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小學語文聽課反思範文(通用10篇)

小學語文聽課反思範文(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意爲自我反省。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聽課反思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聽課反思範文(通用10篇)

小學語文聽課反思 1

餘xx老師的《猴子種果樹》精彩致極,聽了這節課,我認爲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沒有生機,循規蹈矩,總是一步步給學生設套。

我總希望我的學生能安靜、規矩的聽講,整天是一臉的嚴肅。課堂紀律倒是不錯,但每節課總覺得孩子沒有真的走進課本,這些種種問題總是讓我很是苦惱。今天聽了這節課,我才恍然大悟,餘老師讓我們看到的是和藹可親的.面容,聽到的是幽默風趣的語言。學生們當然會喜歡。

包xx老師的太陽一課,恰到好處地把握了學生主體性與教師主導性的有機結合,教師充分尊重以學生爲本,調動學生積極性,同時又發揮教師的指導、引領作用,教學主線明確,內容集中,重點突出,整體性強。

教學中包老師以講月亮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讓學生通過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後,教師提出了兩個貫穿全文內容的綜合性問題,即:課文的哪幾段介紹了太陽的特點,哪幾段寫太陽與人類關係密切,從反饋的效果看,學生已掌握了太陽有遠、大、熱三個特點及太陽與人類的關係。清晰明瞭,值得學習。

今後我會多學習、多聽課、認真的備、激情地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積累豐富的經驗,爭取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小學語文聽課反思 2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效,是現階段教學所一直探討的。那什麼是真正的有效呢?說直接點即爲:教師採用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通過在課堂上的教學,學生在三維目標上均有體現,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知道得少到知道得多,能力上從不會到會,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這裏我想起湯校長的一句話:好的課是如何用少的時間教會學生。)

但現在的教學現狀不是有效是低效,學生在學習時不是被動的記,就是強行的去背。用專家的說法:這是教育的暴力(學生學了不感興趣)。更說不上喜歡。如何解決低效,從而達到真正的有效呢?

1、 確定目標

這裏的目標不僅是指知識上的目標,還有教學時的方法是什麼,教學中教到什麼程度,要學生學到什麼程度。學生的“三維”中那一方面有提高,真正定好這個目標,在教學時就會有針對、有方法的去進行。如:定好了有感情地朗讀,這就不是讀通順就行了,必須在讀通、讀熟的基礎上,對文章內容有了解,對錶達情感有理解,才能讀出感情。定好這一目標,在讀的指導上,就有針對性的進行:語氣如何?語速如何?讀出怎樣的感情?學生沒做到時,老師可以示範,還可以讓朗讀好的學生引讀。讓學生通過老師的指導,從而對課也就有興趣。是的有效的課堂是有趣的。

2、對衆多目標有取捨。

一堂課不可能把學生的方方面面都訓練到位。就如上面所說太多目標我們教者都無從下手,更何況聽課的學生如何能做到?所以一課中要對目標有取捨,以一方面爲重,在一課中或在一段時間內,以一個可行的訓練爲主。說穿了即:學生已掌握的不教;學生一讀就會的不教;而太難的`,學生達不到的,也不教。(反對一堂課拓展太多其他知識或文章,把本堂課上好都不錯了,更何況其他相關文章。)

3、教法多樣,興趣爲先。

在確定好教什麼之後,就是怎樣教的問題。我們在教的環節一定要注意圍繞“趣”做文章。

a、開課激趣:上課開始可以針對課題設疑激趣。可以講故事引入激趣;可以就文中一重點段設置懸念激趣,要一上課就把孩子吸引到課堂上來,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b、把內容轉化爲活動:學生是喜歡活動的,這無庸質疑。而活動是多種多樣的:有最簡單的小組討論;有遊戲;有片段寫生;有學生辯論;還有師生對話——————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說出真心話,這樣學生學時也興趣盎然。

c、難點教學,方法應多樣

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後,這時就面臨課堂教學的難點了,在突破難點時,應方法多樣。有我們常用的感悟法,即理解法;可以是聯繫生活實際法,把難點放在生活中,與生活對比,從而理解感悟。還可以畫一畫、寫一寫、演一演、讀一讀、唱一唱……語文,誰說只能是聽說讀寫?總之,你可以用你想到的所有方法。用專家的話說:用50個方法去教一個學生,而不能用一個方法去教50個學生或用一個方法去教所有課文!

