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獅子和鹿》教學設計和反思

《獅子和鹿》教學設計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獅子和鹿》教學設計

《獅子和鹿》教學設計和反思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前後不同態度的原因

 難點: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準備: 1、生字卡“抱怨”

2、課件

(1)鹿和獅子圖

(2)“我的發現”—鹿說的四句話

(3)鹿欣賞自己的動畫 旁邊配第三自然段文字(關鍵詞點擊後變色)

(4)鹿及鹿的第三句話

(5)鹿的最後一句話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7)選做題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這節課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看這是誰?(課件1示鹿)這隻漂亮的鹿住在叢林中,有一天,它遇上一隻兇猛的獅子,你們想不想知道會發生什麼事?這節課就讓我們讀讀這個故事吧!獅子和鹿(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故事,標出自然段序號,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 指名分段讀課文

3、 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三、精讀感悟

1、同學們讀書可真棒,那你們的觀察力怎麼樣?下面讓我來考考你們,大家請看(課件2)“我的發現”——四句話

a指名讀

b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到小組中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C指名交流

2、大家發現這是小鹿說的四句話,那漂亮的小鹿都是在什麼情況下說這四句話,它爲什麼要這樣說呢?請同學到小組中找一找,讀一讀,再說說感受吧!

3、交流

(1) 誰來讀第一句,它爲什麼要這樣說?(指名說)

請生讀第二段 評議後 再指名讀

男女生合作讀

(2) 是啊,這是我嗎?(課件3)你們瞧,鹿在幹什麼?書中怎麼說?(引讀第二段)如果你是這隻漂亮的鹿,你現在心情怎樣?

A想不想給這組畫面配上音?那就請你們在小組中得意地讀讀,選出代表來給這幅畫面配音!

B指名讀,評議 覺得他哪兒讀得好?

(學生說到的詞、點擊變色,提示讀好這些詞)

C自由練練,願讀的同學站起來讀。

(3)你們看,鹿又說話了(課件4)

A誰讀一讀。剛纔還得意洋洋的鹿怎麼又說出這樣的話來了呢?

B指名讀第四段

C評議 再讀

D它現在的心情怎樣?

E其實,這樣不滿意地說話用咱們課文中的詞就叫“抱怨”

(4)課件5 讀鹿最後一句話,剛纔在抱怨自己難看的腿的鹿,怎麼忽然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A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小組中說說讀後感受!

B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生了什麼事?

C再自由讀文,讀出緊張的氣氛來!

(5)結果怎樣,讀第七自然段

(6)同學們,經這小鹿這次“獅口逃生”你想到了什麼?有什麼話想對它說?

先在小組中說,再交流

(7)小結:同學們說得都很對,對待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我們不能因爲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爲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正如我們常說的那樣——

(課件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四、拓展:選做題

(課件7)《陶罐和鐵罐》告訴我們應該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你能把《獅子和鹿》與它聯繫起來,想想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嗎?

討論,說一說。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

《獅子和鹿》是本學期第七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一個寓言故事,通過一隻鹿在遇獅前和遇獅後對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態度,闡明瞭一個道理: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爲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爲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通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各有存在的價值。

按照略讀課文的課時安排,《獅子和鹿》的教學任務應在一節課之內完成。因此本節課我設置了兩個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後不同態度。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略讀課文的教學,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本課立足這一精神,努力讓學生有目的,有方法,有時間自己去讀課文,以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重點是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後不同態度;教學難點在於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教完此課,我覺得值得反思的是:

教學時間安排顯得前鬆後緊。前面聽故事導入、初讀、以及抓兩個嘆氣的句子爲契入點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感受驚險的過程中,在朗讀上(包括個別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等,特別是齊讀)花費了太多時間。雖然在設計中強調了略讀課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悟的特點,但在操作中卻沒能很好地突出這一點,導致學生在感悟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和聯繫生活實際時由於時間倉促而沒能很好地思考,教師給了學生過多的提示,把一些主觀的意念加給了學生。如果能夠把本節課的重心放在感悟道理上,再安排續寫,給充分的時間學生討論、思考,再讓學生髮表他們的看法,從而得出道理;在得出道理後,鼓勵、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再次說明問題,最後進行總結,這樣安排和組織,就能夠使大部分學生明白寓言所蘊涵的道理了。

總的說來,雖然這節課能夠比較順利、流暢地完成,但是在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時間分配等還有十分多的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