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精華】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八篇

【精華】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八篇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一、充滿童真童趣的教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歌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特別是最後一節“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說:‘我就是冬天’”,即描繪繪出了冬天的特點,又反映了孩子們的心聲,把冬天裏一幅打雪仗,堆雪人的場景再現在孩子們面前。爲了讓這充滿童真童趣的教材真正走進學生心靈,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①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②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徵,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朗讀課文,在課文中識字。

因爲我們的教學面對的是剛入學的六、七歲的孩子,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兒歌中所涉及到的“穀穗彎彎”不太容易理解,因此我做了形象直觀的教具,在讓學生理解“鞠着躬”和“大肚子一挺”等語句時,加上動作和表演相結合,既有趣生動,又符合低年級兒童好動、好玩的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這樣能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便於學生理解課文。

  二、走近孩童心靈的教法

《四季》是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第二篇課文。在設計學生學習方案時,我緊扣“走近孩童心靈”這一理念,抓住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特點這一條線,創設“到四季媽媽家做客”這一童語氛圍。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讀中說,說中議;從讀中習得語感,發展語言。同時,又以生字教學爲重點,通過整體識記,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從生活中識字的興趣。

1、走近童心的遊戲——主動探究從入學開始

學習過程除了被動接受知識外,還存在大量的發現與探究等認識活動。新課程要求學習方式的轉變,就是要轉變單一的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爲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倡導探究學習。這是閱讀教學的第二課,我們就重視激起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讓孩子們從小就學會主動學習,鼓勵自己回家尋找四季的特點,如:春天,燕子飛回來了;冰雪融化了,青蛙冬眠後蹦了出來;荷花開了;農民伯伯豐收了;下雪了,大家又開始堆雪人了等等,這些都是學生有能力收集而且又樂於收集的。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我設計了“猜四季”這一遊戲作爲開課,並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四季的景色再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對“四季”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2、洋溢童趣的生字寶寶——識字體現多元化

新課標對低年級提出了多識少寫,整體識字,在生活中識字的新的識字教學理念,因此在本課教學中,幾處體現以多種形式復現,加強識字的效果的設計。如:引入新課時——“四季”兩個生字,我讓學生和我一起識字,生字寶寶展現在學生面前之後,充分喚起學生已有舊知,並且鼓勵學生當小老師,讓學生通過角色互換增強識字體驗,針對低年級學生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了幫助他們進一步加深印象,我又爲學生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生字花”的識字遊戲:把生字做成一朵朵的“生字花”,會認的字就摘下這朵花作爲送給學生的禮物,在整個遊戲過程中,給學生充分選擇的時間和機會,讓生字和他們一次次見面,使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識字,這樣就達到鞏固識字的目標了。

3、貼近童心的詩歌——自主選擇閱讀內容

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其中之一是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在這一堂課的教學中,從讓學生理解課文詞語、句子到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都應注意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尊重學生的個人愛好特長,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保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培養了閱讀的興趣。比如教學中過了生字寶寶這一關之後,我帶着學生一起四“四季媽媽”家做客,可是遇到了“春”、“夏”、“秋”、“冬”四扇門,該如何走進這四扇門,我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喜歡的季節走進去,這不僅符合學生的學習願望,促進了學生原主動發展。

4、內化童心的展示——兒童詩歌創編

在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同時,我還安排了拓寬思維訓練,例如,當我隨着學生去冬天家裏去做客的時候,有意的讓學生邊表演邊讀詩歌,這樣,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又增長了知識,學生樂此不疲。詩歌學完之後,我和學生

不滿足於“草芽、荷葉、穀穗、雪人”,我鼓勵學生想像各個季節的景色,並給學生提供了幾幅各個季節的景色圖片,在我的啓發下,學生的小詩誕生了“花兒朵朵,她對蝴蝶說:‘我是春天……’”。當然,也許學生的詩還很稚嫩,但這是孩子們創造性思維火花的閃現。

  三、我的思考

1、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朗讀?

