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孟子》兩章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孟子》兩章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孟子》兩章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兩章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學習側重點

1.讀準字音和節奏,熟讀成誦,讀出氣勢;

2.歸類積累文言語彙,把握大意;

3.熟讀精思,理解主旨。

  方法錦囊

教:引導、點撥、對話、指導

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課堂在線

一、導入

師生對話:指幾名學生向同學介紹你瞭解的孟子,師作補充:孟子一生滿腹經綸,不在其位而謀“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爲己任的博大胸懷,他曾經周遊列國宣傳他的仁政主張,但在稱雄爭霸的戰國時代,他的仁政思想並沒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貴君輕”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張,依然閃耀着人性的光輝,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體現他思想主張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體展示學習側重點

師作介紹,簡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三、朗讀訓練

(一)齊讀,鼓勵學生團結一心,讀出氣勢。

(二)師根據齊讀出現的問題作朗讀指導,指出停頓的重點地方以及易錯讀音,邊範讀邊指導。

(三)小組或團隊試朗讀,羣體競讀,個體讀,齊讀。

四、自學研討與交流

要求:1.自主讀,發現問題,作眉批。

2.小組合作研討,組長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協作積累文言語彙,在此基礎上初步理解文意。

師生交流:(一)各小組將在合作學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其他小組嘗試解決,師作評價。

(二)各小組分別展示小組學習成果。

(三)師呈現重點問題,檢測學習成效(此爲彈性設計,可根據學生提出問題靈活取捨)。

五、研讀課文,探究思路

小組探究:研讀2.3段,看看戰例中攻守雙方的條件及結果,進而找出文章的論點與結論。

師生交流,明確論證結構。

六、展讀課文,飛揚神思

師生對話:誰能從歷史上或現實中舉個藉助"天時"取得作戰勝利的例子?

誰能從歷史上或現實中舉個憑藉“地利”優勢的例子?

依靠“人和”佔盡先機的例子不勝枚舉,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

七、師作小結,重申主旨,作業佈置

隨着閱讀的深入,思維的縱深,你會發現很多問題,質疑反思,收穫無窮,願這種習慣伴你學習的每一天!請同學們課下繼續誦讀這一章,並預習下一章。

  《孟子》兩章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難點:

1.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2.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那財氣勢恢宏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嗎?西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學生齊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們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層探究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二、資料助讀:

孟子與《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遊說於齊樑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說。繼承孔子的學說,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爲貴”君爲輕”,稱暴君爲“一夫”,認爲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爲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後,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爲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定爲“亞聖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思想事蹟大都見於《孟子》一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說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

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

2.教師示範背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氣勢。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注意排比句的節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1.學生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城,內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護城河。今指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 三裏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環而攻之而不勝(代詞)

以天下之所順(用)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到) 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

(4)注意下列加點詞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爲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憑着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五、思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開籍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後由戰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闡明瞭“人和”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後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教師依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2.學生依據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六、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