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教案錦集十篇

【推薦】幼兒園教案錦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幼兒園教案錦集十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自己剪下的手型圖,進行組合拼貼,創作與衆不同的畫面。

2、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體驗手型畫的樂趣。

重難點:

組合手型圖,拼貼出與衆不同的畫面。

活動準備:

廢舊報紙若干;每人一張黑色卡紙、一把剪刀、一隻黑色水彩筆;每組一盒漿糊、一塊抹布;實物投影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玩手指遊戲,激發幼兒興趣。。

1、玩手指遊戲:石頭、剪子、布。

2、其實,我們的手不僅能變出石頭、剪子、布,還能變換出很多的手型來,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兔子跳跳跳;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蝴蝶飛飛飛;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烏龜爬爬爬……

3、請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隻手來變換出你喜歡的手型。(幼兒自由變)

二、幼兒畫手型。

1、小朋友,你能把你變換出的手型畫出來嗎?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做手型,請幼兒試着在報紙上畫出來。

2、請個別幼兒變出手型,其他幼兒照着畫。

3、幼兒自己變手型並畫下來。

4、能力弱的幼兒可以照着自己的手型輪廓描畫下來。

5、請幼兒將自己畫的手型圖剪下來。

三、幼兒嘗試手型組合。

1、剛纔我們一起畫了好多手型,還把它們剪下來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選一些

手型通過投影儀觀看)

2、你覺得這些手型像什麼?(引導幼兒從各個角度去觀察)

3、如果把這些手型圖組合起來,拼一拼、擺一擺又會變成什麼呢?(請個別幼兒上來試一試)

4、教師小結:單個的手型圖像好多東西,把它們放到一起,拼一拼、擺一擺,又會變出更多的東西,真有趣!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5、幼兒用剛纔剪好的手型圖在黑色卡紙上嘗試擺拼。(教師巡視,關注有創意的作品)

6、教師挑選幾幅有創意的作品,通過投影儀讓幼兒欣賞。

7、請這幾名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四、粘貼手型組合圖。

1、小朋友拼的手型圖真有趣,可是這些手型圖只能放在桌子上看,一拿起來就會散掉,怎樣讓它能夠拿起來,讓更多人一起欣賞呢?

2、請幼兒想辦法,自由發表意見。

3、最後確定用漿糊粘貼,教師講解粘貼方法。

4、幼兒再次擺拼手型,最後將自己最喜歡的手型圖用漿糊固定在黑卡紙上。

五、欣賞作品。

1、請幼兒大膽地介紹自己的手型組合畫。

2、同伴之間互相說說喜歡誰的手型畫,爲什麼。

3、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畫牆上,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勞動工具,激發幼兒對勞動的熱愛。

2.引導幼兒學習觀察技能,培養幼兒觀察的持久性。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整理種植園地(地勢稍高一些)。

2.勞動工具:鍬、鏟、水壺、塑料薄膜等。

3.草莓秧苗。

4.設計觀察記錄表。

活動過程:

1.回憶吃草莓的情景,激發幼兒種草莓的願望。

2.幫助幼兒認識草莓秧苗,知道草莓秧苗是生長在泥土中的。

3.引導幼兒認識勞動工具:鍬、鏟、水壺等,並瞭解各自的勞動用途和方法。

4.組織幼兒開展種植活動。(主要以教師爲主,幼兒重點了解種植的過程)

(1)組織幼兒觀察教師種植過程:

整理地塊--鋪塑料薄膜--栽草莓--澆水

(2)幼兒參與種植活動

(3)引導幼兒觀察勞動工具在活動中的使用方法。

5.組織幼兒學習記錄種草莓的活動過程。

6.延伸活動:

(1)組織幼兒觀察草莓的生長情況,並學習照料活動,如:除草、澆水等。

(2)作觀察記錄。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教案 篇3

目標:

1、知道男和女的不同,形成初步的性別意識。

2、初步學習用自己的標記記錄調查內容,並能用語言表達。

準備:

1、幼兒用書、掛圖

2、記錄表。

3、請家長事先向幼兒介紹男孩、女孩長大後的區別。

過程

1、結合幼兒用書,比較圖中男孩與女孩的不同,

*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

*男孩和女孩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一樣?

