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三《白楊禮讚》教學設計與反思

初三《白楊禮讚》教學設計與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初三《白楊禮讚》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課文中一些詞語和優美語句的理解。全文的抒情線索。課外閱讀,遷移訓練。細節描寫。文章象徵意義。

初三《白楊禮讚》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重點】優美語句的理解。全文的抒情線索。細節描寫。

教學難點】課外閱讀,遷移訓練。文章象徵意義

 【教學設計】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預習成果,展示蒐集信息。

1、學生前後四人交流,共享預習課文成果。

(1)課文中一些字的讀音。

(2)課文中一些詞語的理解。

2、小組內展示課前蒐集的課文相關信息。

——包括網絡蒐集、課外書籍查閱及其他途徑來源。如,

作家作品簡介。

3、小組代表班級交流課前蒐集的課文相關信息,教師擇其相關信息進一步明確。

(二)、形式多樣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文意。

1、自由散讀、小組競賽讀、全班齊讀、磁帶錄音範讀課文。

2、默讀並在文中畫出:

①描寫白楊樹賴以生長的環境美的語句;

②描寫白楊樹自身形象美的語句;

③描寫白楊樹內在神美的語句。

3、小組討論交流下面問題:

① 全文的抒情線索是什麼?

明確: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

② 比較文中多處出現的“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說一說它“不平凡”的含義。

明確:課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極普通”,偉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偉大寓於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偉大,極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楊樹是一種“極常見”和“極易生長的樹,它當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內在美來說,它是不平凡的。”

4、小組代表根據上述問題在班級交流,教師歸納小結。

(三)、精讀課文重要語段,理解局部細節描寫。

1、閱讀課文第2—3段,體會描寫白楊樹賴以生存的“景”——黃土高原(注重從語言特點去體會)。

2、自己思考後小組討論交流下面問題:

①黃土高原給你的總體印象是什麼?

明確:像“一條大氈子”。(比喻)

②描寫黃土高原的優美景色,在用詞方面是如何形成相呼應的?

明確:“撲”與“奔馳” 相呼應; “綠波”“麥浪”“黃與綠主宰着”與“黃綠錯綜” 相呼應;“無邊無垠,坦蕩如砥”與“大氈子” 相呼應。

③黃土高原在作者的視覺是優美的,而作者的感覺則是如何?

明確:先是“雄偉”、“偉大”、再是“倦怠”、“單調”、“懨懨欲睡”;最後爲“傲然的聳立”的白楊樹而“驚奇”。

④作者寫白楊樹賴以生存的黃土高原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寫白楊樹前先寫黃土高原,目的有兩個。其一交代了白楊樹的生長環境,襯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二暗寫陝甘寧邊區這個抗日根據地,爲後文揭示象徵意義作鋪墊。

3、學生根據上述問題自由發言,教師適時點撥歸納。

(四)、課外閱讀,遷移訓練。

1、閱讀九年級(上)《語文讀本》中《花樹漫記》和《山色》。

2、完成課後“思考與練習”第二、三題。

第二課時

(五)、落實課文語段背誦,體會白楊外貌“形美”。

1、課文第5段:小組內背誦交流——班級自主背誦競賽——大組集體背誦競賽

2、細讀課文第5段,思考並在小組內交流如下問題:

①畫出體現白楊樹外形、色彩,風格的詞。其中最能體現白楊外貌“形美”的詞是哪個?它的含義又是什麼?

明確:外形:幹—“筆直”;枝—“絕無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絕不旁逸斜出”;葉—“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色彩:“銀色”“淡青色”;風格:“倔強”,“直”“不折不撓”“力爭上游”。最能體現白楊外貌“形美”的詞是“力爭上游、倔強挺立”。它表現了白楊樹不僅外形美,內在的精神更美。

②從表達方式看,可將本段分爲兩層,請歸納出段意。前後半部分的表達方式不同,它們分別是什麼?

明確:……淡青色。||這是……西北風。第一層:描寫白楊樹的外形,讚美它的外形不平凡。第二層:揭示白楊樹的內在氣質不平凡。前半部分描寫;後半部分議論。

3、教師有的放矢地加以點撥指導。

(六)、理解課文重要語段,把握文章象徵意義。

1、師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7—8段。(散讀—齊讀)

2、結合文段內容,思考並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如下問題:

①第7自然段用擬人和對比給白楊樹以高度的評價,這是先抑後揚的寫法。具體說說怎麼抑又怎麼揚?

討論後明確:兩個“沒有……”和“算不得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楊樹的美,這是欲揚先抑。“但是……偉丈夫”筆鋒一轉,則是變抑爲揚。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了“偉丈夫”。兩詞一對比更突出了白楊樹與衆樹的不同。先抑後揚,讚美由樹到人。

②文中白楊樹人格化形象的句子是什麼?

