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教學設計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教學設計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二)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口算的思維過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1.口算: 30+6=30+60=60+4= 60+40=

5+20=50+20=9+40= 50+50=

2.填空

(1.) 35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2.) 42是由( )個一和( )個十組成的。

(3.) 個位上是1,十位上是2,這個數是( )。

(4.)十位上是6,個位上是9,這個數是( )。

(二)學習新課

1.出示青蛙星期六捉害蟲主題圖

青蛙媽媽: 我吃了35只害蟲。小青蛙:我只吃了3只害蟲。

2.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3. 兩隻青蛙一共吃了多少隻害蟲?怎樣列式?

出示算式:35+3= 讓學生說怎樣計算?又是怎樣想的?

4.用三種方法理解算理。

(1)動手操作,讓學生擺小棒圖,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擺35根小棒,再擺3根,一共有38根小棒)

(2)撥計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撥出35,再在個位上撥3個珠子,表示3個一

(3)用分成圖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5+3=8,再算30+8=38)

觀察分成圖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師:爲什麼要先算個位上的5加3呢?

(因爲個位上的5表示5個一,3表示3個一,5個一和3個一相加得8個一)

師:也就是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再算30加8得38。

5.出示青蛙星期天捉害蟲主題圖

青蛙媽媽: 我吃了35只害蟲。小青蛙:我吃了30只害蟲。

6. 兩隻青蛙一共吃了多少隻害蟲?怎樣列式?

出示算式:35+30= 讓學生說怎樣計算?又是怎樣想的?

7.用三種方法理解算理。

(1)動手操作,讓學生擺小棒圖,理解口算方法。

讓學生擺小棒,左邊擺3捆零5根,右邊擺3捆.邊擺邊口述計算過程)

結合擺的過程,概括出口算的方法.師:35+30應該怎樣相加,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2)撥計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撥出35,再在十位上撥3個珠子,

表示3個十)

(3)用分成圖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30+30=8,再算60+5=65)

8.比較算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5+3=3835+30=65

觀察算式,這道題是怎樣的兩個數相加?啓發學生回答。

9.板書課題:板書: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

10.觀察算式 35+3=38 35+30=65

引導學生對 35+3=38 和35+30=65 的計算方法進行比較。

討論:34+2和34+20的.計算方法有什麼不同?(兩位數加一位數,一位數要與兩位數個位上的數相加.兩位數加整十數,整十數要與兩位數十位上的數相加)

(三)練習。

1.想一想,填一填,你發現了什麼?

42+3= 40+17=

3+42= 17+40=

2.對比練習(以小青蛙獲獎的形式出現三個氣球,題目顯示在氣球上面)

35+ 4 = 42+ 3 = 5+ 21 =

35+40= 42+30= 50+21=

3.課中放鬆.唱歌《我們都是小青蛙》

4.青蛙媽媽說天空中有很多飛動的氣球,氣球上面有口算題,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5.小青蛙決定去見見它的好朋友小白兔.出示小白兔圖.

我收了27個蘿蔔,我收了20個蘿蔔.我們一共收了多少個蘿蔔?

6.小青蛙決定去見見它的好朋友啄木鳥.出示啄木鳥圖.

大啄木鳥:我吃了22條蟲子.小啄木鳥:我比你多吃了10條.大啄木鳥吃了多少條蟲子?

7.小青蛙最後決定去見見蘋果樹.樹上結滿了蘋果(蘋果上面有算示 ).誰算對了蘋果就掉下來了.

8.小青蛙準備回家了.看一看回家的路怎麼走.

(每一個算式的結果就是下一個算示的第一個加數)

2+21 23+ 10 33 + 3 36+20 56+3 59+40

9.青蛙媽媽說遠處的荷花旁有數學題考考小青蛙.出示荷花圖和算式.