2、如何增強學生的識字能力。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荷葉圓圓,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設計理念、學生特徵、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評價設計、板書設計、教學感言,九個方面談一談本課的教學。

一、說教材

《荷葉圓圓》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14課,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詩中描寫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語言活潑清新,課文洋溢着童真、童趣,特別有利於啓迪學生的智慧,豐富他們的情感,激發他們的想像;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他們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文中的插圖形象地反映了課文內容,課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部分。可以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和詞語訓練。課後我會認的12個生字,是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我會寫田字格中的6個範字,是本課要求會寫的熟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安排,則體現了對語言積累和感悟的重視。

二、說教學目標

針對教材特點,我對本課的教學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能準確讀出生字並認清字形;

2.會寫是、朵等6個生字,書寫端正、整潔,筆順正確;

3.藉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夠提出不認識的生字,進一步掌握識字的方法;

2.能夠通過提問、引導、交流、反饋的學習經歷,體驗和感悟探究的一般過程;

3.能夠用摩仿、創編的方法來表演,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良好習慣;

2.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情境美,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意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會寫是、朵等6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是,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情境美,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意識。

三、說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學習活動中,我既是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還是課程資源與課堂學生的鏈接者。起着一個橋樑的作用,鏈接着課程資源與學生,促使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孩子們與課堂資源產生互動,維持40分鐘的學習熱情,成爲學生的真正主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做到優質資源,高效利用,才能夠充分享受現代遠程教育課程資源帶給我們的無限精彩!因此,我把課堂教學思想定位在"以生爲本,順學而導,以學定教,"的層面,以現代遠程教育課程資源爲輔助教學的基本環境,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努力創造學習情境,營造"課程資源教者學生"的三維教學空間。本課教法採用創設遊戲情境,進行識字教學,採用情感導讀,體會小精靈快樂的心情,讓情感誦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本課學法採用自主合作學習策略,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識字,通過感情朗讀來體會情感,通過合作表演來訓練語感,力求讓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達成統一。

四、 說學生特徵

我執教的班級有43人,都是農村孩子,他們對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夏天是炎熱的,知了在樹上唱歌,荷花綻開了笑臉,小夥伴們在小河裏捉魚摸蝦,還能簡單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學生識字興趣比較高,識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生字,學生摩仿能力較強,能夠根據要求或一定的情境性表演。但是,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在學習中隨意性非常明顯,渴望得到老師或同學的讚許。另外,學生的語言表達,還不夠規範,爲了使他們正確運用理解語言。在課堂上,必須聯繫他們的生活實際,創設他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他們學習積累、感悟語言,爲了更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我做了以下的教學準備。

五、說教學準備

教學環境屬於多媒體環境,我充分的運用了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的優勢,因此我準備了荷葉圓圓課件,還準備了生字卡片、圖片和頭飾。下面我較爲細緻地說說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由六個環節組成:(一)謎語導入、初讀課文;(二)設置情境、識字寫字;(三)看圖讀文、品味欣賞;(四)編臺詞、演一演;(五)課堂拓展、詩畫欣賞;(六)小小練習、快樂完成。

(一)謎語導入、初讀課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良好學習的開端,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我班學生喜歡猜謎語,所以我就尊重學生的愛好,採用讓學生邊欣賞荷葉圖邊猜謎語的方式引入課。上課伊始,我先出示資源:一把大傘綠又圓,夏天站在水裏邊。讓學生猜謎語,欣賞荷葉。再說一說荷葉的樣子,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課題,荷葉圓圓,然後課件出示課文插圖,美麗的池塘裏有哪些可愛的小精靈呢?播放情感誦讀,孩子們小聲朗讀。從而完成初讀課文,整體理解課文內容。用謎語導入,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優美的情境,更能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

(二)設置情境、識字寫字。

識字教學是一年級教學的重點,我創設了青蛙寶寶學生字的情境,用簡單有趣的遊戲,把整個識字過程串聯起來,符合兒童心理特徵,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感受語文學習的無限樂趣。

遊戲①和生字娃娃打招呼,比一比,看誰認識的生字多。讓會認的小朋友講講,自己是怎麼認識這些生字的?給這些孩子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幫助其他的小朋友來識字。

遊戲②捉迷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藏在課文中的生字娃娃找出來,作上記號,把生字多讀幾遍。遊戲③加上動作來識字,如我分別出示搖、蹲的生字卡片,學生邊讀邊迅速做出這個字表示的動作。調動了學生的眼、耳、口、腦等多種感官,加深了對生字意思的理解。寫字指導,由課件演示筆順,清楚規範。寫字時播放舒緩音樂,孩子易於接受,也方便了教師的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在識字環節,以青蛙寶寶學生字爲引子,把整個識字過程串聯起來,將生字的學習過程放置到,學生喜愛的遊戲情境中,喚醒學生的生活經歷。調動學生的情感積澱,歷經讀準字音,分辨字形,嘗試運用的認知過程,還識字教學爲生動可親。青蛙寶寶學會了生字,到荷塘裏找他的朋友去了,朋友們在做什麼呢?