小學語文聽課反思 3

聽了一天的課,讓我受益匪淺!名師們在創設情境,把學生帶進文本,激發學生情感上做得特別到位。下面我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第一、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課堂上的每一句話,每個眼神都滲透着老師對學生的關愛與鼓勵。“同學們真會學習!”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表揚了學生的學習方法、正面鼓勵了學習態度,我相信孩子會非常願意跟着老師繼續往下學習。如趙志祥老師在教學《鯨》這課時一直表現得就是學生的大朋友,幽默風趣的語言吸引着學生們,學生們在這種寬鬆的環境中才敢於和老師盡情地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今後我也要像趙老師學習,課堂上要多用一些激勵技巧去正面引導學生學習。

第二、以讀爲主的課堂教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語文教學主要就是藉助反覆的、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進入語言描繪的感情氛圍,體驗作者的內心世界,達到情感的.貫通。在我所聽的課上,所有的老師都很好的落實了這一課標精神。李老師執教的《稱讚》、胡紅梅老師執教的《醜小鴨》等,在這方面表現的特別突出。她們都以讀貫穿教學始終,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味語言,在讀中體悟感情,在讀中昇華認識。真是教師引得精彩,學生讀得動情。

第三、對於低學段的孩子,要注意用兒童化的語言。聽了四節《醜小鴨》的課,趙老師在評課時明確地告訴我們要注意用兒童化的語言,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胡老師執教的《醜小鴨》、徐老師教執教的《醜小鴨》在這方面做得特別出色。兒童化教學語言才能使天真的兒童像聽母親的話一樣聽老師的話,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今後我也要像這些老師學習,用兒童化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四、學到一些課堂的上課技巧。趙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一些課堂雕蟲小技:

1、巧用逆反心理,讓你往東偏往西。

2、降低要求,見到雞毛就是雞。

3、裝貓變狗,揣着明白裝糊塗。

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要積極向這些老師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技巧,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小學語文聽課反思 4

當星期四聽到李豔老師說要用我們班孩子上一篇小古文時,我不禁擔心起來:孩子本來就沒接觸過古文,而且這又是六年級的內容,明天就上,我們班的孩子理解能力又不好,萬一上砸了怎麼辦?還是李豔老師給我打了氣:“沒事,相信你們班一定能上得很好,就你們班了!”沒辦法,只能這樣了。當我讓她到班級了和孩子溝通一下,她只是要求把內容發下去讓孩子自己讀讀,查查資料,我不禁佩服她的自信。

第二天下午終於到了,我的'內心十分緊張,真怕上課時孩子不舉手,怕上課時會冷場,這比自己上公開課還緊張啊!一節課上下來,才知道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雖然沒有李老師在市裏面上課時的效果好,但我覺得我班孩子思維也是蠻活躍的,比我平時上課時活躍多了。

聽完課,我深刻反思:其實,每個班裏的每個孩子孩子都是優秀的,只是平時上課時我自己的引導不到位,沒有看到他們的閃光點,誤以爲是孩子不好。如果能像李老師那樣一步步地循循善誘,多給他們鼓勵,多給他們自信,孩子會有很出色的表現的。細想起來,終歸究底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現了問題,是我把孩子逼得太緊了,爲了應付考試而死教書,他們又怎麼能學好呢?是應該改改自己的教學方法了,雖然這樣做在成績上不會有提高,但我覺得孩子的一生是會受益的,他們可能會在若干年以後回憶自己快樂的小學生活,而不是慶幸終於熬過了小學這六年。

小學語文聽課反思 5

今天聽完張老師的課,我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詞,那就是意猶未盡。從張老師課堂上睿智的語言,到巧妙地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入文學得有滋有味,相信給我們在座的各位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是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三年級是寫作教學的起步階段,圍繞語文組課題《小學語文不同文體“1+1”教學模式的研究》,張老師對在略讀課文中如何在閱讀中積累,以讀悟寫,以讀促寫,充分挖掘教材中讀寫結合點,展開了教學實踐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亮點1: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略讀,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閱讀材料大意,評價瀏覽能力,重在考查能否從閱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在檢查完了預習之後,引導學生學習首尾兩段,把閱讀後獲得的有價值的信息資料隨時摘抄進行積累,有利於培養學生略讀瀏覽的能力。學習過程中,教師還把製作資料卡的方法進行了介紹,並建議課外繼續運用,這是很有價值的。

亮點2:衆所周知,略讀課文教學的整體特點:“粗知文章大意,不求字斟句酌。”在內容上,理解課文的要求低於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課文大意,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爲訓練的重點。這種教學方法的滲透主要體現在張老師對第二、三兩段的處理上,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充分體現了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

