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蘇教版初三上冊《多收了三五斗》教學案例

蘇教版初三上冊《多收了三五斗》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一、教學背景

蘇教版初三上冊《多收了三五斗》教學案例

語文新課標所強調的靈活、合作、實踐、創新等新要求,在傳統教育思想裏都可以找到淵源。但有的老師總是穿新鞋,走老路。其實新鞋的誕生是對舊鞋的發展,而這個發展離不開人主動的智慧。與之對應的,從“老路”到“新路”也是一種發展,也需要人們付出主動的智慧。在教學《多收了三五斗》這一課時,我就靈活地採用了與以往不同的方式,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學思路

在教學《多收了三五斗》時,我抓住“多”字下功夫,設計如下:

1、引導發現“多”字

小說往往是一個時代或一個時期的縮影,本文所攝製的“縮影”裏給人鮮明印象的是一個極不和諧的“多”字,比如農民糧食產量的多與所承受的稅收的多矛盾,衆多矛盾的多,爲我們揭示了“豐收成災”的社會根源。請摘讀你能有所發現的段落,再提煉出矛盾的“多”。(注意不能遺漏結尾的故事之“多”)租債多、剝削多、壓迫多、洋貨多、失望多、節支多、發泄多、悲劇多

2、通過合作角色朗讀悟“多”,感受豐收以後的民情。要求在讀的過程中思考舊氈帽的心理或行爲變化過程,最好分別用兩個字概括。提醒模擬讀好“探究練習”題二中的對話。小說以舊氈帽朋友滿懷希望前來占卜命運開始對話,得知米價後,“美滿的`希望突然一沉,一會兒大家都呆了。”希望變成了失望,話語中表現出了憤激的心理。-----失望多;接着“先生,能不能擡高一點兒?”又表現出了農民的哀求心理,徹底失望後只能賤賣-----哀求多;熱鬧的街道上,舊氈帽朋友的憤懣之情隨着他們的話語奔涌而出;最後的船頭議論體現出了自發的反抗意識-------憤恨多。

3、自由摘讀討論“多”字,探究造成傷農的根本原因。我們發現並賞析了這麼多的“多”字,你能用幾句話概括小說的主題嗎?

4、運用“衆多”的比喻,深化感悟。你能用形象的事物來比喻這些傷農的衆多因素嗎?請以大膽的發人深省的比喻昇華自己對作品的感悟。充分賞識學生的各種比喻。教師可作補充深化,如:國民黨當局似永州之毒蛇,帝國主義似吸血之貪蟲,封建勢力和投機商人似狼狽。

三、以“多”的要求舊曲新彈,實現遷移。

[情景] 先播放江蘇興化合成國家級糧食儲備庫糧食交易的圖片新聞,後完成說寫訓練-------今天,如果你有機會去甪直古鎮,面對眼前的萬聖米行,請根據你的現實經歷(見聞)描述你所見到的景象,注意仍以《多收了三五斗》爲題,而且努力在“多”字上做文章,如米行變化多,農民變化多(收入多、喜悅多、感激多、回報國家多),並且融入自己對農民的感情。

[活動] 寫作(不少於200字)、交流、評價。

  三、依據“反芻”原理,留下“多”的韻味作業

1、小說有“多處”景物描寫(如水面、陽光等),仔細研讀課文,分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作品對“衆多”農民的稱呼有什麼特點?融入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多讀”並比較:《春蠶》、《觀刈麥》、《大豆搖玲曲》。

 教學反思:

從這個教學設計看,它植根於小說傳統教學“三要素”的模式,但又擺脫了枯燥刻板的保守模式,內容與形式都煥然一新,特別是切口別出心裁:一個“多”字成爲本課的“經線”,衍生出幾乎囊括傳統教學目標的教學點;一個“多”字又成爲本課的“圓心”,繪就出適應新課標要求的圓-------構成諸多相對封閉的緯線,如對分層級的多種閱讀方法與曾梯度的認知、感悟、欣賞等思維活動的設計,可謂一目瞭然。這個“多”字開了花,使人在似曾相識的愉悅中得到創新的享受。回顧這個教學設計的孕育,其實也沒有什麼深邃甚至神祕的淵源,它萌芽於我在晉城聽課時的靈感-------在那幾節課中我似乎覺得“多”字是師生口中使用頻率最多的一個詞,我就尋思:“多”字能成爲本文課堂教學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切口嗎?經過幾番斟酌,這個教學設計誕生了,並且在課堂實施中取得了令人喜出望外的效果。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新鞋其實是充實發展了的“複合鞋”(既有遺傳又有變異),新路其實是拓展延伸了的“複合路”,只要我們抱持變革的積極熱情,保持探究的敏銳眼光,就一定能步入“穿新鞋走新路”的時代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