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觀書有感》教學設計及教後反思

《觀書有感》教學設計及教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教學目標:

《觀書有感》教學設計及教後反思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2、自學生字新詞,學會詩中3個生字。

3、理解詩句的意思,能借助圖畫,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景象,感受古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領悟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的深刻內涵。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背誦,感受詩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領悟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的深刻哲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走近詩人

1、板書:朱熹(xī)指導朗讀、書寫

2、學生簡單介紹詩人

3、教師談話:朱熹的思想很多成爲明清兩朝治國的方針,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緣於他一生勤奮讀書、積極思考。一天他走到一個池塘邊坐下來(媒體出示圖),一池清水引發了他對讀書的有一種思考頗有感觸的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在上圖中出示全詩)。

  二、誦讀詩句,感受詩篇。

1、指導朗讀

A、學生自由讀、指名讀,指導讀準字音

B、領讀、齊讀

2、指導背誦

A、學生閉目輕背

B、指名背、齊背

3、指導默寫

A、教師談話:光會背還不行,能默寫嗎?還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打開書,看看那些字在書寫上要注意。

B、指導寫字:徘徊鑑渠

C、學生在作業紙上默寫並自查(提示書寫姿勢,輕音樂)

  三、圖文結合,體味詩意。

1、媒體出示: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A、指名讀

B、這“半畝放糖”好理解,“一鑑開”怎麼理解呀?要是“一劍開”,老師肯定知道是詩人手持利劍,一劍把半畝方塘的水劈成兩半,可這兒是“鑑”字呀?

C、理解“鑑”,出示:

鑑:a、鏡子(古代用銅製成)

b照

c仔細看;審查

d、可作爲警戒或引爲教訓的事

e、舊式書信套語

D、理解“開”(打開),教師介紹:古代銅鏡有鏡袱蓋着,用時打開。

指導理解“徘徊”(來回移動),引導串講詩意。相機板書:清澈明淨

E、教師小結:查字典、藉助插圖、聯繫上下文都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

2.媒體出示: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A、指名讀詩句,理解“渠”(方塘)

B、詩人在問什麼?(引導說第一句詩意)。詩人有答案嗎?你知道答案嗎?(引導說第二句詩意),相機板書:源頭活水

C、引導用“因爲……所以……”、“之所以……是因爲……”的句式串講詩意。

D、教師反問:如果沒有這源頭活水呢?

3、二讀詩句,指導讀出感情

4.教師範讀全詩,學生閉目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四、文題勾聯,感悟詩情。

1、美讀全詩

2、教師即興創作《《觀塘有感》,並將詩題出示在前面出示的四句詩上。(附:《觀塘有感》:半畝方塘不見開,一片垃圾在徘徊。問渠哪的髒如許?爲有別人亂扔來。)

3、學生髮現錯誤後設問:朱熹的詩中沒有一處提到“書“字,都是寫池水的清澈明淨,我看不如就把他的詩改爲《觀塘有感》怎麼樣呢?

4、引導學生辯論,教師相機點撥:這首詩以暗喻的手法告訴我們正像這源源不斷的活水使方塘變得如此清澈明淨那樣,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知識而更加敏銳,更加開豁。

5、小結:詩人將讀書後的`感想化爲生動的形象,既富有理趣,又充滿詩情。這種感受是對讀書體會的,而不是對池塘的。(媒體把詩題“觀塘有感”改爲“觀書有感”)

6、指導三讀古詩,讀出詩韻。

 五、拓展延伸,激發詩趣。

1、媒體出示朱熹生平,指名讀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他學問廣博、治學嚴謹,對經學、史學、樂律以及自然科學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他的詩能以鮮明的形象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寓意含蓄,富有哲理。

2、讀懂了《觀書有感》,又讀了詩人的介紹,有什麼話想對詩人說呢?

3、出示學過的朱熹的《春日》,誦讀

5、小結延伸:朱熹的詩作還有很多,課後收集一下,讀一讀,並背下來。

板書設計:

觀書半畝方塘:清澈明淨←源頭活水

有感我的心智:聰明敏銳←不斷讀書

  教後反思:

《觀書有感》這首詩是借半畝方塘清澈明淨的形象來譬喻讀書體會的,告訴我們正像活水把池塘變得清澈明淨那樣,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知識而變得更加敏銳、更加開豁。教學本課時,我通過引導孩子走近詩人→感受詩篇→品味詩境→感悟詩情→激發詩趣,在學生、文本、詩人之間架起一道橋樑,讓學生在誦讀中積澱,積澱中感悟,感悟中生成,生成中發展,發展中延伸,盡力實現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盡力建構一個有情、有疑、有智的和諧課堂。

學習目標上突出“簡”字,教學效果上體現“真”字。簡明、清晰的學習目標,有助於課堂中落實,有利於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達成。能結合學生、文本的特點,制定一個簡單、清晰地學習目標,教學中既重視知識、能力等顯現目標的落實,又重視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等隱性目標的體現,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學生在品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昇華。教學過程中,打破了原來古詩學習先理解後積累的方法,而是在先積澱的基礎上再去品味、感悟。新課開始,先指導學生誦讀,然後理解詩句、體味詩情,求變求異。全節課以誦讀貫穿始終,但每一次讀都有一個新的目標,分層推:一讀古詩,着手於讀正確、讀通順;二讀古詩,着眼於讀出感情,體會詩境;三讀古詩着力於讀出詩韻。指名讀、齊讀、範讀、閉目賞讀,不拘形式,學生多讀而不厭,充分感受到古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新課前的情景導入,巧用插圖,拉近了學生與詩人、文本之間的距離,真正實現了學生、文本、詩人、教師之間的平等對話,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課的拓展有度,由《觀書有感》走向《春日》,由課內走向課外,落實了課標中古詩文誦讀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