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雙琴祭》閱讀題

《雙琴祭》閱讀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雙琴祭

《雙琴祭》閱讀題

樑曉聲

(1)那兩棵樹,是生長極慢的樹,其材最適合做琴。那位老制琴師呢,他的經驗是,一棵那樣的樹,只能鋸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質優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兩棵樹同時做兩把小提琴,使它們在音質上不分軒輊。

(2)琴取於材,材取於樹。老制琴師當年親手栽下的兩株小樹苗,在十餘栽裏,不但增加着年輪,也像少年和少女漸漸長成健壯的青年和標緻的女郎一樣,深深地相愛了。它們彼此欣賞,彼此讚美,永不厭倦地訴說着纏綿的情話。

(3)但是,琴還沒做,老制琴師卻病倒了。他臨終前對兒子說:“我一直想要製成兩把音質同樣優良的小提琴。我想做的事是做不到了,你一定要替我做到……”

(4)後來,他的兒子伐倒那兩棵樹,鋸取了它們各自最好的一段,製成了兩把音質同樣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鄭重地交代:“如果有誰在這兩把琴中反覆比較、挑選,那麼無論他最終選擇了哪一把,都不賣給他。如果有人說它們是同樣好的琴,那麼可以將兩把琴都送給他。如果是兩個人,那麼一人一把。”

(5)有一天,琴店來了兩位父親,帶着兩名少年。兩位父親是好友,他們是陪兒子來選琴的。兩名少年不約而同地看上了那兩把小提琴,於是店主取出琴讓他們試一試。

(6)他們各拉一曲後,都說以他們的耳聽來,兩把琴的音質同樣優良。爲了使大人們相信他們所選的不後悔,他們還毫不猶豫地交換了琴。於是他們幸運地接受了贈予。

(7)後來,他們果然都成了“家”,聲名鵲起。無論何時何地,他們一直合奏着。

(8)世人欣賞並讚美他們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不久,就有了他們之間孰高孰低的種種說法。而寂寞的傳媒則一口咬住那紛紜衆說,推波助瀾。

(9)最後,他們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開,各自獨奏。但他們都是那麼眷戀合奏,因爲他們覺得只有合奏才能發揮出他們的演奏天賦。

(10)比他們更眷戀合奏的是那兩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時候,它們纔有機會相見。

(11)但自從分開後,,它們再沒“見到”過對方。它們被思念折磨着,它們的琴音裏開始注入了縷縷憂傷,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淚痕一樣。

(12)然而兩位由合奏而獨奏的演奏家,心裏競漸漸地相互生出嫉恨來。他們不知不覺就墜入了別人的“陰謀”。他們曾經的珠聯璧合引起了別人的'嫉恨。別人想要離間他們,想要看他們成爲仇敵。

(13)終於,他們中的一個心理崩潰了。他摔毀了他心愛的小提琴,躍下陽臺,一命嗚呼。

(14)那時,另一個正在舞臺上演出。他提琴的幾根弦,隨弓皆斷。絃斷之際,小提琴發出類似哀號的最後一聲顫音……

(15)悲劇的發生使人心趨於冷靜,對死者的同情超過了人心對其他一切的表現。有同情就有憎恨,另一個還沒來得及從驚愕中悟到什麼,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禍首。最後,他瘋了。

(16)他那一把琴被按了弦,又擺在琴店裏了。然而,無人問津,因爲它已被視爲不祥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會發出號哭一般的聲音。

(17)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號哭——在爲它不幸的愛人而號哭。

(選自《2011年中國微型小說排行榜》,有刪改)

13、下列對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老制琴師的兒子爲實現父親遺願,把琴送到琴店並鄭重交代:可以將兩把音質同樣優良的小提琴贈送給反覆比較、挑選的人。

B、小說把“雙琴”喻爲一對戀人,講述了它們前世爲樹、今生爲琴的“姻緣”,演繹了一出由相愛相依至分離毀廢的悲劇。

C、第8段畫線句在全文結構上起承上啓下的作用:“世人欣賞並讚美他們的合奏”緊承上文,“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則引領下文。

D、第10、11段用擬人和誇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兩把小提琴因爲分離而不能彼此欣賞、讚美的相思之苦和飽受思念折磨的憂傷情狀。

E、小說在敘述時,“他們”“它們”交替使用,人和物相互交融,靈活地展現了事件過程,暗示了人和物命運的共同性。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學類作品的分析綜合能力,重點是對文章的理解。

【解析】A選項有誤,應是不把琴賣給反覆比較、挑選的人。D選項第10、11段並未使用誇張的修辭手法。

【答案】AD

14、小說的結局是悲劇性的。造成悲劇的外在原因有哪些?請概述。(4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篩選並整合信息的能力。

【解析】注意本題強調的是“外在的原因”。外在的原因自然應歸咎於外部的環境,本文所指的外部環境爲世人對兩位演奏家的評判和看法,故只要篩選出有關世人對演奏家的行爲的句子加以分點概括即可。

【答案】①“世人”妄評兩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②“傳媒”對世人的各種評論推波助瀾;③“別人”嫉恨兩位演奏家合奏的珠聯壁合;④“世人”將悲劇歸罪於活着的演奏家。

15、請結合文本簡要探析作品蘊含的情感。(6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

【解析】這是一個探究性的,很開放的題目,理解可以是多元性的。答題時可從琴、演奏家、世人、社會等角度挖掘和思考,透過文學性的語言,發掘作者隱含在句裏行間的深層含義,進行合理的想象與聯想,結合文本,表達自己的觀點。

【答案】要點:①惋惜雙琴一毀一廢;②同情兩位演奏家一死一瘋;③哀嘆美好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毀滅;④悲憫世人毀滅了美好事物而始終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