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人教四上:《三味書屋》優秀說課稿

人教四上:《三味書屋》優秀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一、教材分析

人教四上:《三味書屋》優秀說課稿

我說的是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七單元第二課《三味書屋》。這篇課文具體介紹了三味書屋內部的陳設和魯迅童年時期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好學的事蹟。全文共3段。第1段指明三味書屋在浙江紹興,是魯迅小時候上學的地方。第2段按方位順序介紹了三味書屋內部的陳設。第3段從魯迅書桌上的“早”字引出他小時候的一個故事。這篇課文文字精煉、條理清楚,是本冊教材中培養學生言之有序、連句成段能力的重要課文,目的是繼續運用讀課文、劃方位、找事物的方法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逐步形成閱讀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學到作者觀察事物,連句成段的方法,爲本單元習作打下紮實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三年級教學要求、課文特點和課後思考練習,我確定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15個詞語,理解課後題3兩個句於的含義。

2.學會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4.瞭解魯迅小時候勤奮好學的事蹟,初步培養在學習上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爲習慣。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進一步落實單元訓練項目,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教學難點有兩個:

1.課後題3兩個句子含義較深,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

2.課文第2段除了“正中牆上”、“畫前面正中”、“周圍”、“東北角上”四個大方位外,還具體寫了“畫上”、“桌上”兩個小方位,與上一課介紹方法不同,學生不易區分。

 四、教學過程

 1.課時安排:本課我打算上三課時。

第一課時導入新課,初讀課文。學習第1段。

第二課時學習第2段。

第三課時學習第3段,總結全文。

2,課前準備:課前老師準備好錄像帶,小黑板,《少年魯迅的故事》一書,話筒一隻,三角旗一面,旅遊帽一頂。每位學生準備一份拼貼三味書屋平面圖的材料。

  3.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解題,激興趣。

板書課題後,老師出示《少年魯迅的故事》一書,把有關“三味”的典故告訴學生。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我認爲語文教學不能侷限於書本上的知識,要儘量增加信息密度,豐富與課文有關的信息量,用教師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意識到課外查閱資料也是獲得知識的一種方法。

  第二環節:初讀,提問題。

傳統教學往往是教師嚼爛了餵給學生吃,學生不會主動求知,但當今社會知識激增,教師不可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教給學生終生受用的知識,因此,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習比傳授知識更重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就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自學時,我首先要求學生讀通課文,因爲讀通課文能爲識字教學創設語言環境,爲感情朗讀打基礎,爲理解語言作鋪墊。我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讀,自己巡迴指導,看看差生是否能將生字字音讀正確,把長句讀流暢。檢查朗讀時,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你喜歡讀哪一節就站起來讀哪一節,使枯燥的讀書變得紮實有效,生動活潑。然後,請學生運用本冊第一、第三單元學過的聯繫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詞語,並且彙報交流。但是,一篇新課文,學生通過自學不可能什麼都懂,緊接着,教師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這有助於教師有針對性地教,而且學習由疑問開始,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啓發學生質疑,對於學生的積極探究也是十分有意義的。

 第三環節:細讀,解疑難。

1.學習第1段。

教師簡單介紹魯迅後,讓學生用“浙江”、“紹興”、“三味書屋”、“魯迅”說一句話。這種變換詞序的訓練能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2.學習第2段。

這段是按方位順序寫的,是本課教學重點。因爲學生已學過《我們的教室》一課,初步掌握了用讀課文、劃方位、找事物的方法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所以教學時我採用導學式教學法,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讀寫知識進行自學自悟,教師適當點撥講解,在重點、難點上下一番功夫

具體分5步進行教學:

第1步,複習學法,爲遷移提供條件。

第2步,運用學法,四人一組自學,教師巡迴指導,從傳統的“師——生”單向交流轉變爲“師——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讓他們在集體中取長補短、相互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