沒有不同,1分;卻走,倒退着跑,1分;逮,到,追上;句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