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我和祖父的園子》聽課+評課

《我和祖父的園子》聽課+評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一、初讀課文

《我和祖父的園子》聽課+評課

t:我們今天來學習一篇新課文。一起讀課題:《我和祖父的園子》

t:這是園子,如果這個園種菜,是——生:菜園。 t:如果種花,是——生:花園;t:如果種果樹,是——生:果園。

t:通過預習,你對祖父的園子有什麼瞭解?

s:有小白菜。 s:有許多昆蟲,樣子美。 s:有許多菜

t:(請一位不舉手的小女孩)你對園子有什麼瞭解?——s:樣樣都有。 t:非常豐富。

s:在園子非常自由。

【評:利用學生已掌握的常識,採用問答法引入課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二、體會我的自由

1、t:我跟着祖父在園子裏做了什麼?輕聲讀課文。

t:同學們讀書非常專心,非常投入,堅持下去,終身有益。

【評:雖不是與課文內容有關,但魏老師善於抓住時機向學生進行情感、學習態度教育,從這微小的一點就可以看出魏老師教學經驗非常豐富。】

我跟着祖父在園子裏做了什麼?

s:一起澆菜。——就澆菜,從早澆到晚——還有種小白菜。鏟地……——還有澆菜(笑),你再看一看,不要看我臉,看書,我和祖父一天在園子裏,幹什麼?——我和祖父一起載花、我和祖父拔草、我和祖父鏟地、——你能連起來說嗎?——(學生做了很多事,探討,拾穀穗,和祖父一起玩,祖父還收拾殘局——)

板:栽花、拔草、下種、鏟地、澆水…… (對種的字音的提示、還有可以用省略號)

【評:對易錯字“種”相機正音,反饋非常及時。】

t:寫了一天裏,我和祖父在地裏,祖父栽花——我也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鏟地——我就鏟地;祖父澆水——我也澆水;祖父抽菸——我也(笑)我不能抽菸。這樣寫說明什麼?

s:我和祖師父關係好。 t:不能用好。 s:用親密

s:祖父愛我,我也愛祖父。

s:說明有新鮮感。

s:我是祖父跟屁蟲。

s:覺得很有趣。

s:我對祖父有一種親切感。

【評:從幾個“祖父xx——我也xx”入手,引導學生感受“我”和祖父的關係非常親密,爲下文分析“我”之所以自由的原因做鋪墊。】

2、t:祖父勞動,我也在勞動嗎?快速默讀,用了哪些詞寫我在勞動。關鍵詞請你畫下來。再用心體會,在我的表現當中,你體會到什麼?

t:先請讀一讀。同樣是鏟地,澆水,我的祖父有什麼不同?

s:讀有關段落。“瞎鬧”可以看出不是勞動,在玩耍。

t:板“瞎鬧“。怎麼寫的,你看出來了?

s:踢飛。

t:哪裏在下種,不但沒有平,反而踢飛了。 注意,這裏用了這樣的句式:“哪裏……反而……”(板書:哪裏……其實)還有嗎?

s:讀,……其實是鏟……往往……。作者用鋤頭亂勾一陣,可以看出不是鏟地,

t:板“亂勾”。 該勾的沒勾,不該勾……這裏又用了一個“哪裏”.繼續

s:亂叫,下雨了,下雨了。 作者不往菜上澆,可以看出不是勞作,是玩。

t:可以看是,是亂鬧。跟誰鬧——祖父。

t:不管是……,都是在瞎鬧、亂勾、亂鬧。

t:作者在這裏的童年生活是什麼?

s:快樂的, 自由的、無拘無束、愉快、有趣、爛漫(在學生回答中,教師沒有說一個字的評價)

t:概括得非常得當。如果是你,你這樣會怎樣?

s:會受到批評。 s:如果是我,我也會幫倒忙。

t:這一切都是因爲有了祖父。

【評:由蕭紅的在園子裏勞作的動詞入手,體會她童年的頑皮,進一步感受她在園子童年生活的“快樂的, 自由的、無拘無束、愉快、有趣、爛漫”,值得注意的是,魏老師在學生回答的時候沒有做任何評價,他並不決定學生的思維走向,而是讓學生自己閱讀,讓課文內容去啓發學生。】

t:這裏面有一段對話。我們來讀讀看,看讀出什麼來?

s:當祖父……(認錯穀穗的事)。

t:完了,我請你繼續讀下去。

s:繼續讀,(吃黃瓜、追蜻蜓有關寫三心二意的一段)

t:現在完了,你從對話中,有什麼發現?