41+●=47 ■+28=78 50+=91 ▲+ 7 =69

●=( ) ■=( ) =( ) ▲ =( )

10.小青蛙填數字

3 ( ) +4=3( ) ( ) 8+50=( )8

(四)小結

教學反思:

我注重了情境的創設。這節課我爲學生創設了關於小青蛙捉害蟲有趣的學習情境,學生興趣比較濃厚。這節教材着重解決相同數位的數相加的問題,爲了讓學生在這一點上真正有所體驗,我覺得動手操作這一環節不能省。在學生用小棒幫助計算“35+30=”,學生擺出35根小棒時我問:“再加上的30根小棒,應該怎樣調換位置會更清楚呢?”生說:“應該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這個問題的設計,我覺得在突破本節課的難點處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學過程中,我爲學生提供足夠多的討論、交流的時間。如:在探討算法時,我讓學生用三種不同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並給學生交流、展示的空間。學生很快掌握了其計算原理。

練習部分我注意專項訓練與綜合訓練相結合,同時變換練習形式,引導學生把一位數加兩位數、整十數加兩位數歸結爲兩位數加一位數或整十數進行計算,促進學習的遷移。

不足之處:

(1)對學生算理的口頭表達訓練不夠。

(2)練習部分習題的層次性不夠。 特別是對學生有啓發性的訓練和拓展思維的訓練應該增多一些。

(3)教學過程中語言還不夠錘鍊和準確。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加法)(教材第6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擺小棒,使學生理解算理,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算理。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揭示課題:

1、口算下列各題。

30+60x30+6並說出計算過程。

50+20x50+2比較以上兩組算式的不同點。

2、口答。35=30+(x)x57=7+(x)x65=60=(x)x29=9+(x)

3、揭示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加法)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情境圖(教師給小朋友發新書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掛圖)

(數學書有多少本?語文書有多少本?一包數學書和一包語文書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語文書和數學書共有多少本?)

2、學生獨立從圖上尋找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數據和信息。

板書:35+3x30+8x35+30x8+3

請你找一找,哪幾個算式已經學過了?得數是多少?(30+8=38,8+3=11)

35+3x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擺一擺,也可以直接在頭腦裏想。

3、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各種計算方法

計算35+3

(1)、用小棒擺:先擺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來是38。

(2)、用小棒點數的方法算,35,36,37,38。

(3)、不用小棒直接算。

計算35+30

(1)、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來是65

(2)、用小棒點數的方法算是35,45,55,65

(3)、先計算個位上的30+30=60,再計算60+5

4、提問:這兩種方法,你更喜歡哪一種呢?爲什麼?

總結算法: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方法,共同點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計算時要注意計算的單位,個位上的數要加在個位上,整十數要加在十位上。也就是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幾個十和幾個十相加。)

三、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教材61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叫學生上黑板做,集體訂正。

(2)提高題

(3)拓展題。

四、課堂小結

回憶這節課,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哪位同學表現好,好在哪兒?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教學反思:

1、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一節課完全順其自然地進行,並沒有刻意追求和過分強求。讓學生在輕鬆自然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知識,思考了問題,整節課都圍繞學生來進行,學生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學數學”的思想。

2、在抓住知識和能力發展的同時,注重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特點,採取合作擺小棒----展示擺法----整理算法----歸納算法的教學層次,引導學生在一系列擺、想、說、議、聽的活動中,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進學生對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這樣的教學,既發展了學生思維,又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了實處。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青島版)六年制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信息窗。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算理和方法,並能正確熟練地口算。

2.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結合護綠行動,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熟練地口算。

教學難點:

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具準備:

課件、小棒板貼、計數器板貼、珠子板貼。

學具準備:小棒、計數器、學習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孩子們,請看屏幕,這是咱們校園的一角,五顏六色的花兒開得這麼漂亮,我們應該保護它們,看亮亮、東東和芳芳已經行動起來了,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課件出示3條數學信息)

學生回答,教師適時評價。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誰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啊?

學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東東一共澆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澆了多少棵花?

(3)芳芳和東東一共澆了多少棵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板書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師:要解決芳芳和東東一共澆了多少棵花?需要用到哪兩個數學信息啊?怎樣列式?要解決亮亮和芳芳一共澆了多少棵花?該怎樣列式?那芳芳和東東一共澆了多少棵花呢?