明確:它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

① 白楊樹象徵了什麼?“楠木”象徵了什麼?

明確:它不但象徵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楠木”象徵了賤視民衆,頑固倒退的人,(諸如國民黨反動派)。

④作者是如何使白楊與人(包括精神和意志)聯繫起來突出象徵意義的?

點撥明確:寫白楊就是寫人,作者通過對白楊的人格化描繪與讚美,賦予白楊一種堅強不屈的精神,藉助聯想,連用排比反問句,層層深入,強調和深化了白楊的象徵意義。

3、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擇①、④作扼要分析。

4、師生共同理解:什麼是象徵手法?本文的象徵體、象徵義各是什麼?

明確:象徵是一種藉助具體事物揭示某種意義或表現某種精神品質的修辭方法。象徵包含有象徵體和象徵義兩個因素。本文的象徵體是白楊樹;象徵義是北方的農民、堅強不屈的抗日軍民、敵後抗日羣衆的精神和意志。

(七)、梳理文章內容結構,明確課文段落大意。

1、整體閱讀全文,依據“景—形—神—象徵性”內容結構,自主劃分段落,擬寫段意。

2、小組交流段落劃分、段落大意,並說明其根據或理由。

3、小組代表發言交流本組的意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明確: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直抒對白楊樹的讚美和崇敬之情,點明題旨。(抒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從直觀感覺用肯定語氣讚揚白楊樹生長環境的'“不平凡”。(描寫、抒情)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運用先總後分的寫法,具體描繪白楊樹外部形態美,以否定句式強調了白楊樹的“不平凡”。(敘述、描寫、抒情)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運用欲揚先仰的手法,讚美白楊樹內在氣質的“不平凡”,再用排比反問句,揭示白楊樹的象徵意義。(象徵手法)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運用對比手法,斥責那些鄙視“白楊樹”的頑固派,再次讚美白楊樹,呼應開頭。(對比手法、抒情)

4、教師小結歸納課文。

歸納要點:這篇散文的開頭從讚美白楊樹不平凡起筆,首句標其目。寫高原景色,一波三折,先是有壯美的感覺,同時又產生倦怠、單調,這一揚一抑之後才讓白楊樹出場,這是由面到點。從遠視哨兵似的白楊樹,到近視幹、枝、葉、皮的細緻描寫,這叫由遠及近的描寫。繼之,描寫刻畫白楊樹自身外部形態的“形美”以及內在氣質的“神美”,揭示其象徵意義。最後“卒章顯其志”照應開頭。這篇散文思想博大精深,結構嚴謹完美,藝術魅力非同小可。把散文“形散神凝”的特點表現得十分突出。“神”是作者“禮讚”白楊的根本。“形”是作者工筆細描的白楊樹外貌,是作者筆下的白楊樹賴以生存的“景”——黃土高原。本文結構上有疏有密,有散有攏,線索清晰,層次井然,作者淋漓盡致的抒情,一切都讓白楊樹的神韻風采活現於我們的面前。

(八)、課外閱讀,遷移訓練。

1、閱讀九年級(上)《語文讀本》中《黃河入海時》和《黃山小記》。

2、作業完成課後“思考與練習”第一、四題。

 教後反思

與學生一起學習了《白楊禮讚》,凝眸回望,有不少的收穫,也有些微的不足。

1、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比如:讓學生找一找文中相應的語句,用“作者讚美了……的白楊樹”的句式說一句話;議一議作者從哪些方面來讚美白楊樹的;各抒己見說出自己最欣賞的是哪一方面,說出欣賞的理由;想一想白楊樹三不平凡象徵什麼;動手寫一寫今天的白楊又用來象徵什麼人,象徵他們的什麼精神;推薦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說出推薦的理由。以上的教學環節,既抓住了重點,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內容及象徵手法,又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生不斷的動腦、動口、動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學生的學習創造性也顯現出來了。尤其是動手寫一寫,更顯現了學生的創造力,學生所寫的內容,雖只有50字左右,卻百花燦爛,異彩紛呈。

2、注重了朗讀,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白楊禮讚》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很有必要多朗讀。通過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已之口,如出已之心,使文章所描寫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傾吐的情和意,叩住學生的心靈,引起心靈的共鳴。教學時,我注重了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朗讀。利用多媒體音配畫聽課文朗讀,給學生的朗讀配樂,自己聲情並茂的範讀,男女聲分讀,小組朗讀,集體朗讀。這些方式和方法,不但給學生的朗讀營造了情感氣氛,而且又變換了朗讀方式,既使學生有新鮮感,又使學生與作者思想相碰,情感相激,產生心靈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