亮點3: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內化的吸收;寫作是運用,是外化的表達。張老師在對課文第四自然段的處理上,充分理順了讀寫的關係,抓住了人物的'一連串動作描寫,讓學生說一說、圈一圈、演一演、寫一寫,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讀寫的訓練,把很混亂的場面,通過一條線串了起來,將訓練真正落實到實處,提高學生讀寫能力。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課堂隨文練筆是“文思如泉涌”前的積蓄,是語言積累、內化、外顯的一大載體。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將“文本拓展”、“整體回顧”、“要點提煉”、“情感激勵”融爲一體,拓寬提升又不忘整體迴歸,理性思量卻又不乏情趣共生。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西山漾校區的老師們也在思考着這麼一個問題:如何處理第二、三自然段的文本教學,在第二自然段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共同的訓練點:有……有……有……,出現了6個有字,在第三自然段中,出現了5個有的……有的……有的,能不能把這兩種不同的語言形式進行對比教學,在這兩段中尋找一個讀寫結合的點,如何轉變讀,來促寫。希望能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進行進一步的嘗試。

小學語文聽課反思 6

通過這次“以讀代講”的聽課活動,我收穫頗多。三位老師的精心展示和許睿老師的精彩點評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無疑是醍醐灌頂。

這三節課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三位老師的課準備的非常充分。田老師的語言很有親和力,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田老師對於低年級識字、寫字的教學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田老師在給學生板書生字、示範書寫環節講的非常細緻,突出了一年級識字、寫字、拼音是重點。從田老師的這節課不難看出,她的教學基本功非常紮實,不管是粉筆字、評價語還是範讀都非常的好,這是我應該相田老師學習的。這也提醒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書寫規範,在教學生字的.過程中應該給學生講清楚字在田字格中的佔位。

第二節課給我的感覺也如桂花雨一般,充滿了詩情畫意,講課老師那充滿自信的表情、從容不迫的氣度、那娓娓動聽的語言,無不讓我銘記於心。第三節課《麋鹿》,通過許老師的點評再一次讓我意識到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教好學生的拼音、識字、教會學生規範的書寫漢字是多麼的重要,也讓我意識到老師的板書無論從內容到書寫都會深深地影響到上課的學生,不能有一絲的隨意。通過聆聽這三節課和許老師的點評,讓我知道老師上課應該以學生爲主體,關注到學生的點點滴滴。課前準備要充分、教學設計要精緻,老師上課的語言要準確,在課堂上學會與學生對話,課堂要有生成。

小學語文聽課反思 7

前段時間,參加了本校舉行的“全校課堂達標優質課教學”的聽課活動,最大的感受是:一節課的成功與否,與老師處理教材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關係。幾節課裏,老師們精彩的課堂風采讓我受益匪淺而且呈現的課堂模式是精彩紛呈、各不相同。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絕招》這一課,老師的教學方法和目標都很清晰明瞭,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了主題能動性。這篇課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細緻地刻畫了小柱子這個人物的鮮活性,充分體現了孩子天真活潑,好動、自尊心強、不服輸個性。因此學生在閱讀時容易產生情感共鳴。課文蘊含着這樣道理只要勤學苦練,就能練出一身好本領。要練就練對自己發展有用的本領,這是對科學知識、對刻苦求知的一種價值,對學生有啓發作用。因此老師抓住這一線索把課文穿插到生活當中去,讓學生都躍躍欲試的想把自己生活中所學的所謂絕招也展示出來,特別是學生一段精彩的“街舞”再加上老師幽默風趣的採訪使課文達到了高潮,並也很好的把本文的中心所表達出來,完美的結束了本節課。也讓學生充分享受了教學中的“美味佳餚”。

想起一年級我教孩子們學習漢語拼音。漢語拼音的學習本身就比較枯燥,教材提供給我們的授課模式又是基本固定的:複習舊知識。

小學語文聽課反思 8

“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探索至今,我們取得的些許成果,但是通過聽課,我覺得暴露的問題也是很多。比如,原來的教學方式與“先學後教”模式的整合問題就很突出。一節課下來,能體現出“先學”與“後教”,但效果卻並不理想。有把“先學後教”模式強拉進傳統模式之嫌。我覺得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努力:

首先,對學生進行先期培訓,在平時的'課堂上,學生小組合作“先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手把手的教會學生“先學”的流程以及方法,當成一種程序讓學生深刻地印在腦海。不光如此,我們還應該培訓小組長,讓他們熟悉小組合作學習的流程以及自學檢查的方法與技巧,還有就是熟記組長職責。

其次,認真研究傳統教學模式與“先學後教”模式的異同點。爭取是融合,而不是強拉硬拽。例如,兩者都有創設情境導入,也有彙報交流的環節。關鍵部分就是學生的“先學”。我們都應該清楚的是“先學後教”並不僅僅意味着有出示自學目標、學生組內“先學”的環節就是真正的“先學後教”,應該多想想:學生“先學”的深入嗎?學生都有所收穫嗎?學生體會到“先學”的樂趣了嗎?