2、明確自己的性別。

*你是男孩還是女孩?

*所有的男孩請起立!所有的女孩請舉手!

3、想想家裏的大人,瞭解男孩、女孩長大後的區別。

*家裏有誰是男的?誰是女的?

*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男的長大後長鬍子,比較有力氣;女孩長大後不長鬍子,會生寶寶;男女的聲音也不同,男的聲音較粗,女的聲音較細……)

4、小小採訪員

*運用採訪記錄表記錄男孩、女孩的不同喜好。(男孩喜歡的記錄在男孩的圈中,女孩喜歡的記錄在女孩旁的圈中,共同的喜好記錄在兩圈交集處)

*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採訪內容。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發展追逐能力,並能在規定範圍內四散跑。

樂意參加體育活動。

活動重難點

能在規定範圍內四散跑。

活動準備

教師瞭解活動場地的環境與條件。

活動過程

1、幼兒與同伴一起做“我的好朋友”,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做好跑的準備。

2、教師介紹遊戲玩法。

(1)教師指定出幼兒跑的範圍。請一個幼兒當追逐者,其他幼兒當被追逐者。

(2)遊戲開始後,被追逐者在指定範圍內四處散跑,追逐者可追任何一個幼兒。當被追逐者將要被追到時,趕快與另一個幼兒手拉手,站在原地不動,這時追逐者不能再追他。追逐者走後,拉手的幼兒可鬆開手繼續跑。被追到的幼兒應站到場外。

(3)追到三四個幼兒後,更換追逐者,遊戲重新開始。

3、師生共同隨音樂做放鬆身體活動,遊戲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5

主題 《秋葉飄》

區域及環境佈置 日期:11、20

姓名:吳麗明

佈置與主題活動相適應的環境佈置:

牆飾一:

葉的色彩:

準備一棵大樹,在大樹上掛滿孩子撿來的小樹葉,也可以請家長一起收集一些不常見的樹葉。可以讓孩子認識不同的樹葉的顏色、形狀等。

牆飾二:

彩色的雨滴:

綜合活動《彩色的雨滴》結束後,將幼兒點好的作品貼在牆上製作成牆飾。

佈置與主題活動相適應的區域角:

觀察區:

擺放一些秋蟲、菊花等,讓幼兒觀察秋蟲和秋天的菊花。增添教室的情趣。

音樂區:

錄音磁帶、錄音機,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歌表演《秋天》。

操作區:

擺放一些樹葉,讓幼兒進行樹葉粘貼畫——也是活動《秋葉飄》的延伸。

數學區:

收集一些薯片罐,切割成長短不一的小筒,讓幼兒進行長長短短的排序。

角色遊戲區:

將幼兒製作的糖葫蘆放到商店去賣,不夠可提供橡皮泥讓幼兒再次製作。

語言區:

有關樹葉的圖畫書。

有關動物過冬的圖畫書。

有關幼兒彩繪的圖畫書。

益智區:

視幼兒的經驗,提供六片至十片的樹葉拼圖。

各種雪花片、建構玩具,共幼兒自由配色、造型。

幼兒園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隨着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各種野菜紛紛被擺上了人們的餐桌。孩子對野菜有一些朦朧的瞭解。戶外活動時,孩子們對院子牆角下的野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多的野菜很快被幼兒挖光了,幼兒意猶未盡。回教室後,仍在談論着。野菜是自然植物,種類繁多,用處廣泛。爲滿足幼兒探究慾望,我們設計了此活動,使幼兒對野菜有更詳盡的認識和了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幾種常見野菜,瞭解其名稱、外行特徵、用途。

2、能合作設計出簡單的野菜食譜,並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簡單的烹製。

3、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力能力,體驗合作共享的快樂。

4、激發幼兒喜歡吃野菜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助幼兒準備挖野菜用的工具:鏟子、籃子。

2、鍋、鏟等烹飪工具,油、鹽、醬、醋、甜醬等調料,雞蛋、豬肉適量。

3、師、幼、家長一起蒐集野菜圖片、實物,創設資料區。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吃過野菜嗎?吃過什麼樣的野菜?什麼味道?

