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七年級試題 > 社戲同步練習

社戲同步練習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社戲同步練習
K JCO
M
預習積累?基礎練習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將拼音寫成漢字。
歸省( ) 攛掇( ) 旺相( )
fú水( ) jiù樹( ) dài慢( )
2.根據語境,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⑴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裏。
⑵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
⑶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
⑷十幾個別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攛掇起來。
3.揣摩畫線的語句,並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簡要的評語。
⑴我們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來穿在銅絲做的小鉤上,伏在河沿上釣蝦。
⑵“雙喜,你們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罷?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
⑶“是的,我們請客。我們當初還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蝦嚇跑了!”雙喜說。
⑷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4.就你的理解,談談《社戲》中的三種美。
⑴自然美:
⑵人性美:
⑶情感美:
整體感悟?重點品析
5.快速閱讀課文,根據下列圖示,在方框中填寫各自寫了哪些事。
閱讀《社戲》選段,完成6—10題。
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着一隻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後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後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於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着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裏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兩岸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裏。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爲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着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裏。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去遊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裏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於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6.【整合信息】如果將所選文字擬一個四字標題,你認爲最恰當的是什麼?
7.【文本解讀】仔細品讀選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第一段中對小夥伴撐船的動作的描寫,又什麼作用?
②第二段將江南水鄉的春夜之景描繪得如詩如畫。作者主要描繪了哪些景物?
8.【問題探究】“漸望見依稀的趙莊”,其實並不是趙莊,而是什麼?寫“我”這種錯覺,有什麼作用?
9.【語言品析】揣摩下列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⑴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輕鬆”和“舒展”表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⑵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爲船慢。(山爲什麼說“踊躍”?)
10.【學以致用】你家鄉的初夏之夜也一定很美吧?請你應用選段寫景的技巧也寫一段。(100字左右)
拓展閱讀?技能遷移
閱讀魯迅《社戲》的節選,完成11—15題。
社 戲
魯迅
第二回忘記了哪一年,總之是募集湖北水災款而譚叫天還沒有死。捐法是兩元錢買一張戲票,可以到第一舞臺去看戲,扮演的多是名角,其一就是小叫天。我買了一張票,本是對於勸募人聊以塞責的,然而似乎又有好事家乘機對我說了些叫天是不可不看的,非要去。我於是忘了前幾年的鼕鼕惶惶之災,竟到第一舞臺去了,但大約一半也因爲重價購來的寶票,總得使用了才舒服。我打聽得叫天出臺是遲的,而第一舞臺卻是新式構造,用不着爭座位,便放了心,延宕到九點鐘纔出去,誰料照例,人都滿了,連立足也難,我只得擠在遠處的人叢中看一個老旦在臺上唱。那老旦嘴邊插着兩個點火的紙捻子,旁邊有一個鬼卒,我費盡思量,才疑心他或者是目連的母親,因爲後來又出來了一個和尚。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誰,就去問擠在我左邊的一位胖紳士。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說道:“龔雲甫!”我深愧淺陋而且粗疏,臉上一熱,同時腦裏也製出了決不再問的定章,於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麼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亂打,看兩三個人互打,從九點多到十點,從十點到十一點,從十一點到十一點半,從十一點半到十二點,——然而叫天竟還沒有來。
我向來沒有這樣忍耐的等侯過什麼事物,而況這身邊的胖紳士的吁吁的喘氣,這臺上的鼕鼕惶惶敲打,紅紅綠綠的晃盪,加之已十二點,忽而使我省悟到在這裏不適於生存了。我同時便機械地擰轉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擠,覺得背後便已滿滿的,大約那彈性的胖紳士早在我的空處胖開了他的右半身子。我後無迴路,自然擠而又擠,終於出了大門。街上除了專等看客的車輛之外,幾乎沒有什麼行人了,大門口卻還有十幾個人昂着頭看戲目,別有一堆人站着並不看什麼,我想:他們大概是看散戲之後出來的女人們的,而叫天卻還沒有來……
然而夜氣很清爽,真所謂“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着這樣的好空氣,彷彿這是第一遭了。這一夜,就是我對於中國戲告了別的一夜,此後再沒有想到他,即使偶爾經過戲園,我們也漠不相關,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11.【整體感悟】“我”本不願意看戲,可爲什麼又買了一張票?由此你受到了什麼啓迪?
12.【問題探究】當“我”向擠在“我”左邊的一位胖紳士問那位名角是誰時,那位胖紳士爲什麼斜瞥了“我”一眼?從這件事中說明了什麼?
13.【詞語精析】第一段末一連用了六個“看”,這體現了“我”當時怎樣的心情和狀態?而羅列了四組時間又意在說明什麼?
14.【寫法探究】“我在北京遇着這樣的好空氣,彷彿這是第一遭了”,真的是第一遭嗎?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

15.【文本比較】魯迅的《社戲》總共寫了三次看戲的經過。選文寫的是“我”成年後在北京看的京戲,課文寫的是“我”小時候在家鄉看的社戲,請找出這兩次看戲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生活時空?素養構建
16.根據你對《社戲》的解讀,用一句話來評《社戲》:
《社戲》是一幅( )的風情畫;
《社戲》是一曲( )的人物讚歌;
《社戲》是一首( )的童年抒情詩;
《社戲》是一個飽經生活滄桑的人回憶童年生活講的一個美麗的童話;是看倦了都市塵囂的都市人迴歸( )、嚮往( )生活的動人心曲……
17.根據下列文字,依據你對生活的感悟,你能推斷出“我”看社戲的時間嗎?