最後,還應該注意怎樣去評價一節“先學後教”的課,我覺得應該以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成果爲主。評價老師的教學過程爲輔。既然學生是主體,就應該以主體爲主。

小學語文聽課反思 9

連續兩天的聽課,我深深地爲各位老師優秀的個人素質和精彩的教學設計所折服。而課後的點評,無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語文意識”這個詞。對這個詞,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每天都出現在我們的教學活動和教研活動中,不經意間常常會與其有所交流;陌生的是我始終看不清它的本來面目,往往欲伸手碰觸卻所得甚少。按照我的淺薄理解,語文意識就是引導學生逐漸掌握讀語文、品語文、用語文的方法,並將之於日常教學之中實踐鞏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欣賞語文的美,並自覺地運用美的語文。

這次的觀摩課,在語文意識這方面都有比較出彩的表現。如詞語的精準及其情感的體會、朗讀的指導、寫作方法的滲透和練習,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針對這幾節課,結合我所教過的`低中年級,簡單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1、教材解讀

從一年級教到三年級,課文都是比較短的,初教學時,常常會有一種課文太簡單、不知從何下手的煩惱。而讀懂教材,又恰恰是引導學生學習的基石,是必須做且必須做好的一個環節。

這次觀摩課,老師都十分重視教材的解讀,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六年級教材《船長》的課堂。張老師在大的方面注意到了刻畫人物時採用的兩種描寫手法:行動描寫和語言描寫,並有意識地將之融入教學之中。先找關鍵詞句,小結出行動描寫的手法;再點出語言描寫的手法,圍繞語言描寫尋找關鍵詞句。雖然只是順序換了一下,卻使課堂很好地連貫了起來,不刻意不呆板。從小的細節來說,張老師對於課文中一些詞句的解讀十分到位。如對“吼”的理解,不僅僅是表面的聲音大而已,在當時特定的語境中,這個“吼”字除了船長要讓所有人聽到他的聲音,還有一種“壓倒”“一切呼號和嘈雜”的力量,一種奠定自己威嚴以冷靜指揮人們逃生的作用。諸如此類,對“整個人羣”“命令”“夠了”等詞語的理解,再加上教師極爲豐富的語言描繪,讓學生很好地體會到了當時人們的慌張和船長的威嚴、冷靜,從而較好地指導了學生朗讀。

聽課後我翻看教材,發現在本課的語言描寫中,出現了多次感嘆號,可以說感嘆號佔了很大的分量。我認爲每一個感嘆號都表達了船長不同的感情、表現了船長不同的語氣,教學時不妨也藉助一下這些感嘆號讓學生理解課文、加強朗讀。關於杜老師評課時說到的省略提示語讀書的問題,由於剛教過三年級孩子習作中提示語的作用和用法,所以在聽課時我也產生了這個疑問,能夠忽略提示語嗎?(當時看不清屏幕,沒有思考太多)誠然,課文中描述的是“一段簡短有力的對話”,所以船長和洛克機械師的對話,沒有一句提示語,只在前面提了個“威嚴”,可我覺得如果後面船長和奧克勒大副的對話繼續爲了體現“簡潔有力”而沒有提示語的話,可能船長“喊”的那一聲奧克勒大副就“聽不到”了。後面放在說話中間的“船長說”也是爲區分意思而設,前一句是針對“20分鐘”所說,後一句則是下的命令,用提示語區分一下意思更明確,而且過多的沒有提示語的對話也容易讓讀者產生混亂,甚至沒有思考的空間去體會當時船長的心情。其實,後面的提示語已經很簡潔了,完全不會影響總體上的“簡潔有力”。至於此點要不要在課堂上體現,又是另外一說,畢竟一堂課是要有所取捨,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2、朗讀的指導

閱讀教學始終要以讀爲主,以講助讀,以各種教輔手段促讀,歸根結底,就是要利用一切方法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讀出人物的感情和個性,讀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本次觀摩課上,老師們運用了多種方法指導學生讀書,優美的語言描繪,特定的情境創設,字詞的情感引導,循序漸進的情感鋪墊,有許多出彩的朗讀,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緯三路小學的孩子。還拿《船長》做例,教師通過自己豐富的語言引導學生讀出發生災難時的危急,學生的語速、語調等閱讀技巧和情感等在我看來是很不錯的。此時老師問學生“你覺得你讀得怎麼樣?”學生竟然還不滿意,認爲自己讀得還不夠“危急”,於是再次試讀。後面的對話朗讀,老師採用了體會關鍵詞表情達意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由於對課文理解比較到位,最後的朗讀學生完全讀出了對話的“簡潔有力”。