學生列出算式,教師適時板書26+

3、26+30、30+3,追問:這幾個問題爲什麼要用加法計算?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對,把幾部分合起來就要用加法計算。

師:孩子們,像30+3這樣的整十數加一位數我們已經學過了,得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33(棵)

師:現在我們知道亮亮和東東一共澆了30棵花。

【設計意圖】以動畫的形式創設學生熟悉的校園護綠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滲透環保教育。直接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不但會使學生很快進入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思考階段,還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的現實性和多樣性,增強他們的問題意識和應用意識。

二、你說我講

1.教學“兩位數加一位數”

(1)選擇學具,自主探究。

師:那26+3等於多少呢? 學生可能說:等於29 。

師:爲什麼等於29呢?咱們請小棒和計數器來幫着我們研究研究好嗎? (學生也可能拿不準。師:咱們請小棒和計數器來幫着我們算一算好嗎?)

師:老師給你們每個同桌準備了一些小棒和一個計數器,兩個人先商量商量,一個人用小棒,一個人用計數器,然後算一算研究研究。

學生獨立操作,教師巡視,掌握信息。

(2)組內交流,感悟算理。

師:你能用小棒或計數器把研究的過程說給同位聽聽嗎?

同桌交流。

(3)組間交流,理解算理。

師:誰願意到前面來用小棒算一算?

學生藉助小棒展示計算過程,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對於這種算法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學生可能問:爲什麼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師適時把9根單根的小棒用虛線框起來。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對,6根和3根都是單根的,都表示幾個“一”,所以要先把它們加起來。

師:誰願意到前面來用計數器算一算?

學生藉助計數器展示計算過程,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對於這種算法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學生可能會問:爲什麼要把3撥在個位上,不把它撥在十位上?

學生回答,教師適時提升:對,這個3表示3個“一”,所以要撥在個位上。

師:我還有個問題,十位上這幾個單個的珠子,它們表示——? 學生回答。

師:回想剛纔用小棒算、撥珠子算的過程,想一想,26加3應該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6+3=9,20+9=29。

(4)提升方法,溝通聯繫。

師:剛纔小棒和計數器幫着我們把26+3這種新口算變成了以前學過的一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加一位數的口算,算出了得數。那6+3=9在小棒圖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計數器

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學生回答,教師畫箭頭指向小棒圖和計數器圖。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芳芳和東東一共澆了——?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9(棵)

(5)隨機鞏固:①24+3怎樣算?

②爭當口算小能手:42+3=

5+33= 54+2=

6+23= 31+8= 44+4=

2.教學“兩位數加整十數”

(1)自主遷移,獨立計算

師:26+3你們會算了,26+30又該先算什麼,再算什麼?開動腦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難,可以再請小棒和計數器幫幫忙。

學生嘗試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掌握信息。

(2)組內交流,感悟算理

師:你能把計算的過程說給同位聽聽嗎?

同桌交流。

(3)組間交流,理解算理

師:誰願意到前面來用小棒算一算? 學生藉助小棒展示計算過程,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對於這種算法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學生可能問:爲什麼要先算2捆加3捆?教師適時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虛線框起來。

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提升:對,它們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幾個“十”,所以要先把它們加起來。

師:誰願意到前面來用計數器算一算?

學生藉助計數器展示計算過程,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對於這種算法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學生可能會問:爲什麼這次要把3撥在十位上,而不把它撥在個位上?

學生回答,教師適時提升:對,這個3表示3個“十”,所以要撥在十位上。

師:回想剛纔用小棒算、撥珠子算的過程,想一想,26加30應該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20+30=50,50+6=56。

(4)提升方法,溝通聯繫。

師:剛纔我們又把26+30這種新口算變成了以前學過的口算,算出了得數,那先算的這一步20+30=50在小棒圖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計數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學生回答,教師畫箭頭指向小棒圖和計數器圖。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芳芳和亮亮一共澆了——?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56(棵)

(5)隨機練習①32+20怎樣算?

②爭當口算大王:35+20=

40+23= 54+10= 60+27= 31+30= 22+70=

【設計意圖】藉助小棒和計數器展示計算過程,爲學生搭建直觀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橋樑,促進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結合。讓學生質疑互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學具操作提升算法並進行溝通,突出算理的教學,滲透數形結合和轉化的思想。

3.溝通聯繫,明確算法。

師:現在我們回過頭來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26+3是兩位數加一位數,26+30是兩位數加整十數,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師:觀察這兩道題,想一想,爲什麼26+3這個3要加在個位上(紅筆依次框出3,箭頭指向6,框出6), 而26+30的這個3要加在十位上呢(紅筆依次框出3,箭頭指向2,框出2)?