甲:只得在掃墓完畢之後,抽空去住幾天,這時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親住在外祖母的家裏
乙: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散發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裏。
丙:這回想出來的是桂生,說是羅漢豆正旺相,柴火有現成,我們可以偷一點來煮吃的。
18.觀看下面一幅漫畫,按要求答題。
(選自《中國漫畫》作者 曹開翔)
⑴用一個成語或俗語爲漫畫擬一個能反映作品主題的標題(不超過6字)。
⑵用簡要的語言介紹這幅漫畫的內容。
小貼士
水鄉社戲
文豪魯迅對孩提時代看過的故鄉社戲始終未能忘懷,稱讚備至。魯迅先後寫了小說《社戲》、散文《無常》和雜文《女吊》等作品,對社戲有過動人的描繪和精闢的論述。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寫下多少吟詠和描繪社戲的詩文。
紹興的水鄉戲臺,大都構築在土地廟之類寺廟前的河上,故稱“河臺”、“萬年臺”。東安、任家橋、鳳儀、東周、賓舍等地的古戲臺迄今猶存。清代童謙孟寫有一首竹枝詞,描寫當年看社戲的盛況:“嶽神賽罷賽都神,演出河臺戲曲新,兩岸燈籠孟育管,水中照見往來人”。魯迅在《社戲》中說,外國人以爲中國戲的“大敲,大叫,大跳”,不適於劇場演出,但若在野上演出,“遠遠地看起來”,卻“自有他的風致”。《龍虎鬥》、《遊園吊打》是很能體現紹劇特色的戲,歷來爲紹興觀衆所拍手稱快,叫好。魯迅把這兩齣戲寫進《阿Q正傳》、《社戲》等著名小說裏,均不是他信手拈來之筆,而是充分反映了它們的人民性。連自己的姓名也寫不出,甚至連圓圈都畫不圓的阿Q在臨刑前遊街時,居然還要哼幾句“手執鋼鞭將你打”,足以說明社戲受到紹興人民的普遍歡迎了。魯迅再用他的如椽之筆,以優美抒情的筆調追述兒少年代觀社戲的美好回憶,一派詩情畫意,引人入勝,更激起了人們對社戲的眷戀和懷念。
時過境遷,水鄉社戲在傳承,在發展。現在的水鄉社戲以魯迅筆下的紹興社戲爲主要形式,重現紹興演社戲、看社戲的民俗風情和越地戲曲特色,將原始社戲風貌和現代表演藝術有機結合,定能贏得無數觀衆的喝彩。
參考答案
1.xǐng cuānduo xiàng 鳧 桕 怠
2.⑴朦朦朧朧融爲一體。⑵跳躍。⑶忘了自己。⑷勸誘慫恿。
3.⑴自由自在,充滿童趣 ⑵無吝嗇之意,有惜物之情 ⑶轉移視線,以攻爲守 ⑷天高地闊,心情舒暢
4.⑴自然美:豆田、河流、遠山、月色、航船等優美的景物描寫;⑵人性美:夥伴的無私、熱忱、善良、周到,善意的嘲笑,偷的幼稚無不體現着人性的率真、自由與活力;⑶情感美:小朋友伴“我”遊玩,外祖母的氣惱,夥伴的同情與嘆息,雙喜的鼎力相助,母親的再三叮囑,六一公公的熱情,無不洋溢出一種脈脈的溫情。
5.依次填:釣魚蝦 放牛 途中見聞(月夜行船) 船頭看戲(趙莊看戲) 歸航偷豆(深夜歸航) 六一公公送豆
6.月夜航船(或夏夜行船)
7.①既說明了駕船技術的高超,又體現了大家看戲心情的急切。②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散發出來的清香、朦朧的月色、淡黑起伏的連山、依稀的趙莊和歌吹、漁火等。
8.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急於看到社戲的迫切心情。
9.⑴“輕鬆”和“舒展”與前文因看不成戲而沮喪形成鮮明對比,表現“我”歡喜輕快的心情。⑵以動詞“踊躍”寫山,把靜物寫活了。這個詞的含義與現在不一樣,作者在這裏是創造性地賦予了這個詞以新的含義。
10.本題無統一答案,只要能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寫出家鄉初夏時優美的夜景即可。
11.對於勸募人聊以塞責,爲災區捐款。啓迪: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有一顆愛心,爲貧困地區和災區人民獻出自己愛心。
12.因爲“我”連龔雲甫這樣的名角都不知道,因而那位胖紳士是在嘲笑“我”,瞧不起“我”,對“我”是一種蔑視的心理。從這件事中說明“我”對戲根本不感興趣,不喜歡看戲。
13.看不懂京戲,但又不得不看,使我麻木了。表示戲劇歷時長而主角尚未出現使人難熬。
14.不是第一遭,是爲同戲園內擁擠的場面和混濁的空氣對比。
15.相同:兩場戲都枯燥無味,兩場戲都沒看到什麼,看戲的“我”兩次都中途告退。 不同:兩場戲發生在兩個地點,都市和鄉村;看戲的內容不同,一次是京戲,一次是社戲;最主要的是心情意緒不同,一種是熱鬧中的淒涼,擁擠中的孤獨帶來的沉重的壓抑感,一種是沁人心脾的溫馨的柔情。
16.五彩斑斕;深沉誠摯;熱情洋溢;自然;自由美好
17.初夏。
18.⑴不設統一答案。例:望而卻(止)步、望而生畏、目瞪口呆、獅子大開口等。
⑵答題要點:某些公園景點,任意提高門票價格,彷彿門前的獅子張開血盆大口,使遊客望而卻步。
文章來源
蓮山 課件 w ww5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