不過本次觀摩課也有一些地方讓我看到了我的困惑,在我的日常教學中,往往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我想盡辦法去引導學生,可是,讀得好的學生還是讀得好,讀得不好的也還是讀得不好,甚至無論讀得好與否,教學前後的朗讀差別都不是很大。本次觀摩課也有一些出現了跟我一樣的問題。想來,大概是平時訓練不夠,引導的方法還是不恰當吧。

3、資料拓展

不得不說,老師們爲了上好一節觀摩課,尤其是高年級的課堂,蒐集了大量的資料,且進行了恰當整合,展示給學生,以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如《鄭和遠航》一課,老師蒐集了相當多的視頻資料、文字資料,在教學到相應環節時出示,讓學生去體會寶船的雄偉壯觀、鄭和遠航的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和重要意義等課文內容,學生也被這些資料吸引,談出了自己的理解。不過我有一個疑問:課標要求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我們三年級的孩子也已經開始在日常教學中逐步學習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方法了,爲什麼高年級的孩子反而是直接越過過程享受成果了呢?我沒有高年級教學的經驗,不太確定究竟能不能放手一些資料讓學生自己去搜集去整理呢?

以上,是我聽完課之後的一點點反思。我的教學經驗不多,許多理解和想法都很不成熟,反思寫得也比較淺顯,希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教。

小學語文聽課反思 10

學校本學期第一次賽課,語文全部講作文,我聽了四節,最後一節執教“怎樣寫讀後感”。聽課、上課後,心中涌動着種種情緒,感慨頗多。

一、依標扣本

低段課標對寫話的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二年級指導的看圖寫話內容是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動物園猴山看猴子,猴子神情不同,動作各異。這樣一幅畫貼近二年級孩子的生活,應該是很能激發孩子的表達興趣,課堂上會出現小眼放光、小手高舉,爭先恐後、躍躍欲試、欲罷不能的狀態,但實際是學生規規矩矩地坐着,中規中矩地按老師的引導說着彷彿不是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老師的教學設計很好,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觀察、口述,最後再寫話。但坐在那裏聽,總感覺二年級的寫話指導課堂不應該這樣安靜,應該熱鬧點、放肆點、興奮點。問題出在哪裏?是學生預習過這幅圖了,還是太過於強調課堂紀律?還是老師對學生放手不夠?

低段寫話主要是激發學生對寫話的興趣,在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展開想象,老師備課時按照這個要求備,是不是放手李丹丹更大?我沒教過二年級,不敢說太多。

二、學生的真情哪裏去了

三年級的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學生站起來說話,內容空洞,沒什麼感情,課餘生活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說起來應該津津樂道,但孩子們也不知是課餘生活太單調,還是自己沒感覺。像我們學校,教學樓離廁所太遠,學生都是跑步上廁所,大課間,爲了學生的安全,學校都是統一組織,學生排着隊上下樓梯,做操、跑步都有老師、學校值日生監督,多的是共性,缺的是學生的個性。以前作文裏出現的下課了,操場上頓時熱鬧起來的景象幾乎不見。學生沒體驗,怎麼會寫出好文章?有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但不會表達。

三、教師設計作文教學設計能力的欠缺

我和老師們交流發現,這幾節課都是拿人家設計好的教學設計,修修改改後自己用,我們老師太欠缺自己設計作文課並實施作文課的能力了。設計作文課是創造性勞動,既要考慮學生實際,又要考慮資源整合、指導要點、指導方法與技巧,自己的見解不夠,知識不豐富,視野不寬,根本設計不出較高水平的'作文課教案,說實話,我自己這方面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作文課上,不可避免地要讓學生說說,這時,老師的語言指導尤爲重要,不具體的要指導學生說具體,沒心理活動的要通過追問,讓學生捕捉、表達自己的內心細膩的感受;語言不精練、用詞不準確等都要指導學生提升。這是寶貴的教學契機,有時老師卻忽略了,或者是不知道怎麼修改,這很考驗老師的語感與現場應變能力。

今後,我們還是要多學習,學習名家的作文教學,研讀課標,自己多琢磨,琢磨語言學習的規律,做個有心人,讓我們一起進步、成長。