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教學目標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1、知識技能:

(1)、認識“既,嗓”等6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品詞析句,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理解老爺爺爲什麼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到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孝敬父母。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理解老爺爺說的話,懂得我們要孝敬父母的道理,並且把孝敬父母落實到行動上來。

  教學重點:

比較三個兒子的行爲,體會老爺爺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孝順父母的真正意義。

  教學流程:

一、 談話導入

1.談話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自己的父母嗎?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也請來了三位小朋友。

2、課件出示圖片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片,說一說:你看到了誰,他們分別在幹什麼?

(課件出示:“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師:咦,明明圖片上有三個兒子,爲什麼老爺爺卻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呢?’

3、揭示課題

二、 粗讀課文 學習生字

1、標出課文自然段,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準確流利,並圈出難讀的生字詞語。

2、想一想:你能用什麼辦法把這些生字記住。

3、交流反饋

⑴課件出示生字

⑵各種形式的朗讀(個別讀、男女賽讀、開火車、齊讀)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 師:今天有三位媽媽也在表揚自己的兒子了,他們的兒子分別是什麼樣的?你能在課文中找到用橫線畫起來嗎?

指名回答

2、採訪剛纔讀的同學。

3、交流提高

4、指名學生表演讀

四、書寫指導

1、寫正確

2、寫美觀

五、自主發現,細小見真情

1、自讀發現

2、指名個別讀,再齊讀

師小結:前兩個兒子雖然本領都很大,但他們卻沒能孝敬自己的父母。第三個兒子雖說沒有什麼特別,但其實他是最特別的一個,因爲他能夠?(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崇高美德,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像第三個兒子那樣把他發揚光大!

六、 開拓思維 發揮想象

師:你能像課文中“一個(只)……一個(只)……一個(只)……”的句式來練習說一說嗎?

七、課外延伸 快樂作業

最 後老師還還給大家佈置了快樂作業:(課件出示)

1、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把它寫進你的日記裏。

2、倡議:從現在起,每天至少爲父母做一件事。

八、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一個兒子

孝敬父母

真正的兒子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

《三個兒子》是人教新課標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的第23課。這是一篇生動感人的生活故事,課文通過三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誇獎和三個兒子在媽媽面前的具體表現的對比敘述,即:當三個兒子的媽媽們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嗓子好的只顧着唱歌,力氣大的只顧着翻跟頭,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淺顯的文字中包含着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爲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在《三個兒子》的教學過程中,在第一課時和學生一起感受了三個媽媽眼中的兒子是怎樣的基礎上,特別是引導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會唱歌和會翻跟頭的兩個兒子在媽媽們眼中是那麼優秀與之第三個兒子的“沒什麼特別”進行強烈對比。從而直奔文本中出現的.學習夥伴提出的“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爲什麼卻說只看到一個兒子呢?”的這一思維聚焦點,以此激發學生去思考、去探究。這樣一來讓學生從三個媽媽口中得出對三個兒子的初步評價,然後通過後面的學習感受三個兒子的表現,形成鮮明反差,看法隨之轉變,使學生認識到那個“沒有什麼特點的兒子”卻是最懂得體貼、孝敬媽媽的真正的兒子,他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媽媽。

爲了讓學生能對文本中的重點語句有更深刻地理解和對人物當時的感受有更真實的體會,就在課前帶着學生玩了一個提水的遊戲,考慮到學生年齡、體格比較小,因此裝了大半桶水讓他們提着走了不到十米路,學生在玩樂中有了自己切身的體會,對於之後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朗讀和理解“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這一重點句的學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我認爲除了要引導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去感悟、理解文本語句的意思,體會人物情感,更應該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把聽、說、讀、思、演等相機結合,相互滲透,讓孩子們融入生活場景中,自主學習,體驗閱讀的樂趣,體驗閱讀情感,在讀中獲得閱讀後的成就感。長此以往,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