(三)看圖讀文、品味欣賞

進入教學第三個環節,看圖讀文、品味欣賞,我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策略,先引導孩子們學習小水珠的段落,出示課件(小水珠段落),聽朗讀、自由讀,自由發表意見,小水珠說什麼了?小水珠爲什麼說荷葉是他的搖籃呢?小水珠躺在搖籃裏心情怎樣?好,我們來演示學着小水珠的樣子。我來描述:一陣風吹來,荷葉晃到左邊來,晃到右邊去,小水珠在裏邊滾過來滾過去,小水珠舒服嗎?好玩嗎?請你們把心中的高興讀出來。然後總結出學習小水珠段落的方法。讀文、提問、交流、演示、再讀文。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段落,分別學習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的段落。孩子們在小組內讀給大家聽,幫同學糾錯,相互提問、討論交流,學習彙報時,老師加強情感誦讀指導,讓孩子們在讀中,體會小精靈們快樂的心情,順勢完成詞、句訓練,用"透明"說一句話,給小青蛙的歌編上歌詞唱一唱。這個設計既是在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訓練,也是在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還是針對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的心理特徵,做的一個轉移。比較一朵與一朵朵,訓練學生的語感,讓孩子們想象"美麗的荷葉還是哪些小精靈的什麼呢?"孩子們會想到很多很多,如"荷葉是小蝌蚪的家園。""荷葉是小蝦的雨傘。""荷葉是小朋友的遮陽傘。"讓孩子們想象飛起來,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潛能。先扶後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這個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學生資源、教材資源、課堂生成資源、多媒體資源來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自主學習、自主交流、合作探究,體現了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的新課程理念。荷葉帶給大家這麼多的快樂,我們來演一演。

(四)編臺詞、演一演

進入教學第四個環節,編臺詞,演一演。表演之前讓孩子們美讀課文,再對照板書背誦課文,課件出示情感誦讀,孩子們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朗讀,評一評朗讀小能手,讓文本意義和作者情感,在朗讀中自發建構起來,爲後面的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礎。接着讓孩子們編臺詞,一組編一段,推薦一名上臺表演。快樂的表演開始了,播放音樂,老師旁白:荷葉圓圓,荷塘里長滿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大夥兒都喜歡荷葉。你們看,亮晶晶的小水珠來玩耍啦,小蜻蜓也迫不及待地飛來了,四個小朋友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演一演,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交流合作,從而在鍛鍊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精神。

(五)課堂拓展、詩畫欣賞

荷葉真美啊!讓我們來欣賞幾幅畫吧,播放詩畫欣賞"江南可採蓮,蓮葉荷田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圖精美典雅,寫荷詩雋永幽芳,在不經意中對孩子們進行了美的啓迪。

(六)小小練習、快樂完成

欣賞了美麗的圖畫,小朋友們該做作業啦,(課件出示)作業,詞語練習、句子練習,作業量適中,能有效地檢查學習效果。小小練習由(課件出示),既能吸引學生,又能及時地訂正答案。

(七)、說評價設計

對於本課教學,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將評價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參與學習的情況來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評價學生的情感目標,是否實現收集反饋信息,採取師評、自評、互評相結合的方法,評價認知目標是否實現重視形成性評價,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爲主,採用激勵性的語言,從正面加以引導。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將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簡潔、美觀,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不僅能幫助學生理清課文層次,還有助於學生的背誦。

(九)說教學感言

這堂課趣味性強、活動性強,充分利用了各種教學資源,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孩子們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通過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情境和主要內容,而且能培養他們熟讀能力、想像力和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合作意識。若有學生讀不好的時候,會再給他們機會,進行指導,讓他們自信地坐下。在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裏,我和孩子們共同渡過了一個美麗、清涼的夏日。我的說課完畢,懇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登鸛雀樓》是蘇教版國標本二年級上冊的第17課,作者王之渙,詩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發感想。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

2、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詩詞句的基礎上,體會“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學習詩人王之渙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3、技能方面:能初步學會藉助插圖、工具書等途徑學習古詩。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含義,想像詩句描寫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讀誦古詩。

三、教學準備資料書多媒體課件

 說教法、學法

一、做必要的講解和說明。對作者和鸛雀樓教師做一些詳細的說明,幫助學生來理解這首詩。

二、從指導讀出停頓入手,教給學生“音斷而意不斷”的方法。這樣可以快速地讀出詩的韻律美感。

三、學法隨評語等途徑滲透。教給學生“利用手中資料或插圖來幫助學習古詩”的方法。弄懂重點詞語的意思。

四、自讀自悟,鼓勵質疑。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教師根據具體情況來使學生從原有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認識和提高。