s:祖父非常疼愛作者。如他看到把狗尾草留下,一般家長會責備。

s:祖父有耐心。雖然……他教我區別穀子。

s:祖父喜歡,我三心二意

s:作者很天真。她很小。

t:因爲有了祖父的愛,她天真。

【評:問題一步步深入,最後幫助學生總結,作者的天真是由於祖父對她的愛】

s:我是作者,我感到祖父很愛我。

s:作者淘氣。

t:這裏寫了三心二意。我們來看怎麼寫的。先讀一讀。

s:讀。

t:好像寫我三心二意,其實是寫我的生活。

s:輕鬆有趣。

s:淘氣。

s:豐富多彩 。

s:沒有煩惱 (無憂無慮)。

s:愉快而自由。

t:我們可以看出童年的生活是快樂的、自由的.、幸福的。同時板書:快樂的、自由的、幸福的。

【評: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關鍵詞:快樂的、自由的、幸福的。這樣有助於學生抓住課文內容重點。】

t:這些感受跟着祖父在園子裏……,(師指板書和學生一起復述課文,幫助學生回顧課文內容)

【評:適時回顧課文,不僅能幫助學生熟悉課文內容,整理思路,而且能爲學生順利地理解下文內容做鋪墊。】

這就是作者的生活,自由的、快樂、幸福。

t:除了寫自己的生活,還寫了景物。用了兩段話。爲什麼寫生活,還要寫景物呢?讀這兩段,看你讀出了什麼?

t: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

s:自由的。 快樂的 既自由又快樂 美麗、生機勃勃 漂亮、多姿多彩

很大,什麼都有(應有盡有)快樂、空氣中瀰漫着花香 豐富多彩

t:他是怎麼寫出這個美麗來的?

s:從我家有個大園子,……樣樣都有。 看出美麗,因爲美,所以吸引昆蟲。(昆蟲和你一樣,喜歡風景,是嗎)

s:一切都活了……看出這個園子是自由的。

t:這句話,我們一起讀一讀。

s: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

t:他怎麼寫出“活“,聯繫上下文看看?

s:花開了,就像睡醒了。 t:花活了嗎? s:開了——活了嗎——沒活——開都開了,還沒活——活了。(下面老師笑)

s:鳥飛了——活了嗎——活了。

t:它沒寫:花活了,鳥活了,蟲子活了……是怎麼寫的。

s:是三個擬人的手法寫出了。

【評:學生回答得好,一個“活”字點出了園子的生機勃勃的狀態,教師引導得好,抓住“活”字做文章,將文章用擬人手法寫出園子的特色的寫作特色】

t:你讀。 s:生讀得拿腔拿調。

t:挺可怕的。 s:生讀較好。

t:這個自由是怎麼寫出的。你讀給大家聽。

s: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萵瓜、玉米、蝴蝶)看出自由,隨便他們怎麼樣?

t:你有沒有發現他們的自由的句子有特點嗎?

s: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要怎麼樣,就怎麼樣,一起來讀一讀,看看自由不自由。

s:讀。

t:怎麼讀才自由。

s:萵瓜隨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t:讀出自由。 一起讀。

t:這裏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句一句地連起來寫,這是排比。

除了一個隨意,還有什麼詞?

s:一會兒……一會兒……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到誰家去。

t:從一會兒,一會兒,只是天空藍…… 爲什麼要寫這句話?

s:藍天也是自由的。

s:隨意就是自由的。

s:連太陽都不知道在哪裏。

s:又高又遠說明他們自己。空間給他們很多自己。

t:生活的空間,心靈的空間都是自由的。

t:同是寫自由。我做這些事是自由的。這裏寫誰是自由的?

s:所有的東西都是自由的。

t:作者寫這些事物的自由和童年生活自由有聯繫嗎?爲什麼寫這些話呢?

s:寫所有東西自由,一起寫,可以襯托我的自由。

t:好,他體會出襯托。

s:自由和自由在一起,更自由。

t:前面寫的是自由,有沒有出現自由。但現在,這裏寫了。這裏是借這裏的自由來抒發自己的感情。這叫借物抒情。

t:現在請大家藉助“要怎麼樣,就怎樣”,發揮想象寫出作者的快樂、幸福。會寫嗎?(學生思考如何寫)

t:想象一下還可以怎麼樣?

交流讀一讀。

s:我願意摘花就摘花,願意睡覺就睡覺,願意吃芒瓜,要怎麼就怎麼玩,玩到深夜也沒人管(那是有人管的)。

s:種花、踢飛種子,願意吃柿子,就把柿子樹吃完(那不行),想玩電腦多久就多久。(你寫着寫着寫到自己身上了。)

s:鏟地、拔草、讓生活充滿花香。願意澆花就是澆花,把花淹死也沒人管。

s:我的生活是自由的。我願意摘花,把所有的草都留着, 睡覺……若把他們嚇跑了,沒關係,我知道他們會回來的,因爲這裏是自由的……

t:他注意先寫中心句。

s:……一會兒……,一會兒……

s:童年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願意玩耍就玩耍, ……即使……一會兒……(寫得和課文內容很像)。

【評:引導學生髮現課文中體現“自由”的詞句,用自己的充滿感情的朗讀讀出“自由”,最終能夠感受“我”童年的“自由”,這一過程非常流暢自然,得益於教者問題設置巧妙,同時,作者還注重利用文本中的實例,適時地介紹“排比”、“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領會寫作的方法和精華。“要怎麼樣,就怎樣”的句式練習,反應了教學要求,不僅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趁熱打鐵,更能夠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創作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

t:如果每個同學用這樣的寫法,寫你現在的生活能寫出來嗎?