2、你還認識哪些野菜?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3、我們小區的小山上有好多野菜,小朋友想不想去挖?

4、挖野菜需要什麼工具?挖野菜時應注意什麼?

二、上山挖野菜。

1、引導幼兒探索不同野菜的挖法。

①苦菜主要吃它的什麼?怎樣才能挖出它的根?

②薺菜主要吃它的什麼?怎樣挖呢?

③婆婆丁主要吃它的什麼?怎樣挖呢?

④灰灰菜、扁針芽?

2、幼兒分散挖野菜。

① 教師進一步強調安全:不亂跑,不可以拿着工具打鬧,注意別把泥土弄到衣服上和眼睛裏,不挖不認識的野菜,看見洞口不掏不挖。

② 引導幼兒辨認、採挖各種野菜。

三、擇野菜。

我們小朋

友從山上挖回了這麼多野菜寶寶,可這些野菜寶寶都迷了路找不到家了,而且,他們的衣服也都髒了,小朋友想不想幫小野菜把髒衣服換掉,並把它們送回家?教師指導幼兒擇菜、分類。

四、野菜自助大餐。

1、這些野菜寶寶很想成爲我們小朋友的朋友,你知道怎樣和它交朋友嗎?(喜歡吃它)

2、引導小朋友討論各種野菜的吃法 。

3、分組合作設計一份食譜。

4、教師分組指導幼兒烹飪。

5、舉行野菜自助大餐。

活動延伸:

休息日與爸爸媽媽一起去挖野菜,並與爸爸媽媽一起製作品嚐。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能分辨四季明顯的特徵。

2、能用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活動準備】

提前把《冬天》四季主題書第2-3頁製成四季圖卡。

【活動內容】

學習領域:形式:集體

1、請幼兒輪流抽一張四季圖卡,說說圖卡上是什麼季節、圖中小朋友穿了什麼衣服。

2、然後請幼兒說說,喜歡哪個季節?爲什麼?

3、將喜歡冬天與不喜歡冬天的幼兒分爲兩組,分別請他們說說自己的想法。

4、教師與幼兒一起小結:一年有四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季節都很美麗,也都有各自有趣的地方。

5、引導幼兒自制四季小圖書,繪畫自己喜歡的季節或是不同季節的動植物變化。

評價

能說出四季的名稱。

能用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建議:

爲了更好地讓幼兒感知四季的主要特徵,教師可在牆面環境或區角活動中,爲幼兒提供能隨不同季節而變化的動、植物圖片,使幼兒在觀察、操作中更好地感知、瞭解四季,明確四季的主要特徵。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遊戲表演。

2.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手絹。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玩遊戲嗎?生:喜歡。

師:你們最喜歡玩什麼遊戲,能告訴老師嗎?

生:(七嘴八舌的議論着,比劃着)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教你們玩一個新遊戲,你們高興嗎?