五、引導合作在合作中探索規律,瞭解方法,理解全文大意。

六、結合實際拓展延伸,突破難點。結合學生實際來深層次理解“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珍珠泉》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描寫了家鄉山林中一眼美麗的清泉,寫出了泉水的清、深、綠以及冒不完的水泡,抒發了對大自然景觀的讚美之情,表達了對家鄉熱愛的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內容淺近,語言柔美,作者形貌珍珠泉由靜態着筆,捉住了“清、深、綠”的特點,接着以“最風趣的,固然是……”筆鋒一轉,由靜而動“搖晃、升、綻開、撲哧”等動詞把珍珠泉生動、淘氣的靈性顯現得極盡描摹。陽光一照,其越發色彩美麗,嬌媚感人。不知不覺中,作者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形貌,把我們帶入一個美的天下。因此,在講授時要引導門生邊讀邊想象課文所形貌的景象,發揮本身的想象力,在頭腦中表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充實讀的底子上,讓門生領會出美感,領會出作者表達的情感。

2、說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教材理解及編排意圖,我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緯度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感情。

(3)體會抓特點表述景物的方法。

(4)積累課文優美語言。

3、說教學重難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

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感情。而體會作者怎樣抓住特點將珍珠泉描繪得細膩生動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爲指導,以學生爲主體,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學方法:

1、朗讀品悟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讀”也是語文實踐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讀進去,想開去,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來理解和體會語言。本課教學我以讀爲本,採用多種方式朗讀,讀悟交融,在平等對話中獲得啓迪,讓學生實現與文本的融合,並與自己的閱讀實踐期待相結合,形成新的感知。

2、課件演示法。課件演示起着使教學直觀化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語言文字,在本課教學中,我將利用課件,呈現一組泉水的畫面,用這優美的畫面來激活學生頭腦中儲存的相關語言信息,爲走進文本搭橋鋪路。

說學法——對於我們的學生而言,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的重要。這是走向主體性學習最根本的途徑。因此,本課我十分注重以下兩點:

1、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視指導學生自讀自悟。

2、在教學活動中,利用教材中特有的語言現象(如:第二段中對泉水清、

綠的描寫),進行相關的閱讀鏈接,幫助學生儲存寫作範例。

三、說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因爲本課是略讀課文,因此我準備用一課時來完成教學。本課時共分4個板塊:一、課件演示,導入新課,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三、品讀珍珠泉,感受美,感悟情,四、閱讀鏈接,積累寫作方法。

第一板塊——課件演示,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泉水嗎?看——多媒體課件播放一組泉水的畫面。當學生情不自禁地發出聲聲讚歎時,定格畫面,老師引導:泉水美嗎?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你看到的泉水嗎?

預設學生會說:一泓清泉,涓涓細流,泉水叮咚……

大家積累的詞語可真多。今天,老師要帶着大家去欣賞另一處大自然的傑作——珍珠泉。(板書課題)

【形象直觀的泉水畫面,帶給學生美的享受,架起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橋樑,也喚起了學生頭腦中的語言積累。讓學生帶着這種情緒走進新課,能讓課堂“未成曲調先有情”。】

第二板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一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先聽老師把課文讀一遍,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什麼?

三年級的學生可能一下子無法準確地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因此我會多叫幾個學生來說,讓大家在比較與討論中明確課文主要講了珍珠泉周圍的景物和泉水涌動的景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也是三年級學生所必須養成的學習習慣之一。

2、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快速默讀課文,思考並交流:

課文共有()個自然段,第()自然段交代了珍珠泉的位置,第()自然段描寫了泉水四周的景物和泉水的特點,第()自然段寫潭底冒出的泡泡,第()自然段直接表達了“我”對家鄉珍珠泉的喜愛、讚美之情。

以上內容由課件出示,待學生獨立默讀後討論完成。

3、三讀課文,切入主替

請同學們捧起書,輕輕地讀課文,你覺得作者筆下的珍珠泉給了你什麼樣的感覺?它由哪些特點呢?請你根據自己的感受,給課題《珍珠泉》加一個修飾詞——(的)珍珠泉。

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讓學生把想到的詞語寫到黑板上。預計學生會想到:

美麗的珍珠泉

彩色的珍珠泉

又清又綠的珍珠泉

調皮的珍珠泉……

當一個詞語被寫到黑板上之後,都要引導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相應的段落,再聽這位同學讀一讀,感受珍珠泉的特點,並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朗讀永遠是語文課上的主旋律。但枯燥的朗讀訓練不但毫無效果可言,還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在本環節,我設計了3個階梯式的朗讀訓練——讀出主要內容,讀出敘述順序,讀出珍珠泉的特點,層層遞進,讓學生每一次親近文本都有所收穫。而範讀,默讀,輕聲讀,指名讀,不同形式的讀書,恰恰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輕輕鬆鬆地穿梭於文本之間。同時,這3次讀書,也是教給學生一種初讀課文,整體把握教材的方法,這在他們今後的課外閱讀中是非常實用的。】

