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石頭書》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石頭書》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教學目標

《石頭書》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課文主要介紹了許多有關岩石的知識。

3、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能在田字格中用鋼筆正確書寫。能正確認讀綠線中的5個生字,初知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認識1個多音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讀通順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

板書課題:石頭書 學生讀題。當你看到“石頭書”三個字時,你想到了什麼?

2、質疑:石頭怎麼能做書呢?石頭書有多重啊?石頭書的作者是誰?石頭書上有什麼內容?石頭書有什麼作用呢?

3、同學們根據課題,腦海中一下子就閃現了這麼多問題,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要把問題都弄明白爲止。問個明白,探個究竟,這就是“刨根問底”。

  二、初讀課文

1、學生初步談談預習的收穫,教師充分肯定學生的預習效果。

2、教師提出自讀建議:(1)讀準生字的音,認清字形。(2)邊讀邊想讀懂了哪些詞語。理解詞語可以聯繫上下文、查字典、做上記號與同學討論等。(3)簡要說說課文的內容。

3、學生帶着所提出的問題初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4、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適時作個別指導。

5、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專注地聽讀,發現錯誤,教師引導學生幫助正音,特別要注意翹舌音。

出示課文中的部分詞語:

勘探 光禿禿 足跡 煤炭 礦物 礦石 貝殼 腳印

學生練讀增強記憶。

6、學生在學習小組內分節朗讀。

7、分組朗讀全文。

8、學生說一說,讀過課文後,你知道課文主要介紹了什麼?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初步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三、指導書寫

1、複習生字朗讀情況。(學生拿出生字卡片讀一讀、再出示小黑板抽讀)

2、指導書寫“叔 刨”、“礦 怪”“殼”。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迴指導。

  四、佈置作業

習字冊書寫生字詞

  板書:

17、石頭書

一、石頭就像書

二、書上的字和畫

三、書裏學問多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複習生字和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藉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鼓勵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樂於探究,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讀好對話。

教學難點:抓住6組對話中的主要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字詞,聽寫 足跡煤炭 礦物 礦石 貝殼 腳印。

2、引導回憶第一課時所學內容,進行交流。

  二、精讀感悟

(一)學習一到五自然段

1. 學生自由讀讀一到五自然段。

2. 引導學生抓住“趴”、“聚精會神”想象勘探隊員專心致志地研究石頭書上學問的神態。

3. 引導學生辨別“好奇”、“奇怪”分別表示了什麼?

4. 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交流感受,有所感悟。

(二)學習六到十一自然段

1. 學生自由讀讀,要一邊讀一邊想想川川和磊磊提出了什麼問題?讀懂了嗎?

2. 學生讀後交流讀書收穫。

3. 結合學生的交流,出示“雨痕、波痕、礦物”的投影圖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七自然段。

4. 結合學生的交流,出示“樹葉、貝殼、小魚”的投影圖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九自然段。

5.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第七或第九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

(二)學習十二到十四自然段

1. 學生自由讀讀這幾個自然段。

2. 引導學生注意“用處可大了”、“……”、“石頭書裏的學問可還真不少呢”這些句子和標點。

3. 學生相互交流各自收集的有關資料。

4. 教師推薦閱讀一些淺顯的科普讀物和相關網站來進一步說明“用處可大了”。

5. 引導學生通過“刨根問底”、“高興”來體會他倆已經被這本博大精深的“石頭書”深深吸引住了,孩子們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願望也在這裏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三、總結全文

1、總結談話。

2 、朗讀全文。

  四、遷移練習

1、讀讀下面的詞語。帶點的字還有另外的讀音,你能用另外的.讀音再各組一個詞嗎?不知道的可以查查字典。

好奇 地殼 藏着礦石

2、學完課文後,你能聯繫上下文,說說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嗎?

“我在讀書呢?”叔叔笑着說。

“看懂了這些又有什麼用呢?”川川特別愛刨根問底。

  五、佈置課內外作業

1、完成《補充習題》上的作業

2、組織讀歷史故事、講歷史故事的活動。

3、收集自己感興趣的歷史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交流。

  板書:

有字

17、石頭書 有畫

學問真不少

  教學反思:

本課部分生字學生很容易寫錯,“叔叔”、“怪”、“刨”,在課堂上就着重指導了。從學生作業批閱下來,還有少數幾個學生寫錯了,再通過再其他學生交流是如何記住的,寫錯的學生也能掌握了。

本課多音字比較多,在初讀課文時,就着重讓學生注意了。所以初讀課文,學生能朗讀的比較流暢。

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但是本課沒有用科學的術語來介紹地質的有關知識,這樣會覺得比較枯燥,而課文用川川、磊磊和一位叔叔的對話,頓時讓枯燥的文章生動起來。

學生對課文中的川川和磊磊所提出的問題也充滿了好奇,有的學生甚至提出更多、更怪的問題,我也不能回答出來,只能讓學生課後自己上網查。

恰逢學校有一塊石頭,午間學生拉着我去看,說是那裏的石頭上也有畫和字。說明這篇課文的教學起到了效果,教會了學生平時要學會觀察,學會提問。

提示語的安排的不同形式的學習,對三年級學生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難的。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也遇到過不少不同的提示語的形式,但沒有引起重視過,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介紹,學生能很快回想起平時看到過的,並能舉例說說。

在今後的教學中,更要逐步滲透不同的寫作方法,畢竟寫作平時的積累是特別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