生:(回答)

二、遊戲開始

師:不過,我們要玩這個遊戲還得會表演才行喲。

1、師:描述一些小動物如:“小花貓的叫聲(喵喵)、小黃狗的叫聲(汪汪)、小青蛙是怎樣跳(半蹲雙手兩側舉跳)、小白兔是怎樣跳(半蹲雙手做兔子耳朵跳)、蝸牛是怎樣爬(緩慢的爬)、大猩猩是怎樣走(大手大腳的往前走)等等。”

2、教會幾個舞蹈如:“《花蝴蝶》、《兔子舞》等等。

3、教會幾首歌如;“《上學歌》、《哈巴狗》、《數鴨子》、《小兔子乖乖》、《數蛤蟆》等等。

4、教師教會幼兒唱《丟手絹》這首歌。

5、嘗試遊戲

(1)講述遊戲的規側,由教師先示範遊戲。

(2)用開火車的方法圍成一個圈,然後蹲下,把自己的小手輕輕的跟着音樂拍起來,一邊拍一邊輕輕的跟着音樂唱《丟手絹》這一首歌,但是在做遊戲的時候,小朋友們一定要遵守遊戲的規側不要告訴被丟者,這樣主要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跑步。當小朋友沒有發現或者沒有追上者在圈中表演一個小節目。

(3)在活動過程中還有些小朋友不停地叫:“加油!加油!”

6、教師和孩子們愉快地遊。

三、遊戲結束

師:小朋友,遊戲好玩嗎?生:(回答)

師:遊戲這麼好玩,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也可以五個八個小朋友就可以做這個遊戲,回到家也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等等一起來做這個遊戲。當然,以後你們如果還更好玩的遊戲,也可以到學校來和老師,和小夥伴們一起玩。

小百科:小朋友們圍成一圈蹲下 ,其中一個小朋友A站起來,拿着手絹,開始在小朋友們身後,繞外圈走。蹲着的小朋友開始唱歌“丟,丟,丟手絹,輕輕的放在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 歌曲結束之前丟手絹的`小朋友必須把手絹放在某個小朋友B的身後,然後快速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

幼兒園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的時候都是被電子產品絆住了腳步,已經很少有孩子會玩一些傳統遊戲了,我們小時候常玩的那些遊戲現在已經漸漸的被人遺忘了,這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是一種損失,“跳房子”是在我國廣爲流傳的一個傳統遊戲,這個遊戲簡單有趣,又不受環境的侷限性,可以讓孩子通過一系列自主的探索、交流活動,嘗試遷移、運用各種經驗對遊戲的玩法大膽進行再創造,使該民間遊戲的玩法得以有意義的拓展,賦予民間遊戲更豐富的教育內涵。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讓幼兒練習單腳跳。

2、鍛鍊幼兒腿部力量,培養幼兒其觀察力和判斷力。

活動準備:

沙包數個,紅旗一面,佈置活動場地圖:

活動過程:

1、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一組一幼兒進行完畢,換第二組幼兒跳,交叉進行。

2、玩法

將沙包用手投入第一格,幼兒單腳跳至沙包處,雙腳夾住沙包拋上第二格,再單腳踢入,重複上面的玩法,依次完成。到門口後雙腳夾沙包踢,用手接住。第二名幼兒再將沙包投入第二格,依次進行。如果哪通過的人數多爲勝方。

3、組織幼兒進行活動,老師指導,讓每組完成遊戲的幼兒分別站在一方,違犯規則的幼兒站在另一方。進行比賽。

4、老師根據幼兒的遊戲情況進行評論,將紅旗獎給優勝隊,激發幼兒玩沙包的興趣。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情緒活躍,創作熱情高漲,他們不斷地與活動材料,同伴及老師進行着積極的有效的良好互動,活動結束時還留連忘返。

幼兒園教案 篇10

一、設計意圖

按照皮亞傑學派的觀點,對數的認識屬於兒童邏輯—數理經驗,這類經驗來源於動作,而非物體本身,具體來說幼兒對於書概念的認識來源於計數活動。

我們經常看到在平時幼兒能熟練地唱數,他們會唱:“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等兒歌,但會唱數並不等於他們已經理解數量,如數到“5”,報出的總數常常會是“6”,其實這是幼兒不明白數數時最後一個數詞所代表的是集合的總數,不理解數字表示的實際意義。