第三板塊——品讀珍珠泉,感受美,感悟情

1、品讀第2自然段,感受又清又綠的珍珠泉(出示第2自然段)

(1)用……標出表示顏色的詞語,用——畫出珍珠泉四周的景物,然後多讀幾次,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2)課件出示,反覆引讀:這是一潭()的泉水,……石頭上長着一層()的青苔。……那綠得沒有()的蕨草,那()着的花朵,給珍珠泉編了個()的花環。水是那樣綠,綠得()。水是那樣深,又那樣清,清得()。

在反覆的師生引讀,小組引讀,男女生引讀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通過指點三個“那樣”的朗讀,讀出珍珠泉四周的景物的優美,讀出泉水的又清又綠。

2、品讀第3自然段,感受動感活潑的珍珠泉

這一段話寫的是泉水涌動的奇觀。細細品之,本段話有一定的內在邏輯,不宜分解。爲了在學生心中保留這一幅完整的畫面,我繼續採用多次引讀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完成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在讀中引領學生與文本進行層層深入的對話。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次引讀——着重強調本段話的敘述順序:最有趣的……開始……最後……有時候……

第二次引讀——着重強調水泡的有趣:最有趣的,當然是那()、()、()、從潭底冒出來的水泡了。開始,(),最後,()。

第三次引讀——着重強調水泡的色彩:透過密密的樹葉,太陽篩下(),照在(),一直照到()。水面和潭底();水泡閃亮閃亮的,射出()……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3、通過這三次的讀,我想,珍珠泉已經深深地印入你的腦海。現在,請你拿起筆來,把印在你腦海裏的美麗的如珍珠般的水泡畫出來。

指一名學生到黑板上畫,其餘在紙上畫。

4、小結過渡:指着學生剛纔板書的詞語,小結——這就是彩色的珍珠泉,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又清又綠的珍珠泉,這就是活潑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珍珠泉!作者把對家鄉的熱愛,融入到對家鄉珍珠泉的讚美之中,透過字裏行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

拿起書,讓我們再次走進珍珠泉,用我們的心靈去感受作者的那一顆心,用作者的情感來感染我們的情感。

學生齊讀2、3自然段。

【教師的有效引領,會使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層層深入。品讀與聯想的結合,會使學生的體驗不斷豐富。重點句段的反覆誦讀,會使師生與文本與作者的對話更加融合。而“把印在你腦海裏的美麗的如珍珠般的水泡畫出來”是引導學生把語言還原成形象的一種方式,有助於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學生人人動手,在畫圖中理解課文,有情有趣,興味盎然,有助於促進其投入創造性學習。】

第四板塊——閱讀鏈接,積累寫作方法

1、山水美景一直是作家們樂於描繪的對象。同樣是寫水,請大家仔細發

現,本文中寫水的句子和資料上的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課件出示:

水是那樣綠,綠得像是被周圍的綠樹、綠草染過似的。水是那樣深,又那樣清,清得能看見潭底的青褐色的石頭,能看見沉積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經發黑的樹葉。(《珍珠泉》)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2、待學生充分朗讀後,引導討論,說異同。預計討論結果是:

(1)兩段話所寫的水的特點差不多,都寫到了水的綠與清;

(2)兩段話都採用了排比的手法,句式上也差不多;

(3)同樣寫綠,具體綠成怎麼樣,不同。寫水清的差不多……

3、總結要領:要是讓你寫一寫故鄉小河的水或小溪的水,你計劃寫哪些方面呢?你準備用上面的哪些要領呢?有了上一關鍵的鋪墊,信賴此時的門生肯定會有許多想法。好比可以寫水的清、深、綠、涼、甜等,可以用上排比,比喻等。

4、運用適才總結的要領,動筆寫一寫故鄉小河的水,或故鄉小溪的水。

【語文講授終極的落腳點應在“讀寫聯合”上。“課本只是個例子”,讀是爲了寫,也便是必須讓門生從課本中學到的寫作知識和要領在實踐中舉行使用。以上關鍵,充實地解釋了這一理念。】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霧凇》選自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29課。課文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瑰麗而奇特的景象,並說明了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3個自然段,結構清晰。第一自然段講在三九嚴寒之際,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出現了霧凇奇觀。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霧凇形成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着這千姿百態的霧凇奇景,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由衷地讚歎。

