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現代文閱讀審題技巧

現代文閱讀審題技巧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高考現代文閱讀,想要獲得高分審準題意是非常重要的。就題目本身而言,許多隱藏在“要求”這一表層之下的“言外之意”,可稱之爲“隱性信息”,由於其隱蔽、費解,往往爲考生所忽略,從而造成解答不準或不對。那麼怎樣才能全面準確地審題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現代文閱讀審題技巧

⑴審清題目內修飾語的的隱性信息

首先是注意題目本身句內修飾語的的隱性信息。許多情況下,這些修飾或限制成分對考生提出要求的同時,也提示瞭解題的思路。例如20xx年高考全國卷第20題:知音的傳說已經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根據文意,分兩點對此概括說明。——解答此題,其中對“一部分”的限制成分“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非常重要。我們知道,“文化”是特指精神財富,而“傳統”就包括文化、道德等多方面。這樣明確了修飾語的的隱性信息,我們就可以較容易的從文中找到論述“知音”有關道德情操方面和文化典籍方面的材料,從而概括出答案。

其次是注意題目內的所要理解句子的修飾語。從多年的高考題看,它作爲題目的組成部分,本身的修飾語常常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內涵的作用。例如1995年全國卷高考第21題:問“未發現具有已接受訊號特徵的電波源”,這句話的意思是(哪一項),——此題必須結合句子的修飾語來選項:原句主幹是“未發現電波源”,即不是說懷疑有沒有電波源(實際上有電波訊號就肯定有電波源),再來看“電波源”限制成分“具有已接受訊號特徵的”,即已經接受到了訊號,但未發現有此訊號特徵的電波源。以此爲突破口,題目可迎刃而解。

⑵審準題目內中心語的隱性信息

題目內的中心語,體現着對考生要求的重要內容,而那些具有隱性信息的關鍵詞語,容易被忽略,但它常常是解題的鑰匙,提示瞭解題的角度和方向,甚至規定了答題的內容。例如1996年高考全國卷第26題:根據文意簡要概括從巴赫到莫扎特到貝多芬在音樂創作上的發展變化。——此題的關鍵詞是賓語成分“發展變化”。“發展變化”的表層意思是“事物在質或量上的改變”,但是,這種改變須有一個前提,即事物在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的改變。“發展變化”前後的事物應具有可比性。同樣,三位音樂家的`創作中也應該有可進行比較的東西,根據文意,可判定是“樂式與感情”,這是評價三位音樂家在創作上有了發展變化的依據,也是答題時必須緊扣的線索。再如20xx年高考(江西山西天津卷)第24題“作者筆下的門,有的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門,有的則賦予象徵意義。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回答此題,必須注意句內主語“這樣寫”中的“這樣”,它指代前面的兩個分句,所以與最後一句聯繫起來,回答應包含三個要點:①寫實實在在的門有什麼作用②寫賦予象徵意義的門有什麼作用③兩者結合着寫有什麼好處。

⑶審明題目分句的主要意旨

許多題目的分句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有的告訴考生答題所包含的方面,有的給考生的答題思路做了引導,必須認真對待。例如20xx年全國卷高考第22題:第三段中,作者說“玻璃門根本不是門”,請聯繫“門”在文中的主要含義,分析作者這樣說的原因。——回答這一問題,還須從題目的分句入手。“聯繫‘門’在文中的主要含義”即先說明門的含義是什麼,“分析作者這樣說的原因”即再說明玻璃門不具備這些性質,最後得出結論是“玻璃門根本不是門”。再如20xx年全國卷高考第22題B項: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爲線索,以敘述和描寫俞伯牙遇知音和艱辛學琴的經歷爲主要內容,揭示知音難覓但又可求的主題。——此題考查對文章中心意思和主要內容的分析歸納能力,對題目的理解可以化整爲零,從分句入手,看全文是否以“神往和渴求知音”爲線索;是否以敘述和描寫俞伯牙遇知音和艱辛學琴的經歷爲主要內容;是否揭示知音難覓但又可求的主題。這樣分條縷析與原文進行對比,便於識別正誤。

由此來看,對題目深入分析和感悟,運用發散思維,挖掘有用信息,不但會全面準確的明確要求,而且對答題思路也有所引導,甚至對答案有所提示。但這種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來自考生的廣泛閱讀和多加積累。所以,只有平時多下功夫,才能掌握要領,審準題意,獲得滿意的高考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