幼兒學習某些概念是在反覆練習的過程中逐步領悟和理解的,而不是靠老師教會的。所以我依據班級孩子的實際情況結合正在開展的“好吃的食物”主題,設計了“聽聲音數糖”的活動。爲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我採用的默數的方法,同時通過反覆練習讓孩子明白數數時最後一個數詞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在活動中更添加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環節——“多一”或“少一”,並根據幼兒在活動中的實際表現進行開展。這也是此活動中的一個創新點。

二、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提高幼兒對數的實際意義的認識,知道最後一個數詞代表集合的總數。

2、通過“聽聲音”默數10以內的數,並能找出相應的數字,嘗試着瞭解“多一”或“少一”的數概念。

3、鼓勵幼兒積極、大膽的參與遊戲活動。

重點:讓幼兒在遊戲中反覆感知最後一個數詞代表集合的總數。並能在遊戲中嘗試着瞭解“多一”或“少一”的數概念。

難點:對於孩子來說,第二個遊戲是有難度的,因爲要把默數的結果記在心裏然後再去站闆闆是有一個過程的,老師要注意觀察是否有孩子錯了,如果遇到有錯誤可以當場驗證,幫助孩子理解站闆闆的意思。

三、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闆闆6——8塊,上面寫有數字;

2、糖罐子一隻(最好是鐵罐);糖果若干。

經驗準備:

在此次活動前孩子們要知道什麼是默數,並有過練習作爲基礎。

四、活動過程

玩法一: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糖罐和許多糖果,我們一起來玩“聽聲音數糖果”的遊戲。小朋友分成兩組:南南組和西西組,我們要比比看哪組的孩子最棒。

小朋友必須用手矇住眼睛,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裏放了幾顆糖,聽完後不能馬上說出答案,待老師請到才能大聲站起來大聲告訴大家。(聽到放進的是幾顆糖,並要及時驗證)

五、遊戲規則

1、一定要矇住眼睛,不能看的哦。

2、聽完後不能馬上說出答案,待老師請到後才能大聲站起來回答

【此遊戲主要是讓孩子熟悉遊戲玩法和規則,學習默數,並在遊戲中通過檢驗,反覆感知和理解最後一個數詞是代表一個集合的總數】

玩法二: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的闆闆,上面有數字哦,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幾呀?”

(老師一邊放闆闆,一邊讓孩子認認闆闆上的數字)

“這次遊戲和剛纔的不一樣了,小朋友矇住眼睛,豎起耳朵仔細聽聽,老師往糖罐裏放了幾顆糖果。聽完後不能馬上說出答案,等老師說開始,小朋友就去踩有這個數字的闆闆。

遊戲規則:

1、一定要矇住眼睛,不能看的。

2、老師說“開始”,幼兒才能離開座位去踩闆闆。

3、踩闆闆時不能擁擠,用腳碰到就可以了。

【默數是中班上期孩子不常用的數數方法,但因爲其具有“神祕性”,所以幼兒非常喜歡這樣的方式。聽完數字後不能馬上報出答案,而是要捂住嘴巴等到命令後才能去踩相應數字的闆闆,小小的一個動作既幫助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又讓他們沉浸在遊戲情節中。】

玩法三:

接下來我們再來玩一個更加有難度的遊戲,也要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裏扔了幾顆糖,聽完後等老師說開始,小朋友要跑道比這個數字多一的闆闆上,站對的孩子老師要來抱一抱她哦。還有好吃的糖果獎勵。

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玩“少一”的遊戲。

遊戲規則:

1、一定要矇住眼睛,不能看的,用耳朵仔細聽聲音。

2、老師說“開始”,小朋友才能離開座位去踩闆闆。

【第一則玩法讓孩子熟悉了規則和玩法,第二則玩法讓孩子進一步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那是否可以在第三種玩法中讓孩子嘗試體驗“多一”或“少一”的概念。整個活動貫穿着“形式不變內容變”的設計原則,讓孩子反覆練習卻不感到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