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初二《父母的心》公開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初二《父母的心》公開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教學目標:

初二《父母的心》公開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1、體會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

2、感悟濃濃的愛心中隱含着淡淡的哀怨。

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1

 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2

 教學媒體:

投影儀、黑板

  教學課時: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衆所周知,莫言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得此殊榮的中國人。中國屬於亞洲,大家知不知道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是哪位?(泰戈爾),那麼第二位呢?就是我們的作者:川端康成。今天學習他的一篇微型小說。

出示課題:父母的心

 二、 簡介作者生平

川端康成,日本現、當代小說家。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古都》等。日本評論家認爲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隱隱的幽謐和淡淡的哀怨。這是他作品的共同風格。《父母的心》同樣具有這種風格特徵。這也許和他本身的經歷有關。他幼年父母雙亡,後祖父母和姐姐又陸續病故,孤獨憂鬱伴其一生,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種哀怨的情調和傷感的情緒。(出示投影)

  三、 整體感知

1、 (過渡)創設情境:請你帶着你的一顆善解人意的心,去朗讀課文,從中體會父母的另一顆心,也許你會發現原來父母的愛是那樣的無私與高尚。

2、 學生讀課文,準備複述故事。

複述故事時應注意:○1 抓住主要事件 ○2語言生動簡明○3時間不超過3分鐘。

送孩子換孩子的過程,引導學生找出來

 四、 品味情節,把握主題

1、 小組討論:你覺得把孩子送給別人是愛嗎?要回孩子是愛嗎?說出你的理由。(教師歸納:送與不送都是愛。)

哪一次理由最讓你感動?請有感情地自由朗讀,感悟隱含着的淡淡的哀怨。

2、、總結評價:愛是人類最偉大的一種情感,爸爸媽媽幾次將孩子送走又要回,這體現出愛的偉大。古往今來,許多詩人、作家讚美愛、歌頌愛,今天在課堂中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我想請大家結合自己的體會將你感受到的愛表達出來:

口頭小創作:愛是 (出示投影)

示例:愛是一罈陳年老酒,甜美香醇。

(教師適當補充:愛是一幅傳世名畫,精美雋永;愛是一首經典老歌,輕柔溫婉;愛是一方名貴絲綢,細膩光滑;愛是雨中的一把傘;愛是夜裏的一盞燈;愛是兒女眼中的依戀,;愛是父母無私的心靈……)

3、 合作探究:

○1課文如果一開頭就寫貧窮父母一個孩子也不送,不是更能體現父母的愛子之心嗎?文章現在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仔細體味課文中所寫的“當爹媽的心”,根據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兩句話說出“那位父親”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a、 財主夫人要求送一個孩子給她時?

b、送走長子時?

c、用次子換回長子時?

d、用女兒換回次子時?

e、要回女兒時?

4、小結:在父母的心頭,兒女就是他們一生不變的牽掛。不管是風來了還是雨來了,他們永遠是我們的庇護神。正如俗話所說:手心肉,手背肉,手心手背都是肉。

  五、 展延伸,合作積累

1、故事結尾似乎並未結束,這一家人的生活始終成問題,請同學們續寫一個結尾,想象以下他們一家六口將會過着怎樣的生活。

(提示:○1一家六口經過艱苦奮鬥,終於翻了身,與財主夫人再次相遇於輪船上。○2他們到財主夫人的公司裏打工,由於出色的表現,貧窮父母的大兒子終於成了總經理家業的繼承人。○3由於找不到工作,走投無路,最終一家六口真的餓死在一起。此外,還有其他種種續寫,只要想象合理,不受限制。)

2、過渡:“可憐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絕大多數對自己的子女充滿着愛,而且這種愛是無私的、真摯的、深沉的。愛,它又是相互的,在我們享受父母關愛的同時,你有沒有想過如何回報父母呢?

 教學反思: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爲,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小說的情節也較易找出。優點是駕馭課堂的能力尚可,能夠基本把握學生情況。缺點是文本解讀不夠獨特深刻,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找出父母4次送子換子的情形,引申的內容講解的時間就不那麼充裕了,沒能更高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情感體驗。要廣泛地閱讀來豐富自己的內涵、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引領學生的思維,深化學生的情感。關於這節課的教學思路我的目的是讓學生自己閱讀,在文本中去找尋小說的三要素,並且找到主旨,教師只是起一個調控的作用。設計的本身就淡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一切以學生的發揮爲主,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