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教學目標: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1. 識字、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燕子媽媽笑的含義。

4.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燕子媽媽爲什麼笑了

  教學難點:

朗讀課文體會小燕子三次觀察冬瓜和茄子所發現的不同之處及心理的變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質疑導入。

1、 出示謎語,引入課題。

2、板書課題,學生質疑。(燕子媽媽爲什麼笑了?)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觀看課文動畫,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自學生字。

3、生字學習反饋。

(1)、請小老師帶讀生字。

(2)、學生開火車鞏固生字。

(3)、學生齊讀帶有生字的詞語。

  三、初讀課文,出示問題。

1、教師出示問題,帶着問題,學生自由讀文,圈圈畫畫。

(1)、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去看哪兩種菜? 畫出來。

(2)、燕子媽媽共讓小燕子看了幾次?小燕子都看到什麼?

(3)、把燕子媽媽的話用橫線畫出,小燕子的話用波浪線畫出。

2、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師:課文中,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到菜園幹什麼去了?(觀察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

(一)出示自學提示:

快速讀一讀課文3-5自然段,想一想:小燕子去了菜園幾次?每次都有什麼新發現,用橫線畫下來。

(二)交流彙報:

1、小燕子第一次飛到菜園觀察到了什麼?快用橫線畫出來。如果你就是這隻小燕子,你準備怎樣來告訴媽媽你的發現?(指導朗讀)媽媽是怎樣說的?讓學生試着讀出燕媽媽和小燕子的語氣。

A 師讀燕子媽媽,指名讀小燕子

B 女生讀燕媽媽,男生讀小燕子

C 指名分角色讀。

導:你認爲燕子媽媽對小燕子給的回答滿意嗎?

2、第二次小燕子觀察到了什麼?媽媽又是怎樣說的?

A、指名分角色讀。

B、同桌分角色讀。

導:這次,燕子媽媽是不是該滿意了呢?

3、第三次小燕子觀察到的什麼?媽媽是怎樣的心情?

指名分角色讀對話。(最少兩組)

4、通過小燕子三次觀察,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麼不同?(投影填空)

冬瓜是( )的,( )色的,皮上有( )。

茄子是( )的,( )色的,柄上有( )。

  五、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1、討論,爲什麼小燕子第三次回來後,燕子媽媽才滿意地笑了?

2、集體反饋,教師小結:

小燕子對冬瓜和茄子的觀察一次比一次認真,一次比一次仔細,他對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處也越來越清楚,所以最後,燕子媽媽滿意地笑了。看來,這真是一隻做事認真的小燕子。希望同學們也能跟“認真”二字交上朋友。(出示認真,說句子,指導書寫)

  六、迴歸整體

1、分角色讀全文:多好聽的故事呀!想不想一起讀讀?

師:旁白 女生:燕子媽媽 男生:小燕子

2、學完了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七、課堂小結,進行思想教育

藉此機會,老師還想告訴同學們,觀察事物有很多方法,除了可以用眼睛去看,還可以用嘴巴去嘗,鼻子去聞,耳朵去聽,只要認真觀察,你就會成爲一名做事認真的好孩子。

  八、作業

流利有感情地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燕子媽媽笑了

冬瓜 茄子

第一次 大 小

第二次 青 紫 認真觀察

第三次 皮上有細毛 柄上有小刺

  教學反思:

《燕子媽媽笑了》一課講的是燕子媽媽讓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菜園觀察茄子和冬瓜的`區別。小燕子在媽媽的鼓勵下,每次觀察都有自己的新發現。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性很強,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我利用兩個謎語激發學習興趣,導入新課。抓住課題,向孩子們發問:小燕子做了什麼事?燕子媽媽爲什麼笑了?在課堂教學中我給學生儘可能多的時間潛心地讀,投入感情地讀,有感悟地讀,帶着問題讀……多讀少講,以讀帶講,從而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自主學習。爲了讓學生弄懂燕子媽媽爲什麼笑了。我又把問題一步一步簡單化:小燕子去觀察了幾次茄子和冬瓜的區別?每次觀察到什麼?燕子媽媽每次又是怎麼說的?爲什麼小燕子前兩次沒有發現“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引導孩子理解是因爲小燕子認真觀察了。那“燕子媽媽爲什麼笑了”學生一下就理解了。因爲小燕子很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所以媽媽笑了。課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學習小燕子,善於觀察,認真思考,纔會有新發現。

這節課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多讀是語文學習之本,感悟必須是建立在熟讀基礎上的展現。但在本次教學過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之處:

1、分角色朗讀還不夠,在這次分角色朗讀時,只設計了教師扮演燕子媽媽和小燕子進行對話的環節,而忽略了旁白部分,使故事的完整性與生動性受到影響,從而使學生融入情境不夠充分。

2、拓展部分,讓學生去觀察冬瓜和茄子還有什麼不一樣?意在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認真有序地觀察事物,從而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但是課文中反覆出現了,影響了學生的思維。可能是在設計這一環節時,缺乏創新。最後只好提示學生觀察茄子和冬瓜的切面有什麼不同,希望能幫助學生打開思維,使學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僅在表皮上有區別,在內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區別,也讓學生學觀察,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

3、課文結束的時候,應該讓學生再加上一些表演和想象,想象燕子媽媽會對小燕子說些什麼,既深挖了主題又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及對課文的情感教育意義。

人總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前進,所以,我相信不斷的努力和思考,能促使我獲得更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