學生回答,教師隨機強調:做這樣的加法時要注意:一位數要加在個位上,整十數要加在十位上。

【設計意圖】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藉助學具有效的溝通算理與算法之間的聯繫,藉助對26+3

和26+30的算法比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算法的理解,從而實現算法的有效構建。

三、自主練習

1.基本練習:畫畫算算(先在畫有計算器的圖上畫算珠,再計算33+4和33+40)

2.對比練習:過橋遊戲

3.綜合練習:跳傘遊戲

4.發展練習:課後探究“芳芳、亮亮和東東一共澆了多少棵花?”

【設計意圖】練習和教材情境串連成串兒,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同時在練習中注意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算法對比,有助於學生計算素養的提升。

四、回顧反思

師:同學們,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麼收穫?(課件出示教材豐收園圖)

學生可能回答:我會積極學習了。教師適時追問:你哪個環節最積極?(課件“積極”綠蘋果圖片飛出果籃,同時出示問題:你哪個環節最積極?)

學生回答。(課件將綠蘋果變成紅蘋果)

學生也可能回答:我學會提問了。教師適時追問:你都問什麼問題了?(課件“會問”綠蘋果圖片飛出果籃,同時出示問題:你都問什麼問題了?)

學生回答。(課件將“會問”綠蘋果變成紅蘋果)

師:讓我們滿載着收穫,下課休息一下吧。(課件將紅蘋果裝入果籃)

【設計意圖】以具體的問題引領學生從“積極”“合作”“會問”“會想”“會用”幾個方面全面回顧梳理,幫助學生積累一些基本的活動經驗,養成全面回顧的習慣,培養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題目,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具、學具準備:

掛圖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20+40 32+10 40+48 56+30

42+7 5+23 4+64 8+51

上面哪幾道題先算幾加幾?哪幾道題先算幾十加幾十?

二、新課:

上節課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和計算方法,同學們掌握得不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1、出示聯歡會掛圖。班上開聯歡會,小紅和小明爲同學們送來了純淨水,他們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夠嗎?

先讓學生根據觀察估計一下,夠 不夠每人一瓶,再指出:具體算出有多少瓶純淨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夠不夠。明確要解決有多少瓶純淨水的問題。

2、解決“有多少瓶”純淨水的問題。

(1)讓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2)分組用小棒擺一擺,討論怎樣計算

(3)請小組的代表介紹本組的'計算方法。

先把24揍成30,再算30+3得33。

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

3、練習:出示“做一做”。讓學生獨立完成,允許有困難的學生和同學討論。並說一說自己是怎麼計算的。

4、小結:根據學生髮言,給學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後,小結:進行兩面三刀位數加一位數時位加法的計算,可以先算幾加幾,加得和數和原來的整十數相加;也可以先把兩位數湊成整十數,再加餘下的數。

三、練習:

1、練習十一第5題。讓學一按上下兩題一組進行計算。引導學生髮現:上面一題材的計算正好與下面一題先算幾加幾完全相同。幫助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練習十一第6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後,引導學生觀察,說一說發現了什麼。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其計算方法。

2、通過動手操作、討論交流的過程中,體驗兩位數加一位和整十數的算法的形成過程。

3、培養學生細心的計算習慣和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小棒若干捆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40+20=(你是怎麼算的?)60+7=(你是怎麼算的?)

12+5=3+40=50+50=11+8=30+60=80+6=

剛纔咱們口算時,知道在計算了整十數加整十數時就是把幾個十幾個十合起來,在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時,就是要把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就是幾十幾。我們今天還要用這些方法學習新的知道。

(本節課是在數的組成基礎上學習的加法,開課時就進行數的組成的複習,並歸納出整十數加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對學生今天的學習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二、創境激趣:

1.蒐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仔細觀察這幅圖,老師要跟同學們發新書了。發了什麼書?