t:寫不出來 爲什麼?

s:我們沒有文中作者那麼自由。

s:我得寫出來,我爸爸媽媽是民主的。

t:你看,他的爸爸媽媽是民主的,你的爸爸媽媽不民主。

t:作者因爲有祖父。所以開頭這句話是這樣寫的。讀一讀。

s:呼蘭河小城裏住了我的祖父……。

t:你發現作者寫得很特別嗎?呼蘭河小城裏就住着他的祖父。

s:還住他的父母。

t:我想問一個問題,是不是就住着他的祖父?有沒有親戚?——有啊,他的姑媽住在這樣。

s:——可能是因爲有大園子(笑)。

s:因爲主要描寫的是我和祖父。

s:主角是我的祖父。

s:祖父是我生命中重要的部分。

s:祖父非常疼愛我的,又引出下文。

s:祖父對作者非常疼愛,開頭就想突出祖父。

t:在我眼裏只有祖父。因爲他給他幸福的童年。作者蕭紅,從小父親不喜歡她,媽媽去世了,後媽更不喜歡她。再讀。

t:這裏寫出了祖父的愛。

t:所以課題寫《我和祖父的園子》。

t:如果你一天,兩天,如果一直在園子裏,會有什麼感受。別回答,先去看看《呼蘭河傳》,看完後,你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些文章是要用一倍子讀了。

【評: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閱讀經典,從新的角度審視“我”的園子,鼓勵學生去發現,去感悟,去挖掘。】

t:我們一起跟着音樂讀一讀第13自然段,再次感受下蕭紅筆下珍藏的園子。

s:生隨音樂齊讀。

t:蕭紅的園子裏充滿了愛,有愛的天地真好,在你們的童年裏有這樣的天地嗎?

師生漫談童年趣事。

【評:利用多媒體教學,將音樂引入課堂,讓學生在美好動聽的背景音樂中富有感情地朗讀,再次以自己的朗讀表達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評課:

前幾天,我有幸聽到了一節與衆不同的課——魏星老師執教的《我和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是我第一次聽到,聽說是一篇新課文。《我和祖父的園子》是蕭紅的作品,寫得至真至純。短文以“愛”爲核心,讓“趣和樂”貫穿在祖父的園子裏,祖父的園子是“我”童年幸福、快樂的家園,是“我”成長的根基,是“我”精神的故鄉。

魏老師執教的《我和祖父的園子》有兩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問題情境的巧妙設置,善於以問促“情”。教者深知本文以一個“情”字貫穿始終——蕭紅對“園子”的懷念之“情”,對祖父的敬愛、想念之“情”,祖父對“我”的關愛之情。魏老師緊緊抓住這條情感線索,通過一個個連貫的問題,通過學生們的回答,這些情感漸漸清晰爲同學們所理解,所感動。魏老師善於提問,而且邏輯性極強,看似“離題”,卻是巧妙有章的。往往待到下一個問題出現,你才恍然大悟,之前的那些問題只是鋪墊,沒有上一個問題的巧妙的鋪墊,課堂教學就會停滯受阻,情感無法進一步昇華,由此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個準確巧妙的問題情境設置能大大推進教學的進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者提問的時候,善於按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適當幫助引導學生去說去總結。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去提不同難度的問題,保證了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

其次,魏老師善於抓住具體的語言文字適時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訓練。學生通過讀書,抓住了“願意……願意”、“要……就……要……就……”、“一切都活了。”等詞語或句式進行反覆的品位、以達到不斷積累和最終的運用。在魏老師的巧妙引導下,學生通過讀書又從10個“就”字上理解,對課文的認識由知性上升到感性,對課文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有所收穫。語文教學首要任務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而語言文字能力的掌握首先要通過讀的訓練,魏老師這節課至始至終地重視和落實了這一點。同時,魏老師對文本的解讀很到位,也很獨特,對語言文字訓練的點抓得很準。

只有教師讀懂了文本,讀懂了作者的心,做好了文本作者的知音,力求做作者的代言人,在課堂上才能遊刃有餘地引導學生讀懂文本。正像著名的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所說的那樣“我們自己的文本需要我們自己解讀。”,我們教師在解讀文本時一定作好充分的準備,該注意的語言文字訓練點要預設明確的練習點,訓練方式、方法,在課堂上才能做到有備無患,訓練到位紮實。總之,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讓語文學科姓“語”,引導孩子在文本的解讀中,達到到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文學性的互融互進,憑藉豐富動人的語言文字敲擊孩子們的心靈,讓語文的“語言”的魅力打動孩子們的心。而魏老師也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輔助他的教學過程,很多需要學生朗讀的部分,他用幻燈片展出來,學生以直觀的印象,這樣就節省了課堂上的時間,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