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母雞》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母雞》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教學目標:

《母雞》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1、能隨文認識7個生字。

2、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母雞作爲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3、通過比較老舍兩篇文章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母愛的偉大,並通過比較老舍兩篇文章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以貓入題,引出母雞。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是在熱愛生活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麼,老舍筆下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板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明確要求。

1、出示詞語:反抗 欺侮 悽慘 慈愛 如怨如訴 疙瘩 可惡 聾子  雞雛兒 一撮兒毛

師:老舍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語言就有着濃郁的“京味”,這也是他寫作的風格。

2、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請自由讀閱讀提示,看看提示,給我們提出了怎樣的學習要求:

(1)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是怎樣的?

(2)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怎樣的?

(3)比較一下,《母雞》和《貓》兩篇文章在寫法上各有哪些特點?

  三、初讀感知作者對母雞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1、自由讀課文。思考作者對母雞的情感態度是怎樣的,找到作者直接寫對母雞態度的句子,用“  ”劃出來。

2、學生彙報,課件出示兩句話:

一向討厭

不敢再討厭

3、讀這兩句話,體會“一向”、“不敢”,理解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感態度。

4、質疑:讀了這兩句話,你有什麼疑問嗎?

  四、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品母雞之短,體會討厭

(1)自由讀第1-3段,找找母雞讓人討厭的原因,越多越好。

(2)交流討論,教給方法:

“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後院,由後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並且沒有什麼理由,討厭!有的時候,它不這樣亂叫,而是細聲細氣的,有什麼心事似的,顫顫巍巍的,順着牆根,或沿着田壩,那麼扯長了聲如怨如訴,使人心中立刻結起個小疙瘩來。”

先讓學生讀一讀,然後引導學生抓住:沒完沒了、顫顫巍巍、如怨如訴,體會母雞的叫聲煩人,接着再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最後總結學習方法:抓重點詞感悟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3)放手讓學生抓重點詞感悟第2、3段。

抓“欺侮、趁其不備、狠狠”,體會母雞的欺軟怕硬、暗箭傷人。

抓“發了狂、聾子也被吵得受不了”,體會用誇張的寫法寫出母雞的居功炫耀。

(4)總結並指出:先說討厭母雞,再具體寫出討厭的三個方面,這叫做“總分結構”。

師:我們在最近學的哪篇課文也看到這樣的段式?(《貓》)

(5)師:後來他卻不敢再討厭母雞了?他的感情爲什麼會發生變化的?

2、品過渡段,體會感情的轉變

(1)出示課件:“可是,我改變了心思,我看見一隻孵出一羣小雛雞的母雞。”

出示要求:加上關聯詞,換種說法,使句意不變:

( )我看見一隻孵出一羣小雛雞的母雞,( )改變了心思。

我( )改變了心思,( )看見一隻孵出一羣小雛雞的母雞。

(2)總結閱讀方法:這是一個過渡段,這之前老舍先生是討厭母雞的,這之後又轉變成了什麼?在感情發生轉變的時候,用上過渡段,這也是寫作的方法。

3、品母雞之長,體會母愛

(1)這是一隻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居功炫耀的母雞,所以作者一向討厭。可是,後來,作者卻不敢再討厭母雞了。這是爲什麼呢?課文中有一個自然段明確地告訴了我們原因,你找到了嗎?

(2)課件出示中心句:“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爲它有了一羣雞雛。它偉大,因爲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學生讀句,找出關鍵詞:老舍先生是這樣評價的,誰能抓住重點詞來讀?

(3)爲什麼這樣說呢?讓我們再去用心地讀讀課文的5至8自然段,畫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圈出讓你感觸最深的詞語,多讀幾次,讀出自己的感受,還可以寫寫旁註。

(4)彙報交流:抓住重點詞句,相機指導朗讀,體會深深的母愛。

勇敢、負責:

句1:不論是在院裏,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着脖兒,表示出世界上並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個鳥兒飛過,或是什麼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着頭聽;挺着身兒預備作戰;看看前,看看後,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句2:假若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慈愛、負責、辛苦:

句3:發現了一點兒可吃的東西,它就咕咕地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讓它的兒女吃。

句4:它教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了多少次。它還半蹲着,讓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兒溫暖。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

句5:在夜間若有什麼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悽慘,無論多麼貪睡的人都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

(5)小結:這一切的一切,都證明了它當之無愧是一位( )的母親,一位(   )。

(6)引導學生帶着對雞媽媽的敬佩和喜愛,再讀中心句。

(7)現在你對這句話又有了哪些新的體會?

(8)對這樣一位母親,一位英雄,我們還討厭嗎?難怪作者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引讀)。此時,作者對母雞已經不是簡單的喜歡,而是對母愛的一種純潔、神聖的尊敬了。

 五、談自己對母愛的感受。

老舍先生認爲“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你是如何理解母愛的?

 六、體會寫作方法。

《貓》和《母雞》都是老舍爺爺寫的,而且都是寫小動物的,在寫法上各有哪些特點呢?

  七、作業拓展,課外延伸。

1、積累好詞佳句:把文中自己欣賞的詞句摘抄下來。

2、推薦閱讀:屠格涅夫的《麻雀》。

  板書設計:

16、母雞

無病呻吟 負責

討厭 欺善怕惡 不敢再討厭 慈愛 敬佩(母愛)

居功炫耀 勇敢

辛苦

  教學反思:

《母雞》是篇略讀課文,內容淺顯,學生很容易理解課文的內容,重點是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感受母雞偉大的愛;比較文章表達上的不同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在學習《母雞》一課時,我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爲線索,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事例去體會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爲尊敬,體會作者對母愛的讚頌之情。再結合學生實際,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母愛的感受,提升對母愛的認識。不過由於時間安排上不夠緊湊,沒留有更多時間讓學生談感受,有走過場的感覺。

進行課文教學時,我將把讀與思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讀書,感受母雞的討厭之處與可敬之處,使學生體會到,同樣是寫動物,觀察的角度不同,心理體驗不同,運用的表達方法就不同,語言也各具特色,學生從中可以體會到不同風格的語言表達。不過,我在朗讀指導方面花的時間也比較多,而且效果不是很明顯,課堂靈活性還不夠,還有待今後在課堂上加強。此外,還有就是在品評母雞可敬之處時過細,未留有更多空間讓學生髮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