你是在哪裏發現數學書和語文書的信息的?

師整理信息:你能用這三條信息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要求數學書有多少本要怎樣列算式?生:35+3=38

還能提嗎?(生:一包數學書和一包語文書一共有多少本?)

那該怎樣列算式呢?(35+30=65)

(在研讀教材時,最初的設想是讓學生根據教師直接提出的問題尋找信息,然後嘗試讓學生根據梳理出來的有價值的.數學信息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理清思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剛纔計算出35+3=38,你們同意嗎?你是怎樣算的?

會算的人小聲說一說,其餘的人拿出小棒來擺一擺,算一算。

指名彙報:先擺三十五根小棒,再擺三根,把三根和五根合起來就是八根,再和三十根合起來就是三十八根。

師:五根表示什麼,三根又表示什麼?

我們就是要把五個一和三個一合起來就是八個一,八個一再和三個十合起來就是三十八。

師:我們剛纔都是把五個一和三個一合起來就是先算幾加幾?再算什麼?

還有誰會象他這樣說一說。同位互相說一說。

(2)那35+30=65,算得對嗎?拿出你們的小棒,一邊擺一邊想: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指名彙報:先擺三十五,再擺三十根,用三個十和三個十合起來就是六個十,再把六個十和五個一合起來就是六十五。

師:把三個十和三個十合起來,就是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指名生)

同位說一說。

(不會算的學生用小棒幫着算,會算的學生可以直接算,讓每個學生在不同的層次上有提高。在不斷的提問和追問中,在小棒的直觀作用下,讓學生初步感受並理解爲什麼要把幾個一要和幾個一合起來,幾個十要和幾個十合起來。)

(3)咱們再來觀察這兩道算式,都是35+幾,他們在計算時的方法一樣嗎?第一題先算的是什麼,第二題先算的又是什麼?

師小結:第一題我們是先把三個一和五個一合起來,第二題我們是先把三個十和三個十合起來。

(讓學生觀察兩道例題的計算方法的不同,教師進行及時的小結,這樣的教學策略是這一節課必須的。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而且有助於提高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用今天學習的計算方法你能正確口算嗎?

3.內化算法,揭示課題

書中61頁做一做。

指名彙報。

觀察上面的三道題,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下面的三題都是兩位數加整十數,今天咱們就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咱們知道在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時,都是把幾個一先加幾個一,再和幾個十合起來,而計算兩位數加整十數時,都是先把幾個十加幾個十,再和幾個一合起來。

(通過例題和做一做中的對比練習,適時地總結算法。)

三、鞏固練習

(1)現在來一場口算比賽怎麼樣?

全對的人爲自己獎勵一枚智慧果,錯了的,改過來也把智慧果獎勵給自己。

(2)用咱們今天學習的知識不光能正確口算,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呢?

在圖中你發現了什麼信息?能提出什麼問題?怎樣解決?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教學難點

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課時

四、教學過程

1、舊知複習,引入新知。

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29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五、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學校新到了一批書,老師打算髮給同學們,我們班有()個同學,我們先算算有多少本書,看夠不夠發給同學們。

1、觀察,課件出示主題圖

要求: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數一數,你知道它們有多少嗎?一捆有多少本?數學書有多少本?語文書有多少本?

2、小組討論:看圖提出問題,誰能提出不同的問題?怎麼能算出來?

3、合作探究: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數學書,你能怎樣算?想一想,你是怎樣列式的?用小棒擺一擺,你是怎麼算的?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

4、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們班領了多少本書,你能算出來嗎?請看圖,我們領了多少本?一包語文書和一包數學書有多少本?

5、全班反饋:A動手操作,理解口算辦法。總結算法,計算時要注意計算的單位,個位上的數要加在個位上。整十數要加在十位上。

6、比較算法,加深理解,讓學生認真觀察兩個算式,這2個算式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在計算方法上有什麼不同?怎樣計算?你是怎麼想的?(分組說,後指名全班交流)

六、鞏固練習,促進理解

先在書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題,請同學講一講上下兩題有什麼關係,並舉幾個例子口頭考考其他同學。

七、作業

P64的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