本課安排三課時,我要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在第一教時中,我以指導學生讀通課文,感知了課文大意,所以第二教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霧凇之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學生藉助網絡瀏覽信息,進行交流,不斷溶入自己的思想觀念,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中,通過朗讀來了解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首先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穫,然後請他們到教師製作的網頁上進行新的學習探究。這一環節主要是在複習舊知的基礎上創造一種氛圍,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一個平臺,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爲深入學文提供了更多的感性知識,降低了學生理解文本的`難度。

2、細讀品位,整體感悟

課文共三個自然段,但都是重點段,需要細讀。這時要注意指導學生抓關鍵詞語,通過反覆朗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明白霧凇形成的原因,在讀中體會霧凇的美,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心裏產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①打破文章結構,學習第一、第三自然段,體會霧凇的美。一、三自然段分別寫了陽光照耀下和清晨的霧凇的美景。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快速默讀找出表現霧凇美的句子。接着通過範讀或指讀的方式說說應該抓那些關鍵詞讀好這句話。然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後啓發學生:爲什麼會有霧凇這個奇觀的?從而過渡到下文的教學。

②學生質疑,自主學習第二自然段。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找出概括霧凇形成原因的句子。接着讓學生圍繞句子,提出疑問:

a、嚴寒季節具體指什麼時候?

b、霧氣是從哪裏來的?

c、霧氣遇冷以後會有什麼變化?

d、霧氣怎樣凝結成霧凇?

e、飽和的霧氣指的是什麼?

然後組織學生根據興趣選擇問題並組成學習小組討論解答。最後交流過程中讓學生再次走進文本感悟語言就水到渠成了。

3、網上活動,拓寬認識

隨着時代的發展,因特網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精彩,你足不出戶就能瞭解到想要的信息。關於霧凇還有很多的知識有待我們去探究,學生可以通過上網來拓寬對霧凇的認識。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利用了網絡資源,帶領學生由“小教材”(課文文本)走向“大教材”。它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寬了學生的認知,培養了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說教學特色

在本課教學中,我利用網絡教學以超媒體的方式組織學習內容,整合多學科知識,通過靈活的導航機制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在十分寬鬆的氛圍中,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自主地發現、探究,通過合作交流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等我也長了鬍子》是西版小學語文第四冊識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這是一首構思巧妙的兒童詩,全詩共分爲五節。詩中塑造了一個活潑可愛、思維活躍、孤獨的小男孩。作者並不從正面點出發,而是發揮想象,用詩歌的形式,展現出一幅幅小男孩長大後與自己的孩子相處的生動畫面,與現實生活畫面形成強烈的對比,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和內心需求。整首詩語言詼諧,自然活潑,表達準確,道出了兒童純真的希望,讀起來饒有風趣。

2、學情分析:我班大多數孩子的家長都是在外打工,孩子長期不在他們的身邊,而他們對孩子們的需求也不甚瞭解,反而卻不住的要求孩子要達到這樣那樣的要求,所以的孩子們不但不能達到他們的要求,甚至還可能出現逆反心理,所以課文裏的爸爸所做的一切,也正式我們現在的孩子想要的。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會用自己的方法記住8個字。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喜歡怎樣的爸爸。

情感目標::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意願並寫出來。

4、教學重難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結合實際,在讀中體會詩歌中的感情,喚起兒童生活的體驗。

5、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首歌的動畫;課前佈置學生先把自己想對爸爸說的話寫下來。

學生:寫好自己想要對爸爸說的話。

  二、說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主動體驗,在不斷的參與過程中,主動性、創造性才能進入最優化的境界。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體驗與情感的變化,始終把情感置於閱讀的首位,把喜愛,興趣當作閱讀的入門嚮導。課一開始,以學生熟悉的畫面來引入課文,很自然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帶着問題閱讀。教師在學生的讀讀說說中,不斷調動主題積極的個性化的閱讀動力,使課堂書聲朗朗。

語文課,重在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利用多媒體課件、課文內容爲學生搭建了一座由理解到運用的橋樑,引導他們將課文內容與生活經驗聯繫,大膽地展開聯想,把學會的課內外知識活學活用,在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使語言積累內化爲語言能力。

  三、說教學流程

<一>動畫激趣,引入課題

播放《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首歌曲的動畫,然後讓學生說說小頭爸爸怎麼樣,並問:誰能談談自己的爸爸,激起學生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讀文識字

讓學生自由讀文,說說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麼?再指名讓學生讀文,其他同學勾出生字和詞語,自己讀一讀,然後在小組內識字,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三>、讀文感悟,詩情剖析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並逐步培養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所以在學生將課文完整自由讀兩遍的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或好朋友聽,注意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順;讀後老師檢查讀的情況,對讀得好、有進步的同學提出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閱讀的自信心。

接下來的環節在同學們已熟悉課文的基礎上,讓同學們通過談一談讀文後的體會、讓同學、老師來評一評、你還有哪些讀書的形式等等,漸漸在讀中感悟、體會,讀出感情。在讀一讀、說一說的過程中,感悟先再的句式,體會跟給帶這幾個詞語的意思。最後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引導有感情讀文。

四、仿說練習。

課文教學到這裏,同學都知道了作者要做一個怎樣的爸爸?那麼你以後想要做一個怎樣的爸爸?請小組的同學討論交流,然後仿照課文,把你自己想對爸爸說的話說出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昇華感情

五、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13

等我也長了鬍子

(圖)

(文)

去探險

有個小孩子講故事

做個好爸爸

(貼上鬍子)

去動物園

整堂課教學,我始終把時間教給學生,讓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感受文本的美,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訓練語言,輔以思,議,評,說等手段,來培養他們能力,激發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從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更喜歡學習語文。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7

教材分析:

《北大荒的秋天》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文章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熱愛之情。文章共有六個自然段。先寫了北大荒秋天的到來,再從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寫出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麗,第五自然段寫了北大荒物產的豐富,最後作者包含深情地讚美了北大荒的秋天。

學情分析:

同學們對北大荒的情況並不瞭解,無論是對北大荒過去的開墾,還是如今的繁華都瞭解甚少。教學前可讓學生查找交流有關資料,爲學習課文作好鋪墊。

設計理念:

根據課文特點,充分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情景,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通過充分地誦讀,讓學生體會文中所描繪的景象和表達的情感,並由此欣賞和品味作者那種簡練而多姿多彩的表達方式。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憑藉課文語言、圖片等體會美、感悟美的能力。

情感目標:體會作者熱愛北大荒的情感,抒發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課文,體會北大荒美麗的風光、豐富的物產和字裏行間對北大荒的讚美之情。

教學難點:學習“先概括後具體”的構段方式。

教法、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採用“自主學習,自能閱讀”的教學方法。即引導學生重朗讀、重感悟、重積累、重情趣、重遷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俗話說,一葉知秋。九月,從第一片樹葉落地開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來了。(師出示課件)

2、(板書課題):昨天我們已經讀過這一課了,現在,大家能否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北大荒。

3、大家用了一些詞語來讚美北大荒,可作者呢?用了一句話來讚美北大荒。

4、(師出示課件)生齊讀。

二、品讀感悟,理解課文

1、大家再思考一下,文中從哪些方面着手描寫北大荒的美。

生答,師相機板書:景美 天空 小河 原野

2、這三個地方各有特點,它們的特點分別是什麼?

生答,師隨機板書:一碧如洗 清澈見底 熱鬧非凡

3、三個地方,各有千秋,我相信大家也肯定有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好好地把這三個自然段讀一讀,再把這三個地方比一比,看看你最喜歡哪個地方?並且想一想爲什麼這個地方會令你喜歡?邊讀還可以邊和同桌進行交流。

生自讀課文,師巡視傾聽交流。

學習 天空 美

1、誰來讀一讀你最喜歡的段落,並告訴大家爲什麼?

2、什麼叫一碧如洗?天空像洗過一樣的乾淨,想看看嗎?

3、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邊的天上纔會有幾縷流雲。看好老師要變魔術啦,這些流雲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什麼?(出示課件)(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想一想除了這些,傍晚的天空還會有什麼顏色?(金黃、茄紫、粉紅、淺紅、玫瑰紅)

4、這樣的天空你感覺怎麼樣?是啊!這哪裏是天空,簡直像是什麼?

、師指導朗讀第二句話。

6、(師將“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着五彩斑斕的錦緞。”擦去)

讓你來寫,你怎麼寫?

7、這麼美麗的景色,誰還想再讀?

學習 小河 美

1、還有誰來讀一讀你最喜歡的段落?

2、(出示課件)是呀!小河是多麼的清澈,多麼的平靜啊!誰能把這句話讀好?

3、看,小河的清澈和安靜,把誰給吸引來了?(出示課件)如果說,那靜靜的小河躺在大地的懷抱中,那是一種靜謐的美!那自由活潑的小魚則是一種靈動的美,這一靜一動我們該怎麼讀好呢!先自己試一試。

4、小魚的出現,使小河不單調,使小河有了勃勃的生機。讓我們一起來讀。

、指導背誦。不看書,你能把這段話填出來嗎?指名填,一起填。(見課件)

學習 原野 美

1、還有誰願意讀一讀你最喜歡的段落?

2、師出示課文第四自然段(見課件),學生自由讀。

3、輕輕讀讀這段話,你能找到一句可以管這一段的話嗎?(你覺得那一句話最重要?)

生讀書。

4、好,看來大家都找得很準。“原野熱鬧非凡”,到底熱鬧在哪裏?我們好好讀讀書,看誰的耳朵靈,能從課文中“聽”到聲音?

學生讀書。

、讀到聲音了嗎?

6、大家可真會讀書啊!書上沒寫出來的聲音你們都能讀出來,真了不起!

7、讓我們一起好好讀一讀,讀出原野上熱鬧非凡的景象!

學習 第五自然段

1、其實,北大荒除了一個美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什麼呢?請大家再把文中的第自然段讀一讀,思考一下。

生自由讀第自然段。

2、師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見課件),討論。

提出北大倉的名稱,更名《北大倉的秋天》。

師相機板書:物豐 大豆搖鈴千里金

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

(以上的教學,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在語文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爲本,以讀書爲主,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形成閱讀能力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自能閱讀,做閱讀的主人。)

3、因土質肥沃盛產糧食而聞名世界的“北大倉”,如今正因大量水土流失變得溝壑縱橫。有關專家稱,如果任其流失,再過0年黑土層將基本消失,“北大倉”有可能退化成名副其實的“北大荒”。所以,我們要加強環保意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三、總結

北大荒,不僅景色美,更重要的是爲祖國奉獻了那麼的寶物,所以作者最後強調:——

(師出示課件)齊讀。

讓我們配上音樂有感情的來朗讀全文。

四、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小練筆:

一到下課,校園裏就熱鬧起來了。

板書: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一碧如洗

小河 清澈見底

原野 熱鬧非凡

大豆搖鈴千里金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班級情況

二(1)班共有學生47人,他們愛讀古詩,有的學生能背誦五十幾首。我感覺學生背古詩不吃力,一會兒就能背一首,只是在理解詩意上

有點難度。還有,有的古詩學生雖然會背了,但表達不出詩的意境。在理解詩意和感受意境方面,需要老師的引導。

二、說教材

《春曉》這首詩描繪的是春天一個雨後早晨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愛春、惜春的真摯情感。詩題中的“曉”是指早晨。前兩句寫一****來,不

知不覺天已亮了,聽到四處鳥的婉轉叫聲。同時詩句向人們傳遞春光是多麼的美好,連睡覺都那樣的舒服,不知不覺天就亮了。爲後文作者

感悟春光不能永駐埋下伏筆。“眠”:睡覺。“不覺曉”:曉,天亮;不覺曉就是不知不覺天就亮了。“聞”:聽到。“啼鳥”:鳥的鳴叫

。後兩句寫想起夜裏聽到陣陣風雨的聲音,不知道春花又落了多少。全詩平實自然,蘊涵深厚,字裏行間流露出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對落花

的惋惜,提示讀者春光短暫,應該加倍珍惜纔是。《春曉》的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一點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跡。而言淺意濃,景真

情真,就象是從詩人心靈深處流出的一股泉水,晶瑩透澈,灌注着詩人的生命,跳動着詩人的脈搏。讀之,如飲醇醪,不覺自醉。詩人情與

境會,覓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最自然的詩篇,是天籟。

三、說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曉、眠”,能按筆順正確的書寫,知道這些字在詩句中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春曉》。

3.初步理解這首古詩的意思,感受作者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春曉》。

難點:理解這首古詩的意思。

五、說教法學法

第一步:導入(指名背古詩《春雨》、《春夜喜雨》,複習上節課的內容)

第二步:會讀(初讀古詩,認識字詞)

多種形式練讀古詩(教師範讀古詩;學生自讀古詩、指讀、糾正不正確讀音;合作學習,小組讀一讀、比一比)

第三步:讀懂(合作交流古詩大意)

對於詩意的理解,讓學生們完整的說下來難度很大,所以教學中,我先對重點字詞進行引導、點撥,幫助學生理解:如第一句詩中抓住“春眠”、“不覺”,第二句詩中抓住“聞啼鳥”,第三四句詩中抓住“花落知”還是“知花落”等詞語,然後指導學生觀察書上的插圖,結合自己已有的學習經驗和基礎合作交流,理解詩句的意思。

第四步:誦讀(熟讀成誦,體悟意境)師示範背誦,學生模仿,掌握節奏,停頓,知道押ao韻,感受詩的意境。配樂唱詩。

第五步:積累(課外延伸,背有關春天的古詩)

第六步:寫字(識記、描紅、臨寫)寫字指導。“曉”右上角沒有點,試着與“繞”比較記憶。“眠”,根據偏旁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